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清光绪《霍山县志》记,“霍山黄芽之名已肇于西汉。《史记》记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本县曾隶属寿州故称寿春之山)。宋代开设霍山场,年卖茶266154.5公斤。明代、黄芽已列入皇贡之品。但以黄大茶为大宗,也有少量小茶、片茶。主要运销苏州、亳州、京都、山西、山东、东北、河南周口和湖北黄安一带。数量是皖西之首,茶叶品质优良,素享盛誉。产量(仅凭出售数的片断记载),民国7年(1918年)100万公斤,12年117.5万公斤,19年175万公斤,28年117.4万公斤,31年80万公斤。38年,茶园面积27953亩,产茶91万公斤。
解放后,茶叶生产有较快发展,以1959、1965、1974年发展最快,到1985年,全县有茶农5.7万户,茶园66048.85亩,其中可采面积5.52万亩,产茶207.59万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长136.6%和128%。1949——1985年的36年间,茶园面积年均增长2.4%,茶叶产量年均增长2.3%。历史上主产黄大茶,随着国际贸易市场变化,先后于1950年由黄改红,1970年又改红为绿,现主产黄大茶和“霍山珍眉”。名茶有“霍山黄芽”、小茶、瓜片、菊花茶、小岘春、兰花茶等。70年代,全县总产1650吨,绿、黄茶各占一半。80年代,产绿茶1270吨,占总产的70%,以外销为主,绿、黄并举,恢复、创制名优茶,出现多茶类生产格局。茶类改制推动了机械制茶。全县现有108个电力绿茶初制厂,实现初制全程机械化,全县茶叶初制作业机械近千台,动力机械709台1692千瓦。初具规模的县茶厂实现精制加工厂机械联装连续化生产,出口茶评部优。黄大茶仍手工制作,传统质量风格减弱,产区缩小。全县1974年产茶150万公斤,1976年产茶172万公斤,创解放以来最高水平。1981年,实行集体开茶园、分户管,茶叶生产发展较快,产量突破200万公斤。
为发展茶业生产,民国13年,在诸佛庵东岳庙筹建安徽省霍山茶叶改良场,14年建成,19年春停办,28年3月恢复,直到解放。茶改场有土地79.75亩(其中茶园46.42亩),进行茶树栽培、初制技术推广和示范。1971年冬,在南岳山麓荒坡开茶梯115亩,1972年1月成立“霍山县南岳茶叶试验场”(属霍山茶厂内销分厂),配干部5人,进行丰产栽培,品种对比、生物防治、香花繁育等项试验和示范。1954年,成立县茶叶技术推广站。1955年秋,农业局下设特产股,70年代,农业局设多经股,现有技术干部16名(其中农艺师3人、助理农艺师5人、技术员8人)。1980——1984年曾聘用农民茶叶辅导员44人。
一产区面积
(一)范围本县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地、低山丘陵和坡度在25度以下的地区大都产茶,茶树遍布全县。解放前,茶叶生产是小农经营,大多是粮茶间作,老式丛播,分布在山区的山谷洼地或穿插在山脚坡地,平地次之,山坡更少,地边也有地块小而零散的茶棵点缀。解放后,茶园由山区向丘陵发展,在地脚后山坡改梯种茶的同时,开辟集中连片的新式条播密植茶园。全县282个行政村,3218个居民小组,有279个村3078个居民小组种茶,种茶农户达5.6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9%。