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中药材久负盛誉,种类丰富、集中,野生资源蕴藏量大。霍山石斛、麝香为传统地道的名贵药材。茯苓、桔梗畅行海内,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独创中成药“断血流”蜚声全国。70年代末期以来,在开发药源,中草药的引种驯化、人工栽培和采收、加工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为建成用不完的天然药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前,全县有中药店铺8家46人,中药基本上被同寿昌、德庆昌两家垄断,同寿昌药店经营历史约百余年。1955年,县供销社在古佛堂办茯苓加工厂,县供销社成立药材经理部。1957年,中西药分别由卫生科和商业局管理,同年底,成立霍山县药材公司。1958年,商业局的西药批发部并入,定名“霍山县医药公司”,隶属商业局,1969年撤销,成立中、西药经营部,归农副产品购销供应站管理。1970年,恢复“霍山县医药公司”,为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多功能企业。在大化坪、漫水河、磨子潭3区设有分站。1985年,全县有工作人员百余人。
一、资源分布
本县地处北亚热带典型地段——大别山主峰白马尖北坡,自然和生态环境良好,为孕育和保存植物、动物的多样性提供了优越的生态条件,药材品种丰富,野生资源蕴藏量较大。1984——1985年中草药资源普查统计,全县中草药有1735种,其中,药用植物1608种,药用动物115种,矿物药6种,其它类6种。尤其是西南部中山区保留着极其丰富的中草药物种质资源,是本县物种资源繁多的地方,也是皖西地区中药材资源的宝库。北部丘陵盆地区品种少,蕴藏量少。中部低山盆谷区品种分布介于两者之间。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测算,全县野生药材资源蕴藏量约6885万公斤,家种家养品种年产量200万公斤。起源古老、遗植物种类较多,特有属、种较多,中草药资源种类垂直分布同森森植被垂直带一致。名贵珍稀品种有霍山石斛(霍斛)、麝香、茯苓、杜仲、天麻等30余种。家野兼种、兼养的品种有桔梗、百合、贝母、丹参、七叶一枝花、小灵猫香等50余种。引种驯化栽培的品种有宣木瓜、黄柏、人参、黄连、辽细辛、滁菊花等20余种。大宗地道的品种有南山楂、夏枯草、五倍子、黄精、断血流、千里光、茯苓、乌梢蛇、夹板龟、白矾、水石、自然铜等100余种。60年代前,本县药材资源种类较完整,由于频繁的经济活动和耕作制度的变更,海拔200米左右的中部地区生态条件破坏较严重,致使部分品种,如半夏、苍术蕴藏量急剧下降。从70年代末起,一面开展野生改家种、家养工作,发展药材生产;一面加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并积极发动群众引种栽培药用植物和驯养野生药用动物,因地制宜发展“地道药材”,巩固老药材基地,发展新药材产区,推动了中药材生产的发展。
二、地道药材
(一)霍山石斛兰科石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丛生,茎深绿色,长约五六厘米,4——5节,上细下粗,呈蚱蚂腿形,粗端直径约0.3——0.5厘米,嚼之多汁、粘齿。茎入药,性微寒,味甘淡,具有生津益胃、清热养阴功效,主治津伤烦渴、内热消渴、阴虚发热、肝肾不足导致的视物模糊和筋骨萎软等症。功效独特,其它石斛不能比。《增补本草备要》评:“斛出霍山,养胃清热,功胜全面。”《本草纲目拾遗》述:霍斛“清胃、除虚热、生津、已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功同生芪”。《百草镜》载:“霍山石斛,干之而不槁,嚼之且无渣滓,味浓厚而富脂膏,养胃益液,却无清凉碍脾之虑,确为无上妙品”。