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29年(1940年),县政府设建设科,管交通,重点为军事服务。解放初期,县民主政府设建设科,主管农、林、水和交通。1955年秋设交通建设科,主管交通建设,辖汽车站,搬运站,排船联合运输社,联运办公处,养路工区和佛子岭汽车站、搬运站,诸佛庵搬运站。1963年设城关、佛子岭、诸佛庵交通管理站。1973年,交通局增设民间运输管理组。1976年,增设车辆监理站。1980年,增设上土市交通运输检查站。1985年,交通局辖公路管理站、交通监理所、三板桥公路交通检查站、航运站和城关、佛子岭、诸佛庵、漫水河、西溪5个交通管理站。
一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
(一)体制1951年10月,六佛路通车,成立“安徽省交通厅公路局六安养路段霍山工区”,辖4个道班,有职工119名,专养六安——打渔冲公路64公里。1954年9月,更 名“安徽省交通厅公路局六安管理段第三管理站”,职工减到74人。1958年,同“霍山汽车站”、“佛子岭汽车站”合并,成立“安徽省霍山县公路运输管理站”。1961年企、事业分开,更 名“六安专区交通运输管理局霍山养路工区”。1963年5月更名“安徽省公路航道局六安公路段霍山管理站”。1977年,辖5个排25个道班。1985年,取销排建制,设6个工段42个道班,站内设政工、财务、工程、机料、路政5个股和1个汽车队。有道工189人,代表工134人。实行统一调配,共同养护。
(二)公路养护1952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修建地方道路的指示》和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修建地方道路的实施办法》,六佛公路64公里(含六安县段)改由专业道班养护,每年冬季农闲时,政府发动沿途农民民工建勤,整修路基,清理边沟,修复水毁,确保公路畅通。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切实整顿,加强养护,积极恢复,逐步改善”的方针,1963年养路里程增加到90.5公里。1964年11月,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关于实行公路两种养护制度的暂行规定》,确定除干线公路和繁忙县级公路由专业道班养护外,其它专线公路,一律包给沿线生产队养护,交通部门制定养护标准,定期检查验收。由于管理分散,弊多利少,路况质量下降。1967年,实行代表工制度,由道班和代表工共同养护。1977年,养护里程达335.5公里。1983年,少数支线实行道班承包,每年每公里200元,年终检查评比,奖惩兑现的养护办法。1985年底,养护里程417.96公里,其中渣油路面67.12公里。有站房65间,道班房274间,汽车9辆,小四轮50辆,破碎机7台,3吨压路机1台,沥青搅拌机1台,好路率平均达78.1%。
(三)养路费征收养路费是公路建设、养护和改善、提高路况质量资金的来源,本县从1962年起征。月征收率,每吨汽车70元,拖拉机20元,马车每辆1元。1967年,省交通厅和省财税局代收,无专人管理,存在严重漏税现象。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1969年通知,公路养路费仍由公路部门征收。从1970年开始,征费率每月每吨汽车84元,拖拉机27元。当年年初下达征收计划15万元,完成21.7232万元。1975年计划40万元,完成45.25万元。1980年计划55万元,完成65万多元。1985年征税率,改为每月每吨汽车120元,拖拉机60元,手扶拖拉机30元,年计划127.6万元,完成144.69万元。
