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以前,本县无专门幼儿教育场所。少数豪富把五六岁儿童送入私塾,教认“字丁”,读《三字经》、《百家姓》等。
民国时期,始有幼稚教育,但未曾单独设园。抗日战争期间,较大集镇的中心国民学校,均附设幼稚级,运用卡片教学。
新中国建立后,幼儿教育有较大发展。1952年5月,城关第二小学创办幼儿班,有草房2间,幼儿34名,教养员1人。1954年城关幼儿园创立,将第二小学附属幼儿班并入该园,此为本县第一所公办幼儿园。1956年,城关幼儿园有3个班、幼儿105名,教职工5人,瓦房9间,场地225平方米。这期间,相继在叶集、河口、周集等集镇小学附设幼儿班、学前班。
1958年“大跃进”,城关增办商业系统、县直机关幼儿园各1所。农村提倡公社、大队开办幼儿园、托儿所。聘请回乡知青和有一定文化的农民担任教师。教学内容以认字、数数、游戏,唱歌为主。开办经费由所在社队、街道筹集。是年,全县有幼儿园1446所、1487班,在园幼儿44015人、教养员1985人。幼儿园在一定程度上将部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但由于盲目发展,师资、经费、学舍等基本条件都不具备多数幼儿园只能起到看管孩子的,作用。
1961年,“缩短文教战线”,全县保留城关幼儿园1所。有幼儿170名、教职工8人。“三年困难时期”,人口非正常死亡,许多孩子失去父母。据统计1961年,全县有孤儿4717人,其中6岁以下的2568人。收容后对这些孤儿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教育。1964年,恢复幼儿园5所、10班,有幼儿321人、教养员13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教员被调出,校舍被侵占,全县5所幼儿园停办3所,本来就比较简陋的设备又遭到破坏。70年代初,幼儿教育逐步恢复。1971年,全县有幼儿园1014所,幼儿15892人,教养员728人。此后,再次盲目发展,1973年,全县各种形式的幼儿园猛增至1725所,幼儿27299人,教职工1736人。至1976年,全县幼儿园减至1183所,收幼儿23729人,教职工1284人。这一时期,幼儿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多数幼儿园有名无实。
表23-1幼儿教育统计表

1978年,经过整顿,全县有公办幼儿园6所,14班,幼儿726人,教养员27人。农村常年托儿所689个,托育幼儿3699人;常年“红儿班”84个,托育幼儿2062人。1979年,县成立保教委员会,加强了对幼儿教育的领导。次年“六一”节,县保教委员会负责人带玩具和教具,以及糖果等,到城关幼儿园、肉厂、化肥厂小学学前班看望幼儿。
1981年,规定无条件单独设园的区镇于小学内开设学前班。次年,全县教育系统单独设立的幼儿园3所、小学附设幼儿班的223处、252班,在园幼儿7528人,教职工302人。其他部门办的幼儿园1班,幼儿16名,教职员2名。农村农忙幼儿班489处,有幼儿1579人、教养员501人。1984年,县成立儿童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扩大公办、发展民办、鼓励私办。是年,潘瑾华等三位退休教师自筹资金7000余元,办起城关“育苗”幼儿园。当年,招收2班,幼儿69名,教养员6人。1987年,该园设大、中、小3班、幼儿143名。这家民办幼儿园,幼儿随到随收,幼儿入园年龄2至11周岁不等。值日教师每日工作9至10个小时。1984年至198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县镇文明单位。
1985年,六安地区行署下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发展幼儿教育要实行单位、街道、乡村自办为主、公办为辅,鼓励民办”。是年,县对托幼工作进行检查,县财政共拨幼教专款1.23万元。当年,全县有在园幼儿4607人,比1978年726人增长6.34倍。1987年,全县有幼儿园30所,其中三班以上的5所;独立幼儿班19处,共86班、幼儿3390人,内有小学附设学前班幼儿1338人;教养员140人。
