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疫情

新中国建立以来,本县传染病发病数最高的分别是麻疹(1952~1959)、疟疾(1960~1969)、流感(1970~1986),其次为痢疾、百日咳、传染性肝炎。

1952~1986年全县18种主要传染病522423例,平均年发病数1952~1959年为7145例,1980~1986年为18746例,1970~1979年最高,为25689例。

〔表27—3〕
1952~1986年18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统计表

二、主要传染病防治


天花天花是本县历史上常见传染病之一。民国4年(1915)沙河乡肖前书一家5天内4人死于天花。民国16年,流波、张冲等地天花流行。民国17年,银山畈1所小学40名学生死于天花20多人。民国18年春,金家寨天花患者达70%,一个月内病死80余人。

民国15年,九华山一位赵老先生来县境,用天花痂壳人乳溶液滴鼻孔预防天花。民国19年以后,有商城和六安城的医生来县境,采用“痂壳人乳溶液”为小儿接种上臂,以后逐渐为本县掌握。民国24年,中山民众学校始种牛痘。1952年全县普种,其后逐年接种。1954年,基本消灭天花。


麻疹麻疹也是本县历史上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民国22年,大湾乡的肖家湾不足100人,死于麻疹12人。1950年春,麻埠区患麻疹死亡120余人。

清代,县人防治麻疹采取隔离的方法,主张“忌生人接触”。1950年后,主要是普及防治知识,对患者进行隔离,服用紫草根药,1956年全县服药者8230人,疗效65%;在麻疹尚未发生的地方,采用母全血作预防注射。1974年始采用接种麻疹冻干疫苗,以后逐年接种,每次接种约2万人份。1985年,麻疹年发病率为3.29%。


传染性肝炎1974年患者为828例,1975年797例。1979年在金光钢厂查得患者25人,发病率为48.5‰。1980年以来,连年均有肝炎发生。

近年来,一旦有急性肝炎流行,县即派专业人员前往管理疫情,消毒饮用水,治疗病人。


流脑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67年发病1320人,县组织医务人员788人次赴重疫区,设13个流脑防治点,治愈1199人。1980年5月,包畈公社流脑患者20名,流行期80天,治愈17人。1985年1~5月全县有121名患者,病死11人,死亡率9.1%。

1971年开始接种流脑菌苗,计接种2万人份。1977和1978年,每年3万人份。在疫情较重的江店区,开展人群口服黄胺药预防。


结核病1979年,省防疫站确定本县白大公社为结核病流行病学观察点。同年,对白大大队1292人进行普查和治疗,患者19人,患病率14.7‰。1977年10月、1979年6月和1981年5月,分别对古碑、白大、将军3个大队进行调查,患病率为17.4‰。1985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七医院医疗队在青山区的八河等4个乡调查,患病率为16.8‰。

1960年,开展卡介苗接种计10498人。1980年,采用皮上划痕法,接种92179人。1984年接种18500人。

头癣1949年前,本县头癣患者甚多。1956年,首次进行头癣防治试点,在古碑、白塔畈两地各选择10名病人,采用民间治癣单方和验方,疗效显著。1957年,继续采用民间单方,治疗18例亦有显效。1958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未进行积极防治。1977年,全县有头癣4721例,共治2040例。1979、1980、1984年3次开展头癣普查普治,已治愈99%。1985年春,省防疫站来县检查,基本上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消灭头癣病标准。


狂犬病80年代前,本县无狂犬病疫情记载。1981年5月,有狂犬窜入县境,先后咬伤148人,其中4人患狂犬病。1982年又发生17例,1983年13例。3年有34人病死。此后全县开展灭犬活动,县防疫站购进狂犬疫苗,为被狂犬咬伤人员按时接种。1984、1985年,虽有人被犬咬伤,未再发生狂犬病患者。


疟疾疟疾是县境最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民国16(1927)年,本县疟疾流行,流波一带户户皆有人害疟疾。民国31~32年,安徽省政府医务所诊治的传染病中疟疾最多。

50年代,本县疟疾在甲乙两类急性传染病中居第二。1952年,全县患疟疾3870例,县及时派出抗疟队进行治疗,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防病知识,动员有疟史者用百乐君预防,1956年,全县下降到251例。60年代初对疟史者进行抗复发治疗和休止期根治。“文化大革命”开始,疟防工作停滞。197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七医院医疗队在油坊店、面冲开展疟疾防治,油坊店发病率由1974年的296‰下降到37‰,面冲由291‰下降到64‰。1978年,全县进行全民休止期根治,服药人数占92‰,当年对疟病人全给予氯伯喹8日根治法。1980年后,还开展了疟疾疫情监测、培训疟防骨干、健康人群带虫率调查等。1980年全县患者1624人,患病率为2.8‰。1985年,全县疟防工作有所放松,年发病为4‰。1987年发病率为1.1‰。


麻风病民国33年(1944),省立立煌医院确诊程氏二兄弟为麻风病患者,并给予救治。60年代起,开始麻风病防治。1962年,根据线索追踪,查出患者14人。1968年,查出11人,其中女性2人。1965~1982年,最多时住院24人。采用药物利福平、氨笨风治疗,一律免费住院治疗。1987年,全县尚有4例未愈,其中除重患者住院治疗,另一名在家治疗。


梅毒又称“花柳病”。民国32年(1943)立煌县卫生院报告,全年诊治的患者中花柳病患者占15‰。

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派医务人员来县查治。1953年,在沙河、燕子河、吴店三区查有明显症状的有1052人。1956年,全县查出26774人,占总人口的7%。嗣后,由中央、省、县有关部门的医务人员组成治梅小组,用土茯苓中药丸等试治。1958年,中共安徽省委提出“苦战三年,消灭大别山的梅毒病”口号,派出80多名技术人员,配合本县开展普查,对象是已配偶的一方和16岁以上男女未婚青年。全县用于防治梅毒经费30万元。对确诊的患者,免费注射青霉素9059例,另外,用中药“复方土茯苓膏”试治88例,疗效100%。县中医师杨恒蔚撰写的《中药复方土茯苓试制88例初步疗效观察报告》,在1959年卫生部召开的全国除害灭病现场会议上交流,并在《江西中医药》杂志发表。1960年,北京皮肤性病研究所将“复方土茯苓药膏”配方编入《皮肤性病防治手册》。1964年,省来县检查了744例原有患者,结果无一例血清阳性和临床复发。确认本县的梅毒防治已达到全国规定的“治愈现症、控制感染、预防先天”的标准。1978年冬复查,无一例新发患者。


白喉1952~1984年全县共发生162例,其中1952~1959年发病85例,以1955年发病48例为最多,由于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工作较为落实,1984年仅发生1例,后未再发生。


脊髓灰质炎1952~1983年共发生34例,其中1965年发生10例,1972~1975年发生9例,1980~1983年发生9例,由于广泛使用了脊髓灰质炎疫苗,1984年后未再发生脊髓灰质炎病。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