当前日期:

目录

一、购销渠道
清及民国,寿地产销货物,以农、副产品为大宗,粮食、油料、棉花等外流者,多东去蚌埠;仔猪、猪肉运销皖西山区,换购耕牛与山货;土纱、土布、小酒、黄烟与铁木制品以地产地销居多。入销之货物,原木、竹、茶、麻、中药材、桐油、生漆、蜡烛、皮纸、生铁、粗陶、扫帚之类来自六安、霍山、舒城等地;桑、柳制农家用具来自颍州、蒙城一带;食盐来自淮安、扬州;釉陶细瓷器具来自苏州、祁门、浮梁;绸缎绮罗来自上海、杭州;至于京广百杂货物与“五洋”商品如皮革、纸张、布匹、煤油、火柴、矿烛、元钉、颜料、肥皂、西药、五金、卷烟等远则取自山西、山东、河北、河南,近则来于上海、蚌埠、芜湖、南京各地。
抗战时期,县城沦陷5年,商品流转方向基本未变,但进出货物锐减。城之北关集(属凤台县辖境),滨淝通淮,商贩贿通汪伪“绥靖队”转动货物,正阳、迎河等地商贩经疏通关系,据此坐庄收购食盐、棉布、百货,一时生意称盛;城南的兴隆集与陡涧河南岸的北新集(原为荒村小店)亦为沦陷区与非沦陷区交换商品的市场,贸易以粮、盐、布、牲畜、山货、日用品居多。县城南乡的民间商贩,肩挑手推,夜行昼伏,往返周旋于敌我间,在日伪控制区上窑(今淮南市东)、龙亢(属怀远县)一带购进食盐、砂糖及其他货物,以补充内地商品之不足。
新中国诞生后,商品流通渠道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而有较大变革。
工业品的调拨供货,包括纺织品、百货、五金、化工产品、交通器材、烟酒等。1954年以前由国家统一管理,按行政隶属与经济区划统筹分配输转,寿县经销工业品系由六安地区管理部门按省定“商品流转计划”调拨供货。1955年,实行国营商业“上下一条龙”供货方式,寿县在蚌埠二级站进货,如蚌站缺货,可转向合肥、芜湖二级站补进。县以下由各该商业公司经营批发,并择区、镇建立分销处营办农村供货批发。
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农产品、副产品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货源短缺,供应紧张,安徽省人民委员会采取应急措施,实行商品统筹调配,分级管理,并严格控制越省或外省越境采购。寿县经销货物,由蚌埠、合肥二级站按统配额调进。 1971年起,改按行政区划调拨供货,六安地区始设二级站;寿县仍向蚌埠二级站进货(抵减六安站计划配额),短缺部分由六安、合肥两站补充。
1982年,商品流通实行多渠道经营体制,减少中间环节,不再受行政区划限制。属于计划分配的紧俏商品,如名牌自行车、缝纫机、高档烟酒、电器等,在原安排供货单位短缺时,允许经销单位自行向外地采购;非计划供应的商品,一律自由采购。1983年后,调整价格政策,高低档商品差价拉开,并允许浮动,名牌高档商品一般不再按计划供应。寿县各商业单位始直接与省内外厂商挂钩订货,并与外省有关机构建立购销业务往来关系。
农、副产品购销渠道变革较大。粮、油、棉实行统购统销后,由国家统筹调拨。寿县统购粮、油,除按计划供应当地外,主要调向合肥、淮南、蚌埠与皖西山区。议价粮、油原为国家粮食部门独家经营,由省、地安排调拨销售,1982年起实行多渠道经营,允许自由运销外地,近至淮南、蚌埠,远去苏、浙、塞北等地。统购棉主要调供六安、合肥、蚌埠纺织工业原料。红麻系派购物资,除供应省内麻纺、造纸工业原料外,并通过协议调销北方各省。猪、禽、蛋、鱼等肉食品,1954年起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参与经营,除供应当地市场外,并调销邻近城市;1957年实行派购后,流向基本不变;1984年起取消派购后,猪、禽、蛋、鱼肉食品市场供应量显著增加,私营屠宰业迅速发展,猪肉流向淮南市者居多。
重要物资与生产资料,如石油、煤炭、钢材、化肥、农机等,1980年前,均由国家统筹分配,定点调拨,平价供应。其后,供货渠道增多,平价、议价双轨并行,议价货物可以自由采购。
二、营业网点
清代,商业集中于城关、正阳较大市镇,农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农民生产与生活所需以自产自给为主。民国时期,洋货倾销,因利润较高,经商者渐多,中小商人限于资金,无法与城镇巨商抗衡竞市,而挤向农村中小集镇。城乡商业在自由分散经营条件下,不能形成系统网点。当时城关、正阳两镇商货较为齐全,乡间富裕人家喜庆节日所需物品,多在此两处采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底,区乡基层供销合作社机构基本建立。1955年起,县国营商业公司陆续在各区政府驻地集镇建立分销处或供货点,向基层供销社、私营商店批发工业品及其他生活资料。基层供销社面向群众,经营范围广,所属供应门市部为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综合性零售单位,所属收购站购进棉、麻、土特产品、畜产品等由外贸部门销向国外市场。国营商业与供销商业横向联系,互相协调,购销相济,方便群众,形成县、区、乡三级经营网点的主干,促进了城乡、内外的经济交流。
