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纺织

缫丝本县桑蚕茧生产历史悠久,民间早育手工缫丝,白沙河黄丝驰名省内外。1958年,县纺织厂设缫丝车间,手工缫丝。

县第一缫丝厂1977年在梅山兴建,原称县缫丝厂。省纺织工业厅和县财政投资197万元,征地47.5亩,建厂房7107平方米,安装立式缫丝(立缫机)机60台、1200绪,招工290人。1979年试产,1980年正式投产,当年生产梅花牌白厂丝12.78吨,产值89.3万元,出口丝3吨。当年丝质达不到规定标准,产品滞销,价格偏低,工厂亏损。1981年,生产白厂丝42.5吨(出口丝10吨),产值175.76万元,利润1.87万元,纳税19.65万元。1982年,县政府用老区建设资金23万元扩建立式缫丝机60台、1200绪及配套厂房,当年生产白厂丝51.08吨(出口丝15吨),利润4.11万元,纳税43.44万元。1983年,再次扩建立式缫丝机160台、3200绪,1985年扩建完成,当年生产白厂丝85吨(出口丝57.62吨),产值340万元,利润20万元,纳税42.5万元。1986年,省人民政府和六安地区行政公署批准为本县第一个中型工业企业。1987年,生产白厂丝160.94吨(出口丝39.5吨),产值719.4万元,利润125.88万元,纳税58.37万元。该厂有职工129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人(内中级职称1人)、管理人员86人。拥有立式缫丝机280台、5600绪,复摇机7组,煮茧机9台,选茧机3组,4吨快装锅炉2台,生产19/21、20/22、24/26、27/29等各种规格白厂丝,产品质量已达到3A级以上,生产技术和管理接近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产品销往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省丝绸公司列为重点出口厂家之一,是本县丝绸工业的龙头厂。


县第二缫丝厂1982年底在南溪镇兴建,共投资250万元,分两期建成。1984年底第一期立缫机60台、1200绪安装试产,1985年元旦正式投产,当年生产白厂丝28.6吨。1986年3月第二期工程开始,当年6月完成立缫机60台、1200绪的安装,7月1日投产。1986年生产白厂丝40.58吨。1987年生产白厂丝61.47吨(出口丝14.52吨),产值380.6万元,利税41.97万元;同年10月,投资80万元,新建40台双宫茧缫丝车间,于1988年投产。该厂占地面积26666平方米,建筑面积9332平方米,其中厂房5150平方米,生活设施4182平方米。设备有立缫机120台、2400绪,复摇机5组,煮茧机1台,锅炉2台(6吨),剥茧机1台,双宫茧缫丝设备40台。年设计产白厂丝65~70吨。主要产品是梅花牌20/22、27/29等多种规格的白厂丝。几年来产品质量稳步上升,等级多在3A级以上。1985年荣获安徽省厂丝实物质量第三名、省乡镇企业系统优质产品称号。1985、1986年该厂荣获省、地、县先进单位称号。1987年上半年获全省出口丝质量评比第一名,全年总评第二名,20/22白厂丝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全厂1987年有职工487人,其中行管人员13人,技术人员3人,服务人员20人,生产工人451人。全厂大专文化程度的2人,高中文化程度的28人,初中文化程度的457人。职工平均年龄为24岁。


县第三缫丝厂1987年3月在斑竹园镇兴建,总投资245万元。有立缫机120台、2400绪。1988年元月投产,当年生产白厂丝47吨。


县第四缫丝厂1987年4月在梅山镇兴建,总投资288万元。有立缫机120台、2400绪。1988年元月投产,当年生产白厂丝33吨。


丝织本县农村很早就有用木制纺织机织土绸、土纺。民国年间,麻埠等集镇丝店生产丝带、丝包头等。


县第一丝织厂1980年,县第一缫丝厂积压白厂丝30余吨,县人民政府决定利用原化工厂厂房筹建丝织厂,初期1台织机生产“龙凤呈祥”软缎被面。1982年织机增至30台,兴建可安装50台织机厂房一幢,引进新技术,生产金梅牌棉、丝织品。1983年金梅绸获省纺织部门新产品设计奖,当年生产11.6万米,其中10.61万米销往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1985年,完成新增70台织机的安装工程,生产丝织品72.19万米。1981年生产丝织品108万米,产值365.7万元,利润40.97万元,纳税19.11万元。

县第二丝织厂1986~1987年,县人民政府组织企业贷款756万元在梅山筹建,征用土地46亩,建厂房、宿舍14860平方米,安装218台织机。


县丝织地毯厂1986年5月在汤家汇镇兴建,同年投产。总投资44.8万元,其中自筹14.8万元,支援老区建设资金4万元,民政经费扶持15万元,银行贷款11万元。设计能力年产丝织地毯6.3万平方米。该厂与上海丝织地毯厂联营,来料加工。1987年有职工227人,投产织机50台,生产各式地毯3.25万平方米,产值16.3万元,利润3.8万元。


县第三丝织厂1986年4月在江店镇兴建,6月试车、8月试产,次年5月正式投产。该厂现有织机18台,总的建筑面积2264平方米,总投资117.9万元,其中自筹资金4万元,工人集资25万元,省丝绸公司低息贷款40万元,银行设备贷款16.4万元,县贴息贷款30.9万元,税务部门扶持周转金1.6万元。拥有固定资产90万元。1987年生产涤纶哔叽1643米、涤平纺673米,出口电力纺14.4万米,总产值75万元,创外汇分成5616美元,利润2.98万元,提留税金3.9万元(免税)。人均年创产值5034元,利税322元。该厂现有职工149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


县第四、第五丝织厂1986年分别由南溪、古碑两区公所筹建,厂址分别设于南溪镇和古碑镇。1987年投产,两厂有丝织机50台,生产电力纺1.61万米、涤纶0.95万米。

丝绸炼染1985年2月,江店区公所在江店镇建丝绸炼染厂,6月完成第一期工程,7月18日试产成功。当年炼染丝绸、羽纱等产品17万米,产值7.67万元,利润0.5万元。1986年,在续建的同时,炼染丝棉绸、绫和羽纱、电力纺等共58万米,产值21万元,利润5883元。产品经炼染后光泽夺目,花朵分外鲜艳。经省丝绸商品检验局检验,质量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正品率达97.4%,被评为安徽省乡镇企业优质产品。

1987年,炼染丝棉绸、绫和电力纺等产品共68万米,全部出口,产值25.84万元。由于设备和经营管理等问题,亏损8.84万元。

丝绸炼染厂总投资为148.5万元,其中自筹资金9.5万元,有偿投资24万元,银行贷款115万元,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设备有125染色机8台,烘干机4台,脱水机1台,试样机1台,2吨锅炉1座,发电机组1套,货车1辆。固定资金128万元。全厂设12个班组、4个车间,现有职工75人,其中行管6人,技术人员4人。


棉、麻纺织本县民间早有手工纺织。民国27年(1938),立煌县政府在金家寨戴家岭建平民工厂,翌年10月投产,有草厂房40余间,资金除由各股东认捐外,安徽省农工贷款处借款3000元。全厂有8个作业组,其中纺织组有七七式人力纺织机1架,每日可纺纱40公斤;织布组有织机20部,每日可织布20匹(每匹约16.67米);毛巾机10架,每日平均织毛巾1200条。麻埠染织厂,独资经营,资本1万元,有织布机30部、织毛巾机10架,工人80人,其中:女工14人,染织各色布匹。民国29年建立的纺织或兼营纺织的工厂,有四维纺织厂(厂址麻埠)、皖西三民工厂、皖西民主工厂等。

