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金寨镇
麻埠镇流波镇

50年代县境修建梅山水库后,淹没原县城金寨镇和杨滩、裂石店、胡店、三合、塔子河、丁家埠等小集镇。响洪甸水库蓄水后,淹没麻埠镇、流波镇,以及庆桥、花桥、何隆集、杨店、马店等小集镇。


金寨镇地处全县中心,约建于唐末,古名金钗镇,一说为钦差镇,后因有人在此立寨,又为金氏聚居之地,称金家寨。东大街后山有砖石结构宝塔,俗称锥子阁,共11层,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民国28年(1939)为防日本侵略军作为轰炸目标而拆除。

金寨
镇示意图


镇北依史河,船舶可直放三河尖入淮河,后河道逐渐淤塞,仅通排筏。陆路有人行大道。镇北史河边有“观音洞”,原为天然石洞,民国26年经人工开凿,可容50余人,人称小南海。从洞边拾级而上,有藏经处,名观音阁,门前对联为“曲径通幽处,洞开别有天”,额题“南海春深”。

镇区老街沿史河傍山建筑,住房多单层小瓦砖木结构。街道用卵石或石块铺砌,主街名胜利街,宽约3米,长约1公里,小街巷9条,宽1米余,长度100~200米。史河边有上码头、下码头各1处,毛排多泊上码头。建县后,虽为立煌县政府驻地,但未进行建设,人口约3000人左右。民国25年3月,省、县投资9万元兴建城墙,抗日战争开始后停建。

民国27年6月,安徽省政府迁驻金家寨。年底,至六安公路修通,山区闭塞的局面有所改观。次年2月设金寨镇公所,四周增设小南门、水西门、介石门和金钗门。省政府迁驻期间,人口最多时达8.1万人,镇区扩延至船舫街、塔子河、包公祠、石稻场、戴家岭并向古碑冲发展,蜿蜒10余公里。主要街道有中山路、中正路、民族路、民权路、民生路、干部路、驲运路等。中山路宽约6米,其余道路宽约3米。商业中心位于中山路的龚家畈至戴家岭间,时称“十里长街”。有军校同乐会、新生俱乐部、立煌大戏院等公共活动场所。民国30年2月,砖木结构的中山纪念堂落成。12月,建立煌发电厂。新发展的地区,习惯称为“新街”,总面积有20多平方公里,但建筑分散。省、县党政军警部门驻于段家湾、柯家湾、余家湾、洪家湾、姜家湾、红石岩、张家畈等山坡湾地。民国32年1月2日,日本侵略军陷金家寨,大肆烧杀,街道和机关单位建筑被焚毁,仅中山纪念堂和三、四个单位幸存。劫后,省直属各单位在余烬中重建,规模大为缩小。

民国34年冬,省政府迁合肥,寄籍客商先后返迁,人口骤降至5000人左右。民国36年,从桂家湾至戴家岭一带房屋拆除。1949年解放时,新街仅剩包公祠、菜市场长约500米左右的街道,为金寨县人民政府驻地。1953年,人口3976人。

梅山水库兴建,金寨镇成为淹没区,1954年秋开始移民,分别迁至梅山、古碑等地。1955年6月,县城迁移梅山,1956年4月,金寨镇没入水库区。

麻埠
镇示意图

麻埠镇位于县境东北部,北与六安县黄涧河接壤,南傍西淠河,终年可通排筏,西面有30年代修筑的六安——金家寨公路。步行,一日可抵霍山县城,半日可到六安的独山或石婆店。

麻埠是一古老集镇。北魏时(386~534)为霍州边城郡,故称边城。镇南城楼上镌有“边城保障”4字。镇上广福寺建于隋开皇十九年(599)。北宋时期(960~1127)为全国12茶市之一。清咸丰、同治年间,湖北、江西、皖南移民渐次入境定居,并建有湖北、江西、旌德、宁池等会馆。

麻埠镇以出产茶麻著名,镇四周的月牙畈、张家畈、冯家畈、俞家畈、董家畈及杨店、马店一带方圆数十公里,遍地皆麻,路人穿行其间有步步皆麻之感,故古称麻步或麻步川。周围山场面广,唐宋至明清,广植茶树,产量渐增,销往京、津、鲁、冀、晋和内蒙等地。明、清两代,设茶卡,有巡检司保护,麻埠附近齐山所产片茶入贡宫庭。清末民初,安徽茶厘分南北两局,南局在皖南屯溪,北局即设于麻埠镇,而其他各产茶地区只设局以下的分卡机构。民国31年(1942),麻埠年产线麻150万公斤,片茶71.6万公斤,大茶29.8万公斤,茶叶产量、质量为皖西之冠。