二、航运码头管理
(一)体制1950年成立“皖北区霍山县排船运输公司”,编制4人,主要任务是接收原霍山排业工会,推行政府各项行政法规,组织工人学习,调拨工具运输生产救灾物资。1952年,更名“霍山县排船联合运输社”,编制5人。为建设佛子岭水库服务,同年设佛子岭代办站。1954年更名“安徽省淮河航运管理局霍山航运站”,佛子岭代办站更名佛子岭工作组。1959年,全省航运体制改革,实行地方(为主)和上级业务部门双重领导,更名“安徽省霍山县航运管理站”。佛、磨两个工作组改为分站。1981年,省交通厅设“佛子岭水上安全检查站”,加强水上安全宣传,纠正违章。1983年,省航运局设“安徽省船舶检验处霍山检查站”,加强船舶检验和管理。办理检验登记发证工作。1985年,全站职工7人,辖佛子岭航运分站,其它撤销。
(二)管理业务1956年9月,县人民委员会交通科召开全县渡工会议,会上表扬和奖励了重视安全、合理收费、方便行人的6名渡工。“文化大革命”前后,每年6月份,县交通主管部门对全县渡船检丈、核定吨位数,确定维修经费;对渡工进行安全教育并发给牌证悬挂于渡船醒目处。每年对渡工的撑船技术和健康状况进行考核和检查,严禁无证驶船,年老体弱不适宜驶船的渡工另行安排。同时深入检查每年下拨给区、乡的渡船维修费是否专款专用。修船必须的木材、桐油,由计委列入计划,粮油、木材部门及时供应,保证了渡船及时维修,提高了安全系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6年问,本县渡口从未发生过沉船、翻船或死亡事故。
佛子岭坝上码头客货船舶停靠时的秩序维持,船舶适航状态及消防救生工作的检查,违章的处理由佛子岭航运分站负责。
(三)规费征收航运征收的规费有管理、码头、船舶的检验及港务、航运养护费等。管理费按运费3%计征,码头费按每吨次0.02元计征,均上交地区航运局。
三运输管理
(一)体制根据省人委(63)1007号文件精神,1963年,首先在城关、诸佛庵、佛子岭设交通管理站,加强交通行政管理,整顿运输秩序,建立管理制度,促进运输生产,征收民间运输管理费,发放小板车运输牌证,实行三统(统一管理货源,统一安排运力,统一运价和票据)。做到人凭证、车凭照、货凭票,一度混乱的运输市场纳入计划运输轨道。1981年,管理重点转为机动车。1984年,成立交通检查站,编制6人。1985年省厅发放统一服装、证件和红绿旗,上路检查车辆,维护交通安全,对各种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纠正违章,征收规费,督促驾驶员遵章守纪。1985年,增设漫水河、西溪两个交通站。对宣传贯彻交通法规,规费征收,交通事故的现场保护和正确处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二)运输市场管理解放前、本县没有运输专管机构。民国17年(1928年)始有排业工会代理资方组织运输。民国28年后,码头帮会控制了搬运装卸市场。1950年,成立“皖北区霍山县排船运输公司”,接管原“霍山县排业工会”。1953年更名“安徽省淮河航运管理局六安办事处霍山工作组”,负责协调劳资关系,进行安全教育,统一货源、运价和运输,运输市场初步趋向正规。“大跃进”期间,全民搞运输,运输业较混乱。为控制运力,1958年,县成立运输指挥部,专门指挥运输。解放军0200部队曾派1个汽车排常驻本县,支援地方运输。此后农村小板车增长很快,1957年,550部,1958年,2700部。专业和农村副业运输为争夺货源经常发生矛盾。1961年后,全面实行“三统”政策,基本实现计划运输。交通局每年召开两次运输计划平衡会,请物资管理部门按时提供计划,依照“先计划内,后计划外,先重点,后一般,先急后缓”的原则进行平衡并付诸实施。