50年代初期,全县从事纺织、针织业的有215户,从业人员495人,均为手工操作。


县纺织厂1955年,在原麻埠棉花加工组和麻埠纺织组的基础上成立,初称新华纺织社,有职工37人,木织机12台,织袜机4台,包头机1台,主要为供销部门加工条格布,也自产自销部分棉织品。1958年4月,转为地方国营县针织厂,职工270人,设织布、织袜、缫丝、浆染、整理等6个车间。原料由国家供应,产品由商业部门包销,略有盈余。1962年,改为梅山针织社,为集体所有制企业,主要生产棉线、毛巾、手套。1963年获利1.89万元。1964~1965年,因原料缺乏,部份职工自谋职业。1965年底,在有关单位协助下,把原来20台木织机改为铁木结构织布机,又自制纺织机5台,生产短绒布、棉线、手套等。

1970年,改称县纺织厂,仍为集体所有制企业,购进15台织布机,1台四锭倒纬机,改制合纱机、并线机、倒筒机、牵梳大轮机等设备,生产各色棉布。1978年,拥有各种织布机54台,职工188人,年产值121.85万元,利润9.09万元,为创建厂以来最高纪录。80年代初期,由于化纤产品大量投放市场,棉布滞销,该厂投资10万元生产精干麻。1987年,有工业锅炉2台,金属切削机床3台,棉纺织设备134台,棉针织设备12台,麻纺设备7台。职工155人,管理人员15人,(含工程技术人员8人),工人140人。在职工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17人,获得初级职称的1人。当年产值180.6万元,利润3.2万元,纳税5.3万元。

县麻纺厂本县原无麻纺织工业。1980年,乡镇工业用手工加工麻袋,纺织厂附设精干麻车间。1986年,由于县内红麻产量增加,县在江店区八里滩筹建县麻纺厂,征地67.4亩,年设计产址为纯麻布、混纺布90万米,麻袋布75万米,1988年投产。

二、建材


砖瓦民国年间,本县民间有一些烧砖瓦的小土窑,多系一家一户或联户经营,或自用或出售,也有外来窑匠在本县立窑烧制砖瓦的。每窑可烧砖2~3万块,亦可与小瓦搭配烧制。青砖、小瓦为农村主要建筑材料,解放后发展较快。1987年,全县生产砖6319.1万块,平瓦262.83万片。(其中县砖瓦厂生产砖928.5万块、瓦110.6万片,产值达63万元,利润6.4万元,纳税5.9万元)。


县砖瓦厂1954年梅山水库施工,16名原在佛子岭水库烧砖窑的工人(大部为长丰县人)被介绍到梅山来,在窑冲(今梅山红村)兴办复兴窑厂,用1台手压制瓦机生产平瓦,班产平瓦3000片,是本县生产平瓦的开端。制砖仍用手工摔土,木模成型。1957年,因窑冲土源有限,迁往梅山河东老市场,1958年复兴窑厂改为地方国营县砖瓦厂。1960年迁往江店区二龙岗,征地28600平方米,建厂生产。1962年,由国营恢复为集体企业,改名为县砖瓦生产合作社,先后隶属于手工业管理局和二轻工业局。

1968年购进280型制砖机,开始用机器制砖,班产砖坯2万块。1974年,电动摩擦压瓦机取代了手压制瓦机,班产平瓦5000片。1976年以来,先后添置350型和400型制砖机,250型双缸真空挤瓦机等配套设备。1977年,投资10万元,兴建20门轮窑,使成本逐年下降。1979年,年产砖瓦536万块,获利近5万元。1980年,划归县建设局领导,更名为县砖瓦厂,为大集体企业。1987年,有职工114人,固定资产59.5万元,产砖928.5万块,平瓦110.6万片,产值63万元,利润5.4万元,纳税5.9万元。


江店轮窑厂厂址在江店镇八里滩,是本县乡镇工业中第一个大型制砖厂。1980年5月筹建,由财政拨周转金10万元,银行贷款5万元,共投资15万元。征用土地43.2亩,山地20亩。同年11月投产,当年生产砖105万块,产值4.62万元,利润2238元。现有100千伏安变压器1台,18门轮窑1座,350型砖机1组,280型砖机2台,制瓦机1台,住房和办公室17间,厂房23间。砖瓦产品质量居全地区乡镇企业砖瓦厂第一。建厂头5年连续增产增收,1986、1987两年因受洪水灾害亏损。1987年有职工97人,其中行管人员4人,技工2人。


水泥1958年县拨款10万元,由县农水局和梅山水电站联合建县水泥厂,当年12月开始生产。由于设备简陋,矿石品位不高,水泥标号仅达100号左右,一年后停产。1970年7月复筹建县水泥厂。河南省派10名技术人员帮助设计、安装,并无偿援助价值36.5万元的成套水泥生产设备;安徽省基本建设局为建厂投资100万元。1971年11月地窑试烧,1972年10月立窑正式投产,初期设计年产2万吨。1976年,产量达1.1万吨。1980年,该厂试用火山灰代替部分矿渣获得成功,获六安地区科委科技成果奖。产品合格率多年来均在84~100%之间。1982年,在六安地区同行业质量评比中名列第一。1984年产量突破两万吨,产值95万元,利润16万元,纳税13万元。1986年,县财政投资7.6万元,进行设备改造和更新,把半机械化立窑改建为机械化立窑。1987年,技术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当年生产水泥2.83万吨,产值127.77万元,利润53.2万元,纳税23.85万元。1987年有职工264人,其中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1人,技术员2人,管理人员26人。职工中有大专生5人,中专、中技毕业生6人,高中生19人,初中生72人,小学生79人。设备有破碎、烘干、锻烧、球磨、包装等机械11台,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混合硅酸盐水泥,标号有425、325二种。

水泥预制构件1965年县建筑社在梅山生产水泥预制构件。1968年,金光钢厂来本县船板冲公社建厂,需要大批水泥预制构件,在省三建公司帮助下,县建筑工程队(原县建筑社)在船板冲办水泥预制构件厂,生产水泥楼板、桁条等。金光钢厂建厂工程结束后,县建筑工程队在梅山扩大原预制厂,品种逐渐增多。80年代,县城第二、第三建筑公司成立,均设水泥预制车间。县公路管理站设立的水泥预制厂由单纯制作路标,发展为生产水泥预制构件;县邮电局为更换木质电杆,广播局为扩大广播线路,亦设立预制厂,生产电杆间或生产空心楼板、花格窗、空心砖、桁条、路标、横梁。

近几年乡镇企业发展水泥预制工业较多,计有梅山镇、江店、古碑、南溪水泥预制厂,青山建筑社预制车间,1987年共有从业人员103人,产预制构件1991立方米,产值达65万元。


石灰本县石灰石贮量多,历来用土窑土法烧制普通石灰。1949年产量为171吨,1956年为1725吨,1959年为5880吨。外地石灰进入本县市场后,县内石灰滞销,产量下降。1987年全县有张畈、龚店、双河等8个窑,职工292人,年生产量2800吨,销售产值16.8万元。


油毡1984年,果子园乡办起第一个油毡厂,年产3万卷,产值56万元。1985年青山竹器社改产油毡,因原料不易采购,生产不正常。1985年两厂共生产油毡5万卷,年产值93.1万元。1987年两厂共有固定资产10.1万元,职工46人,生产油毡1.85万卷。


花岗石经省地质等部门勘探,青山、斑竹园两镇范围内花岗石贮量丰富,质量好,色彩稳定,此花岗石品种为华东地区罕见。青山、斑竹园2个花岗石厂开始批量生产,并加入上海市东方大理石联合公司集团。


