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词法
(一)名词+“拉差的”
名词加词缀“拉差的”表示两种厌恶的感情:
某种令人讨厌的东西到处都是,例如:
这孩子浓鼻拉差的。(这孩子到处都是令人讨厌的浓度大的鼻涕)
他满脸胡子拉差的。(他满脸都是令人讨厌的胡子)
院子里堆的都是木头拉差的。(院子里堆的都是令人讨厌的木头)在这种义项里,名词只能是有形可见的事物。常用的还有:粉笔拉差的(令人讨厌的粉笔)、茶杯拉差的(令人讨厌的茶杯)、石头拉差的(令人讨厌的石头)、水拉差的(令人讨厌的水)、笔拉差的(令人讨厌的笔),等等。
具有某种称呼,却又有辱于某种称呼的人,例如:
他是领导拉差的,怎么讲话那么没有水平?(他也算是领导,怎么讲话那么没有水平?)
老张的儿子是高中生拉差的,连报纸都不会读。(老张的儿子也算是高中生,连报纸都不会读)
你们司机拉差的,怎么可能不会开车呢?(你们也算是个司机,怎么可能不会开车呢?)
凡是表示人物的名词都可以加“拉差的”以表示贬义,如:
干部拉差的(有辱于干部称呼的人)、农民拉差的(有辱于农民称呼的人)、乡长拉差的(有辱于乡长称呼的人)、营业员拉差的(有辱于营业员称呼的人)、医生拉差的(有辱于医生称呼的人)、学生拉差的(有辱于学生称呼的人)、技术员拉差的(有辱于技术员称呼的人),等等。
(二)名词+“子”
霍邱方言中,后缀“子”[tsl`]的构词能力很强,表示事物和时间的普通名词、合成的方位名词,一般都可以加“子”,如:
牙刷子(牙刷)、帐本子(帐本)、书桌子(书桌)、板凳子(板凳)、皮包子(皮包)、锅盖子(锅盖)、树枝子(树枝)、操场子(操场)、春天子(春天)、明年子(明年)、去年子(去年)、今年子(今年)、刚才子(刚才)、昨天子(昨天)、前天子(前天)、现在子(现在)、星期天子(星期天)、以上子(以上)、以下子(以下)以前子(以前)、以后子(以后)、以东子(以东)、以西子(以西)、以南子(以南)、以北子(以北)、以里子(以里)、以外子(以外)、以内子(以内)、上边子(上边)、下边子(下边)、前边子(前边)、后边子(后边)、东边子(东边)、西边子(西边)、南边子(南边)、北边子(北边)、左边子(左边)、右边子(右边)、里边子(里边)、外边子(外边)、旁边子(旁边)、外面子(外面)、里面子(里面)、东面子(东面)、前面子(前面)、上头子(上头)、前头子(前头)、后头子(后头)、里头子(里头)、外头子(外头)、东头子(东头)、北头子(北头)、上下子(上下)、里外子(里外)、左右子(左右)、底下子(底下)、跟前子(跟前)、中间子(中间),等等。小孩乳名,不管是单音节的,还是双音节的(迭音的例外)都可以加“子”,如:锁子、柱子、红子、福子、春旭子、长安子、弘毅子、大平子、二娃子、冰玉子,等等。有趣的是,有的常见的名词已经有了语素“子”,但仍然加后缀“子”,如沙子子(沙子)、蚕子子(蚕子即蚕的卵)、棋子子(棋子)、石头子子(石头子即小石块)、瓜子子(瓜子)、算盘子子(算盘子),等等。
名词加“子”以后,口语色彩浓厚,显得亲切、随便。在书面语言以及比较庄重的场合,为了严肃、认真,一般不加“子”。例如:
①我的书包子丢了。(我的书包丢了)
②我的书包丢了。
例①口语色彩重,说话者不受拘束,很随便;例②则书面语色彩重,说话者态度严肃、认真。
需要说明的是,表人的名词、表示处所的名词、单纯的方位词、单纯的方位词加“之”构成的合成方位词,不能加“子”。
(三)单音动词+“子玩”
单音动词加词缀“子玩”[]表示做某种动作以消遣,如:
①他在街上走子玩。(他在街上为消遣而走)
②他拿一本小说看子玩。(他拿一本小说看以供消遣)
③唱子玩很有意思。(用唱歌的方式来消遣很有意思)