茶园从东北到西南,随着地势增高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海拔200米以下的北部丘陵区97个村,15847亩,占总面积的24%;海拔700米以上的中山区31个村,6869亩,占总面积的10.4%;海拔200——500米低山区和海拔500——700米的中山峡谷区151个村,43336亩,占总面积的65.5%。其中坡地茶园53753亩,占81.4%:梯地茶园12290亩,占18.6%。在坡地茶园中,小于15度的平缓坡地30746亩,15——25度陡坡地16908亩,25度以上急坡地6105亩,其中35度以上陡急坡地约有1500亩。茶园土壤有黄棕壤、棕壤、潮土、紫色土4大类,以黄棕壤为主。丘陵区的下符桥、三尖铺、落阳河、三板桥、佛子岭、戴家河、新店河等地有紫色土和粘盘黄棕壤。普通黄棕壤、粗骨性黄棕壤和山地黄棕壤约占85%;粘盘黄棕壤、马肝土和中性紫色土各占4%;酸性紫色土、潮土等其它土壤占7%。1984年,11个点实测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数据是,土层深60——90厘米,活土层深15——60厘米;有机质0——20厘米层1.32——2.39%;20——40厘米层0.56——1.44%,40——60厘米层0.35——1.30%;速效磷0——12PPM,速效钾29——132PPM。
(二)产区本县以黄茶和绿茶为主。1950年,皖北人民行政公署为恢复和发展大别山区茶叶,以履行中苏贷款协定,同中茶公司屯溪分公司签订合同,在霍山农场(设在诸佛庵东岳庙内),共同试制外销红茶115箱5278公斤,运销苏联。1952年,全面改红,先外山,后内山。祁门和浙江茶师来县指导,每年茶季,六安茶厂又派来大批茶工辅导,改红工作进展顺利。1956年,19个乡制红茶,1958年17个乡48个高级社制红茶,共制红毛茶34.36万公斤(舞旗河、扫帚河、汪家冲乡全部改红);1959年,烂泥坳公社改红,1960年真龙地、滴水岩公社改红。1969年底前,有30个公社,1.3万亩茶园生产红茶,产量53.5万公斤。黄大茶产区有14个乡(镇),8578亩茶园,产量61万公斤(包括红茶区粗老黄茶10万公斤在内)。根据1970年2月10日,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财贸小组(70)外财第021号文件,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抽调技干、老茶工和评茶员16人组成改绿工作队,分4个组到4个茶厂(团墩、三里店两个电力茶厂,大林、清潭沟两个半机械化茶厂)进行红改绿试点。规定4个厂的春茶加工干毛茶2.8万多公斤,实产18110公斤,比上年同期红茶增加17%;销售43162元,比同期增加30%;每担炒绿均价比上年红茶高12.43元。各自高出邻近茶厂20元以上。同年夏茶再扩大改绿10个茶厂,四顾冲、马氏祠、牛角冲、西溪(电力厂)、小庵子(动力厂)、柳塘庄、金家冲、朱家畈、乌牛河、大岭(半机械化厂)。春、夏茶改绿试点的14个厂分属10个公社,干茶加工任务13.3万公斤。机械设备有杀青锅21台,64—I型揉茶机52部,炒干锅62台,动力机18台90千瓦;使用资金9.8万元,其中自筹3.8万元,贷款3.5万元,国家无偿支持改绿试验费2.5万元。1971年春,全面改绿。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设立茶改办公室,公社、大队成立茶改领导组。