青山花岗石厂1985年8月筹建,1986年底投产,总投资74.64万元。主要设备有锯石机3台,磨光机8台,切石机2台,变压器1台,10吨载重汽车1辆。生产花岗石板材,有“青山绿”、“枫叶红”、“映山红”、“银花”等8个品种。1987年有职工31人,生产花岗石板材1114平方米,产值16.44万元,利润6075元。


斑竹园花岗石厂1987年生产花岗石板材288平方米。


草墙纸1986年,姜河乡草墙纸厂(兼作编织)开始生产,产值1万元。1987年产值1.5万元。

三、造纸 印刷


造纸明、清时期,民间利用县内山野竹子、雀稗、杨桃桦、石灰等作原料,运用水碓、石碾打浆,土槽、竹帘捞纸,生产皮纸、竹纸、土纸。除供县内消费外,销往亳县、寿县等地。民国29年(1940),安徽省政府曾在皂靴河(今铁冲乡境内)筹建运销合作社,专事山纸购销,使皂靴河一带造纸业迅速发展。民国32年,安徽省政府在流波的苏口东河西岸,建一小型造纸厂,有职工27人,用稻草、麦秸草和废纸等生产黄皮纸,因质量低劣,于民国35年停办。民国33年,立煌县曾开办民生造纸工厂,生产土报纸。50年代初调查,全县有纸棚31家,从业人员155人。

1956年,大部份私营纸棚实行合作经营。县财政局投资2万元,在水竹坪乡办地方国营宋家河纸厂,利用原有私营的13盘水车、19架纸槽生产土纸,职工70人,当年产值6000多元。1957年产纸百余吨,产值2.53万元,利润1.84万元。同年全县有村办纸厂19个。1958年宋家河纸厂因亏损停办。

1987年全县有乡(镇)纸厂53个,其中机制生产厂2个、手工生产厂51个,从业人员628人,年生产土纸728吨、机制纸61吨、书画纸18.6吨。


梅山造纸厂1958年筹建,1959年以芭茅草(芒杆)为原料,用木制造纸机试产。1962年,圆网造纸机投产,设计能力日产5吨,实际产量3吨。产品有787×1002白色有光纸和红色有光纸、本色有光纸。至1964年共亏损31.7万元。1964年对纸机进行技术改造,1965年产值69.4万元,盈利6.2万元。“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标语、“大字报”盛行,各类纸需要量骤增,纸张行情看好。至1967年,两年利润15.4万元。1968年起,因烧碱供应不足,纸产量下降,连续4年共亏损13万元。1971年,接受省外贸部门试制高强度瓦楞原纸任务,由省外贸局投资46万元,并提供烧碱,包销产品;纸机由单缸单网改造成双缸双网,设计能力为日产10吨。1972年产值145.4万元,利润8.8万元。1985年,为增加造纸品种,该厂又投资464万元,增添一台日产10吨长网纸机,1987年11月正式投产。1987年生产瓦楞纸2900吨,产值205.75万元,利润14万元。全厂有3台造纸机,设计能力为年产6100吨,生产120,122、127、180克瓦楞纸,35克漂白有光纸、60克新闻纸,是本县最大的造纸厂。


三合纸厂1979年三合乡办土纸厂,采用木制机生产,年产量20余吨。


县书画纸厂1984年12月建于古碑镇乌鸡河,初名宣纸厂,1986年投产,当年共生产书画纸12.1吨。1987年生产书画纸12.5吨。斑竹园区沙河乡亦建有书画纸厂。


印刷清末民初,县境民间有少数私人石印馆。民国20年(1931),苏维埃政府在汤家汇办列宁印刷局。皖西北印刷局在麻埠成立,承印苏维埃银行纸币。抗日战争时先后有中原出版社印刷厂、省企业公司印刷厂、省党部印刷所、时代印刷厂等6家印刷企业,其中较大的是省中原出版社印刷厂,厂址在张家畈,主要设备有手摇对开机1部,四开机两部,圆盘机4部,手摇铸字机1部,能印报刊、帐簿、卡表等。民国32年初,时代等印刷厂遭日军焚毁,重建、合并为中原印刷厂、《皖报》社印刷服务部、企业公司印刷厂,其中以企业公司印刷厂规模最大,有职工70余人,主要印刷各种书刊杂志。抗战胜利后,各厂先后迁走。

50年代初期,共有11家私人印刷馆:金寨镇5家,从业6人;麻埠镇4家,从业8人;流波镇2家,从业9人,均以石印为主。1958年以来,本县先后办有地方国营县印刷厂、县供销社印刷厂、教育局印刷厂以及梅山镇、江店镇、双河镇印刷厂。

县印刷厂1956年成立县手工业联合社印刷社,职工4人,有2部圆盘机和部分铅字。1957年,为办《金寨报》,六安县城17名印刷职工携2台四开机、1台圆盘机来梅山参加县联社印刷社。1958年成立地方国营县印刷厂(曾称金寨报社印刷厂),职工40人,能印刷各种帐册、表格、票证,当年产值14.5万元,利润1.56万元。]966年,该厂已能承印各类书刊杂志和简单商标。1979年,改造和增加部分设备,提高生产能力,当年产值49.02万元,利润3.23万元。1980年后,购进P401四开鲁林平压机、TT401自动四开平台机、PD10—2圆盘平压机各1部,印刷质量有较大提高。1982年,开办烫金业务。1983年,购进TT402自动四开平台机,能承担彩印。1984年印刷产值52万元,利润4万元。1985年,产值60.5万元,利润7万元,获六安地区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称号,被评为合格企业、文明单位。1986年新建的车间大楼投入使用,增添照相制版设备,建立塑料薄膜车间,拥有各种机电设备49台,产值70万元,利润6.76万元,又获得六安地区同行业评比第一名。1987年,有职工104人,其中技术人员3人,管理人员21人。职工中中专生2人,高中生18人,初中生22人,小学生31人。当年产值81万元,利润7.83万元,完成承包指标,被评为县先进企业。

梅山人民印刷厂为梅山镇办企业,建于1979年11月,当年投产,总投资3.95万元。主要印刷学生作业本、各类帐册、报表等。1980~1987年印刷产值共67.86万元,利润5.78万元,纳税3.45万元。1987年,该厂有职工22人,厂房19间,有铸字、排版、机印、装订4个车间,主要设备有铸字机、方箱、四开机、切纸机各1台(套),圆盘机3台。全厂固定资产总值6.95万元。

四、农业机械

新中国建立前,本县有分散的个体小洪炉,制作锄、犁铧、犁尖、耙、耖等农具。1949年,全县从事铁业生产的个体户有156户,401人。1956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组织起梅山、南溪、古碑、吴店等7个铁业社,有社员260余人。后来分别转入国营县农机厂和二轻工业局系统的轻工机具、五金等厂及乡镇农机厂。


县农业机械厂1958年4月,利用梅山水库建成后遗留的20余间工房作厂房,抽调梅山水电站一部分技工和梅山铁业社、木器社等单位的300余名职工成立县农机厂,设铸工、金工、钳工、锻工4个车间。主要设备有梅山水电站提供的背包式车床、摇臂钻床和电焊机各1台,梅山铁业社的洪炉3盘,生产铁制小农具,维修农机具。1959年后生产机具。1962年,农机行业萧条,产品积压,企业亏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将原铁业社、木器社职工调回原单位,全厂保留87人。1963~1964年再度精简职工,全厂仅有职工21人。

