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体育课
解放前,中小学以童子军操练代替体育课。土地革命期间,县苏维埃在全县建立36所列宁小学,经常在早晨上早操,课余时间开展文体活动。抗战期间,省在县内设3所临时完中(六临中在诸佛庵,三临中在石河子,五临中在鸟鹤嘴),以军事训练代替体育课。县办中小学虽开体育课,但没有配备专职教师,没有活动场地和器材,上体育课时跑步、打扫卫生或“放羊”,体育课形同虚设。
解放后,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体育课,一般每周两节。50年代,受师资、场地、器材限制,又没有统一教材,体育课只有跑步、打篮球等内容。六七十年代,突出军事体育。80年代,按“体育教学大纲”教学,全县中小学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体育教学。雨天在课堂讲授体育理论知识,晴天进行场地训练。此外,全县8所完中、1所师范,还进行篮、排、足球等球类活动和田径等多项目训练。1981年,体育教师秦义英被地区推荐参加“安徽省百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1984年,行署教育局组织检查县一中的体育课教学(查阅备课笔记,听课,现场看课),认为符合要求,验收合格。
二其它体育活动
(一)推广广播操50年代起,中小学实行两操(早操、课间操)制度,推广第一套和第五套广播体操,因课间操没有排入课程表内,有的学校没有专人抓这项活动,两操流于形式。70年代推广第六套广播体操,各校把两操排入课程表(早操在上午上课前,课间操在上午第二节课后)。1981年8月,体委在城关举办首届领操员训练班,60多人参加学习。完中、师范设置高音喇叭,按时播放广播操唱片,有的学校还按周、分班级公布参加两操活动人数。1981年6月,体委在城关举办小学生广播操比赛,540名小学生参赛。城关小学一、二、三年级,城东小学四年级获优胜奖。各完中、师范在历年举办的校运动会上,都把广播操列入比赛项目。
(二)“劳卫制”锻炼和“达标”训练“劳卫制”锻炼1954年开始,学校推行“劳卫制”锻练。1958年,霍山中学和城西小学先后被评为推行“劳卫制”锻炼红旗学校。“劳卫制”锻炼学自苏联,运动量大,脱离实际,在三年困难时期停止后未恢复。“达标”训练1975年,国家体委制定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条例”,1979年,教育局和体委在佛子岭召开体育卫生工作会议,布置各完中进行“达标”训练。1980年,师范以合格率59.44%的成绩,获省“达标先进单位”奖。与儿街中学合格率36%,地区奖给300元奖金。1982年,在14所学校中试行。师范、诸佛庵中学、佛子岭小学分别实现省规定的“达标”先进单位的指标(“达标”率分别为53%,50.4%,45.2%),行署教育局各奖给20套运动服。1984年,“达标”训练在全县铺开,40所学校开展“达标”活动,10076名学生参加锻炼,有7520人“达标”。1983年10月,教育局举办7区1镇42个公社完小参加的“达标”训练班。同年,县政协文体组、体委和教育局联合组织“达标”。先进学校体育教师赴外地参观学习。
(三)军事野营1958年,本县168名中学生参加专区组织的中学生军事野营活动。“文革”期间,野营活动经常在民兵中开展。
下一篇:第三节 竞赛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