1958年,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保护嗓子,通过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要霍山石斛。1959年,黄梅戏名演员严风英也求霍山石斟以保嗓音。外商也纷纷指名求购霍山石斛。其加工品“枫斗”,国际市场每公斤1000美元以上(1985年价)。由于数百年来只采集而不培育,致使野生资源稀少,濒临绝迹,1950——1975年间,医药公司每年只收购霍山石斛1——5公斤鲜货,后渐难收到。为了变野生为家种,1959年,医药公司在六万寨成立石斛培植场,未成功。1980——1983年间,医药公司两次组织霍山石斛普查小组,并聘请2名采集石斛经验丰富的老药农,对县境内野生石斛原产地10多个乡进行全面调查,蕴藏量约10公斤。
为抢救这一名贵药材,1980年底,叶嗣昌、王会明、何云峙等模拟野生环境,进行采集野生石斛家种栽培试验成功。1981年,省科委列为重点科研项目,“霍山石斛野生改家种实验技术研究”。县医药公司同安徽大学、安徽农学院、安徽中医学院等单位成立霍山石斛研究组,并建立试验基地。经过试验研究,1983年,种子试管苗在试验室培养成功,平均每个朔果含种子2——3万粒,都能萌发出小苗。小苗室外移栽成活率高达80%,为霍山石斛的商品化生产提供了大量种苗。同时,人工模拟野生改家种的霍山石斛,既能分株繁殖,又可扦插繁殖,重要的是创造一个适合石斛生长发育的野生生态环境。种子成熟收获后,采割其茎洗净用火烘干,扎成小把或加工成螺旋状,即成商品药材的“枫斗”,包装外运。用干燥方法贮藏,防止霉烂变质。1985年7月,霍山石斛野生改家种试验技术通过省级鉴定。此项科研成果挽救了霍山石斛,并为进一步扩大生产打下了基础。预计,霍山石斛基地每年可提供鲜果130——200个,经人工培养后能得到种苗400万株,可供栽培2000平方米。计划5年后出口商品石斛1500公斤,产值约150万美元。
(二)茯苓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的真菌,菌丝体在松木上开始为白色,渐变成淡褐色的菌核。新鲜茯苓菌核外皮略皱缩,呈溃褐色,较软,形状大小不定,有球形、长圆形和不规则形。干燥后变硬,外皮薄而粗糙,有皱纹或沟,表面黑褐色和棕褐色,体重质坚,破开后周围淡棕色或粉红色,内部白色细腻,断面颗粒状,无气味甘溃,嚼之粘牙,是著名的“四大皖药”之一。分白茯苓、赤茯苓,以干燥菌核入药,生用。利水渗湿、健脾、安神。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常用于小便不利,有水肿、停饮等水湿症和脾虚、心悸、失眠等症。
茯苓表皮从暗褐色变黑褐色到黑色,并显出深刻皱纹,叫“个苓”,折干率50%。按商品规格要求加工个苓时,削下的外皮叫“茯苓皮”;近表皮处呈淡棕色,加工成块状或片状,叫“赤茯苓”;内部白色处切块或切片,叫“白茯苓”;剩余的边角称“茯苓碎”。加工的不同品种应分别晾晒,干切片晒到半干、压平,再晒到全干。通常片状用木箱包装出口,块状用竹篓装内销。本县以黄叶坪、五金山等地产的刨片最为著名,片薄如纸,色洁白。民国36年前,主要加工刨片,专供出口外销。刨片是取木引窖种茯苓,选中等大小(重约1公斤),均匀干燥后上蒸笼蒸,蒸后去皮再用刨刀(比木匠用的刨子略大一点),刨具反放(刀片向上)下倾,双手持茯苓缓缓推行,刨下之片阴干或晒干。当时刨片价1公斤10块银元(1块银元可购大米15公斤),可见苓价高昂。1960年前,茯苓商品有茯苓个、白片、赤片、白块、赤块、白丁、赤丁、茯神、神木、茯苓皮等近60个规格等级。后简化为10多个规格等级。
1970年前,茯苓价格较稳,但产量低,以后产量高,价格波动较大。种茯苓致富者很多,也有获利甚微者。
