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寿县地处淮河流域中段南侧,为华北气候区、华中气候区的中间地带,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性湿润气候类型。各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均呈单峰型,有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的特点。
冬季,淮河、淝河等河间有结冰;春夏秋受长江中、下游温和湿润气候影响,又有江淮分水岭的阻隔,气候要素呈现出:地温高于气温,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特点。雨量北少南多,气温北低南高,易旱易涝,淮湖洼地渍涝年有发生,灾害性气候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产量的提高。
1955—1985年,年平均气温14.8℃;年平均降水量906.7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96.4小时;年平均风速3.3米/秒,最多风向偏东风,稳定通过10℃的积温4800℃以上,无霜期213天。
一、气温
年平均气温为14.8—14.9℃。一月最冷,平均气温为0.7℃,一般年份最低温度均在-6℃以下,极值(1955年1月11日)-24.1℃;7月最热,平均气温27.9℃,最高气温35℃以上,极值(1959年8月21日)达40.4℃。平均最高地温为31.9℃,地面极端高温(1958年6月25日)69.9℃;平均最低温为9.3℃,地面极端低温(1955年7月11日)-26.2℃。最冷为1月,最热7月,年较差27.2℃。
年平均气温变化幅度为±0.3℃,以1961年15.9℃最高,1969年14.0℃为最低,比较差为1.9℃。
县内气温季节性变化十分明显:春(3—5月),气温逐渐回升,雨量增多,气流交变频繁,冷暖无常。夏(6—8月),天气炎热,雨量充沛,南来的副高压暖空气与北侵的冷空气交融,造成长时间的“霉雨季节”。小暑后,霉雨结束,进入炎热的伏天。秋(9—11月),由夏天的炎热渐变为秋高气爽,冷热适中,但时间不长,北方冷空气南压,气温下降明显。冬(12月一次年2月),天气寒冷干燥。最冷的冬季(1956—1957年)平均气温0.0℃;最暖的冬季(1978—1979年)平均气温3.9℃。
二、雨量
县境内由北向南降水量逐渐增多,1955—1981年,共27年,年平均降水量为906.7毫米,南北悬殊达110.2毫米,年际间降水量变幅很大。如1968年1276.6毫米,1978年为428.7毫米,比值为2.93∶1。各季降水量年际间的变幅以夏季为最大,春秋次之,冬季最小,月季间降水量悬殊大,一年中以7月份降水量为最多。1955—1980年各月平均181.1毫米,1981—1985年各月平均183.6毫米;以12月份为最少,同期该月平均16.9和16.4毫米。
四季雨量表

县内年均蒸发量为1577.4毫米,蒸降比为1.8∶1,但不同时期蒸降比亦不同。
三、光照(千卡/厘米2)
县内历年平均日照总时数达2298.6小时,年平均日照率53%。年太阳幅射时总量124.7千卡/厘米2。
县内太阳幅射量最高是7月,累年各月平均为14.4千卡/厘米2;最低是12月,为6.3千卡/厘米2。县内光照利用率只有0.4%左右;水稻的光合利用率比小麦要高。水稻生育期(≥10℃)太阳幅射量利用率为72%。
县内日照时数最多为8月份,累年各月为262.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4%;日照时数最少1月份,为157.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0%。寿县8月份日照最多原因是受副高压控制,晴天较多。
四、风
县境属季风气候。冬季常有北方冷空气侵袭。最多是东风,东北风次之。年平均风速3.3米,1955—1987年各月大风次数合计最多是3月(41次),最少是12月(5次)。
历年各月最多风向表

寿县1955~1987年平均风速、大风最多次数、大风次数合计表

五、霜冻
1.县内历年平均无霜期213天,最长无霜期236天,最短为179天。初霜平均日期11月2日。最早初霜期(62—63年、65—66年)10月15日,最迟(63—64年)11月25日,终霜平均日期4月1日。最早终霜期(72—73年)3月15日;最晚(61—62年)4月18日。县南部和六安接壤地区以六安220天计算,众兴、茶庵一线以南约217天。
2.寿县冻土多发生在11月至次年3月,冻结深度多数年份6—9厘米,最大冻结深度18厘米(1977年1月15日),霜冻结对寿县农作物生长影响不大。
寿县气象要素汇总表六、灾害性天气

六、灾害性天气
寿县发生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连阴雨(梅雨)、干旱(干热风)、冰雹、龙卷风等。
1.连阴雨
县内出现的连阴雨主要对春种、午收、双晚齐穗及棉区采摘构成灾害。低温阴雨使病虫害(主要危害水稻)发生、蔓延,造成减产。
26年来出现≥主3天以上连阴雨发生148次,年均发生5.7次。其中≥5天的37次,年均发生1.4次;≥7天的17次,年均发生0.65次;≥10天的3次,平均每8年半发生1次。
2.伏旱夹秋旱
伏旱夹秋旱对农作物危害极大。据统计,春季轻旱14次,平均2年一遇有余,干旱26年只出现1次。夏季轻旱14次,平均2年一遇,干旱12次,近2年一遇,大旱2次,13年一遇,秋季轻旱16次,约3年二遇,干旱9次,3年一遇有余,大旱9次,3年一遇。冬季轻旱6次,约4年一遇,干旱2次,13年一遇,大旱1次,26年一遇。
1959年伏旱夹秋旱,从7月14日至8月26日共44天,降雨仅20.6毫米,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成灾面积186.5万亩,几乎无收成。
发生在午收前的干热风,对小麦影响极大。据26年资料统计,轻型干热风发生23次,年发生率为0.77。2—4天23次,为95.7%,重型1次,占总发生率的4.3%。1968年5月29日—6月3日,干热风持续6天,造成小麦籽粒干瘪,收成轻者减半,灾重者只收3成,从10年周期变化看,干热风60年代偏重,70年代、80年代偏轻。
3.冰雹
1955—1987年,县内共发生8次较大范围的雹灾,10年一遇的较大雹灾有3次,以1974年6月17日为最,冰雹大如杯口,人、畜都有伤亡。其次1956年4月6日,冰雹大如麻泡,小似弹子,持续15分钟(时间最长),受灾的小麦、棉花被打成碎末。1969年雹灾面积最大,有13个公社严重受灾。 4.龙卷风
1949—1987年,灾害的龙卷风平均每3至4年发生1次,造成大面积重大损失4次,每10年约1次。 1959年8月2日龙卷风损坏庄稼6万亩,毁坏房屋6.9万间。1964年4月5日龙卷风使7个区的0.76万间房屋倒塌,死伤200余人。加之后来的涝灾,重灾区小麦无收。
1973年6月及1974年6月的两次龙卷风,共毁坏房屋20万间,风卷摔死3人,风旋过的水稻、棉花,几乎无收成。
上一篇:第二节 地貌
下一篇:第四节 水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