麻埠镇的商业以经销茶、麻为主,兼营山区竹、木、扫帚等土特产。民国时期有大小茶、麻行30余家,春季营茶,秋季营麻,每年4~10月生意兴隆。该镇手工业以推光漆木器最为有名。

麻埠镇南北长,东西狭,一条穿街小河自北向南流入西淠河。镇内有北大街、中大街、南大街3条主要街道,宽约4米,石块铺砌,是商业中心。另有顺河街、新街、西门街、花桥街等。街侧房屋多为砖木小瓦平房,间杂一些假二层带阁楼的建筑,市容整齐、古朴。

1949年前,麻埠宗教活动颇为盛行,香火最盛的为广福寺,另有观音堂、地母宫、火神庙、关帝庙、冷家庙。镇邻近有水晶庵,相传梁武帝曾来朝山。镇内一孤山突立,上建有文昌宫,宫后有文昌阁,阁高二层,科栱飞檐,古色古香,游人常于此俯瞰市景。清代六安州同(“州同”,州一级地方行政长官的佐官)万年纯有诗描写其地:“两面双环水,中间一座山,远峰争拱揖,市周自弯环。”

明、清和民国前期,麻埠属六安西四区,土地革命时期为六安县第七区,曾是中共皖西北

流波
镇 示意图


道委驻地,设有保卫局、苏维埃银行、造币厂、修械厂、红军医院、彭杨军政学校、模范小学、列宁小学。民国20年10月,红二十五军在此组建。民国21年划归立煌县。民国27年省政府内迁金家寨期间,麻埠镇常住人口由5000增加到8000人,加上流动人口近万人,兴办了纺织、漂染、缝纫、被服、卷烟等小型工厂,促进了商业的繁荣。1949年1月麻埠镇解放,金寨县人民政府在此成立。1953年有1661户、6684人。响洪甸水库建成后成为淹没区,居民多数迁梅山镇,少数就近迁鲜花岭镇。


流波镇位于县境东部、麻埠镇南面18公里处,与霍山县相邻,地处西淠河支流燕子河与青龙河的夹角处,面积约2.3平方公里,为淮南去武汉通道,军事地位重要。该镇亦是古老集镇,相传原来分为两个小集,一名陈高集(流波镇的上店子),因湖北英山陈、高两姓最早来此定居而得名;一名刘婆集,因一刘姓妇女在河边开设作坊而得名,后因附近西淠河上有“小眼”、“大眼”,由刘婆集演变为流波。另说,明末清初,这里的刘婆寨为抗清义士所建,三尖山寨长张福寰也长期活动于此。

清雍正五年(1827)七月,六安西南诸山(今青山、燕子河一带)山洪暴发,西淠河上游的茅坪街和燕子河下游的苏口均毁于洪水,一些居民迁往陈高集和刘婆集。后因战乱迭起,进山避难定居的人增多,使相隔500米的两个集市连为一体,统称流波,亦称流波。咸丰年间(1851~1861),太平军将领李兆寿在小镇的河西山地立寨(今寨基山),与清军长期相持。附近的折子岭卡与大天门的永平关及观音坎的靖平关,都是清政府饬令地方团练堵截太平军南进而设。

流波镇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河流中有小眼,人可在水中穿越,大眼潜藏深潭,是自然界的奇观。势如蛟龙的燕子河水,穿山越谷奔流至流波附近的黄土岭,突然下跌20余米坠入深潭,形成大眼瀑布,喷雪滚珠,吐雾飞花。寿县名士张鸿逵有诗写其景:“怪石擘巨灵,洪波走其上。峥嵘下石矶,终古不相让。虚谷震长风,低岩承雪浪。空濛非一朝,喷薄越百丈。携步驻险涩,惊心怯远望。不舍流波奇,独拄西岩杖”。民国初期,辛亥革命义士、著名篆刻书法家张树侯来此游览时,亲手在石壁上刻“滚雪”二字。

清代至民国年间流波镇为六安州、县上、下两保的分界处,民国18年六霍起义后,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三师在此成立。民国19年5月一度划为霍山县流波市郊区。民国21年由六安划归立煌县。抗日战争前,镇上约3500人。抗日战争时期,遭侵华日本空军轰炸12次之多,数百人死于非命。