(三)天麻兰科多年生草本,无根无叶,不能自营自养生活,必须依靠密环菌供给营养,才能繁殖生长。性味甘、平,归肝经。息风止痉,平肝潜阴,属平肝息风药。常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和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等症。还能祛风湿、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和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等症。天麻生长适宜于气候凉爽、湿润的环境。本县野生天麻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林间和荒地,常年多雨雾,土壤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地方较多。近年改家种已成功,人工栽培天麻已较普遍,以漫水河、大化坪两区最多。全县栽培300——400亩,年产商品天麻50吨左右。
(四)安徽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鳞基入药,味甘苦,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定喘之功效,主治痰热咳嗽,气逆哮喘等症。中医临床使用历史悠久,疗效同川贝相似。本县产的贝母是大别山特有品种,植物分类学家鉴定命名为“安徽贝母”(商品名称“皖贝”)。本县山地几乎都有野生,大化坪、佛子岭、漫水河等区最多,药农挖取作川贝使用。1971年开始野生改家种。1983年,全县出现家种贝母热,舞旗河乡长岭村家家户户种贝母,成了闻名全县的“贝母村”。
(五)桔梗为桔粳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大肉质,圆锥形。根部药用。性味苦、辛、平,归肺经,开宣肺气,法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或咳痰不爽,胸隔痞闷,咽痛音哑和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等症。鲜根用瓷碗片或竹刀刮去外皮,洗净晒干或者用文火烘干,即为药用成品。本县以地方品种紫花桔梗为主,白花桔梗是从东北引进的,只有少数地方栽培。两个品种质量相似。
(六)断血流为唇形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多头风轮菜、灯笼草、山藿香等。是野生中草药,地上部分入药,历来仅作一般消炎药用。70年代初,大林公社老药农刘西堂献出祖传4代秘方,经北京、上海等地有关部门进行药理、功效试验,有显著的缩短血凝时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浓杆菌、痢疾杆菌有杀灭作用。临床用断血流治疗各种出血症277例,总有效率94.6%。对单纯紫癫,过敏性紫癫疗效更为显著,有效率100%;对血小板减少和缺少凝血因子的贫血症疗效分别为77%和67%。上海第一医学院妇产科医院、上海国际妇幼保健院临床治疗子宫性出血700例,总有效率80%;用于治疗各种外伤性出血和恶性脓肿有效率100%;对鼻出血和牙龈出血能迅速止血,且无副作用。据1985年药源普查统计,全县野生蕴藏量万吨以上。一般在开花前用刀割取地上部分全草,放通风处晾干,或放在阳光下晒干备用。为保护根系,利于繁殖,应严格杜绝连根拔起的不良做法。
附:中成药断血流片断血流片的研究,1971年被列入国家科研重点项目后,在省卫生厅组织领导下,成立了科研、医院、生产厂家共57个单位参加的“断血流科研协作组”。在临床药理方面多次证明断血流片在妇科用药上疗效优于“云南白药”。1974年通过省卫生厅鉴定,列入安徽省药品标准,1977年列入《中国药典》,1978年获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奖。1982年省科委又组织对断血流第二阶段研究,发现对血管壁异常所致的各种出血性疾病疗效十分显著。断血流片由“霍山县制药厂”独家生产,1978年生产18万瓶,产值19.8万元。1980年,因扩建厂房,安装设备,仅生产10万瓶,1985年生产50万瓶。产品畅销国内外,出口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和港澳地区,深受欢迎。年出口总量2万瓶,创汇4万美元。
