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位置、面积
城西湖又名沣湖,为淮河中游大型湖泊之一,对调节淮河洪水,保证下游城市、矿区、铁路等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东与临淮、牌坊、俞林、宋店等乡和县城相接,南、西与坎山、邵岗、五塔、高塘、范桥、周集等乡沿岗相连,北滨淮河。民国以前,西含临王洼地、东北包括姜家湖。民国8年(1919),淮河西湖长堤筑成,接着筑成上格堤,民国28年(1939)下格堤建成。西湖的范围一般指上格堤以东,下格堤以西,不再包括临王洼地和姜家湖。建国初期,以海拔高程20米等高线为城西湖与四周岗(湾)的分界线。1966年围垦后,西湖的地图标记确定标在北起沣河桥,南到宋店乡的张集,东抵俞林乡的岗脚,西到坎山乡湾地的19米高程以下范围内的33平方公里的地区,被围垦区则称为城西湖围垦区。
城西湖面积历来以水面(或水位)为据施测确定,因所取角度或施测方式不同,数据也不尽相同。民国23年(1934)《安徽通志·水工稿》载:“城西湖面积,历年枯水期,纵横直径20公里,水深1米,丰水期(无淮水倒灌)纵横直径30公里,水深约3米。”民国26年(1937)5月《霍邱县添建两湖唅闸报告》载:“西湖流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湖面积430平方公里,湖内最高水位约19.3米(无淮水倒灌。西门外水位)。
建国后,水利资料记载:围垦前,城西湖水位22米高程时,面积380平方公里,相应蓄水9.4亿立方米。25米高程时,面积455平方公里,相应蓄水22亿立方米。1966年围垦后,水位在22米高程时,面积89平方公里,相应蓄水4.95亿立方米。
二、成因与演变
根据337地质队资料:第四纪晚更新世,淮河形成以后,河道偏于现河道以南,城西湖系淮河支流,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径流注入淮河。当时沿淮一带呈沉降状态,河流侧蚀作用强烈,使城西湖河道逐渐加宽。晚更新世晚期,本区新构造运动具有自南而北翘起的特点,淮河河道逐渐北移并起着迂回侧蚀作用,便在地形低洼处,形成城西湖现今的“胃状”形态。
又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西湖军垦农场两单位的科技人员,在农场区实地考察,发现湖区在现在地表4米以下,土质与岗丘土质相同。军垦农场在建设施工中于50区(位置见农场图)挖出古破棺一口,在51区挖掘出古井一眼,直径50厘米,深约4.5米,上部3米全系砖砌。在51区与52区之间发现碎陶片,经鉴定为西周时期陶片。以上地区均在军台子西北,地面高程18.8米至19.3米。据此推断,该地区在1000年前有村庄。1978年,兴建湖下飞机场水塔钻井时,对地表下深土层上质结构进行分析。证明城西湖原来并非湖区,大约在第四纪或稍后因地壳下陷而沧为洼地湖泊。
城西湖形成后,湖底低于周围岗丘区13.6米至16.4米,低于淮河河底约0.9米至1.4米,呈自西向东起伏不平的不规则丘状。以后由于西湖流域及淮河上游的豫东和淮北平原在洪水泛滥时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沉淀于西湖洼地。据气象、上层(见西湖土壤部分)资料分析,大约经过1000多年的冲淤,湖底高程逐渐上升到现在的18.1米至20.5米,比淮河河底(润河集至深孔闸段)高2.9米。形成水末成湖,水去成滩的沼泽地。县境的西部和南部,1750平方公里地面迳流分别流入沣河和高塘河,两河于沣河桥头相汇,分道注入淮河。明·万历《霍邱县志》所载《县境之图(示意)》标明,两河汇合后再分成两道、一道北流从关洲口入淮,一道东北流绕城而过,从任家沟口入淮。另有北湖沟、王截流沟口、龙窝口、新河口、泄湖内之水。据传说,当时湖内无耕地,芦苇、荻柴和野草从生。据道光《霍邱县志》载:八里塘湖(沣河桥西北)从前生长高大茂密的青樌和红樌,以后被水淹绝。
民国23年(1934)《安徽通志·水工稿》载: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黄河夺淮,明筑高家堰,致淮水宣泄不畅,水位上升,城西湖内开始有积水。明万历末(公元1619年前后),关洲水涨横流,倒灌入湖,西南沿岸十数保受灾。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知县张鹫筑关洲口土埝,拦截淮水。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筑淮堤西自三河尖,东至任家沟。堵塞入淮诸口,内水聚于湖内,再由沣河东北流20余里,从新河口入淮。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以后,沣河淤浅。水遂积而为湖。清·邑人汪移孝所著《沣河当浚议》中说:“嘉庆二十二年,(沣)河道日淤,其由沣而西者自陈家埠(许集)至关家嘴,由沣而东者自沣河桥至临淮岗50余里,咸于地平,湖之水无以达于沣,沣之水无以达于淮,遂西聚而为巨浸矣。”《勘淮笔记》:“民国6年(1917)霍邱修筑河堤,并堵塞龙窝口、新河口及其他支口,从此,县西南诸水至于霍邱城西,聚为西湖与淮隔绝,仅有任家沟口,不足以宣泄,湖则终年积水,面积纵横20公里。”(民国31年(1942)11月《兴修霍邱县东西湖计划书》引)。