发动群众,土法上马,建厂改绿,建厂资金以自筹为主,国家支持为辅。舒茶公社、屯溪茶叶实验场及芜湖地区都派技术员来帮助改绿。县内5个机械厂全力以赴,日夜赶制、安装茶叶机械,全县挑选1074名农民奋战一个茶春,14个公社建成炒青绿茶厂137个,除东西溪公社56个手工茶厂外,都是电力、动力、水力、半机械化4种类型并存,耗资百万元以上。全县生产炒绿毛茶55.66万公斤,产值125.89万元,同1969年生产红茶53.5万公斤,投放金额120万元相比,实现了产量产值双超。1974年,白莲岩公社建改绿厂5个,上土市公社傅家山大队黄茶改绿茶;真龙地公社先由红改黄,1975年再由黄改绿,办5个茶厂,全县改绿工作结束,共投资250万元,其中80%社队自筹,国家下拔39.35万元(省拨茶改费38万元,专区拨茶改费1.35万元)。此后,随着市场变化,有时扩大改绿,有时停绿制黄。1979——1982年,上土市公社的黄栗炒、傅家山大队,古佛堂公社的古佛堂、六道河、江子河大队先后黄改绿。1983年,大化坪区舞旗河乡的王家河、大河北、斑竹园、文家畈、姚家畈5个大队炒绿茶厂重新炒制黄大茶。漫水河区的六道河、江子河、陡沙河等厂改为分户炒制黄大茶,1984年出口茶积压。全县调整茶叶布局,压绿扩黄,与儿街、下符桥、磨子潭3个区春制炒绿,夏制黄大茶;真龙地、舞旗河、白莲岩、宋家河4个公社恢复炒制黄大茶。
1985年底的茶区分布是,下符桥区的5个乡(镇)、与儿街区的5个乡(镇)和磨子潭、西溪、单龙寺、宋家河4个乡(镇)是春绿夏黄茶区。佛子岭区的7个乡(镇)、诸佛庵区的8个乡(镇)、城关镇的1个村和县茶厂是全绿茶,6个区(镇)29个乡(镇)188个村,有茶园43527亩,生产干茶121.94万公斤,占全县总产量的58.74%(其中炒青绿茶85.37万公斤、黄大茶29.15万公斤,其它茶类7.42万公斤)。大化坪区的5个乡(镇)、漫水河区的9个乡(镇)和磨子潭区的胡家河乡是黄大茶产区,3个区15个乡(镇)91个村,有茶园21016亩,生产干茶85.65万公斤,占全县总产量的41.26%(其中黄大茶81.71万公斤,名优茶3.47万公斤,炒青绿茶0.47万公斤)。名优茶产区散布于黄绿茶区的高山地带,其中黄芽茶的主产地是大化坪区大化坪镇的金鸡山,舞旗河乡的姚家畈(包括文家畈),宋家河乡的金鸡山,太阳乡的金竹坪,船仓乡的铜锣寨等,有茶园千余亩,年产黄芽0.37万公斤。片茶产地是诸佛庵区沿响洪甸水库同六安、金寨两县相邻的村、组,有杨士岭、小干涧、沿河、上谷、石家河、姜许冲等村,有茶园约500亩,年产片茶0.52万公斤。下符桥区的洪山、三尖铺、龙井冲也有少量片茶生产。菊花茶仅诸佛庵乡的鹿角冲、俊卿等村无批量生产。小岘春正在挖掘试制。小茶以南岳山为中心,包括佛子岭到三板桥和与儿街、樊冲、但家庙、落阳河、下符桥等地,年产5万公斤上下,近年市场放开,有增长势头。
(三)面积1981年冬——1984年初,先后两次普查,逐块丈量全县茶园面积,实地检测和调查访问相结合,测得全县茶园66048.85亩,其中可采面积47222.98亩,另有零星茶丛562805丛。有大小茶园42221块,其中10亩以上的地块251块,7627亩,占茶园总面积的11.5%,最大地块37.9亩(解放前遗留下来的):最小地块仅0.26亩,平均每块面积1.56亩。万亩以上的有谩水河、诸佛庵、磨子潭3个区,共有茶园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0%。解放前遗留下来的衰老茶园32599.38亩,占总面积的49.36%;1979年前开辟投产的茶园14651亩,占总面积的22.18%;1979年及以后开辟的幼龄茶园18798.47亩,占总面积的28.46%。