1978年后,幼儿教育师资和设备有较大改善。1979年,叶集镇幼儿园创办时仅有破屋3间,教养员3人。园长金应荣自献办公桌凳,1981年出席了地区和省幼儿教育先进工作者会议。1987年该园有校舍15间,风琴5架,教养员7人。1981年县委书记亲自批款1000元为幼儿园购置三轮玩具车12辆。1983年,由县妇女联合会牵头集资2500元,为叶集、河口幼儿园各买风琴1架;还赠送扈胡,长集、孟集等集镇幼儿园跳棋、插图等玩具。育苗幼儿园初办时,只有3间草房。1987年自筹资金28万元,盖起20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幢。有房屋9间、桌10张、椅140把、风琴3架、电子琴1架、二胡1把、幻灯机和电扇各1台、小滑梯、铁马各1个。1987年“六一”前夕,省轻工业厅向本县儿童赠送吊扇等礼品,价值2000多元。同年,县人民政府为县直中心幼儿园拨款1万元,集资1.7万元,征地0.5亩,新建平房3间,添置了大正方、地球仪、转椅、攀登架、天桥、摇船、木马、钻山洞、平衡木等大型玩具。
1984年,在全县156名教养员中,中师、高中毕业以上学历的47人,初中、初师毕业以上学历的77人,初师肄业以下学历的32人。受过学前教育专业训练的6人。1987年,教学力量最强的县直中心幼儿园,8名教养员均系合肥、淮南幼儿师范毕业的年轻人。
80年代,教学方法,小中班采取直观游戏的形式,大班采取启发诱导和讲故事的形式,寓教育于游戏娱乐之中。县直中心幼儿园,还开展幼儿智力竞赛、自治能力赛、举办小小故事会、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教学活动。同时,还开观摩课、综合课、自然角,成立兴趣小组,启发幼儿智力。参见表23-1。
附:幼儿园选介
城关镇幼儿园幼儿教育我县于1952年5月开始在城关第二小学创办,当时入学幼儿35人,职工1人、可职教人员1人,后又于1954年在城关鼓楼西街创办霍邱县幼儿园。当年招3个班,有幼儿87人,教职工4人。
1973年改今名。1987年有大班3个,中班5个,小班3个,幼儿645人,教职工31人。30名教养员中,电大毕业2人,高中、中师毕业20人,幼师毕业2人,初中、初师毕业6人。
该园自1956年起,多次获省地县政府和业务部门的表彰奖励。1956年获省人民政府幼儿教育先进单位奖。1975年、1979年该园两次获省、地、县颁发的“群众先进单位”、“三八红旗集体”奖。1984年地区现场教学,《小羊过河》教学荣获二等奖。同年,教养员刘忠群、李雪梅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先进工作者”奖匾。
该园1979年即开办电化教学。1985年地区电教馆录制了教养员赵福珍的《三只蝶蝴》、李雪梅的《聪明的乌龟》录像带。1986年获六安地区电化教学一等奖。该园自1978年至1987年,共制作幻灯电教片34套,其中,《雷锋的故事》、《雨来了》、《小黄毛学游泳》、《小鸡和小鸭》等片,于1981年参加省地优秀自制幻灯片展览。
1987年,全园占地2000平方米、校舍面积625平方米。有电教器材管理室、资料室、医务室各1间,办公室、游艺室各3间,电化教学室23间。有大型电教器材35件,其中幻灯机13台,收、录音机8台,投影器、电唱机、扩音机各1台,风琴10架。大型玩具有投球器、秋千、“拖拉机”各2个,三轮车15辆。另有浪船、摇船、木马、铁马、转椅、平衡木各1个,儿童打击乐1套。其它小型教玩具1000余件。
县直中心幼儿园1984年5月,县妇女联合会郭福霞等组建,园址在烟草局南侧。1986年7月,副县长朱长久亲至合肥幼儿师范学校,接回5名应届毕业生进园任教。聘请已退休的原妇女干部马龄遐主持工作。9月正式开学。
当年,招大、中、小3班,有幼儿129人,教养员7人。有校舍6间,建筑面积1575平方米。现有5班、幼儿301名,教养员12人、园长1人。占地面积3.5亩,校舍15间。12名教养员均参加高等学校函授学习,1人获大专文凭。
该园由县妇联、教育局、县直党委会等联合管理。1986年,县人民政府拨款1.1万元办园,次年农业银行、电影公司等单位赞助资金和器具,价值近万元。现有投影机、幻灯机、收录机等电教器材16件,投球仪、升降球架等体育器材8件,天桥、钻山洞等大型玩具9件,总价值万余元。
该园成立了手球、折纸、小乐队、音乐、舞蹈等小组,对儿童进行美育教育;举办故事会、游艺宫、朗诵会、能力赛,开发幼儿智力;创办自然角,植物园、养动物,以增强求知欲。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