流波镇有六立公路过境,水路有西淠河通排筏,下达正阳关、蚌埠。另有山路通霍山县和湖北省的英山、罗田两县。居民多系南宋至明、清时期外地移民镇上的帝主庙、关帝庙、万寿宫、大王庙分别为湖北、皖南、江西籍客商所建,他们以庙代替会馆,定期聚会。

流波镇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有东西南北四街,外有一条上店街伸入张冲方向。北街较长,商业多集中于东、北两街,街宽约4米,房屋多为砖木小瓦平房。

民国38年6月流波解放,流波区政府驻此。因兴建响洪甸水库,少数居民迁县城梅山,或近迁张冲,多数西迁8公里外的青山镇。移民前夕,流波镇有1048户、3860人。

二、区辖镇

1978年以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推动农村集镇建设。1984年10月,六安行署批准江店、开顺、青山、鲜花岭和南溪5个乡改为区辖镇;1985年6月,双河、斑竹园、燕子河、古碑、汤家汇和丁家埠6个乡被批准为区辖镇。各镇区周围出产稻、麦和油菜,有的还出产中药材、茶叶、蚕桑、板栗、木、竹等经济作物。区辖镇已普遍建立汽车站、邮电所、文化站、影剧院、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及县直属单位的分支机构。1986~1987年,县人民政府投资50多万元,群众集资60多万元,为7个区辖镇筹建自来水厂,全部建成后,可供万余人的生活用水。至1987年,古碑、青山、南溪、双河水厂已建成送水,鲜花岭、丁家埠、斑竹园等镇的水厂即将建成。


江店镇位于县城东北8公里处,总面积59.7平方公里,耕地10056亩,4851户, 19759人,其中镇区3288人(非农业1507人)。

江店原是乡村小集,1962年原驻船板冲的江店区公所和区直属单位迁来,先后建有变电所和粮油加工、农机修配、丝织、丝绸炼染等工厂。商业店铺100余家,有卫生院、完全中学和农业、林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管理站等单位。较大河流有洪家河、新河。红石嘴水利枢纽工程在镇西北1.5公里处。

镇区街道总长1994米,多为渣油路面,有路灯13盏,下水道120米。1985~1987年建楼房19487平方米,平房20588平方米。1987年铺设自来水管270米。


开顺镇位于县城北16公里史河东岸,属江店区,与霍邱县叶集区接壤。总面积19.6平方公里,耕地4017亩,2220户,8838人,其中镇区3745人(非农业495人)。

开顺是千年古镇,隋、唐时已较繁荣。明代拟设“进山”县未批准,设有巡检司,沿至清代前期乾隆年间,开顺街的经济、政治地位逐渐被霍邱县叶家集取代,巡检司移去。历史上曾建有文昌宫、万寿寺、圣寿寺、城隍庙、火神庙、东岳庙、“72口砖井”等建筑,今多废。地理位置重要,为本县北区门户。

县蚕种场设于镇内,并有建材、塑料、机械修配等工业,安装有50千伏安变压器4台。交通方面,公路纵贯南北,史河原通排筏木船,梅山水库建成、灌渠兴修后,河水流向改变,不再通航。全镇店铺100余家,农贸市场4000平方米,交易活跃,是本县向霍邱、固始、商城等县销售土特产的集散地。1980年,开顺建为县蔬菜生产基地,供应梅山居民。


镇区原有老街3条,长3500米,宽5米。80年代建中心街道一条,长1300米,宽16米。1980~1987年建房80474平方米(含县蚕种场)。全镇有卫生院、中学各1所。


青山镇位于县城南58公里处,响洪甸水库上游西淠河畔,总面积91.3平方公里,耕地4267亩,3332户,12772人,其中镇区2530人(非农业1026人)。

青山原名崩山嘴,解放后称青山嘴,简称青山,初仅几户人家。修建响洪甸水库后,以流波镇移民为主,发展成山区集镇,是青山区公所和区直机关驻地,有卫生院和完全中学以及农业技术、林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管理站等单位。水陆交通方便。土特产品丰富,是本县重点产茶区之一。电力来自青龙河水电站,商业店铺200余家。

镇区北高南低,房屋多建在半山坡上。80年代,新建有3条主要街道,宽6~7米,土



石路面,路灯20盏。镇区建筑面积13563平方米。


鲜花岭镇位于县城东40公里处,响洪甸水库边缘,属青山区,与六安县黄涧河乡毗邻。总面积53.4平方公里,耕地963亩,1907户,6932人,其中镇区1542人(非农业1158人)。