这种句式的动词有两个特点:一应是表示动作、行为、趋向、心理活动的动词,不能是判断动词和表示可能、意愿、必要的助动词;二必须是单音节的动词。这种构词法构成的词语常见的还有:叙子玩(用叙话的方式消遣)、听子玩(通过听别人讲话的方式来消遣)、讲子玩(通过讲的方式来消遣)、想子玩(通过想的方式来消遣)、玩子玩(通过玩的方式来消遣)、逛子玩(通过逛的方式消遣)、消子玩(通过消的方式消遣)、上子玩(通过上的方式消遣)、讲子玩(通过讲的方式消遣)、爱子玩(通过爱的方式来消遣),等等。
(四)形容词+迭音的后缀

(五)代词+“子”
代词加“子”[tsl`]之后,其含义与没有加“子”的代词的含义相比,显得语气婉转,给人以亲切感,一般在心情愉快时使用;不加“子”显得语气生硬,一般在生气的时候使用。
①这样子的事情俺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俺也经历过)
②这样的事情俺也经历过。
例①语气婉转、亲切,例②语气生硬,略带怒意。
③那会子小张去了吧?(那会小张去了吧?)
④那会小张去了吧?
例③是有礼貌地询问,例④只是一般地询问,给人以冷落感。
这种构词方法不包括人称代词,疑问代词“谁”、“多”和指示代词“每”、“某”、“另”、“凡”。代词加“子”常见的有:这子(这)、那子(那)、这会子(这会)、这么些子(这么些)、那么些子(那么些)、那样子(那样)、这么样子(这么样)、那么样子(那么样)、这么子(这么)、那么子(那么)、什么子(什么)、哪子(哪)、哪里子(哪里)、多会子(多会)、几子(几)、多少子(多少)、怎样子(怎样)、怎么子(怎么),怎么样子(怎么样)、别子(别)、其他子(其他)、其余子(其余)、啥子(啥),等等。
二、句法
(一)谓语动词“在”后置普通话“主语+谓语动词‘在’+表示物件、处所的方位词组”的句子,在霍邱话中一般把谓语动词“在”[ts`52]置于表示物件、处所的方位词组之后,例如:
①甲:小孩呢?乙:门前在。(在门前)
②钢笔桌上在。(钢笔在桌上)
谓语动词“在”后置有三种意义:一是强调某种东西现在正处在某种状态,二是语气较轻,三是完全是口语。在霍邱话中,例①也可以说成:
甲:小孩呢?
乙:在门前。
“门前在”与“在门前”的不同处表现在:“门前在”强调小孩现在的状态,说明小孩此时正在门前;回答者很随便,语气较轻,是口语。“在门前”只说明一种状况,语气比“门前在”重,态度较认真。
动词“在”后置的条件是:“在”的宾语必须是表示物件、处所的方位词组。再如:
③他车上在。(他在车上)
④你的袄子柜子里在。(你的袄子在柜子里)
⑤船河里在。(船在河里)
③你家的那只鸡大路边在。(你家的那只鸡在大路边)
①下雨了,这孩子还屋外头在。(下雨了,这孩子还在屋外头)
(二)作谓语的单音动词+“子在”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在这种句式中,“子在”[tsl`ts``]放在作谓语的单音动词之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①那本书他看子在。(那本书他正在看)
②酒他们喝子在。(酒他们正在喝)
③稻草老牛吃子在。(稻草老牛正在吃)
这种句式的使用条件是:主语是受事,谓语动词是表示具体动作的单音动词,全句表示某个动作正在进行。再如:
④他的活我们听子在。(他的话我们正在听)
⑤这种情况大家都气子在。(这种情况大家都正在生气)
⑥信写子在。(信正在写)
⑦庄稼长子在。(庄稼正在生长)
⑧梯子上子在。([有人]正在上梯子)
⑨门关子在。(门正在关着)
这种句式也可以转化为:施事主语+作谓语的单音节动词+“子”+受事宾语+“在”,如:
他看子那本书在。(他正在看那本书)
他们喝子酒在。(他们正在喝酒)
老牛吃子稻草在。(老牛正在吃稻草)
我们听子他的话在。(我们正在听他的话)
大家都气子这种情况在。(大家都正在对这种情况生气)或者转化为动词性非主谓句,其格式为:单音节动词+“子”+受事宾语+“在”,例如:
