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科学技术委员会
解放后,本县科技工作重点是为农业生产服务。1958年8月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各区相继成立科技领导组并配专人办公),1962年6月撤销,由县委农工部管科技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科技工作基本停顿。1971年5月,在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内设科技小组,编制3人。1976年3月撤销,成立“霍山县科技局”,编制6人。1978年3月撤销,成立县革委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编制8人。
二科学技术协会
(一)科普协会1956年5月成立,县委直接领导,配4名专职干部办公。1960年4且,改名县科学技术协会,原科普会员转为科协会员,1962年6月撤销,业务并入农业科学研究所。1978年7月,恢复科协,同科委合署办公。1979年7月,从科委划出成立科普协会,设科普部、学会部。各区(镇)、乡(镇)建科普协会。县科协先后于1957年7月和1985年9月召开全县代表大会。
(二)区、乡(镇)科学技术协会1982年12月,高山、诸佛庵两乡率先建立科技协会,会员148人。1983年下半年,24个乡先后成立科技协会。到1984年底,各区(镇)相继成立了区(镇)科技协会,配专职主任。1985年9月,共有区、乡科技协会52个,会员1600人。
三专业学会
学会是科技工作者自愿组织的学术性群众团体,在科协具体指导下进行学术活动。60年代前,有行业协会两个。1979年后,相继组建了农学、林学、水利、气象、畜牧兽医、数学、物理、化学、体育、中医、医学、护理、药学等13个县级学会,1个行业协会。到1985年9月,12个学会有会员350人。
行业协会表

各专业学会表

四科学研究机构
(一)农业技术推广所位于县城西南柳林河村,前身是建于1955年秋的安徽省大别山农区试验站,隶属省农业厅。是大别山自然农区的一个综合性农业试验机构。有供试验用的水田80亩,旱地20亩,山场近百亩,房屋近百间。建站初期有农学、植保、蚕桑、土肥、园艺、茶叶、农机、气象等专业技术干部20余人,附设气象站、蚕场、畜牧场,并办了一所初级农校。1959年底,下放归县领导。所内人员锐减,不久农校停办。1962年,开办农业初级中学和农垦学校。“文化大革命”开始,试验站无法开展工作。处于维持看守状态。1970年整顿充实后,正式定名“霍山县农科所”。1981年更名“霍山县农业技术推广所”。现有职工46人,年包干经费4.7万元。主要科研活动有,养蚕50年代中后期,站属蚕场进行小量试养桑蚕、大批量柞蚕制种及推广黄栗树林试养柞蚕的科研活动,连续几年,蚕茧高产优质,省检验定为特级。后因自然限制和经济效益不高,没有推广。水稻病虫害防治50年代末,经过连续几年对水稻螟虫生活史的观察,发现大别山区水稻三化螟每年有不完全4代,二化螟有不完全3代。这一新发现,推翻了关于大别山三化螟每年仅3代,二化螟每年仅两代的传统结论,为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引进、推广水稻优良品种建所初期,推广“胜利籼”顶替地方品种乌嘴川、天生稻、麻壳籼等,一般亩产由200公斤增到250公斤。后又引进推广“三九九”(“南京1号”),亩产达300公斤左右。并选育出“5903”及“59106”,亩产超300公斤。60年代初,引进矮杆品种“珍珠矮”、“南京11号”,亩产达400公斤。60年代中后期,引进、推广双季连作早晚稻优良品种,早稻早熟品种引进“矮南早1号”、“二九南1号”、“朝阳1号”,后渐以“二九青”当家;中熟品种以“青小金早”为主,辅以“7055”;迟熟品种开始为“矮脚南特”,后为“先锋1号”和“广陆矮4号”;连作晚稻品种开始多为迟熟晚粳“农垦58”(原名“世界稻”)后有“农红73”,这些迟熟品种接早茬,产量尚可;接中迟茬,产量不稳,且秧龄长,难拔难栽,大面积应用难,后渐以中熟晚粳“早熟农垦”、“武农早”、“沪选19”为主。同时,自己选育了“霍山红糯”(晚糯)、“7061”、“早桂11”等,经过区试后,编入《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志》。70年代中后期,引进推广高产杂交中稻和常规高产优良中釉品种“桂朝2号”,一般亩产500公斤。玉米,从本地玉米良种中培育自交系玉米杂交种。50年代初开始玉米的试验、研究工作,先是大量引进外地良种,由于外地玉米种适应性较差,产量不高,又改为从地方品种黄大汉、白眼猴、伏脚晚、野鸡红中选育出适应性较强,早、中、迟不同类型的自交系和外地高产型自交系配制杂交种,杂交种亩产达200公斤。1980年,“杂交稻栽培技术试验”和“呋喃丹防治稻苞虫试验”两个项目,获地区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二)林科所前身是皖北大别山林管处于1952年在城南会胜寺建立的“林业示范场”,有山林600多亩,水田10多亩。1954年交给南岳山林场管理,隶属县林业局。1959年改为园艺场。1960年,园艺场解体,把山场、圃地交给当地代管。1980年8月,林业局报省林业厅批准,收回原示范场所属山场、圃地,建“林业科学研究所”。现有职工30人,山场、苗圃603亩。主要科研活动,着重进行植被调查,毛竹、板栗丰产培育,淡竹平插、油茶、乌桕嫁接、杉树超级苗培育等课题研究、试验。还从湖北、浙江、江苏引进30多个新树种,均栽培成功。所里建有植物园、猕猴桃园、苗圃等。“油茶低产原因的观察研究”和“杉木超级苗培育”两个科研项目,获1980年地区优秀成果三等奖。
(三)茯苓研究所位于西镇南3公里的公路边。茯苓是本县大宗中药材产品。1975年,县茯苓菌种试验场老药农郑德昌试制“518”优良茯苓菌种成功后,改“肉引”为“菌引”,达高产稳产。医药公司1984年以试验场为基础,建立“霍山县茯苓研究所”,现有职工6人,其中老师傅及中专生5人,设菌种厂23个,能大批量生产茯苓菌种。
五四级农科网
1975年起,本县四级农科网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组农科网逐渐被部分专业户、示范户代替。
四级农科网基本情况表
单位:亩、个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