1965年,县投资10万元,扩大厂房,增加设备。1966年生产碾米机48台,职工增加到40人。1969年生产碾米机866台,磨粉机173台,仿制12千瓦发电机成功,职工增加到81人。1970年生产碾米机365台,磨粉机99台,发电机66台。1973年,生产碾米机1042台,磨粉机171台,发电机58台,揉茶机250台,产值85万元.利税7万元。1979年,碾米机评为同行业优质产品,成为国家碾米机定点生产厂家。1980年后,取消了定购包销,在市场竞争中成为亏损企业。1987年该厂有固定资产118.9万元,全部资金为134.5万元,有金属切削机床31台,锻压设备9台,铸造设备4台,起重运输设备4台,电力机械设备4台,工业窑炉3台,炼钢设备1台,职工170人,产值71.6万元,亏损4.4万元。


县轻工机械厂1951年底,麻埠手工业者成立铁业小组,有3盘洪炉,10余名职工。1953年发展为铁业农具社。1955年迁梅山,先后称梅山铁器社、金寨县农具厂。1983年定名轻工机械厂,属二轻工业局,有固定资产40万元,设金、钳、铸、锻、木模、冲压6个车间,有精工机械22台、冲压机8台。主产粮食加工机械和压瓦机、带锯机、叉车配件等。1987年产值60万元,职工86人。


县汽车修配厂1977年在梅山河东建农机修配厂(农机二厂),由农业机械厂抽调一部分管理人员和技工,维修各种机动车辆。由于技术力量不足,设备不全,连年亏损。1980年9月下马,财产除一部分转交给汽车配件公司和缫丝厂外,机器设备封存。1986年在原厂址成立县汽车修配厂,归汽车配件公司核算。

乡镇农机修配厂1968年,吴店、燕子河、江店、双河、古碑5个小集镇建立集体农机修配厂。1985年工业普查统计,乡镇农机修配厂有13个,其中以南溪农机厂规模为最大,为省定点生产厂。乡镇农机行业,共有固定资产57.2万元,职工148人,有金属切削机床28台,能修造中、小农具和农机备件,承担中、小型拖拉机修配保养。年产值为65万元。

五、缝纫鞋帽

缝纫民国时期,本县缝纫业多集中在麻埠、流波、金家寨三镇,农村中也有少数店铺和走村串户的成衣工人(俗称裁缝)。民国27年(1938),境内曾建三民军服厂,合股资本5000元,有缝纫机30台、职工50人,生产军服;民国33年,有建华被服厂,资金6万元,缝纫机60台、职工300人。在此期间,麻埠有缝纫店铺14家,从业60余人;流波有缝纫店铺6家,从业30余人;金家寨有缝纫店铺12家,从业40多人。

1947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吴家店太平山建被服厂,有缝纫机200余部。

1954年,个体缝纫业有76户,170余人。1956年,城镇个体缝纫户都参加了手工业社、组。麻埠有利民服装社、西城缝纫组,原金家寨缝纫组迁梅山。1957年,麻埠镇、流波镇的缝纫社组部份迁往鲜花岭和青山,其余迁至梅山镇,并入金寨县服装生产合作社,职工80余人,厂房13间。1959年改为地方国营金寨县被服厂,职工100余人,主要为商业部门加工服装,实行固定工资制。1961年上半年亏损2700余元。同年10月进行手工业整顿,将县被服厂划为梅山、利民两个服装社,恢复为集体企业,实行计件工资,试行4个月即扭亏为盈。1965年,两服装社分别完成产值10.94万元和7.28万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梅山的缝纫行业再次合并,成立金寨县服装鞋帽生产合作社。由于生意清淡,先后改产草帽、人造革手提包、石蜡象棋、水瓶塞、橡胶杂件和工程塑料机械配件,勉强维持生产。

1977年,重建金寨县服装厂,职工50人。该厂经常派员到上海等地学习服装设计、裁剪和缝纫技术。1981年,男西裤获六安地区服装质量评比第一。1982年,设计制作的月牙边绣花女短袖衫,获全省服装造型设计良好奖,在地区春夏型服装设计选优中获选,该厂获得六安地区提高经济效益成绩显著奖。

1985年,县服装厂与县制鞋厂合并,成立县服装鞋帽公司,统一经营服装鞋帽,职工95人,有各类设备61台,年产服装3万件,布、皮鞋2万双,产值24万元,利润2万元,产品销往沪、宁、潢川等地。1987年又分为服装厂、丝绸服装厂、制鞋厂3个单位。服装厂40人,固定资产7万元,1987年产值达15万元,缴纳税金O.1万元。丝绸服装厂59人,有设备48台(套),固定资产32.7万元,1987年加入六安地区丝绸集团,8月正式投产,当年产值5.5万元。

1987年,乡镇企业中有缝纫企业3个,从业51人,年产值6万元。

制鞋1959年,在县被服厂设立制鞋小组,专为商业部门生产布鞋。1961年划出成立红光制鞋社。1965年产值3.83万元。1977年,成立金寨县制鞋厂,有职工13人,固定资产5000元,派人至外地学习制皮鞋工艺后,生产男女各式皮鞋,当年产值7万元。1981年,职工33人,产皮鞋7800双,布鞋5000双,产值15万元,利润O.5万元,1985年与服装厂合并成立服装鞋帽公司。1987年从服装鞋帽公司分出,恢复县制鞋厂,有职工42人,固定资产2.2万元,当年生产皮鞋、布鞋共2.11万双,产值26.07万元,利润0.4万元,纳税1.4万元。

六、化工


橡胶制品70年代初,根据市场需求,县手工业管理局从所属的服装社、制鞋社、工艺社等单位,抽出部分工人生产橡胶制品,因无专用设备,产品质量低、成本高。1973年,县手工业管理局将各生产合作社的橡胶制品工人调出,组建县橡胶制品厂。购置35厘米开放式旧炼胶机、手动平板硫化机各1台,自制2台胶料打浆机,并派员到上海、蚌埠等地学习制品技术,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都有所提高,至1980年1月,新建厂房5400平方米,新增汽热油压平板硫化机、双层汽热硫化机、裁剪机、胶布刮胶机、冲床、车床、缝纫机等20多种设备。1983年,改产风雨衣,先后生产13个品种,款式新颖,产品一度供不应求。1985年,该厂产值75.5万元,利润6.2万元,固定资产增加到26.8万元,1986年,继续进行革新,生产各种类型的单胶雨衣、防雨卡风衣2.5万套件,产值110万元,利润3.2万元,1987年,有职工110人,产值90.32万元,利润0.6万元,


工程塑料制品1975年,县服装鞋帽社利用缝制服装裁剪下的碎布,生产工程塑料机械配件,1978年单独成立工程塑料厂,职工12人。1979年后,市场机械配件需求量减少,年产值徘徊在6万元左右。1985年,该厂改产酚醛塑料制品,当年生产酚醛塑料19吨,产值11.46万元,利润0.7万元。1987年,有职工16人,固定资产8.2万元,产值达16万元,利润1.2万元,纳税0.5万元。


硝铵炸药1969年,县直属机关下放干部利用停办的金寨师范校舍办化工厂,生产炸药。县委农工部干事蒲顺美(曾就读于苏州化工学校)任技术员(后任生产组长、副厂长),摸索生产炸药技术,亲自动手设计、制造半机械化生产设备,仅用二三年时间,炸药生产便由两口大锅人工炒制发展为半机械化生产。这个百人小厂,1971年生产炸药500多吨,1976年达1377吨。因安全设施达不到中央规定标准,1980年停止炸药生产。建厂10年共创利税222.46万元,其中税金50.16万元。