(七)杜仲杜仲科杜仲属的落叶乔木,干燥树皮入药,性味甘,微辛、温,归肝、肾经。有补肝益肾、强筋骨、安胎功效。主治腰脊酸痛、足膝痿弱、肾虚尿频、胎动不安等症,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杜仲是阳性树种,宜选择向阳处栽培。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最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里。剥下的杜仲皮用开水烫泡,皮展开后,互相重迭,放置平地,下垫稻草,上用木板加石块压平,再用稻草覆盖“发汗”,约1周后,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刮去粗皮,按规格修切整齐,即为成品药材。
(八)麝香是雄麝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新鲜时柔软而潮湿,带有光泽,干燥后变成粒状或粉末状,具浓厚的香味。麝香是珍贵的中药,能促进各腺体的分泌,有发汗和利尿作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有助于昏迷病人的苏醒;又是通窍剂,能通诸窍、开经路、通肌骨。主治风痰、伤寒、瘟疫、暑湿、燥火、气滞、疮伤、眼疾和口、齿、咽喉等症。几十种成药如六神丸、牛黄清心丸、人参再造丸、回生急救丹等都需用麝香作配方。麝香不仅是贵重的药材,还是日用化学工业不可缺少的高级定香剂。
本县麝香出自大别山原麝(俗名香獐子)体内,原麝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小型鹿类动物。腹部肚脐同睾丸之间的正中线处有一突出于体表,长约25——40毫米的椭圆形香囊,囊内有一个麝香腺,含有麝香颗粒,发情季节特别发达,在靠近尿道口附近有一开口与外界相通。一岁半开始,麝香腺便分泌一种乳白色液体,以后每年5——8月周期性地分泌一次。乳白色液先是极腥臭的糊状物,约经一个半月逐渐变干,成褐色或咖啡色的香气袭人的麝香块或麝香粒。3——13岁是泌香的高潮期。一头雄麝,年产湿香约14克(干香8克多),最高年产湿香26.8克。原麝主要分布在漫水河、大化坪、磨子潭、佛子岭和诸佛庵区的中、低山区。分布虽广,但种群密度太低,据测算,全县野生原麝约200多头。由于长期猎捕,公母仔麝一并捕杀,有香割香,无香吃肉,加之天敌的侵袭,森林的破坏,野生原麝资源逐年减少。
为了保护资源,促进原麝的繁殖和发展。1958年,在距佛子岭水库大坝上游200米处一半岛上建养麝试验场,开展麝的人工驯养繁殖,疾病防治和杂交育种等研究工作,保护了麝的种源。人工饲养,定时活体取香,提供了一定数量的麝香商品药。原麝驯养,应及时把捕到的野麝放入空气流通、用麻袋黑布遮挡起来的笼箱内,避免过于惊恐,运到暂养地休息半天,给少量饮水后,送进养麝场,喂以喜食的鲜嫩、优质饲料。取香选3岁以上的壮年雄麝,绑在取香工作台上,用具要严格消毒,然后切开囊口,把取香匙慢慢伸入囊内,转动取香匙向外取麝香。把取出的湿香放进干燥器或恒温箱内干燥后,保存在密闭的容器内,防止受潮发霉。本县历年有记载的胃香收购实绩(包括狩猎取香)是,1954年12公斤,1979年50克,1985年27克。麝已列入国家级保护动物,严禁猎捕的同时,应加强人工驯养,活体取香。
附:地道药材名录何首乌山茱萸五加皮厚朴夏枯草辛夷丹参苦参黄柏射干苍术草乌乌梢蛇龟板鳖甲豹骨五味子桑白皮土荆皮地骨皮天南星半夏黄精玉竹百合淫羊藿金银花干葛槐米山楂威灵仙牵牛子海金沙金钱草八月扎平地木五倍子桅子柴胡枳壳紫苏荆齐苍耳子马兜铃清风藤白天冬麦冬蜂蜜石苇卷柏南沙参前胡白果金樱子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白头翁细辛鱼腥草仙鹤草马鞭草败酱草车前草贯仲瓜篓芍药虎杖合欢皮茜草淡竹叶薏苡仁香附子
三引种驯化药材