1978年,管理工作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调动了职工积极性。由于经验不足,管理不善,承包定额不准,产生的效应也有所不同,少数单位亏了集体,好了个人,拼了设备。1983年后,运输市场开放,汽车七队和单位车队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出现了好的经济效益,如供销社车队实行单车核算,费用大包干,车队从总收入中按比例提取轮胎、折旧费各10%,大修费9%,分批7%,事故费1%,税金3%,盈利13%,保险50元。司机负担燃料、养路、交管费、住宿费、工资及一切杂支,节约归已,超支赔偿。车队成立后的营运收入196.38万元,上交养路费33.51万元,税金5.9万多元,利润9.2万多元。随着运输市场的开放,个体联户车队应运而生,形成了国营、集体、联户、个体多家经营,多种运输渠道竞争,打破了国营车队独家经营的局面。但也出现了有的单纯追求利润,忽视服务质量;有的抬高运价,争走好的路线等矛盾和问题。
四交通监理
(一)体制1971年4月前,本县车辆和船舶监理机构,先后隶属合肥市及专区车辆监理所,专区公路管理段及江淮片区车船监理所。1976年1月,成立“霍山车辆监理站”,编制3人。1982年,地区车辆监理所拨款2.5万元,在淠河路和衡山路交点处新建办公室和宿舍9间。1985年2月,更名“霍山县交通监理所”,负责交通管理,事故处理,征收养路费、业务规费和路政管理以及机动车发牌发证,驾驶员考核,年度检审。1985年4月,同公路站路政股合并,全所17人,设安全监理、技术考核、路政管理3股和办公室。同年7月,路政管理、养路费征收划归公路站,全所减为11人。受地区交通监理处和县交通局双重领导。辖三板桥公路交通检查站。1983年,成立“安徽省船舶检验处霍山检查站”。船舶监理由县航运站兼办。
(二)车辆监理1964年,成立由公安、交通、农机等部门组成的县交通安全委员会,分管副县长任主任,先由交通局、后由车辆监理站处理日常工作。
汽车司机管理和培训1984年起,学习驾驶人员必须凭单位介绍信领取并填好“机动车驾驶员领证登记表”,教练员签字,并经县医院体检合格后,由监理机关审核,发给准考证。每月中旬到主管监理机关应试,合格后发给“机动车驾驶员学习证”。学习期限,大货车6个月,大型拖拉机4个月,机踏2个月。学习期满可申报转入实习期考试,考试科目有,机械常识、场考、路考,及格的发给职业证。1985年7月,县交通局同意由县搬运公司主办第一期大货车驾驶员培训班,培训10人。同年10月,皖西机械厂主办培训班,学员60名。
汽车司机年度审验考核司机一年来遵章守纪,安全行车情况并对司机进行职业道德教育。1978年年审,对全县467名司机进行学、术两科考试。1983年后,个体联户车辆增多,乡村司机由各区组织学习,监理站派人指导,以省交通厅下发材料为主,结合本县情况进行安全教育,对违章的进行适当处理。1985年,监理考核权下放到县,当年举办各类学习班,91人次参加学习,126人转入实习期,158人换职业证,30人军队证换地方证。
处理和纠正违章行为通过路检、路查,对司机客货混装,驾驶室超坐,超速,超吨位及违章停车、会车等予以警告、罚款或扣证处罚。1981年全年查车3400车次,1983年上半年查车75天800多车次,纠正违章350次,1985年路查397次。
(三)监理业务1985年车辆核发牌证由县监理部门办理。新入户的大客车、大货车、两用车,县属单位凭计委或主管部门批文,三线厂凭省国防工办批文,小客车凭省控办发的“准购证”核发牌证。1985年5月1日起,国务院通知开征“车辆购置附加费”,各类车凭附加费缴讫证入户。1985年办理的新车入户,计大客车2辆、大货车91辆、特种车1辆、小型车54辆,机踏33辆。车辆转籍主要把住车况关,对技术性能差的车辆不准转籍,县内转籍以出乡为限。1985年办理转入车10辆,转出车39辆。