其它化工产品1973年,梅山合作商店创办蚊香厂,生产梅山牌蚊香,产品外销上海、杭州、合肥、南京等地。1987年,有36名职工,产值22万元,利润1.4万元,纳税1.8万元。1978年张冲乡办青漆厂。1980年果子园乡办油漆厂,以山漆、桐油、树脂为原料生产改良漆。1986年1月,上海中亚日用化学品厂南溪分厂投产,生产日用化妆品和洗净剂。

七、五金


县境五金业早年仅有白铁手工业生产者,生产和修理桶、壶、盆等日用生活器具。民国32年(1943),安徽省建设厅与教育厅联办立煌小型机械厂,利用原正阳职业学校机械设备,购置柴油发动机及各种机件,同年底投产。翌年,出厂产品有印刷机、碾油墨机、铜铁粉笔模、压面机、纺纱机等。民国34年迁走。

1949年,白铁手工业有13户、16人。1954年,发展为29户,其中麻埠镇17户、31人,流波镇6户、6人,金寨镇6户、8人,三镇淹没后,大部迁新县城梅山,年产值10万元左右。

1958年,在大办工业高潮中,商业部门组织成立五金机械厂,制作碾米机瓦筛、门搭扣等小五金,年产值30余万元,职工59人。1962年调整工业时下马。

县五金厂1969年,梅山木瓢社因原料不足,数十人生活无着。手工业管理局利用该社积累的资金和厂房17间,吸收白铁社、刻印社、铁木农具厂部分职工,建立金寨县五金厂。建厂初期,职工55人,设备仅1部锯条冲齿机,几台旧冲床。自制1台自动冲齿机、1台剪板机。后为生产带锯条,自制1座反射式淬火炉,购进两台冲床及苏式电炉、冲床、剪板机等设备。由于所产带锯条质量好,为省带锯条定点生产厂之一。1974年扩建厂房,内设带锯条车间、绕锯车间、机油壶车间,当年产值75.5万元,利润9.97万元。1977年,产值上升到176.8万元,利润29.8万元,为当时经济效益最佳企业。1978年,因产品质量下降,在3月份全国锯条质量测试会上,各项物理指标均不合格,被通报全国,失去信誉,商业部门停止加工订货,产品积压,企业面临困境,处于半停产状态。1980年整顿企业,改选领导班子,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调查,开始生产出口手扳锯和截锯条,在企业内部开展多层次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当年生产手扳锯10万把,并首次打入欧洲市场。1981年,该厂被省机械进出口公司指定为出口产品定点生产厂,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先后与武汉、长沙、天津、北京、合肥等60多家五金站建立了业务联系,产品销往美、法、智利、秘鲁、泰、巴基斯坦,孟加拉、菲律宾、委内瑞拉、厄瓜多尔、联邦德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国内销往27个省、市、自治区。1982~1984年,手扳锯连续被六安地区五金公司评为优质产品,1986年获省机械进出口公司优质产品证书和出口产品证书。1979~1987年共创汇764万美元。1987年,有职工139人,其中管理人员17人;中专生1人,高中生16人,初中生58人。有各类切削机床7台,锻压设备31台和一整套锯类生产检验设备,生产手扳锯、木工锯条、带锯、龙锯、截锯、机油壶、卷闸门和卷闸门弹簧等。产值287万元,利润21.7万元,纳税20.2万元,手扳锯和木工锯条均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度量衡器生产县境居民购置、维修衡器历来依靠外来的“秤挑子”。民国10年(1921),湖北孝感县徐姓秤工落户流波生产杆秤,民国18年,阜阳一李姓秤工来麻埠定居。当时木杆秤生产以麻毫秤(秤杆上钻一眼、穿一根麻线为支点,灵敏度最差)为主,间或生产单卡秤(以金属刀、卡为支点,刀刃在秤杆两边,灵敏度较高)和内刀纽秤(刀刃在秤杆里边,灵敏度差),也生产竹、木直尺。

民国30年12月,安徽省建设厅在张家畈建立立煌度量衡器制造厂,产品供应全省,有工人400余名。民国32年1月,日军陷立煌,该厂亦遭焚劫,3月,厂址迁至胡店迎水寺,7月,恢复生产,工人减至200余人。当年生产“新制”度量衡器4200件,500公斤台秤2台,砝码2套。

1950年,金家寨、麻埠、流波三镇有衡器生产个体户4人,年产单卡或麻毫杆秤1200根左右。1957年秋,梅山6名衡器工人组成梅山衡器生产组,开始生产双卡秤和维修台、案秤。1958年末并入梅山铁水农具厂(今县五金厂)。1960年试产木方筒300公斤窄板台秤,至1962年,共生产825台,后因技术水平低而停产。1971年春,县五金厂的衡器工人划出,单独成立县五金修配社至今。1973年11月起,原来由个体户分散生产的量提,统一由县五金修配社衡器组生产。1986年起,县内生产的木直尺由市制改为米制,统一规格0.5米和1米两种。1987年底,有衡器生产个体户16人。

八、食品


粮油食品加工本县历来以古老的木砻、石碓、石磨、石碾、木榨为工具,用人力或畜力进行粮油加工。省政府驻立煌期间,因无粮食加工厂,军队、机关用粮委托农民分户加工。集镇有小店加工挂面、豆腐等粮油食品。


1958年,梅山粮油加工厂和古碑区粮站建立简易油脂车间。1960年以后,桕子、桐子、茶子等山区木本油料由供销社移交粮食部门经营,各区相继建立油脂车间,但都沿用木榨等旧式工具。1965年古碑区首先改用机榨,用柴油机带动。1985年,各区粮食部门均有提升机、清理筛、蒸炒锅、95型榨油机、精炼罐、0.5吨卧式锅炉等油料加工设备。


1987年乡村办粮油食品加工厂171个,其中粮食加工厂53个,植物油加工厂9个,饮料厂(主要是茶叶初制)107个,糕点糖果厂2个,从业人员1706人,产值458万元。


第一碾米厂1950年8月,六安县地方国营民丰机米厂迁来麻埠,称麻埠镇人民机米厂,不久改为县粮食局麻埠加工厂。1953年改为金寨县第一碾米厂,有五四碾米机2台、动力机2部(烧大柴)。1957年该厂返迁六安县。


梅山粮油加工厂1951年在金寨镇建立城关粮库附属米厂,以1部汽车引擎,用木炭为燃料带动135型碾米机,打糙出白。1952年购进60厘米砂盘砻谷机,始加工稻谷。1953年改称县第二碾米厂。1954年后迁梅山,改称梅山粮油加工厂。1958年改用8.8千瓦柴油机为动力,带动砂盘砻谷机和碾米机。1959年添置40千瓦电动机和除杂、吸糠、升降等设备,实现半机械化加工。1963年更新设备,改一砻二机、九部升降,有除尘、风网、清理、去石、去稗等设备,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同年,建立化验室,有简易化验工具,能进行一般物理化验。1970年后,增万分之一天平、烘箱、电冰箱、滴定器、水熔锅等,能进行化学化验。1974年起逐日跟班化验。1980年安装高速除稗筛、吹式比重去石机、谷糙单面回转筛、305A砂轮复式碾米机,建起日加工50吨大米的车间。