鲜花岭原称香火岭,紧邻麻埠,50年代初仅两户人家。1957年因兴建响洪甸水库,以麻埠镇移民为主形成集镇。水陆交通方便,公路可通梅山和六安县,水路内通响洪甸、齐山、黄畈、张冲、面冲、油坊店诸乡和霍山县的石家河乡。镇及周围盛产竹、木,为名茶产区,是附近9个乡的工农业产品集散地。设有中学、卫生院、库区管理委员会、水上派出所、航运管理站、石油供应站等单位,商业店铺80余家,农贸市场活跃。


镇区呈Y型,街道长0.5公里,砂土路面,移民时建房未作规划,布局凌乱,未装路灯。有3口公用水井,遇有旱情,水位下降,生活用水紧张。

燕子河镇位于县城东南88公里处,总面积69.5平方公里,耕地7378亩,2379户, 9923人,其中镇区1590人(非农业1473人)。

燕子河镇自1949年起是燕子河区公所和区直属单位驻地,设有卫生院和完全中学、初级中学,以及农业技术、林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管理站等单位,为全区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公路北通梅山,南至英山、霍山,西经燕(燕子河)吴(吴家店)公路出松子关,为县东南重镇。有变电所和软木砖厂等工业,商业店铺50多家。

50年代仅有1条小街,长300米,70年代末开始兴建新街,长600米、宽16米。1980~1987年建筑面积26651平方米,排水涵洞10余个,自来水塔5座,路灯30盏。1985年10月,全区小水电站联网运行,可全日供电。


古碑镇位于县境中心。总面积41.1平方公里,耕地5112亩,2879户,12630人,其中镇区1796人(非农业1498人)。


古碑镇原名古碑冲,历史上仅是二三十户人家的小街。抗日战争时期,是安徽学院和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部、五战区干部训练团驻地。梅山水库兴建后,金家寨移民迁此,城关区和帽顶区合并为古碑区,是区公所和区直属单位驻地,有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卫生院和农业技术、林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公路经青山至县城87公里,至上码头17公里,水路由上码头至县城33公里。建有制茶、书画纸、丝织、水泥构件预制等工厂。商业店铺180余家。电力已与梅山电网接通。


镇区有6条小街,每条长300~500米,宽8~15米,砂石路面。房屋建筑面积54600平方米。1987年修排水涵洞4个,长200米,街道明沟1600米。


斑竹园镇位于县城西南80公里处,总面积90.7平方公里,耕地8543亩,2564户, 11656人,其中镇区1960人(非农业952人)。

解放前,斑竹园只有10余户人家,50~60年代为乡人民政府驻地。1972年起为斑竹园区公所驻地,加快了建设步伐。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是本县主要桑茧产区,建有水电站、缫丝厂等工业。公路经此通向湖北省,外向联系尚称方便。有完全中学、卫生院,以及农业技术、林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管理站等。


镇区有街道2条,共长3000米,宽16米,砂石路面。房屋建筑面积13710平方米。1985年启用路灯17盏,单位自建水泵房5处。商业店铺50余家。


南溪镇位于县城西南55公里处,总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6821亩,3360户,14069人,其中镇区1821人(非农业1521人)。

南溪镇是古老的深山小镇,原名柴禾街,曾有文昌宫、火神庙等建筑,今已废。1958年后为南溪区公所、乡人民政府驻地,有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卫生院以及农林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管理站等单位。为本县著名桑茧产区。交通方便。建有农具、建材、化工等工厂。80年代建设有先进的缫丝厂和丝织厂,已形成茧、丝、绸系列生产。

镇区现有5条街道,共长2500米,其中水泥路面1200米,街道有水沟600米,护镇河堤500米,房屋建筑面积58500平方米。1984年启用路灯25盏。


丁家埠镇位于县城西南62公里,梅山水库上游,属南溪区。总面积57.8平方公里,耕地3994亩,2080户,9480人,其中镇区2510人(非农业277人)。

丁家埠原为古老小集,街道成丁字形,房屋紧凑,排筏可以从史河经三河尖入淮河,建筑面积约千余平方米,梅山水库建成后拆迁。新建的丁家埠镇在旧址东南1公里处。建有中学、卫生院、水电站以及绢纺厂等工业,为本县西境交通枢纽。公路可通湖北、河南,水路直达梅山。


镇区有主街1条,1987年拓宽,并有水泥排水沟。商业店铺80余家。


汤家汇镇位于县城西南71公里处,属南溪区。总面积73.5平方公里,耕地6604亩,3052户,13756人,其中镇区1790人(非农业210人)。

汤家汇古称梅溪镇,街南端有古老的接善寺,寺前尚存古柏3株,粗可两人合围。土地革命时期是豫东南的政治、军事重镇。1949年起为乡人民政府驻地。公路可通县内各区、镇。镇郊是本县造纸原料三丫树皮的重点产区,生产皮纸的个体户已逾百家。设有中学、卫生院。1980年以来,建有丝织地毯厂、象棋厂等工业,是南溪区西北部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