(四)交通事故处理:1973年前由公路站办理,1974——1975年,由交通安全办公室办理,1976年后,由车辆监理站办理。处理程序为,检查现场,验明接触点和部位,人员伤残死情况,估算车物损失。依照交通法规和事实分清双方责任,最后根据责任对照法规议定经济补赔数额。拟定协议书由当事人及处理机关负责人签字生效,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970—1985年汽车事故统计表

附:重大公路交通事故简录
1956年10月19日,治淮委员会车队的54284号奇母西汽车司机马若勤,把车交给助手程靖驾驶。程技术不熟练,在佛磨路上轧死东流河小学教师朱绍华(女)。
1978年3月11日上午10时,胡家河公社马家河大队大货车司机汪明章(持学习证),驾驶本大队江淮牌货车,由马家河木材加工厂回本大队,先后捎带28人(其中驾驶室坐5人)。由于汪明章技术不熟练,又玩忽职守,车行180米即驶偏方向,右前轮把路边一孤石碰撞移位98公分后,又拐弯冲到路中心,挂住汽车有前轮钢圈,车头猛向右偏,车子摔到94米深的悬崖下。死5人,重伤14人、轻伤6人,车辆报废。
1979年6月7日上午9时45分,合肥市汽车公司七队司机崔正荣驾驶11—02291解放牌大货车,替与儿街粮站运粮。车停仓库边装粮,崔正荣把点火开关钥匙抽掉,车门锁好去粮站领导房间休息。张维鹤私开车门,用自己的钥匙点火开车,把在公路右侧的徐良发轧死。
1979年12月6日下午4时,淮南市大通食品公司司机任传好驾驶41—76884布切奇大货车,自带人至诸佛庵装生铁。诸佛庵搬运站工人王兴亚、吴玉甫等以不应自带人装货为由,同任传好发生争执。经调解后,汽车开出装货场,行至纤维板厂门前街道时,在该处当班的搬运工人汪德业等人得到通知把车拦住。车停下,任传好同汪德业发生争执,并发动汽车挂挡起步。汪德业在任传好转身进入驾驶室之际,以半蹲姿势右肘搭在汽车保险杠右侧,呈倾斜抵拦状态。任传好没有发现汪德业的拦车举动,继续开车前进。汪德业因双脚着地不牢,被拖带翻入车下,汽车前轮从汪背部擦过,右后轮主、帮胎从右腿和胸部挤压过去。汪德业因伤重当场死亡。
1981年5月9日12时,淮南搬运公司五队司机钟传友驾驶41—75153达克牌货车,由马家河木材加工厂运木板回淮南。途经磨子潭——马家河公路14K+600米弯道处(陡纵坡5%、半径50米),因高速行驶,急刹车错驾方向,车辆横位翻车,轻重伤7人、死3人、汽车驾驶室报废,直接损失近万元。
1982年11月20日,诸佛庵公社深山大队轮拖司机张义泉驾驶本大队41—61347上海50型拖拉机,在皖西厂学校施工场地卸完石灰返回,无意中拖斗后大轴缠上一根绳子,随地拖曳。经霍诸路同厂区公路起点形成的丁字型岔路口时,皖西厂职工周绪明之子周浩(17岁)出于好奇,踩上拖绳跌倒,后脑触地重伤,送皖西医院抢救无效,当晚8时死亡,因该大队领导不服处理机关的处理,车辆监理站于1983年7月29日把此案移交县人民法院。县法院于1984年4月9日发(84)民字第14号调解书、维持原处理机关结论,由深山大队付给周绪明赔偿费800元,此案为本县交通事故依法处理第一例。
1984年12月29日上午8时许,船仓乡副乡长包尊先(补贴制干部)持无效驾驶证,驾驶肥西县高楼集杨文玉等人转手倒卖的省体委报废的江淮牌客车,到城关办理入户手续,在陡太公路6K+706米处,刹车失灵,制动无效,车翻滚到50多米深的山沟里。当场死1人、重伤5人、轻伤6人,车辆报废,经济损失近2万元。
1984年10月3日下午4时,建设局司机解漫东因当日中午饮酒过量,神志不清,驾11—60420环境监测车去城东加油站,在六佛路46K+400米处,把同向骑车人江明成撞死。解漫东受刑事处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