树龄结构,壮年少,老幼年多,青黄不接。丛播38484亩,占58.3%;单行条播22932亩,占34.7%;双行条播1585亩,占2.4%;三行条播密植速成茶园3048亩,占4.6%。承包到户的茶园53401.78亩,占80.85%;自留地(山)茶园12499.07亩,占18.92%;国营场、站茶园148亩,占0.23%。全县茶树平均高64.38厘米,树幅82.87厘米,树冠覆盖度22%,丛播茶园亩有丛数214丛,按可采茶园面积计算平均亩产干毛茶38.3公斤。
茶园面积变化曲线图(1949—1985年)

二品种产量
(一)茶树品种本县解放前茶叶品种全是自采种的地方茶树群体。解放后,大量引进省内外种子直播,无性良种繁育处于示范阶段。本县当家地方群体有属中叶型的棋江中叶种,漫水河中叶种和大化坪金鸡种。茶树地方群体品种组成比例大致是,大叶种(叶长×叶宽为40——69平方厘米)占10%,小叶种(20平方厘米以下)占20%,中叶种(21——39平方厘米)占70%(是本县茶树群体主体品种)。这3个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适制多茶类,鲜叶内含物质丰富,毛茶外形、内质良好,经祁门茶叶科研所1982年10月16日评审,六安地区8个调查点送检毛茶样,外形等次为1、6、3、内质评分为87.5、83.8,等次排列为1、2、4。
3个品种毛茶品质审评表

3个品种蒸青样的化学成份中,同茶叶品质关系密切的氨基酸含量较多,金鸡种超过了福丁大白茶、鸠坑种和祁门杨树林茶种,水浸出物亦较多。
3个品种化学成份分析表

3个品种长势健壮、芽头粗壮、叶质软嫩,适制性强,是本县茶叶原料内质好的主要因素。
3个品种形态特征和物侯期

茶树品种主要分布范围大致是,当地3个优良群体面积约3.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54.6%,其中棋江中叶种1.5万亩,主要分布在诸佛庵、与儿街、下符桥、佛子岭、单龙寺等地;漫水河中叶种约2万亩,主要分布在漫水河、大化坪、磨子潭等地;金鸡种约1000亩,主要分布在大化坪金鸡山和乌米尖等山地及其周围地区。引进外地优良群体2.3万亩,占35%,其中祁门槠叶种和湖南安北大叶种分布在外山4个区的乡村茶培场和重点居民组。其余数千亩为小叶种、柳叶种,散布各茶区。全县无性良种茶园面积不足百亩。解放后十分注重茶树良种推广工作,1956年,调进祁门槠叶种6万公斤,分发农民直播新辟茶园。1958年,分区培训千余人次,推广茶树短穗扦插。机关干部、社员群众参加采剪茶条,扦插苗圃3000余亩。诸佛庵乡新民二社项家冲茶叶试验组的7分地扦插苗,发根成活率达85%。1978年冬,选诸佛庵茶培场的河湾田2.7亩建苗圃,繁育良种。1979年2——3月间,先后从祁门调进安徽一号2500株,从黄山茶林场调进福丁大白茶1200株,定植苗圃用作母穗园(面积2.3亩),1980——1983年,剪穗扦插繁育苗木,4年来采用三季扦插25万株,成活8万余株,出圃6万余株。1979年,测得大化坪乡金鸡山大队金鸡挡茶园内有1棵大茶树,树高1.4米,树幅3.4米,从这棵茶树上采摘的鲜叶炒制黄芽,品质极佳。区农技站茶叶技干于当年夏茶前把这棵树台刈,1980年剪条扦插,育苗成活30株。1981年剪穗扦插500株,成活300株,1984年再剪穗扦插5000株,成活3532株,平均苗高25厘米,两批无性扦插茶苗皆先后出圃定植。1984年春,从休宁县茶树良种场运进10万株两年生无性扦插苗,福丁大自茶,定植于黑虎山村吴小岭居民组,建成9亩示范园,在县、区茶叶技干指导下,精心管理,成活率达95%以上,此品种表现发芽比当地种早10天以上,芽壮毫多,持嫩性好,4月初炒小茶卖(茶价高)后,再采炒绿茶也不晚。
