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业技术专业学校


笔架山蚕科学堂为县境最早的中等职业学校,前身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开办的自强小学堂,清宣统元年(1909)改为笔架山乙种蚕科学堂,以笔架山大庙80余间庙宇作校舍,300多石庙产为校产。民国初年,郑水心曾任该校校长。民国7年(1918)改为笔架山甲种蚕科学堂,学制4年,预科1年,本科3年。每年招收一班新生,逐年按甲、乙、丙、丁顺序编班,常年在校学生200余人。课程除专业蚕桑课外,还设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英语、动植物等基础课。教学设施较完备,有藏书楼、实验室、育蚕催青室、制种室、缫丝间及桑园20余亩。学校每年可制春蚕种100余张,自养或出售给当地群众喂养,并从日本引进优良蚕种进行试验。民国13年,共产党员詹谷堂、袁汉铭来校,发展进步学生入党,成立县境最早的中共党组织,不少学生成为商(城)、固(始)、六(安)边境农民运动的发起人和骨干。李梯云、周维炯、漆德玮等都是立夏节武装起义的杰出领导人。该校民国18年夏停办。前后招生14班,培养学生600余人。民国21年红军主力西去后,校舍被国民党军烧毁。


蚕民学校又名蚕桑技术改进社。民国20年(1931)春,皖西北特区苏维埃在金家寨曹家畈创办,学员40余人,学习科学栽桑、养蚕等技术。民国21年停办。


立煌县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民国28年(1939)秋创办,校址在汤家汇易、廖、钟三姓祠堂,经费来源于笔架山庙产和汤家汇各姓合买的公地三、四十亩用作桑园苗圃。初招蚕科1班,以后每年招林、蚕各1班,学制3年。民国31年,校长林冠群对校产租息自收自付,违法收支,县府曾通令整顿。民国35年,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改为立煌县立农业职业学校,招收园艺、林业两种学生。次年停办,办学8年共招16班,毕业600余人。


苏口茶校1953年苏口茶厂创办,学生40余人,均系茶厂工人,半工半读。1956年移民时停办。


马鬃岭林场林业学校1955年马鬃岭林场创办,1960年停止招生,1966年,县劳动局负担建校经费,招收城镇学生176人,设两班,教师6人,场校合一,林场场长兼校长。学生半耕半读,开设政治、语文和林业技术课。“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课闹革命”,1969年4月撤销。


小南京园艺学校1958年小南京园艺场创办,招一个班,学生28人,两名专职教师,不久停办。


金寨县初级农业学校1958年创办于青山,至1960年共招383人。1961年停止招生。同年,改办青山初级中学。


吴店区民办蚕桑学校1958年创办,校址在龙墩乡果子园农业社,经费由全区46个农业社共同负担,成立校董会,校长由区委书记兼任。学生42人,课程有语文、数学、农业常识、养蚕学等,1960年停办,1965年恢复,改为果子园民办蚕桑技术学校,“文化大革命”开展后停办。


民办农业中学1958年春,大办农业中学,两个月内共办62所62个班,学生1648人,乡党委书记兼校长,有业余、吃住两集中、走读等多种形式。办学经费来源,一是谁读书谁出钱;二是乡人民政府统筹经费;三是由乡划出公共土地给学校师生耕种,收入归学校使用。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农业常识等,多数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一部分农中半耕半读,教师多由小学教师和回乡知识青年担任,时办时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部停办。


金寨县农业技术学校1964年办于县农场,学制三年,半耕半读,毕业后返回原地,当年招收100人,内高中生20人,初中生74人,高小生6人,1965年招51人,1968年停办。


金寨县“五·七”大学1970年办于白塔畈县农场,县革命委员会主任兼校长,初开2班,学生100人,次年停止招生,还举办畜牧兽医、赤脚医生、小水电、农技蚕桑、师资等训练班,学员从各公社集体事业单位抽调,训练3~6个月仍回原处工作。


农民大学1974年秋槐树湾公社创办农民大学,学员39人,学制1年,公社负责人兼校长,中小学教师任文化课,公社干部任政治课,聘请两位农民教授生产知识,学校以生产劳动为主,雨天、农闲、夜晚上课,1977年改为槐树湾公社二中,1978年并入槐树湾公社中学。1974年,青山公社办劳动大学1班,学员56人。洪冲公社办林业大学1班,学员28人。龚店公社办农民大学1班,学员43人。以上均于1976年前后相继停办。


安徽农学院金寨农业专科班1985年秋创办,学制二年,招收的多为回乡高中毕业生,当年招收林业、蚕桑2个班80人,1986年招畜牧水产、林业2个班70人,1987年招茶叶1个班35人。

1986年8月,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女儿、安徽农学院蚕桑系副主任徐静斐教授,赠给蚕桑班奖学金500元。

二、师范学校


赤城县师范学校民国19年(1930)春办于汤家汇易氏祠,学制2年,学生36人,由各区、乡苏维埃政府选送,课程设国语、数学、常识(理化生史地)、音乐、军事训练、生产劳动。