镇区有3条街道,长1120米,平均宽度15米,砂石路面,房屋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1987年建排水沟1条,长210米。商业店铺70多家。


双河镇位于县城西南40公里处,总面积36.6平方公里,耕地4753亩,2797户, 10474人,其中镇区3123人(非农业973人)。

双河因九房河、黄龙河汇合于此而得名。明嘉靖年间重建双河道观后,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和十月十五日,邻近3省的商旅和朝山进香人汇聚庙前,交流商品,至今不衰。1949年后为双河区公所和乡人民政府驻地。设有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和卫生院,以及农业、林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管理站等单位。双河镇原有两个小街,河东街称“下店”,现为镇区中心;河西上游1公里处名“上店”,1972年已拆迁改为耕地。公路穿街而过,外通商城、罗田、麻城三县。镇区周围农畜水产品丰富,近年来已发展为新的重要桑茧产区。小水电已与梅山水电站联网。有灰砂砖厂等工业12家。商业店铺120余家。

镇区现有4条街道,长4160米,砂石路面,路灯23盏。1977年双河大桥建成,改善了镇区两岸交通。1986年建排水沟,长3200米。房屋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三、小街 村庄


乡村小街本县村街规划始于1983年,县建设局3次培训村街规划管理人员197人。 1984年,除完成11个区辖镇规划外,对47个乡的村街作了粗线条的规划。

初具规模的乡村小街江店区有白塔畈乡的白塔畈、船板冲乡的船板冲;青山区有油坊店乡的油坊店、面冲乡的朱堂、张冲乡的张冲、方坪乡的方家坪、响洪甸乡的响洪甸;燕子河区有长岭乡的长山冲、渔潭乡的渔父潭、前畈乡的前畈、后畈乡的后畈;古碑区有七邻湾乡的七邻湾、花石乡的中庄、大湾乡的桥边河、槐树湾乡的槐树湾;斑竹园区有果子园乡的佛堂坳、包畈乡的吴畈(张湾)、西庄乡的西庄、吴家店乡的吴家店、关庙乡的关王庙、沙河乡的禅堂;南溪区有银山畈乡的银山畈、四道河乡的四道河、南湾乡的朱家畈;双河区有桃岭乡的桃岭(秦湾)、铁冲乡的前营等。以上村街均为乡人民政府、供销社、信用社、初级中学或中心小学、卫生院、粮站等乡直属单位和主要乡办工业所在地。有商业店铺20~50家,已成为各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形成中的乡村小街大岗乡的七岭、白塔畈乡的仙花、龚店乡的龚店、洪冲乡的马店、张畈乡的张畈、古碑镇的陈冲、双石乡的上码头、竹畈乡的花园、黄龙乡的皮坊店,以及历史上的老村街皂靴河、李家集、苏家畈、李桥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自然村山区农民历来多单庄独户,靠近生产园地盖房。过去,地主、富农宅院较为宽敞,住房十余间到数十间,多数是青砖瓦顶,基深檐高,有的雕梁画栋,层迭配套。一般农户多土墙瓦顶,贫苦农民多住篱笆房,少数住合山棚。山区房屋的特点是窗子少而小,一般三间房只有左右侧各一个木制窗子,半米见方,中镶木格,采光、通风极差。锅灶无烟囱,深山区秋冬季以火笼(火塘)取暖烧饭,满屋是烟。

1949年后,村庄建设有几次较大的变化。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业生产合作社动员深山老林里的独居社员迁移出来,适当集中居住。60年代末、70年代初,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丘陵地区“移庄改田”,将庄子移到山坡的非耕地里,把原来的庄基改为田地,或者拆小庄建新的居民点。开顺镇将部分分散的小庄拆迁,新建紧凑而整齐的新村。1982年统计,全县有自然村庄7950个,平均每个自然村12户,畈区和丘岗区较大的村庄也只有20~30户。80年代以来,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后积极改善住房条件。开顺镇百禄桥村571户,1978年前全是草房,至1987年已有120户建砖瓦房,占总户数的21%,其中15户建楼房81间。建筑材料、房屋结构和建房工艺方面,已有新的变化,使用水泥、玻璃、平瓦增多,采光、通风状况多有改进。1987年,全县已有60.5%的农户使用电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