1956年寿县城乡私营商业实现合作化,经销、代销国营商业与供销合作商业批供货物,充实了社会主义商业经营网点。 国营粮食商业在实行粮、油统购统销后,各级管理站的购进、供应与集贸市场粮油交易所配套,构成本系统专营网点。
“文化大革命”时期,集市贸易处于半停闭状态,基层供销社扶持农村生产大队建立“亦农亦商”代销、代购店点;集镇合作店组下放资金、人员,在生产大队、生产队开店设点,使商业网点又下伸一步,形成“十里有社,五里有店,二里有点”。
1982年,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推向城市,商业实行多渠道经营,在竞争中,一些国营商业、合作商业改为“专业为主,多项经营”,以扩大经济效益;各行各业兴建营业大楼、综合商场与贸易中心,个体户经营的行栈、店肆、摊点,“风起云涌”遍布城乡,农村中较大的自然村,都有集体或个体经营的小商店,群众购置烟、酒、日用品不必出村,于是网络纵横交错,店点星罗棋布,购销两旺,市场进一步繁荣。
三、集市贸易与庙会市场
寿县集市的形成,由来已久。除城关、正阳、瓦埠、隐贤4大古镇外,尚有大集市13、小集市58处,一般前后左右间隔15—20华里即有1处。集市贸易,旧时上市商品以粮、畜、蔬、陶、杂为大宗,除城关、正阳、迎河、隐贤、瓦埠5处为常市外,余均隔日一集,日出而市,近午乃罢,相邻的集不同日开市。南乡如众兴、三觉诸集,称隔日一市为逢小集,而月中逢五或十日有市则为逢大集。逢大集时,人众物丰,平明开市,日昃方休。至于少数僻壤小集,则有三日一市者(逢三、六、九日)。集贸旧规,百年未易。
清末民初,商务渐繁,座商、行栈、酒馆、茶肆滋增,集市贸易日趋兴盛。盐粮鱼畜山杂诸货,皆有牙行主互市;铁木器具大都产销一体,亦坊亦店;肉食蔬果沿街陈列,任人选购;禽类购销,就地为行,有“戳摸经纪”司秤议价(秤戳以验伤病,手摸以辨肥瘠,故称为戳摸经纪)。
抗战时期,战乱不已,除地处水陆要冲的少数大集镇商贸呈畸形繁荣以外,广大农村的小集市大多陷于萧条冷落、半停滞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多方扶持集市贸易,废止苛捐杂税,取缔投机倒把,打击市霸,稳定物价,使集贸市场正常运行,在稳定中日趋繁荣。
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由于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农村集市贸易处于停闭状态。寿县农村实行田间管理责任制,包产到户(即搞“责任田”),农、副业产品产量迅速回升。同时,国家规定:农民完成统购任务后的余粮可以在交易所自由购销,准许补充食用不足,不准囤积贩运;在“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方针指导下,各种交易所、经纪行重新开业,蔬果鱼虾等副食品上市量大幅度增加。城关、正阳两处农贸市场日常从事交易人员由300余名增至2000名以上,交易品种由10余个增至120多个,其他乡集亦出现了类似景象。集市贸易的转趋繁荣,活跃了经济,缓解了城乡人民生活与生产上的困难。1964年,全县有45个集镇开设了牲畜交易所,经纪猪、羊,与社队间调剂耕牛的议价购销。1965年初,省有关部门通知关闭粮食市场,撤除交易所,但民间的互通有无禁而不止,多在集市附近自由成交,粮食部门难以掌握动向。“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市贸易被视为资本主义滋生地而受到禁限;1972年,寿县实行“五日一集,统一开市”,集市贸易再度跌入低谷。1976年后,有所放宽,逐渐恢复隔日一集传统制度。1979年,粮食市场重新开放,统购后余粮,允许自由购销贩运。1980年,农业生产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作物产量大幅度增长,农家副业生产被当作勤劳致富的正当门路。1982年始,商业实行多渠道经营,产销直接见面,同时放宽农副产品派购、统配,使集市贸易迅速发展,不少集镇由原来的隔日一市转变为常日市。现市场商品种类繁多,工、农、副、土特产品一应俱全。
寿县庙会,历史悠久。会期多在春季,通常为1—2日。旧时风尚迷信,焚香顶礼者居多,今则多买卖、游乐者。县城北四顶山,有泰山奶奶庙,即碧霞元君祠,明代已有庙会,名闻遐迩,会期农历三月十五日,如天气晴好,可持续3—5天。庙会期间,豫鲁苏皖的香客、商贩“牵车鼓楫,云集雾会”,城内外旷地,桑货、柳编、竹具、木器、杂货罗列如麻;茶食摊、玩具摊、草药摊比比皆是;马戏、猴耍、杂技、说唱处锣鼓喧天,市场街道万头攒动;而四顶山上下,人流如蚁列,蜿蜒似长龙,皆朝山进香者。1951年,庙会被作为迷信活动而予以取缔。1979年市场开放后,县人民政府用四顶山古庙会组织物资交流大会获得成功,除恢复传统商品贸易与正当游艺活动外,大量工业品进入市场交流,省内合肥、六安、蚌埠、阜阳、淮北、淮南等地区,外省市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山东、上海等地均有厂商携货与会,使古庙会盛况空前。每次交流会购销商品与合同成交总额均在千万元左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