列宁小学师资训练所民国19年(1920)春,六安六区苏维埃政府办于七邻湾,学员学习1~2个月结业后分配到各乡列宁小学任教。


立煌县立简易师范民国31年(1942)办,校址在桃岭乡墩塘,招1年制和4年制新生各1班,以后历年招2班。民国32年,日本侵略军侵犯立煌,校舍遭破坏,迁至七邻湾,抗战胜利后迁到金寨镇。民国36年停办。


金寨师范1951年10月创办,名为金寨县初级师范学校,招工班51人,附设于金寨县初级中学内。1952年迁流波,单独建校,招2班108人。1955年8月停办,学员100人转到六安师范学习。1956年9月恢复,迁麻埠借用金寨初中校舍,招收1年制速成班198人。1957年迁到梅山河东新建校舍,次年改名安徽省金寨师范学校,招中师两班119人。1966年停止招生,1939年停办,校舍改为县化工厂,教具散失,教职员工下放。1978年恢复,在梅山河西新河沿重建校舍,征用土地95亩,至1985年,新建教学楼1840平方米,图书阅览楼1110平方米,师生用房百余间。1985年8个班,学生424人(其中小学教师进修两班126人),教职员52人。1987年12月在金寨师范基础上扩建金寨县小学师资培训中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赠5万美元。198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本项目利用金寨师范学校现有设备,增添现代教学设备、仪器,多渠道多层次培训本县小学教师,以改变现有师资力量薄弱状况。

金寨师范函授学校1956年开办,专职教师2人,兼职教师18人,其中中学教师14

人,小学教师4人,历届共招收函授生200人。“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停办,1979年恢复,招生对象为未达标准的在职公、民办小学教师,修业4年。


金寨县教师进修学校1983年开办,附设在金寨师范校内,招收小学民办教师及教育系统以工代教人员,两年毕业,承认中师学历。

金寨县“五·七大学”师范班1974年招学生40人,1976年招学生45人,1978年停办,学生并入金寨师范。

三、卫生学校


红军卫生学校民国20年(1931)创办,附设在麻埠鹭鸶窝红军第三医院内,学生20余人,次年秋停办。


金寨县初级卫校1959年由县卫生部门办,校址在县医院,191年停办。


油店赤脚医生学校1977年由驻军九七医院医疗队协助县卫生局创办,共招2班,第1班50人于3月入学,第2班51人于7月入学,学习时间1年。招生对象为有1年以上实践经验的赤脚医生,毕业后仍回原处工作。

金寨县卫生技术干部进修学校1982年县卫生局办,局长兼校长,校址在县医院旧址,学制1年,招生对象是卫生系统内医务人员。

四、职业技术学校

金寨县职业技术学校1983年秋创办安徽省金寨第三中学,1986年9月,六安行署批准改为金寨县职业技术学校,1986~1987年共招收水电、会统两个中专班各80人。执行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计划,除专业课外,开设政治、体育、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7门,1987年有教职员20人,其中大专学历12人,中专学历8人;享受讲师待遇2人,被评为地、县先进教育工作者3人。

附抗日战争时期境内省属专业技术学校简介


安徽省立立煌工业职业学校民国30年创办,校址在槐树湾乡的天堂湾,设纺织及应用化学两科,初级4个班,高级2个班,学生300余人。抗战胜利后迁安庆。


安徽省立立煌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民国31年创办,校址始设金寨镇郑家湾,32年迁至石峡口,设会计、簿记两科,一年制初级1个班,高级5个班,学生223人,教职工34人。抗战胜利后迁芜湖。


安徽省立立煌高级助产护士职业学校民国32年创办,校址在金寨镇包公祠,民国33年改高级医士职业学校,有助产、医士2个班,学生94人。抗战胜利后外迁。


安徽学院民国30年创办于金寨镇的郑家湾,后迁古碑冲黄集。始名安徽省立临时政治学院,有文史、教育、政经、法律4个系,学生237人,教职员61人,学校设备简陋,教师阵容却很整齐。院长刘乃敬、教务长朱清华、文学系主任张明时,还从上海聘请来赵景琛、胡嘉、文启昌等教师,学院负责人和大部分教师都是长期从事教学的专家、教授。民国31年下半年,撤销政经、法律两系,改设中文、英文、教育、历史4个系,改名安徽师范专科学校。民国33年春,改为安徽学院,分本科、专科两部,本科部设中文、英文、史地、政经、数学5个系,学制4年:专科部设教育、理化、艺术、银行会计、体育5科,学制两年,在校学生1200人。教职员工约300人,院长始为朱佛定,教务长黄荫来。抗战胜利后迁出。


安徽省立立煌师范民国29年创办,校址在立煌城关,特别师范科分艺术、体育两组,学生41人,1年毕业;简师13班,后师1班,学生609人,教职员49人。次年迁至霍山县诸佛庵,改名霍山师范。

此外,抗日战争时期,省一临中附设简师1班58人,省六临中附设简师1班58人,省立立煌女子中学附设简师1班近百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