1967年为了代农加工小麦,安装4台电动小钢磨,全年生产面粉459吨,小麦出粉率为80.03%。1968年建立面粉车间,安装五六型小钢磨,班产面粉1500公斤。1979年改为沙克龙提粉器,班产4吨,当年生产504吨,小麦出粉率为83.94%。1982年,改装6台350型复式磨粉机,增加清理车间,开始生产七○面,班产5吨,当年生产面粉972吨。1987年生产面粉1762吨,小麦出粉率为86.09%。

1968年梅山粮油加工厂油脂车间改用4台90型榨油机加工。70年代增加95型榨油机和立式锅炉。1978年开始将加工大米的副产品细糠加工成糠油,当年生产11.8吨。1980年生产13.1吨,出油率为8.13%。1983年全县油菜籽丰收,停止糠油生产。1985年安装提升机、清筛机、蒸炒锅,精炼罐、卧式锅炉,日处理原料由以前5吨增加到10吨,当年加工出食用油171吨。


梅山豆食厂1955年,粮食部门在梅山设立豆汁加工组,后发展为梅山豆食厂,职工19人,固定资产5万元,机械操作,年产豆制品352吨,凭证供应。

1978年以后,城乡私营豆食店、摊增加,可议价出售豆食品。


县粮油食品厂1958年,粮食部门在梅山建粮油杂品厂,生产挂面、糕粉,兼营糕点。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停产。1979年,县粮食局投资4.4万元,在粮油杂品厂原址成立县粮油食品厂,后投资28万元,移地建厂,占地1865平方米,建房1856平方米,生产糕点、糖果、面条等产品,职工增至46人。1985年,生产糕点64吨,面条257吨,糖果1吨,产值21.6万元,利润2.2万元。1986年,安装自动面条机1台。1987年,产值99万元,利润5.5万元。


吴店腐竹厂1985年产腐竹5吨,有职工18人,固定资产3.4万元。

酿酒本县民间每逢传统节日或婚丧嫁娶,村民取稻米、谷物、薯类等自酿白酒,俗称“小吊酒”。新中国建立后,酒类曾由国家专卖,禁止农村私自生产小吊酒。

1957年经六安行署工业科批准,将霍邱县叶集酒厂迁至梅山,改称梅山酒厂,当年12月投产。有职工15人,设备仅2个小甑、10条发酵池,采用固态发酵酿酒方法,年产46度白酒数百吨,产值几十万元。1961年起,研究用橡仁、葛根、蕨根、金刚刺根等野生植物代替粮食酿酒,至1970年止,共收购各种野生植物7500吨,酿酒2250吨,为国家节省粮食5000吨,农民增加收入180余万元,受到轻工业部的表彰。70年代后期,随着粮食形势好转,和群众对酒类质量要求的提高,野生植物酒逐渐停止生产。

1970年10月,该厂改为液态发酵生产,提高出酒率10%左右。1976年投资30万元,先后建成酒精塔,扩建蒸煮和糖化车间、制曲化验楼、果酒陈酿发酵池等,生产酒精、汽酒、汽水,1980年试制出风味独特的中华猕猴桃果酒,次年生产215吨,被省评为优质产品,获六安地区科研成果奖。1983年,在全省优质酒评比中,再次夺魁,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江苏、河北、湖北、河南、陕西等十几个省、市和本省各地,并销往日本、香港市场。1985年,梅山酒厂从贵州茅台酒厂请来退休酿酒师傅帮助试产酱香型白酒,1987年开始批量生产。

1987年,该厂初步形成综合性生产体系,生产产品有白酒、酒精、中华猕猴桃酒、桂花蜜酒、香槟酒、汽酒、蜜饯、露酒、瓶装饮料等,有职工25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人,大专生3人,中专生5人,高中生67人,初中生78人。拥有发酵池75条,又建猕猴桃酒车间1080平方米,自动装罐流水线两条,果酒设备12台套。同年产酒1179吨,产值312.8万元,亏损14.6万元。


糕点本县生产糕点历史悠久。民国年间,由私人经营,多前门设店,后设作坊。粮食统购统销后,粮、油、面供应受到限制,大部分糕点房停业,原来从事糕点加工的师傅,大多被各区供销社聘用加工糕点。

1957年,县城梅山镇建立食品厂,职工15人,手工制作糖、面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商业部门仍依靠外地调入和区供销社加工供应。

1958年,全县糕点加工发展到13处,除县食品厂和粮油杂品厂外,均为非独立核算企业,附设在区供销社。县食品厂原为工业部门直辖的企业,后因糖、油、面供应及产品销售均需通过商业部门,为利于经营和指导,1962年划属商业局。1981年,该厂投资16.2万元,由酱园巷迁至沿河路,占地4750平方米,建房2751平方米,内设糕点和糖果、冷饮3个车间。1982年试制茯苓糕,因质量未过关而停产。近年来生产生日蛋糕和油、面糕点,花色品种亦有变化。1985年,生产糕点227吨,糖果51吨,产值54.2万元,利润0.6万元。1987年有职工48人,固定资产25.2万元,承包经营,产值52.8万元。


酱食民国年间,麻埠镇有私营酱园。1956年3月,“金鸿泰”、“胡昌大”两家酱园实现公私合营。1957年公私合营酱园迁至梅山。1959年过渡为地方国营县酱食厂。1961年,厂址迁江店镇黄林,县财政投资8.4万元,征地2400平方米,建厂房1688平方米。1983~1985年,由于经营不善,累计亏损1.5万元。1986年初,商业局将酱食厂20间厂房、5万元固定资产及1.5万元流动资金租赁给原副厂长杨模军经营。1986、1987年完成产值分别为13.5万元和15.7万元,比1985年产值9.5万元,增长42%和65%。租赁合同中的条款全部兑现。现有职工15人。

1982年开顺镇开始设厂生产酱油。1984年产值2.2万元。获利润1000元。1987年有职工6人,固定资产0.5万元。


罐头食品1984年,史河园艺场开始生产罐头食品。1985年,丁家埠镇人民政府在丁家埠、银山畈乡人民政府在银山畈各建一个罐头厂,两厂共投资14万元,生产竹笋、板栗、水果罐头。1986年,梅山罐头食品厂开始筹建。


县罐头食品厂1984年,史河园艺场为解决梨、桃、苹果的销售,与湖北罗田县联办罐头食品厂。4年来,为企业积累资金10万余元。


梅山罐头食品厂1985年兴建,县投资300万元,设计能力年产4000吨,厂区占地3.3万平方米,巳建厂房和宿舍1.2万平方米,招收职工130人。1987年,根据省、地指示,扩建为年产5000吨罐头厂,又投资175.05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普通罐头生产线2条,大罐生产线1条,蘑菇罐头生产线1条,杀菌锅4台,冲压罐头冲床4台,罐头剪板机4台,罐头注浇烘干机1台,注浇机4台,封口机4台,4吨锅炉1台。1988年投产。


制茶本县历史上是手工制茶。

初制茶厂新中国建立后,境内茶叶制作,片茶、毛峰等名茶仍以传统手工艺制作,外销绿茶逐步实现机械制作。1985年统计,乡镇企业中初制茶厂有16个,固定资产67.2万元,职工212人,年产初制茶叶808吨,年产值42.7万元。1987年乡、村初制茶厂107个。

精制茶厂1951年,六安专区茶叶公司帮助本县在流波建立苏口红茶厂,精制出口红茶,1953年改制外销绿茶。1957年响洪甸水库蓄水,茶厂设备搬迁,厂址淹没。1958年用苏口红茶厂设备,在江店镇黄林建县茶厂,1969年并入舒城茶厂。1983年,县投资10万元,恢复黄林的县茶厂。1985年产精制茶叶198吨。1987年有固定资产66.5万元,职工165人,产值77.9万元,利润31万元,纳税1.4万元。