(二)产量:解放后,本县茶叶产量一直居皖西茶区之首。1985年,生产各类干毛茶207.59万公斤,其中黄大茶占53.4%,炒青绿茶占41.35%,其它茶类占5.25%。漫水河区的黄大茶占全县13,居首位;诸佛庵区以炒青绿茶为主,产量居第二位,并呈上升趋势;依次为磨子潭、与儿街、佛子岭、大化坪、下符桥区。产茶最多的乡是诸佛庵乡,总产151吨,平均亩产干毛茶83公斤,诸佛庵茶培场258.8亩茶梯,平均亩产136.7公斤;桃源河乡茶培场的10年生密植速成茶园,平均亩产绿干毛茶338.5公斤;高山乡皮家畈组1981年直播的2.84亩密植速成茶园,每亩采制黄干毛茶280.6公斤。
1985年分渠道购销量比重

历年各种茶叶产量统计表

三茶园建设
(一)茶树栽培:茶行排列分丛播和条播。丛播茶园(解放前的茶园大多属这种类型)的丛距4——5尺(市尺),也有6尺左右的,每亩300丛。大都是茶粮间种,以粮为主,山区有油桐、茶树、林木轮作习惯,茶棵是稀植丛播。条播茶园分单行条播、双行条播和三行密植3种类型。单行条播,行距4.5市尺,株距1市尺,每亩1333丛,有效株数4000株,双行条播,在单行条播播幅内增加1行茶丛,行距4.5市尺×2(行)×1市尺(小行距)×1市尺(株距),每亩有效株数3000株。亩产干毛茶100公斤以上,少数达200公斤。三行密植,在条播茶园播幅规格内增加茶行,缩小株距,即大行距4.5市尺×3(行)×1市尺(小行距)×7市寸(株距),每亩6667丛,苗2万株。亩产干毛茶200公斤以上,少数达300公斤。
立地条件分坡地茶园和梯式茶园。坡地茶园解放前的茶园全是顺着坡向等高丛播,一般山顶有树林戴帽,茶园同林带交接处挖横隔离沟,茶园地脚和农田相接,有沙。梯式茶园20年代,省立霍山茶叶改良场在诸佛庵镇的白阳山开辟第一个20亩带状茶梯。解放后大力推广改梯种茶,60年代初,在诸佛庵、扫帚河、佛子岭等地连片集中改梯种茶,山坡地15度以上都改成等高水平的梯式茶园,梯宽4.5——6市尺的单行条播,梯宽8市尺——1市丈的双行条播,大头小尾茶梯在宽处插播一短行。
播种方法分茶籽直播和茶苗移栽。本县历来是茶籽直播,因茶苗移栽法的技术难度大,成活率低,很少采用。丛播茶园茶籽直播法解放前茶农播种茶籽时,按丛距挖播种穴,穴深2——3市寸,每穴放茶籽20——30粒,多的40——50粒,穴中放一木碗;把茶籽均匀散布在碗周围的土中,再取去木碗,在穴中央放米豆数粒,再复土盖子,插上竹签作标志。条播茶园茶籽直播法把霜降边采摘的茶籽,用孔径10毫米的篾筛筛分,筛面的茶籽用清水浸泡3——5天,把沉底的茶籽捞起在室内干燥处摊放,用于直播。浮面和筛下的茶籽另选地育苗,以备补棵。播种时按茶行先开播种沟,沟宽10厘米,沟深3——5厘米,每隔20——23厘米播茶籽6——8粒,上盖沙或生黄土,插上竹签。单行播茶园每亩10——15公斤,3行密植茶园每亩40——50公斤。直播以冬播为多,只有少数春播。
(二)茶园管理对丛播条播和衰老茶园采取不同管理方法。丛播茶园管理幼苗出土后,靠米豆护苗或蓄草遮荫,一般当年不拔草,不浅锄,不施肥,秋后或来年春骄耕挖,间作粮食,一般5年后才有茶采。本县70年代前,成年茶园管理水平低下,实行生产责任制后,茶园分到户,茶农才注重耕锄、施肥,及时采摘。茶谚云:“茶叶不要粪,一年三交订”、“春山挖破皮,秋山挖见底。”有的地方用羊角叉搜茶棵,砍老枝,掰枯桩,以“清兜亮脚”。有的地方锄茶山时把茶棵上方掏空,下方围土,即“上有养鱼塘,下有来龙,(Gàng山脊)”;有的地方每年秋挖时,挑山脚下的淤泥进茶园,取客土围茶棵,山顶开隔离沟(宽2——3市尺,深3——4市尺),沟内筑埂,沟头有沙垱;有的地方茶园结合种粮,亩施200担家杂肥,还有割草埋青习惯。老茶园不修剪,任其自然生长,当茶树衰老无茶可采时,在摘春茶前,用刀把茶树齐地面砍掉,枝叶放在桩上,晒焦后点火烧掉,让其不定芽抽发新枝,养两年采摘,叫“砍茶棵”。
