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山多田少,主要生产林、茶、麻、桑等经济作物,历来粮食不足,由邻县输入。根据30~40年代安徽省《民政季刊》、《统计年鉴》和建设厅等单位统计资料,在安徽省政府驻县之前和迁走后的民国23年、35年(1934、1946),全县总人口为23.9万~25.8万,年生产粮食为3000万~4000万公斤(按原粮统计),每年缺粮1000多万公斤,每年人均占有原粮约150公斤。其中占90%以上的农业人口中的大部分贫苦农民常以瓜菜等度日,口粮低于上述人均占有原粮水平。

1950年后,由于开展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民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增加复种面积,粮食产量不断增长,1951年粮食总产7163.5万公斤,1953年为9568.5万公斤。1956年,全县总人口37.1万人,生产粮食10686.5万公斤,调入粮食759万公斤,年人均占有原粮(含种子、饲料粮)300公斤。此后,由于梅山、响洪甸水库建成,淹没大片土地,粮食产量相应减少,人口逐年增加,调入粮食逐步增多。1966~1970年,全县年均44.7万人,年均产粮8371万公斤,年均调入2245万公斤,年人均占有原粮230余公斤。1976~1980年,全县年均54.6万人,年均产粮11166万公斤,年均调入4392.6万公斤,年人均占有原粮水平提高到280余公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发展山区生产建设,落实山区口粮政策,1979年起省人民政府核定本县农村缺粮供应指标每年4250万公斤。进入80年代,年调入粮食6600余万公斤,从而改变了历来“粮食不够山上凑”的开荒种粮状况,促进了本县林、茶、桑等山区经济作物的发展和水土保持工作。据1983年粮食部门对重点乡的调查,1980~1983年农民每年的口粮水平分别为222.5公斤、237.5公斤、212.5公斤和232.5公斤。1966年起,本县和六安地区粮食、交通部门每年组织大批干部和车辆,赶在下雪前突击运粮至山内各粮点,1984年起,变为常年正常运输。食用油料,历来依靠输入,进入80年代开始改变。非食用油料,为全省重点产区,历年有调出任务,其中桐油是传统出口商品。由于粮食购销价格倒挂,本县粮食企业历来亏损。

1985年,年产5000吨的县饲料厂建成投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一节 购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