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学书院
(一)县学本县县学(县级官学)创办于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建县时,设县学教官,建造学宫(学宫又名黉学,是文庙和儒学合一的机构)。县学教官(又称学官)设教谕、训导各1人。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裁教谕,十五年复设。历任学官最低是贡生。教谕、训导的任务是管理全县文武生员,按季考课,维修学宫,佐助知县举行祭孔典礼。平时设坛讲学,为生员解疑答难,批改文章,收少许润笔费。清代,县学虽称学校,实是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学生资格分为附学生、增广生、廪膳生三等。每次录取生员名额均有定数。生员入学前称童生,童生(俗称“秀才”)入学需经县、府、院三级考试合格,才取得入学资格。考试分岁考和季考,岁考每年1次,内容是书艺、经艺。季考隔年1次,除岁考内容,还加时务策论。岁考成绩优异,可升等,如附生升增广生,增广生升廪膳生。成绩低劣则依次降等。生员在学的主要任务是参加岁、科考试,以取得乡试资格。教学内容完全服从科举考试的需要,有《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纲目》、《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等,以及应付科举考试的“时文”。本县县学名额,清初,文学额为廪膳生员20名,增广生员20名,贡生岁额每两年1名(和英山县轮拔),岁试文童生入学13名,科试入学12名。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停拨府学,岁试文童生13名。同治初年,岁试文童生入学额增加到23名,科试22名,学额中的附生原为12名未列入。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加额3名,七年加额7名。岁科试武学额16名(原8名),武备学堂开办后停拨。从清道光到废科举时,本县有6人中进士(其中武进士2人),28人中举人(其中武举4人),贡生73名。清末废县学办“新学”。
清末科第人员简表

(二)书院明有南岳书院、西书院、会胜书院和东书院。清有衡山书院、奎文书院。都因经费不足,设备简陋,请教师讲课时断时续。鼎盛时,同期并存的也只有两所,都是建院不久就停办。书院一般只设“山长”1名(“山长”是书院的管理者和讲学的主持人)。书院教师称“教习”。山长、教习都是由著名学者或社会名流担任。来书院就读的一是为应乡试,每月定期来院听讲若干次,并送文章诗词请批改的秀才,编入“文生月课”;一是经童试合格或有相当程度的,入院专攻经史以备应考的学子,编入“生童常课”,常年在书院攻读。教学儒家经籍,为开科取士服务,自由讲学的风气已不存在,完全沦为官学化的教育机关。
南书院(又名南岳书院)明弘治年间,庐州府马金创建。院址在城南会胜寺(今林科所)。
西书院(又名潜台书院)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知县李希悦创建。院址在城西潜台寺。
会胜书院明正德十五年,知县李希说在创建西书院的同时,在南岳书院旧址建会胜书院
东书院明万历年间,知县董澜利用马神庙西的东仓旧址创建。
衡山书院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知县张抡甲利用城南义学旧址创建。二十七年,知县侯克歧筹款二千金作师生“膏火修脯”之需。聘请名儒程浑安执教,就学生员甚多。三十七年,知县甘山、典史徐杰捐献私人俸禄,并邀集地方士绅捐资维修、扩建,聘请告老还乡的进士程再峰掌教,沉寂六七年的书院得以复兴。不到3年,经费枯竭,又改为义学。不久遭火灾。四十年,出售废基,充作纂修县志经费。
奎文书院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知县俞廷柏于文昌宫旁建云程馆,作童子考试场所。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知县朱士达改云程馆为奎文书院(每年县试时作考棚),并把建文峰塔余款九千缗抵给富商生息,利息作常年办学经费。季课月试数十年不间断。十二年,“山长”熊一本学识渊博,循循善诱,勉励诸生要“立品穷理,勿汲汲于科名”,书院文风日正,很有名气。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毁于兵火后,院产作试馆经费。
二私塾
私塾(又称私馆)是科举制度的一种办学形式,在本县存在时间相当长。清末,城乡私塾林立,“废科举,兴学堂”后,逐渐减少。民国期间,学校教育稍有发展,但不能适应广大农村儿童入学的需要,城乡仍有大量私塾存在。民国20年(1931年),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改良私塾办法》8条,对县内私塾进行登记,举办塾师讲习会,训练塾师。23年,根据省教育厅颁布的《私立小学设置办法及许可私塾设立标准》,县教育科提出允许私人设馆办学的4条标准,(1)塾师必须具有小学教员资格;(2)塾舍须宽敞,光线、空气须充足;(3)使用教育部规定的教科书;(4)收容学生不得妨碍乡保学校学额之充实。24年,为促进私塾改良,县在“凤庐会馆”(火神庙巷内)设“私塾改良促进会”,有62位塾师参加学习1个月。当年,全县有私塾103所,改良私塾24所。塾师中受过师范教育的5人,受过中小学教育的38人,老塾师60人。县内较有影响、有名望的塾师吴琴轩、王雁书、黄乐三、荣净尘、汪子英等都积极参与私塾改良。27年,实行“政教合一”,普遍以保建校,私塾大多并入学校。解放后,1950年统计,全县有私塾50余所。县人民政府规定,(1)学校5华里范围内,学生能就近上学,私塾一律并入小学;(2)离学校较远,规模较大的私塾改为单班复式民办小学;(3)允许边远山区,交通闭塞、尚未建校的地方的私塾存在,但必须采用学校课本,塾师要遵守政府的政策法令。经过整顿,绝大多数私塾改为单班民小。义学是免费的私塾,办学经费靠学田、租稞和殷户名流捐助。清代,全县有义学4所,分设在东、南、西、北乡,每所聘教师1名。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曾把南义学改为衡山书院,后因书院经费无着,仍改为义学。
清末和民国期间,本县私塾的开办形式有4种:村塾由地方关心教育的人士担任学东,收集学费,聘请教师,利用私人闲宅办学,收贫寒子弟入学。家塾(也叫坐馆)由声望较高的塾师在家设馆,招收邻舍、邻村学童入馆施教,学生交纳束修(学费)。这两种形式较普遍。东馆由豪门富户聘请塾师到家中教授本家子弟,民国期间已不多见。族塾由宗族以族产收益,利用祠堂公房,聘请塾师教授本姓子弟。
因教学内容不同,又分“蒙馆”和“经馆”。“蒙馆”招收蒙童从识字开始,教《三字经》、《百家姓》、《小蒙童》、《四言杂字》、《千字文》、《龙纹鞭影》等,要求会读会写。“经馆”招收已学完蒙馆教材的学生,教《四书》、《五经》、《左传》、《幼学琼林》、《东菜博义》、《论说青华》、《古文观止》等。“五四”运动后,提倡新文化。本县私塾取消了“忠君”一类的书籍作教材。每个私塾只有1名塾师,学生年龄大小不一,学习年限长短不一。私塾10个月为1馆,每馆有时分午季、中秋、馆末3个阶段,满1馆,就可“解馆”,学生可以退学或续读,塾师可以辞退或续教。塾师的待遇没有固定标准。民国期间,一般蒙童入学,一年须交束修大米4斗(50公斤),最多交大米1石2斗(150公斤)。塾师一年所得大米10石左右。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