(一)人参五加科植物,根入药,具有补气,固脱,生津,安神之功能,是高级补药之一,主产我国东北诸省。本县1977——1979年连续3年从辽宁、吉林引进种籽70公斤,3年生参苗250公斤,在漫水河区长冲药材场、三河药材场试验栽培成功。人参喜寒冷、湿润,忌强光直射,两药材场分别选偏东北的老林坡地,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本县人参栽培,育苗3年后移栽,移栽3年后收获的“三、二制”。1977——1979年,每年栽参4亩,1980年后,每年栽参1亩。每年10月中旬起挖收回,按需要可分别加工成红参、糖参、生晒参等不同规格的人参。1979——1985年共收红参75公斤,生晒参5公斤。是本县引种成功药材之一。
(二)黄连药材商品中黄连又称川连、味连、鸡爪连。属毛茛科植物,根状茎入药,能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主产四川、湖北等地。同属植物中还有三角黄连(雅连),峨嵋黄连(凤尾连),云南黄连(云连)。本县1973——1979年,先后从湖北恩施引进种籽25公斤,分别在漫水河区四季坪、卫星、蔡家河、五峰山、长冲、王家店、三河等地药材场育苗10多亩。由于黄连的生长周期长,受栽培条件的限制,全县仅移栽5亩。只有长冲场产过30公斤,四季坪场产过5公斤。栽培逐年减少,现仅长冲场有少量栽培。
(三)延胡索别名玄胡、元胡,为罂栗科植物,干燥块茎入药。其功能据《本草纲目》记,“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是镇痛效果明显的中药材。主产浙江,本县引种栽培较早。60年代末,山区开始引种试种,逐渐发展到全县各区都有栽培,以漫水河区高山、太平两乡最多。1975年曾出现栽培高峰,达500亩,亩产鲜块茎350公斤,高达500公斤。80年代初,各地生产重点转为地道药材为主后,才逐步减少,每年保持5——10亩。本县生产自给。
(四)白术菊科植物,根状茎为药材。是健脾胃、燥湿和中之药。主产浙江,我省长江流域广为栽培。本县1971年引进种子5公斤,漫水河区四季坪药材场、长冲药材场育苗后移栽5亩,1972年产白术850公斤。后逐步发展到全县,1977年,全县种植40亩,漫水河区白术栽培已推广到千家万户,尤其高山乡农民把种白术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五)玄参别名元参、黑参,玄参科植物。根入药,能滋阴降火,润燥生津,消肿解毒。本县1971年零星引种栽培,1972年,从湖北英山县和本省岳西县引进玄参芽150公斤,在漫水河区广为栽培。1974年,全县发展70亩,最高年产1万公斤,70年代平均年产0.5万公斤。收获后,除去茎叶,挖出根,剥脱子芽(留种用),反复堆晒40天全干,供药用。
(六)滁菊菊科,花入药,有疏风散热,清心明目功效。滁县产叶滁菊,本县1972年引进滁菊根500株,在全县各区药材场栽培,份根和扦插繁殖,以分根为主,霜降前花开时采摘头状花序,烘干或晒干。漫水河区四季坪、长冲、卫星等药材场发展较快。到1975年,全县种植50亩。70年代,平均年产滁菊2000公斤,最高达2500公斤。
(七)川牛膝苋科,根入药,有活血祛淤,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功效。本县1971年在大化坪区试种5亩,初见成效后,又在该区青枫岭、俞家畈两乡的海拔1000米以上山区大面积栽培,并扩大到漫水河区。70年代,全县年产2000公斤,1975年,全县发展到50亩,年产高达5000公斤。
引种药材名录70年代初,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普遍推开,掀起了一根针一把草防病治病的热潮,本县山区大办药场,形成药材生产的高潮。一面开展野生改家种,一面进行“南药北移,北药南种”的引种试种,先后共引种18个科33种药材,成功并推广生产的有20个品种,现仍在生产的仍有11个品种:五加科人参。毛茛科黄连、丹皮。罂栗科延胡索。菊科白术、滁菊花、紫苑、冬花、云木香。玄参科玄参、地黄。苋科川牛夕。伞形花科川芎、白芷、防风、当归。桔梗科党参。豆科黄芪、甘草。唇形科荆芥、薄荷、藿香。川续断科川续断。百合科平贝母、浙贝母。十字花科板兰根(大青叶)。忍冬科济银花。楝科川楝子。鼠李科酸枣。龙胆草科龙胆草。胡芦科双边瓜萎。石竹科孩儿参(太子参)
四购销
