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位于江淮间,大别山腹地,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光、热、降水,在时空分布上差异很大,光、热偏少,降水偏多,但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变率均很大。本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是支配本县的主导因素。由于冬夏季风活动异常,造成了旱涝以及寒潮、大雪、大风、倒春寒、秋季低温等自然灾害。1958年后森林采伐过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平衡失调,自然灾害有严重的趋势。


干旱干旱是本县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发生比较频繁。以降水的多少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可分为轻旱、中早和大旱三类。其机遇如下:轻旱机遇,在春季约3~4年一遇,夏季约1~2年,冬季约7~10年;中旱机遇,在春季约3年一遇,夏秋季约2~5年,冬季约4~7年;大旱机遇,在春季一般无有,夏季约8~10年一遇,秋季约3~6年,冬季约10~ 15年。


在1960~1980年的21年中,本县出现轻旱45次,中旱14次,大旱8次。8次大旱中,特别严重的大旱有两次:1966年7月中旬~10月中旬的102天中只降水60.6毫米;1978年7~10月的4个月中降水145毫米。这两次都是夏旱连秋旱,全县各地严重缺水,农、林、牧、副、渔各业都受到巨大损失,人民生活也受到影响。


1950年,7~8月间久旱,晚秧及玉米、黄豆枯萎或旱死,受旱约2.43万亩,成灾1.91万亩。


1951年,秋旱,9月上旬和10月下旬,雨量偏少。


1952年,6月上旬~8月中旬降雨偏少,受旱约12万亩,成灾9.88万亩。


1953年,6月中旬降雨量53.4毫米。丘陵地带、塝地麦田受旱39万余亩。


1954年,9月干旱,晚秋作物受损。


1957年,久旱不雨,全县有11.55万亩田地受灾。


1958年,5月中旬~8月上旬的90多天未下透雨,受旱田地25万亩,塘、堰、库干涸,河水断流,人畜缺水。


1959年,6~8月间全县持续高温。梅山地区20天内仅降雨15毫米,月蒸发量达143毫米,受旱田地为38.53万亩。


1960年,全县旱情严重,受灾田地约11万亩,成灾5.28万亩。


1961年,5月仅降雨55.2毫米,平均日蒸发量为8.7毫米。6月初~7月初1个月和7月中旬后的20天未下雨,三分之二的田地持续受旱,群众普遍缺粮,严重饥荒。


1965年,6月中旬~7月中旬干旱。


1966年,夏秋连旱。7~10月总蒸发量为降水量的7~10倍,极端最高温度曾达41.2℃。水稻受灾达2万亩,粮食减产37.8%,树苗损失达40%以上。


1976年,伏旱,高温少雨。


1978年,入春后,一直少雨。3~7月,全县降雨量比上年同期少330毫米。入夏时持续高温达38~40℃,平均日蒸发量为7.7毫米。境内史、淠两水系的14条较大支流均断流,全县受旱成灾面积28万亩。


1981年,4月下旬~7月上旬,持续高温少雨,粮、麻、茶、桑遍受损失。


1985年,江店区夏旱38天,红麻、大豆分别减收30%和70%。


暴雨据历史记载,自唐以来,本县经常发生重大水灾,史、淠二河都在明、清时代为洪水所携带的泥沙逐渐淤积,由通舟楫而改行排筏。


据1960~1985年统计,本县年最早暴雨日出现在3月15日(1977年),最晚出现在11月24日(1967年)。


本县暴雨比较多,年平均4~5次,1975年多达9次,但1966年却一次未出现。暴雨多集中于6~8月,占全年暴雨日数的62%,以7月为最多,占全年的61%。梅山地区大暴雨


在1960~1987年的28年中出现18次,而7月份出现11次,占61%;特大暴雨出现5次, 1969年7月14日为190.7毫米,1981年7月10日为180.2毫米,7月15日为154.5毫米,1986年7月16日为194.9毫米,1987年7月6日为227.5毫米。每当出现连续暴雨或大暴雨时,都会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村街、田园及水利、交通工程,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1951年,7月洪水。


1953年,6月25~27日连续降雨89.6毫米。7月3~6日连续降雨152.8毫米,山洪暴发,受灾7个区,水毁田地7462亩,塘58口,堰坝111道,倒房141间,坏桥3座,毁公路14处。


1954年,7月连续9次大雨,达1510毫米,毁田地84.45万亩,成灾7.32万亩,毁塘
1499口,堰1009道,坝439道,91座。


1955年,8月12日,大风雨,中稻多倒伏,毁田地9774亩、水利工程951处。


1956年,6月27~29日间,除燕子河区外,其它各区普降大雨,受灾田地20.9万亩,成灾7.1万亩。

1957年,7月7日普降暴雨,自8日起26小时内降水180.3毫米,梅山水库水位达 103.33米,上游流量为2000立方米/秒,下游流量为400立方米/秒,毁田地38623亩,毁水利工程2294处,倒房442间,冲失粮食4050公斤,木料12628件,伤5人,死3人。