三、土壤
土质湖内沉积有上第三系及第三系亚粘土、粘土、亚砂土及砂层等松散沉积物。地表分布着全新统亚粘土和亚砂土。松散沉积物之下,伏有侏罗-白垩系紫色砂岩。松散沉积物厚度,受古地形的影响变化较大,为130~350米不等。
城西湖土壤为淮、沣等河流冲积物或湖积物母质人工半水成土壤,一部分剖面中下部有明显的锈纹锈斑或铁锰结核,上体无石灰反应。质地以砂壤至粘土,pH值6.2。由于泥沙比重不同,故上游(西部)沙多,下游(东部)沙少。
土层据1971年至1975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西湖军垦农场技术人员在23、28、47三区取样深挖8米剖析结果,除表土层不同外,其余各层基本相同,只厚度不一(农场资料)。
附:城西湖军垦农场土壤土层剖面图

种类1984年,县土壤肥料工作站组织专业组,对城西湖军垦农场进行专项土壤普查(此数据不在全县土壤面积内),查清为潮土土类,灰潮土亚类,淤泥土、砂泥土、麻砂土3个土属6个土种(见表6—1)。
表6-1霍邱城西湖军垦农场土壤分类表单位:万亩

土壤养分1984年普查时,采取60个农化样分析,土壤养分平均含量:有机质1.35%,全氮0.084%,速效磷6.2ppm,速效钾128ppm。
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含量>1.50%)占总面积25%,适量的(1~1.5%)占61.7%,较缺的(0.8~11%)占133%。
全氮含量适宜的(0.101~0.13%)占总面积6.7%,较缺的(0.076~0.1%)占70%,缺少的(0.05~0.075%)占23.3%。
速效磷含量缺少的(5~10ppm)占总面积75.9%,极缺的(<5ppm)占24.1%。
速效钾含量极丰富的(>150ppm)占总面积23.3%,丰富的(101~105ppm)占63.3%,适量的(51~100ppm)占13.4%,总之,含量普遍较低。
1984年与1976年相比,有机质上升0.146%,全氮上升0.009%,速效磷下降5.68ppm,速效钾下降0.33ppm。
四、物产
城西湖水面宽阔,水深1至2米,沿湖浅水区水草(藻)繁茂,适宜于鱼虾类生长。1966年围垦前,西湖鱼类自然繁殖。偶遇旱年湖水干涸,但一旦来水,三五月内,鱼类又繁盛起来,是霍邱的一个天然鱼场。年产鱼虾不下500万斤。
城西湖鱼类有6目10科24种(不含无名目的杂鱼):鲤形目鲤科:有青鱼、草鱼、赤眼鳟(俗叫红眼马郎)、鳑鲏(俗叫石广皮)、鳙鱼、鲫鱼、鳊鱼、白鲢、银飘(又叫毛鱼)、鱼、鲌鱼(又名湖鲨俗叫黄剑)等,鳅科有花鳅、黄沙鳅、泥鳅等,鮠科有黄桑鱼,鲇科有鲇鱼,鲈形目科有斑鳜(鲫花),鳢形目鳢科:有乌鳢(黑鱼)、七星鳢,鲱形目银鱼科有银鱼,鳀科有鱽鲚,鳗鲡目鳗鲡科有湖鳗鲡(白鳝),合腮目合腮科有黄鳗。
银鱼是西湖名鱼,驰名省内外,为霍邱人赠送外地亲友的珍贵礼品,据说封建时代,曾作贡品上贡皇宫。
西湖虾有沼虾、麻虾、鳌虾、沣虾(秀丽白虾)等,以沣虾为名贵。过去每年可捕捞鲜虾数万斤。当地人喜欢吃鲜虾,更多的则制成干虾米外销。虾籽则用来制虾籽腐乳和虾籽酱油,味道鲜美。虾糠(虾皮)则销往淮北各地,供制懒豆腐或炸绿豆丸。据说,过去霍邱在外求官谋职的人,常以虾米送给达官贵人。
城西湖沿湾浅滩,又是水禽生存繁殖的良好环境。常年居留在湖区的是野鸭,这里的野鸭有大青鸭、麻鸭、花脸鸭、“水葫芦”等多种。它们就在湖区产卵、孵雏。成群结队飞起来,远看好象一片乌云。每到捕猎期,可见成担成篮的野鸭在市场出售,或运销到山区和淮北各地。大雁每年深秋和初春居留在西湖,数量仅次于野鸭,为冬季主要捕猎物。鹤、白鹭、白天鹅、大鸨等在湖区也常见,一般猎人多不捕捉。另外,尚有不少不知名的小水鸟。
城西湖内还有各种蚌类,较贵重的是三角蚌和癫蛤蚌;还有田螺等各种螺类。西湖内甲鱼产量也十分可观,秋季捕获季节,每天上市约有500斤左右。
西湖内水生植物主要有菱、藕、芡实、茭白等。藕为红莲(俗叫野藕),生长于浅湖。秋季莲子成熟,人们划着小桶去采莲。冬季水枯,沿湖居民多去挖藕,或自食,或出售。
湖边浅滩或沼泽地,芦苇、荻柴、杞柳等生长繁茂,产量丰富,年产约100万斤。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