本县中药材购、销和出口以茯苓为大宗,占地产药材90%。民国14年(1925年)前,除茯苓外,地产药材主要销售本县。民国25年前,每年出口茯苓均达2万公斤,最高达三四万公斤(1950年前,药材由私人经营,收购量根据销售量确定)。1950——1955年,地产药材如麝香、茯苓等由土产公司代购。1956年后,由国家医药部门经营,各区、乡、村设有收购网点。1957——1980年,药材销售多为计划调拨,到1985年底,已有8种地产药材通过外贸部门出口。
(一)收购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前,本县就有7家私人小药店经营药材收购和零售,主要是药农采集,商贩贩卖的。收购的地产药材主要品种有茯苓、半夏、何首乌、桔梗、厚朴、麝香、金银花、石斛、苍术、天冬、麦冬、南沙参、天麻、黄精、玉竹、苏梗、益母草等30余种。其中茯苓收购量达20050公斤。民国11年,全县地产药材年收购26550公斤,其中茯苓23500公斤,半夏800公斤,苍术700公斤,厚朴500公斤,桔梗400公斤,何首乌450公斤。中药店以同寿昌、济生远两家规模较大,不但经营药材收购、零售,同时办理药材批发业务。这两家经营有方,资金较雄厚,故能不断扩大药材的外购范围(远购于六安,亳州、安庆、武汉等地),外购药材有当归、党参、人参、燕窝、广桂、白术、山药,防风、白芷、陈皮、青皮等40余种。21——28年,由于当时市场竞争激烈,城关仅存同寿昌、德庆昌(原济生远)、萧宏生3家中药店。因药店仅限于做生意,满足自家的需求,故中药材生产发展缓慢,地产药材收购量逐年减少。民国29年,落儿岭的两家茯苓行,专门代客收购茯苓和其它地产药材,30——35年,每年收购有60个品种5万公斤之多。解放后,药材品种和产量逐步增加,尤其是地道名贵药材发展更快,如1953年收购霍山石斛11公斤,1954年购日香12公斤,1957年收购豹骨75公斤(27架)。1957年,药材公司设药材收购门市部,并委托各区、乡供销社、乡医院(偏辟山区委托村联合诊所)为代购点。1978——1984年,先后在漫水河、磨子潭、大化坪设医药站,1982年起委托专业户代购,到1985年,全县已有私人代购点14个,收购的地产药材215种。
(二)外销历史上中药材销售,受资金和贮藏条件限制,尽量同收购持平。民国12年(1923年)前,茯苓外销量较大,霍山石斛和麝香由小商贩通过各种渠道有少量外流。随后,茯苓、半夏、何首乌、厚朴、苍术、桔梗、麝香、豹骨、霍山石斛等品种都向外销售,远销亳州、安庆、武汉、上海、天津、济南等地。29年,落儿岭两家茯苓行开业后,药材外销量随之增长。30——35年销售量均达4.5万公斤,其中茯苓高达3.4万公斤。36年——1956年,因出口中断,外销量随之下降。1957年后,地产药材销往全国各地,销售量逐年增加,主要品种如金银花(1965年前),天麻(1975年前)仅在县内销售,杜仲,1978年前仅能满足县内供应,山茱萸,1980年前需从外地购进,1980年后开始外销。近年来,中药材向外销售量逐年增加,到1985年止,地产药材外销品种达200种之多,外销50多万公斤。
(三)出口中药材出口,历史上仅限茯苓一种,通过武汉口岸向外出口,规格有茯苓刨片、茯苓神、茯苓块等。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民国28年(1939年),每年出口量均达2万公斤。29年后,出口量最高达3.5万公斤。36年起,因无口岸,中断出口。1964年,何首乌通过供销部门出口2500公斤,到1975年止,先后有火麻仁、夏枯草、白苏子、桔梗通过六安药材站,由外贸部门向外出口。1982年后,市场进一步开放,搞活,中药材大量打入国际市场。1983年,夏枯草通过外贸部门出口8000公斤。1985年,茯苓(茯苓白片甲、乙、丙、丁级,茯苓白块,茯苓片丝,茯苓白碎等)出口7500公斤,远销日本、新加坡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随后茯苓、夏枯草、鱼腥草、草乌、苍术、桔梗、银杏叶、槐米8种地产药材同外贸部门签定了80万公斤出口合同。
上一篇:第一节 茶叶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