九、饲料

1950年,麻埠镇人民机米厂开始供应饲料。1954年后由梅山粮油加工厂供应。1957年推行含糠上车(上堆)法,加工含糠饲料740吨。1973年利用稻壳加工统糠910吨。1975年,生产机制饲料1200吨,代农加工105吨。1978年,全县有饲料粉碎机17台,生产机制饲料2820吨,代农加工楷杆饲料400吨,试制酒糟、豆渣混合打浆饲料250吨。

1978年,梅山粮油加工厂生产703发酵粉1500公斤。1982年开始生产配(混)合饲料96吨,1983年为98吨。1981年,梅山粮油加工厂将年产1500吨的统糠车间改建为年产2000吨的配(混)合饲料车间,安装9ST—1000型饲料机组,当年生产4250吨。1985年,在黄林兴建的县饲料加工厂投产,装配成套机组,年产能力为配(混)合饲料5000吨,当年第四季度生产296吨,产值11.8万元,利润5566元;同年,双河、南溪、古碑粮站亦开始生产饲料。1987年全县生产饲料9248吨,其中配合饲料有一号、二号、三号猪饲料,混合饲料有四号猪饲料,一号、二号、三号、四号鸡饲料。饲料供应点已有37处。

十、森工


采集解放前,森林采伐权掌握在私人手里,可任意砍伐或号树择伐。

1949~1952年,县人民政府对国有山林采伐实行申报批准制度,发给采伐证。伐木公司号树采伐。用材及经营单位也可持证至指定地点凭证采伐。

1953年1月,中国煤建公司六安办事处金寨营业所、六安专区木材公司金寨办事处合并为金寨县森林工业采购站,建立专业采伐队,统一经营木材采运业务。1957年在帽顶(今花石等乡)设收购组,改分户收购为以互助组、自然村合同收购,推行计划采伐;1958~1962年以采伐国有林为主,合计采伐26.8万立方米,采伐工人最多达4000余人;1963年,解散了国营采伐队。此后,林业部门不直接进行森林采伐。

1972年后,建立国营鲍家窝、白马寨采育林场,场有采伐任务。

1985年实行木竹采伐“一本帐”,本着采伐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将采伐指标分解到区、乡、村、组、户;发给销售证、采伐证;由村监伐小组上山号树,林农依号砍伐,造材后打上斧印,森工部门凭销售证、斧印收购。


山区林农采伐木材,历来是“秋冬采集,春夏运输”。1984年起,县委规定每年的10~11月份为木材“采伐月”,采集、交售木材。

采伐工具古老,主要是刀、斧。1953年引进东北斧、弯把锯;采育林场和重点社队伐区曾用油锯采伐造材。


集材主要靠人抬肩扛,在适中的场地小集中,利用伐区的陡坡建成土滑道或木滑道,俗称“打诱”或“溜坡”。1956年县森工支局投资4500元,修林道、河道106公里。1960年开始架设索道集材,至70年代,在林木集中采伐区和乡村林场架设索道40余条,长2.5万米。另外,国营林场先后架索道10余条,长1万多米,鲍家窝林场架爬坡索道5000米。


运输本县木竹外运,向靠史、淠两河水运。史河一线,主要经丁家埠、金家寨、胡店等地,通往固始三河尖,运至寿县正阳关、蚌埠、凤阳等处;西淠河一线从流波、麻埠等地经独山、苏家埠至六安、田家庵、阜阳等处。民国时期全县有竹木待运点10余处,六安、蚌埠设有木竹行,有县人合股经营。


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蓄水后,为便于木竹外运,1956~1958年在小青峰岭和响洪甸各设一转运站,翻越梅、响两库大坝后用汽车运输。县内木竹仍靠水运。1958年木材分别集中在燕子河、竹根河,实行“大赶羊”水运,1次可放运木材2~3万件,当时史、淠水线30余条大小支流皆为木竹运输的航道。为使航运畅通,1958~1959年,县林业部门共投资130万元,疏通河道18条,全长331.5公里,炸礁石4.49万立方米。1961年3月,在流波、五桂潭兴建钢筋混凝上结构拦水坝,以防止木材冲失和保护梅、响水库大坝。在拦水坝下面,再将竹木捆扎成木排放运。


1969年7月投资7万余元在响洪甸建成本县第一条单线往复式过坝索道,最高台班运输木材100立方米,毛竹2000根,平均台班运输木材50~60立方米,年实际最大过坝量 9300立方米,过坝成本每立方米0.98元。


小青峰岭转运站是史河流域的木材生产水上集运储存站,全县70%以上的木材在此转运。1964~1979年转运木材近20万立方米,毛竹13万多棵,圆竹250万公斤,栓皮数百吨,木竹成品8万多件,总产值近2000万元。1973年县投资23万元兴建赵家湾新场翻坝索道工程。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林区公路的修建,林区离库区航道愈来愈远,木竹运输逐渐改为陆路运输。

1953~1959年,林业部门用更新改造基金在林区修板车道50.5公里。梅山至小青峰岭赵家湾公路1957年施工,1958年通车,全长4公里。1973年扩建赵家湾新场岔道0.5公里,与翻坝没施配套,用于木材翻坝运输。1962年修建桦树岭至马店公路,长8.5公里。燕子河至吴家店为本县最长的林区公路,1971年开始兴建,全长67公里,横跨2区6乡。至1987年,林区范围有各等级公路28条,长340公里。


造材历史上杉木造材,从小头直径六厘米处去梢,造带皮原条。50年代初,一度改为去皮杉原条,后因木材易裂,恢复带皮原条。森工部门工作人员常身带检尺工具深入林区,向伐木工人、林农宣传《造材技术规程》,指导加工造材。


松杂木一般加工成原木,不够料的加工成小规格材和等外材。枕木、矿柱按国家标准。特殊用材由供需双方商定。

近十年来,伐木向深山推进,为便于运输,要求生产单位多加工等内短原木(长2米以上,直径14厘米以上),区、乡森工经营单位再加工为剖开材和厚板材,均留10厘米的后备长度,以防因运输磨损而降低木材等级。

1952~1987年,全县森工系统共造各种规格的等内材和等外材(含农民交售的自造材)共120多万立方米,其中枕木5067立方米,板方材1.29万立方米。

木材、竹材加工1958年建立地方国营梅山锯木厂,现有职工36人,场房两幢;设备有带行车1台,带锯机2台套;年加工能力为3000立方米。建厂后年平均加工枕木、板材、灰板条、木箱板等1000多立方米。马鬃岭、白马寨、鲍家窝等林场设小型木材加工厂。林区乡镇也相继建立木竹加工厂。

1981年,全县有经县批准的木竹加工厂48个。1985年经过审查保留木竹加工厂38个,其中木材加工厂34个,生产木制半成品。1987年全县木竹加工厂职工703人,总产值238万元。


木、竹制品50年代,全县有木工1016人,篾工有373人。篾业工人中有一部份从事细竹编和藤草编织。


县森工部门统计,1952~1987年全县加工各种木制品1421.9万件,年均39.5万件;竹制品614万件,年均17万件。

1987年,森林工业系统(全民所有制)有固定资金198.2万元,职工655人,产值330.1万元,利润40.2万元,纳税8万元。


县木器厂50年代中期,有群力、团结、建华、和平、光华等木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大办工业时集体手工业向国营企业过渡,县城梅山成立地方国营金寨县木器厂,有职工430人,专门生产木制风箱,以适应当时大办钢铁的需要。1961年底调整工业时,恢复为集体企业,分成7个木业生产合作社。1963年,又将6个生产合作社合并为木器社。1971年,产值19.88万元,利润1.17万元。1977年改为金寨县木器厂。1979年为解决原材料困难,用刨花、锯屑生产刨花板、竹胶板,并开展来料加工,制造新式家具,当年产值29.1万元,利润0.36万元。1985年产值35.9万元,利润1.4万元。1987年固定资产8.2万元,职工63人,产值38.68万元,亏损0.4万元,纳税1.2万元,