写子信在。(正在写信)
长子庄稼在。(正在长庄稼)
上子梯子在。(正在上梯子)
关子门在。(正在关门)
转化前强调的是动作的承受者,如①~⑨;转化以后,强调的是动作进行的情况,如~。
(三)单音动词+“子”作状语
在这种句式中,“子”读轻声[tsl`],其作用相当于动态助词“着”,它和前面的单音节动词一起作状语,修饰后一动词或述宾词组。
①这件事你看子办。(这件事你斟酌着处理)
②他站子吃饭。(他站着吃饭)
③讲话要想子讲,不要抢子讲。(讲话要想着讲,不要抢着讲)
这种句式的使用条件有二:一是“子”前面的动词必须是表示具体动作、行为、心里活动的单音动词,如“坐”、“走”、“听”、“抱”、“爱”、“想”、“恨”,等等,二是动词+“子”作状语只能修饰动词或述宾词组,不能修饰形容词或形容性词组。再如:
④这条小猪有时睡子吃食。(这条小猪有时睡着吃食)
⑤他跳子喊叫起来。(他跳着喊叫起来)
⑤老张笑子说:“俺不去“。(老张笑着说:“俺不去”)
(四)“连”+动词(或述宾词组)+“是”+动词(或述宾词组)
这种句式表示非常快地做某个动作。例如:
①现在子你就是连看书是看书,也来不及了。(现在,你就是非常快地看书,也来不及了)
②小猪子叫他撵得连跑是跑。(小猪被他撵得非常快地跑)
③他连讲是讲,还有两件事没有讲完。(他非常快地讲,可是还有两件事没有讲完)
使用这种句式要同时具有三个条件:一是句式中的前后两个动词(或述宾词组)要一致;二是句中的动词不能是判断动词和表示可能、必要的助动词(表示意愿的助动词可以),其余的动词都可以;三是句子的意义表示非常快地做某个动作。再如:
④小孩子吃饭连吃是吃,对身体有害处。(小孩吃饭吃得太快,对身体有害处)
⑤他连锁门是锁门,接着骑车子走了。(他非常快地把门锁起来,接着骑自行车走了)
⑥甲:你买的这条鱼就要死了。
乙:不要紧,它连死是死我也不怕了。(不要紧,它就是马上就死我也不怕了)
⑦他连起来是起来,小偷已经跑掉了。(他非常快地起来,可是小偷已经跑掉了)
(五)“非……”句
霍邱方言用“非……”的句式代替普通话“非……不可”的句式,以表示态度坚决。
①我非学好英语。(我非学好英语不可)
②你孩子的那病,非要吃这种药。(你孩子那种病,非要吃这种药不可)
③这孩子脾气不好,大人不许他上街,他非去。(这孩子的脾气不好,大人不许他上街,他非去不可)
这种句式在意义上表示态度坚决;在形式上,“非”的后面一般为述宾词组,如:
④今晚她非看电影。(今晚她非看电影不可)
⑤象这样下去,非出现问题。(象这样下去,非出现问题不可)
⑥老伴叫他上街买煤,他非钓鱼。(老伴叫他上街买煤,他非钓鱼不可)
有时,“非”的后面就只是一个动词,例如:
⑦你们要走,我非走。(你们要走,我非走不可)
⑧老师不许他们游行,他们非游行。(老师不许他们游行,他们非游行不可)
⑨女方越是不愿意,男方就非愿意。(女方越是不愿意,男方就非愿意不可)
(六)否定句
普通话“否定词+双音动词”的否定句,在霍邱城关一带,将否定词嵌在该双音动词之间而表示否定。例如:
①我知不道那件事。(我不知道那件事)
②老张认不识你们村支部书记。(老张不认识你们村支部书记)
③你说天气变了,我感不觉。(你说天气变了,我没有感觉到)
这种句式的谓语动词只能是常见的表示感知的动词;在形式上只能是双音节动词,并且嵌在该双音动词之间的否定词只能是“不”。再如:
④社会上的变化,他一点也感不到。(社会上的变化,他一点也没有感觉到)
⑤俺们五个谁都认不得你讲的那个小孩。(俺们五个人谁都不认得你讲的那个小孩)
⑤他真能干,干了一整天活还说一点也觉不得累。(他真能干,干了一整天活儿还说一点也不觉得累)
(七)正反疑问句的表达
普通话的正反疑问句,霍邱方言一律用“可[k`i52]+动词或形容词或副词”来表达。
(1)“可”+动词
①这样做可可以?(这样做可以不可以?)