1962年,7~9月间有3次暴风雨,压田万亩,损禾近7万亩。


1963年,4月5~7日小雪,继以霜冻。6月23~26日,全县连降两次大雨,毁田14000亩,倒房506间。7月,又连降暴雨,各地降水量最少为600毫米,最多758毫米,为年降水量的一半。计毁农作物97985亩,塘502口、堰1489道,河40处,倒房41514间,伤18人、死7人。


1969年,7月1~15日全县降水量多达945毫米,最少为605毫米。受灾田地9万多亩,其中4.7万亩无收。江店区的红石嘴枢纽工程堤坝被水冲毁。此次山洪暴发淹死及倒房砸死29人,重伤68人。


1970年,受涝田地4.21万亩。


1975年,6月21日、8月13~19日两次降大暴雨,8月13~14日全县各地降雨233~ 273毫米。受灾40个公社、223个大队,水毁塘896口,堰坝4656道,河堤1170处20136米、小水电站32座、耕地123651亩,倒房732间,伤17人,死19人。


1976年,5月17日西南山区降雨120~140毫米,并伴有八级以上大风,农作物严重受害。


1979年,6月23~26日连续两次降雨,平均日降雨量为184毫米,冲毁田地1.4万多亩,毁大型水利、水电工程6处,公路24公里,倒房506间,流失木材2800多立方米。


1980年,6月中旬普降大雨,农田与水利工程多有损毁。7月下旬,连降暴雨,山洪暴发,倒房84间、砸死12人。


1981年,7月9~14日,普降大到暴雨。倒房2000多间,死12人,伤20人,毁塘、堰、坝数千处。


1982年,7月10日~9月底阴雨连绵,中稻“青疯”3.6万亩。斑竹园区雨量为最大, 17~19日降雨300毫米,其中19日一天达191.5毫米。斑竹园乡万河大队的朝阳沟滑坡 760多米,1.3万立方米的泥石在10分钟内从山坡上方直滑下来,砸死1人,伤4人,毁农用10多亩。此次水灾全县计毁田地4.52万亩,倒房31间,毁河坝268.3米。


1983年,6月两次降大暴雨,毁水塘1933口,堰坝6346道,河堤1380处,渠道467处,电站7处,公路桥67座,场房803处,倒房5298间,伤20人,死12人,毁田地109781亩。9月1日~10月20日间,降雨538.6毫米,全县涝灾8万亩、稻瘟4.5万亩。


1984年,6月20日、8月8日、8月30~31日,连续3次暴雨。其中以第二次为最大。梅山镇为128毫米,响洪甸乡为233毫米,张冲乡为146毫米,青山镇为135毫米。全县灾情严重,计倒房1536间,死20人,伤40人,毁小电站8座、发电机11台、高低压电线3公里、公路50360米。洪水超过历史最高水位1~2米。南部山区发生山崩和泥石流。


1985年,7月3~13日两次降暴雨,急而猛。计倒房349间,毁农田1645亩,经济作物 1075亩。又毁水利工程241处,流失鱼苗80万尾,伤耕牛10头,死1人,伤1人。


1986年,7月15~20日,全县连降四次暴雨或大暴雨。16日一次降水194.9毫米。暴雨造成山洪暴发,交通中断,邮电受阻,工厂停产。梅山镇史河路水深1米多。县烈士纪念塔山坡出现长500米、宽200~250毫米的裂缝。受洪灾和风暴袭击死25人,伤492人,倒房15347间,毁房34017间,又毁农田39万亩,桑园7435亩,麻地33665亩,菜园4047亩,药场505亩,幼林5950亩,竹园267亩,苗圃107.5亩。


1987年,全县总降水量1862.4毫米,比历年平均偏多35%。8月最多,为475.5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26%。全年一日最大降水量在7月6日,降水227.5毫米,是1960年以来的最高记录。全县死17人,倒房4456间,成灾65865亩,交通、邮电、水电等损失严重,共计损失3103.17万元。8月20~22日和28~29日又多次降大雨。


低温连阴雨本县低温连阴雨天气常在春秋两季出现。


春季低温连阴雨,由于温度低,日照少,阴雨期长,易造成山区大面积的烂秧(种),必须重新播种,影响农事安排,造成粮食作物减产,茶、桑等经济作物也深受其害。1960~1987年,本县先后出现春季低温连阴雨61次,平均每年2.2次。10天以上的春季低温连阴雨平均是一年一遇。


秋季低温连阴雨的出现,常使杂交稻和常规稻的收获以及小麦、油菜的播种受到影响。 1960~1987年的28年中,秋季低温连阴雨共出现25次,平均三年两遇,最长一次是17天,其次是14天。长期的连阴、低温,使南部山区出现大面积的“青疯”,杂交稻减产。有的无收,


1962年,年初干冷,4月晚霜。


1963年,4月5~7日小雪,继以霜冻。


1977年,年初干冷,霜冻毁桑芽、茶梢。秋寒早,迟栽的中稻秀而不实者4.07万亩。


1979年,秋多阴雨,中稻减产。


1980年,4月13~14日,气温急剧下降,大部分地区降雪4~6小时,积雪10厘米,并伴有6~7级大风,14~15日,连续有霜,结薄冰,有6.9万多亩小麦、4214亩油菜和相当一部分茶、桑受冻害。


