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土农药研制70年代,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利用山区中草药资源,研制土农药薄烟合剂、柳楝合剂、闹羊花液等20种。至1978年,全县建有土农药生产、销售网点173处,供应土农药32103公斤,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面积11203亩。1982年,县植保站土法生产的7216微生物农药,农业局蚕药厂土法生产的一、二号蚕药,施用效果较好。


黑木耳栽培1972年以前黑木耳是自然菌繁殖,每百公斤段木只产100克木耳,俗称“千树担耳”。1973年,县土产公司从浙江省乐清县盘石公社引进人工生产菌种,采用新法栽培,并从选材、接种、采摘等方面总结出一套生产方法,每百公斤段木可产木耳700克。


香菇栽培境内原无香菇栽培史,]973年3月,县供销社聂子燕从祁门县新安菇场引进菌种,在斑竹园试种,1974年产菇25公斤。同时总结出四季栽培方法。1985年,全县香菇产量达7000公斤。1984~1986年,县科委在响洪甸建立食用菌基地,推广香菇代料栽培3万平方米。1986年省乡镇企业局与本县合建3.3万平方米香菇厂一座,当年投产,压块面积1.1万平方米。县科委还进行香菇品种对比试验,选出“793”优良品种,每平方米可产菇11.8公斤。


漆籽育苗本县栽漆树多沿用分根扦插,发展缓慢。1978年全县有漆树47.5万株。1979年,县供销社从陕西省岚皋县引进漆籽育苗技术,1980年举办漆籽育苗培训班,当年育苗73亩,每亩产苗7000株。双河公社农民技术员史家伍实验漆籽育苗成功后,又与种漆能手余嗣华选育成漆树新品种“白冬瓜”,获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被列入全国22个生漆优良品种加以推广。1984年,全县漆树发展到300多万株。同期试验推广乙烯利和中草药增产技术,一般可增产生漆25~30%。


天麻栽培县人过去视天麻为“神麻”,民间有“神仙播种,深山发芽”的说法。50年代,药材部门年收购野生天麻仅有150公斤。1973年,八河公社乐贯之医师在室内无性繁殖天麻试验成功。1974年,青山区供销社派多种经济辅导员在黄畈公社海拔800米的大石药场试验人工栽培。1976年该药场试种一亩收干天麻100公斤,创人工栽培高产记录,并在县内推广。境内出现了人工栽培天麻的专业户。


五倍子试栽培境内一向是自然繁殖生产。1979年县供销社聂子燕从广西龙胜县瓢里公社引进人工栽培技术。在胭脂公社(今关庙乡)实验。次年,胭脂供销社派万义国去广西学习,在室内培植提灯藓,放养蚜虫获得成功,1984年试验中断,1987年冬恢复试验。


杂交稻制种1977年全县进行杂交稻大田栽培示范和制种试验,均获成功。1977~1982年,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24万元,制种补助粮100万公斤。除在县内制种外,连续5年派农业技术人员84人次到海南岛进行冬季制种。1977年,县内试验制种248亩,亩产11.8公斤。1984~1987年,制种田为700~800亩,由原来的多点制种改由种子站集中制种,加强技术力量,产量逐步上升。1987年平均亩产90公斤。杂交稻种大田种植产量较常规稻稻种增产20~30%。

西洋参引种试验1986年初,县林业局根据县政府(86)37号《关于引种西洋参工作会议纪要》精神,成立西洋参引种试验课题组,在鲍家窝林场等地作为试种,同年4月从沈阳市苏家屯区白清人参研究所引进种1835粒,一年生参苗2380株,二年生参苗1003株。1987年春,又引进种子2.7公斤,1986~1987年共播植、移栽面积295平方米。据观察记载:4月初出苗、下旬展叶,6月中旬开花,7月下旬果熟,10月上旬茎叶枯萎、年生长期为180天左右,比东北生长期约长10天。

1986年引进的二年生西洋参苗1003棵,定植面积25平方米,经过两年栽培,存活631棵,占63%,平均每支鲜参重26.9克,总计可收鲜参16973.9克。


云烟栽培试验1985年县科委、农业局从云南省农科院引进云烟“大金元”、“G28”两个优良品种,在梅山镇新河村作小面积试种。1986年在龚店、项冲两村示范栽培55亩,产干烟叶4691公斤,其中级内叶3678公斤。经省烟草公司、烟叶检验站及合肥烟厂有关专家鉴定,属浓香型,类似云烟。1987年栽培60多亩,单产100多公斤。


微量元素添食桑蚕试验1976~1978年,县农业局农艺师杨兴华主持在沙河、关庙进行复方微量元素给桑蚕添食的多点试验,效果明显,产茧量可提高10%,茧层量提高15~18%,每张蚕种添食0.5公斤微量元素只需0.6元,可增产蚕茧2.5~3.5公斤,增加产值12~15元。1981年在斑竹园区大范围推广试验1.2万张蚕种用微量元素添食饲养,计增产蚕茧3万多公斤,增加产值12万余元,此项试验已向全县推广应用。


省柴灶推广1986年金寨县被列入全国改建省柴灶试点县,并签订试点合同。至1987年全县省柴灶推广共13.23万户,其中农村11.105万户。同时安装节能水箱6.6万只,社会经济效益显著。1987年9月20日经国家验收合格,农牧渔业部颁发合格荣誉证书。


沼气试验推广1982年5月县沼气办公室在白大公社东楼大队山榜生产队办沼气试验点,全队20户,建沼气池21口获得成功,以后逐步向7区1镇发展。至1987年全县有沼气池1031口。




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栽培1986~1987年县农业技术人员在方坪、全军、南溪等乡海拔400~600米山地,进行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其品种为烟草14,鲁玉3号。试验结果:较露地栽培早出苗4~6天,生育期缩短7天,增产35%,每亩单产300多公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