县竹编工艺厂1957年,梅山、爱国、爱民等竹器社组成联合社,1958年改为地方国营金寨县竹器厂,有职工60人。1961年恢复为集体企业,仍称竹器社。1973~1978年,接受省外贸出口任务,生产工艺竹编,改称竹编工艺厂,供应出口的产品,产值25万元左右。1978年后因资金短缺,竹价上涨,生产量下降,部分职工转向第三产业。1987年有职工39人,产值3万元,亏损0.8万元。


三合竹编工艺厂1982年3月,三合公社组织本地能工巧匠,利用5间空房吸收41人建立竹编工艺厂。县社队企业局扶持有偿投资4000元作为工艺创新费,并从合肥聘请两位工艺技术人员传授技术。1983年编织出群鸡、对鸟、竹蝶、古钱桶、提花篮、企鹅、鱼型盘、面包篮、水果盒、布谷鸟、竹叶花盒、韭菜花盒等数十个品种,送广交会展销,被外商选中11种,订货1.93万件,产值1.71万元。1984年该厂派技工到浙江学习后,进行仿造、创新,共生产竹编工艺品1.54万件,产值1.95万元。1985年新增厂房15间,职工增至82人,继续创制新产品,改革工艺品种,参加广交会展销,是年产值2万元。1987年,有27种创新产品被外商选购,与日本、西班牙、英国、法国、新西兰、芬兰、约旦、香港等9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合同,出口产品20万件,产值10.5万元,还争得了外汇。当年联合国派员到该厂考查,扶持国际贷款10万元。厂内采用按件计资,按工艺流程分段承包,职工发展到263人,出口产品24万件,完成产值21万元,利税1.7万元。该厂还在七邻湾乡、槐树湾乡、南湾乡和两河乡建立4个分厂,实行统一订货、统一调度、统一检验、统一组装、统一销售。


县林产工业公司1984年县林业局兴办的集体企业,生产沙发等木制家具。1985年产值15.3万元,利润0.5万元,1987年产值21万元,利润0.1万元,纳税1.9万元。


县软木砖厂厂址燕子河镇,1985年1月筹建,9月投产,属燕子河区公所、镇人民政府、区林技站联办企业。该厂利用当地栓皮生产软木砖、软木粒等产品。总投资27.69万元,其中老区资金7万元,部门借款1万元,工人进厂带资1.2万元,银行贷款18.49万元。设计两盘炉子,年产软木砖1800立方米。当年安装1盘炉子,生产软木砖232立方米,软木片310吨,产值81.9万元,税利1882元。所产100×34×5厘米的软木砖,其性能和工艺技术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获省乡镇企业系统优质产品称号。

1987年有职工28人,厂房38间,设备有破碎机、压边机、锻烧机、削皮机各1台,电钻5台,固定资产15.4万元,生产软木砖1000立方米,软木粒200吨,总产值37万元,利润1.49万元,纳税4760元。

十一、电力

立煌火力发电厂民国30年(1941)12月,安徽省建设厅派技术人员在金家寨戴家岭建立煌火力发电厂,厂房占地约100平方米,有德国西门子生产的三相交流卧式发电机1台,功串36千瓦,职工20多人。用木炭和两个汽车发动机为动力,木炭炉用3个大油桶改装焊接而成,每天发电需烧木炭500公斤。每天下午6点开机,夜间12点停机,采取直接供电方式。民国32年3月又从安庆和东至县购回50千伏安、20千伏安变压器各1台,架设长5
公里的35千伏输电线路1条,先后装灯1500盏。该厂1945年移交给立煌县后关闭。


梅山水电站1957年第三季度开工,翌年8月建成。装机容量4台共4万千瓦。1958年9月1日第一台机组发电,1959年5月1日4台机组全部运行,并网发电。设计年发电量0.8亿千瓦小时。1958年发电2488万千瓦小时。1985年发电1.53亿千瓦小时,产值1000万元,利润110.3万元,纳税202.9万元,1987年,固定资产总值7677万元,职工352人,发电1.87亿千瓦小时,产值1097万元,纳税241万元。1958~1987年累计发电29.5亿千瓦小时,年均1亿千瓦小时,最高年发电量1.87亿千瓦小时。


响洪甸水电站1957年8月27日开工,装机容量4台共4万千瓦。1959年9月15日第一台发电机组投产,1961年4月4台机组全部运行,设计年发电量1.07亿千瓦小时。1959年发电2654万千瓦小时。1985年发电1.42亿千瓦小时,产值921万元,纳税153.2万元,利润100万元。1987年固定资产总值6078.2万元,职工345人,发电9365万千瓦小时,产值491万元,纳税103万元。1959~1987年共发电25.6亿千瓦小时,年均0.88亿千瓦小时,最高年份发电量为1.67亿千瓦小时。


小水电本县小水电始于1964年前畈电站,最大的发电站为1987年12月建成的团山电站,装机容量2500千瓦。1987年全县有小水电站72处,装机容量95台、10412千瓦,发电1437万千瓦小时。

〔表8—6〕
梅、响两水电站历年发电量统计表

县电力公司1983年成立,负责全县电力供应和调度。1987年有固定资产124.6万元,职工136人。供电4382万千瓦小时,利润50.25万元,纳税7.29万元。

十二、冶炼


冶金本县冶炼土铁历史悠久。1949年前,炼铁、制锅在工业产值中占一定比重。

1958年全县“大办钢铁”,新建高低炉500多座,县城河东建两座日产5吨的炼铁炉,全县有高、低炉近800座。当年生产生铁和低碳钢统计上报3万多吨,实产7800多吨,多冈质量低劣而废弃。1962年土炉冶炼淘汰。

1966年,省国防工办在县内船板冲乡建设金光钢厂,生产和加工各种型号钢材。1985年有职工1188人,固定资产总值1568万元,产电炉钢万吨,产值560万元,利润150万元,纳税143万元。1987年,该厂迁往蚌埠。

1971年,县农业机械厂在金光钢厂和梅山水电站帮助下,建立半吨电炉,当年生产钢锭20吨。1973年改产钢铸件,生产至今。

炼硅1985年4月,斑竹园区公所利用金光钢厂一旧车间建冶炼厂,与凤阳铁合金厂实行技术联合,用热电炉生产结晶硅,设计年产量700吨,总投资104.8万元。1986年7月15日点火试产,产品合格,当年生产结晶硅359吨,产值168.3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为80.77万元)。1986年,结晶硅被评为安徽省乡镇企业优质产品,列为省出口产品,1987年梅山水电站加入联营,利润分成为:梅山水电站20%,凤阳铁合金厂30%,县冶炼厂50%。当年生产结晶硅708吨,产值301万元(1980年不变价为159.3万元),利润125万元,提留税金17.46万元(免征)。

该厂现有职工107人,其中技术人员22人,行管人员11人,生产人员68人,服务人员6人;有大专程度3人,高中程度18人,初中程度75人,高小程度11人。固定资产原值118.31万元。

〔表8—10〕
1987年主要地方工业企业基本情况一览表


〔表8—11〕
1949~198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