1982年,8月12~26日,出现低温连阴天气,南部山区大面积水稻“青疯”,杂交稻减产,重灾区无收。


1987年,3月下旬~4月中旬倒春寒,4月1日雨量达14.3毫米,降雪积深3厘米,日平均气温2.6℃;11日,各地降雪和冰粒,春秋作物受到冻害。11月26日,北方强冷空气爆发南下,冻害严重,26~28日48小时降温14.7℃。 11月27日~12月4日,连续8天低温,在-6~-2℃之间。27日出现初雪,至28日积雪4厘米。秋种作物中小麦16.4万亩、油菜7.33万亩受害,除江店部分地区外,全部冻死。


大雪、冰雹、大风1953年,8月初雹灾、大风,稻多倒伏。


1955年,元月大雪,本县一昼夜间降雪积深53厘米,白塔畈温度降至-14.5℃,梅山-16℃。山区交通中断,邮电受阻。


1964年,2月中旬全县普降大雪,积深30多厘米。


1969年,1月20~30日和2月12~27日两次降雨,多为冻雨。气温降至-13.9℃,交通中断,电讯受阻。


1972年,4月18日下午八级大风夹带冰雹袭击全军、槐树湾两乡,持续2小时,损失严重。


1977年,3月25~26日,阵风9~10级,损坏房屋142间,倒房253间,梅山镇及双河、江店两区皆受风灾。9月6日下午3时,双河区的黄龙、双河、桃岭3个乡遭暴风雨和冰雹的袭击,降雹15分钟,农作物严重受害。


1984年,从元月17日8时许~20日11时,降雪积深58厘米,为全省之最。全县倒房1507间,死耕牛41头,竹木损毁甚多,断裂毛竹21万多棵,毁圆竹5100多亩,断松、杉1300多亩、约60多万株;马鬃岭林场毁幼林500多亩;交通中断3天。


1986年,7月15~20日暴风刮断胸径500毫米以上成材树73430棵,吹倒果树51400棵。畜牧、水产及乡镇企业均有损失。8月5日19时,江店、黄龙、鲜花岭等地狂风陡起,暴雨倾盆,部分地区出现冰雹,顷刻间房屋倒塌,树木折断,电讯中断,人畜受伤害,损失严重。

附旧志记载的自然灾害资料

在旧志等史料中,对县境发生的自然灾害记载不多,且不详细,兹选录于后。

明隆庆三年(1569),七月大雨,八面山谷伏蛟尽起(清同治《六安州志》。(六安西南是今县境青山、燕子河区)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七月二十一日夜,雷雨大作,淹没人、畜、田园不计其数。次年,大饥,易子而食。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夏夜大水,洗去邑南山南流河店(今斑竹园区沙堰乡),人畜尽伤。山上起龙,冲田洗为沙石(嘉庆《商城县志》)。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夏夜大水,洗去邑南牛山河店,人畜尽伤,山上起龙,冲田洗为沙石(嘉庆《商城县志》)。

明崇祯九年(1636),四月,雨,连绵至八月。淮水泛滥、系舟树梢(清乾隆《霍邱县志》)。夏秋大水,米贵民讥(嘉庆《商城县志》)。

清雍正五年(1727),七月十三日雨昼夜不息。十四日,西南诸山万蛟尽发,水高数丈沿河漂荡甚众(同治《六安州志》)。

清道光二年(1822),南乡(今梅山江店一带)七月十二日夜,蛟起数丈余,沿河被灾,民房冲塌,溺死者数千人(同治《霍邱县志》)。

清道光十九年(1839),蝗,自西南,飞蔽天(同治《六安州志》)。

清道光三十年(1850),五月二十九日,大雨滂沱,山水暴涨,茅坪(今青山区境内)山崩,田舍覆没为堰,周数里,深不可测(同治《六安州志》)。据查,现在古碑与青山区间的天凿塘却由此次山崩阻水而形成。

清光绪七年(1881),二月,大风拔树。二十四日,西山自苏口、青龙河至九公湾有死龟及鼋鳖满河,大者数十斤,小者数斤,腥闻数里。六月,山洪暴发,史河改道,淹没人畜、田园不计其数(同治《六安州志》)。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春淫雨,坏二麦。夏五月,大饥,树皮、草木挖食尽。莲花山饿殍相枕藉(民国《六安县志》)。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五月上旬某夜,流波眼(今张冲乡电站)水陡涨,溺死人畜、漂没房屋颇多。

民国17年(1928),元月大雪。

民国19年(1930),夏大雨,史河河道为沙石所阻。自此以后,丁家埠一段即不能通行排筏。

民国33年(1944),县境旱、蝗、水、风四灾交集,年产量计3~5成收。

民国34年(1945),5月30日下午,狂风夹着冰雹自流波镇东面骤至,经茅坪、古南、七邻湾等地。天晦暗,落冰雹大如酒杯,死伤10余人,倒房40余栋,农作物遍受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