②你可是学生?(你是不是学生?)
③今个你家来客了,你可买酒啦?(今天你家来客了,你买酒没买酒?)
所有的动词都可以这样使用,没有任何条件限制,常用的动词有:批评、保卫、进行、听、走、爱、恨、希望、讨厌、担心、存在、在、有、死亡、能够、愿意、敢、应该、上、下来、进去、出、回来、过去、起来,等等。再如:
④你可看《红楼梦》?(你看不看《红楼梦》?
⑤老张可愿意出去做工?(老张愿意不愿意出去做工?)
⑥队长可来啦?(队长来没来?)
(2)“可”+形容词
⑦弘毅这孩子可聪明?(弘毅这孩子聪明不聪明?)
⑧这次回家你妈给你的钱可多?(这次回家你妈妈给你的钱多不多?)
⑨那布洗得可雪白?(那布洗得是不是雪白?)
“可”的后面可以加任何形容词来构成正反疑问句,常见的形容词有:伟大、好、优秀、老实、大方、硬、平常、甜、长、大、红、平坦、笔直、血淋淋、黑不溜秋、轻松、全、多,等等。再如:
你那朋友可小气?(你那位朋友小气不小气?)
你起床的时候,天可黑咕隆冬的?(你起床的时候,天是不是黑咕隆冬的?)
你们语文老师讲话可慢?(你们语文老师讲话慢不慢?)
(3)“可”+副词
领导可经常到他那去呢?(领导经常不经常到他那去呢)
你的头可始终痛?(你的头是不是始终痛?)
他们可都来啦?(他们是不是都来啦?)
“可”的后面可以加任何类型的副词来构成正反疑问句,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常用的副词有:最、非常、十分、格外、更加、有点儿、过于、总、统统、只、单、仅仅、一律、已经、刚刚、正在、马上、从来、重新、必须、的确、没有、是否、不用、大肆、特意、亲自、公然、赶紧、暗暗、果然、反倒、简直、偏偏、也许、只好、恰恰、明明、索性,等等。再如:
这件事老王可再三跟他讲啦?(这件事老王是不是再三跟他讲啦?)
可幸亏她来呢?(是不是幸亏她来呢?)
这个人的表现可向来都是这样?(这个人的表现是不是向来都这样?)
霍邱话正反疑问句有两个特点:(1)在结构上象个单句。(2)句末一般可以加疑问词“呢”、“呀”、“啦”,也可以不加。不过,加疑问词语气委婉,不加疑问词语气生硬。
(八)一个特殊的复句
霍邱方言用“(主语)+动词+‘子细’+(主语)+动词+‘子细’”的句式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相当于复句“一边……一边……”,“子细”读[ts1246i`]
例如:
①这孩子走子细吃子细。(这孩子一边走,一边吃)
②丈夫回来的时候,她哭子细讲子细。(丈夫回来的时候,她一边哭,一边讲)
③花生生长子细,牲口吃子细,这样下去非减产。(花生一边生长,牲口一边吃它,这样下去非减产不可)
④学子细忘子细,一辈子都学不好。(一边学一边忘,一辈子都学不好)
这种句式中的两个动词不能相同;并且不能是判断动词“是”和表示可能、必要的助动词,其余的都可以。再如:
⑤她唱子细笑子细。(她一边唱一边笑)
⑥这个村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子细,破坏子细。(这个村一边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又一边破坏计划生育政策)
⑦大路上人很多,有的从街上回来子细,有的对街上去子细。(大路上人很多,有的人从街上回来,同时也有的人对街上去)
上一篇:第二节 词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