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寿县古为王都、府治,乃水陆辐辏之地。此地商业的兴起,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徙都来此时,已是万户大邑。1957年在县城东南近郊出土的“鄂君启金节”,为楚商业一斑之证。鄂君,楚之贵族,楚怀王许之拥有车50乘、船150艘之庞大商队,贸易范围东及江淮,南临彭蠡,西达巴蜀,北抵河洛,凭节免税就舍。
2000余年来,寿县为政治、军事重镇,城池完好,廨宇常新。明代,州城4门皆泊商船,护城河波岸10里,悉以石条砌垒,降深以丈计,西北两方尤深(旧时西门外湖水汪洋),巨舟锚泊其下,仅略见桅梢。城内4条大街,满布座商行庄门市,城西北隅的小长街,客商行栈林立,酒馆茶肆错落,为商家、船户憩息与洽谈生意之处,税课局亦驻其间(今北街西侧有税务司巷)。
后,黄水屡夺淮,泥沙淤积,湖床升高,西门河道逐渐壅塞,载重之舟难以入泊;而洪水数坏城,继以兵燹,小长街市肆荡然,遂沦为菜圃。清及民国,县城商业集中于南北两街与东西街口,客商货船则多泊驻于南北两关。
县西正阳关,扼淮、淠、颍水汇流处,东下扬州,南溯大别山,西入桐柏,北上颍阜,数百年来为四方货物中转、集散地。爰有“皖北秦淮”、“小上海”之别称。鸦片战争以后,舶来品涌入中国,销往内地;清光绪年间,正阳已有数家公司、商行与外商挂钩经营进口商品,如煤油、火柴、矿烛、肥皂、元钉、细布等(泛称“五洋)。入民国,正阳已是洋货内销鄂东、豫南、皖西、皖北的转口港埠。县城商家经营洋货,尚晚于正阳10余年。昔日寿县商业之所以繁荣,正阳关起着“龙头”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县城沦陷,正阳偏安一隅,外地商家纷纷迁入,借舟楫之利,交流货物;而内地陕陇客商亦多来此推销方物,采购时货。及至民国30年(公元1941年)后,因日本侵略军一再骚扰,税征兵差繁苛,又经年困于洪水,是以客商日稀,生意逐渐萧条。
县东南瓦埠镇,踞东淝河左。古时客货盐粮,输转繁忙,为往来船舶、客商憩息与货物转销的港埠。明代至清乾隆、嘉庆时,河下帆樯林立,市肆人群熙攘,贸易十分兴盛,有“金瓦埠、银正阳”之说,可见当时瓦埠商业地位之高。后来东淝河南段河道渐见淤阻,商贸始日趋冷落。
县西南隐贤镇,扼淠水中游,明清时代亦商业大镇。4条大街青石铺路,市肆民居栉比鳞次,宛若县城。河畔连舟接筏常首尾数里,茶麻竹木丝布贸易兴隆。长街店铺惯于凌晨掌灯营业,谓之“露水市”。抗战期间,属安全地区,省立、私立两所中学设此,更为古镇生意增色。
民国28—34年间(公元1939—1945年),日本侵略军3次占据县城,县政府暨所属机关移驻保义集,城关商家亦纷纷下迁,于是堰口、保义、迎河等较大集镇商业一度兴盛。
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寿县城关工商界力图重整旧业,东山再起,但战乱中多有损失,元气大伤,方勉力经营,而内战重开,法币恶性贬值,物价一天数涨,人谓钞票如废纸,而商家虽不厌其多,但亦畏惧难以脱手;销货容易进货难,何况税捐如山!时局动荡,商步维艰,凋蔽之势,城乡雷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3月,县城举行各界人士代表大会。县长赵子厚着重阐述了工商业政策,要求消除疑虑,重振经济,全县工商界积极响应。经过三年恢复时期,寿县商业大有发展。1956年寿县开展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合作化,千百年来私商统治市场地位为国营商业、集体商业所取代。从此,寿县商业步入全面繁荣境界。
1982年实行商业经济体制改革,个体户商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而重新发展。国营、集体与个体商业在竞争中各务其业、各展所长,主渠与分流配套,网点疏密有间,进一步促进了寿县商业全面繁荣。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