条播茶园管理解放后提倡条播茶园,但大多数农民仍沿用老式丛播茶园的管理方法管理茶园。条播茶园管理要求,幼年茶园管理主要是定型修剪和施肥。从2足龄开始到4足龄,按5、5、5(寸)留桩高度定型修剪,树高8寸以上,有2——3个分枝,进行第一次定型。用弹簧剪剪去5寸上枝叶,当年高度长到1.5尺,次年春茶前再在1尺处,用篱剪平剪,为第二次定型。第三次定型在1.5尺处平剪,树高70厘米时正式投成。幼年茶树施肥,按树龄分年施纯氮量为1、2、3、4公斤。成年茶园管理实行春中果、夏浅锄、秋深耕,冬培土,茶梯拨(修)坎两三次,药剂治虫,按产定肥,每生产1000公斤干茶施纯氮14公斤,氮、磷、钾三要素配比为5∶1.5∶1。队(户)茶园一基一追,秋冬每亩施200担农家肥,春茶前施尿素15——20公斤,诸佛庵区有些地方还追一次夏茶肥,每亩10——15公斤不等。乡、村茶培场专业茶园一般一基三追,即秋挖亩施菜饼50——100公斤,春、夏、秋茶前各追一次化肥,比例为50%、30%和20%。夏秋茶期间喷药治虫。春茶前或秋茶封园前轻剪一次或隔年剪。采摘多年后,对有的茶树进行10——15厘米深度的修剪。
衰老茶园管理采取改土(深耕施肥,挑客土,坡改梯)、改园(用种子直播、茶苗移栽或老茶树头年砍棵,第二年带土移植归并,补棵增密)、改树(把未老先衰干枝健壮而采摘层衰败的茶园,春茶后或夏茶时,在离地1——1.5尺处修剪改造)的综合改造措施。山外茶区在7月20日前,内山在7月5日前剪完。对衰老茶树,春茶前后离地2——3市寸处台刈。改树前后都要深挖追肥。1977——1985年底,共改造低产衰老茶园15428亩。对6个低改示范点的144.55亩茶园调查,低产茶园改后比改前产量增加20.37%,收入提高72.14%,茶树长势也越来越好。
(三)密植速成茶园1975年10月,以农业部门为主,组织农商两家10名技术干部,到贵州省湄潭县省茶科所参观学习密植免耕茶园栽培技术后,农业局即拨试验费3300元,在7个区布点17处,示范面积78亩。分年推广面积为,1976——1979年174.7亩,1980年181.85亩,1981年240.13亩,1982年604.00亩,1983年1830.93亩。到1985年止,全县7区44乡(镇)有223村1022组(场),栽培密植速成茶园3031.58亩,其中20亩以上的有9个组,10——19亩的有41个组,其余972个组在10亩以下。但家庙乡吴小岭组13.36亩密植速成茶园,1981年春播,1982年夏定型,第3年打顶,第4年投采,亩产干毛茶40公斤,亩产值82元,高出当地生产水平四五成。佛子岭镇有个专业户有0.48亩密植速成茶园,全部施猪尿、酒糟、三季采制小茶,3足龄共采制干毛茶72公斤,得款442元。桃源河乡茶培场种植早,面积大,单产高,效益大,首创亩产炒绿干茶338.5公斤,亩产值1015元,冠皖西茶区。
桃源河乡茶培场密植速成茶园栽培技术桃源河乡茶培场是1975年冬,全乡农民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在西石门口辟山改梯兴办的一所乡办茶培场。共有茶园213.7亩,其中梯式条播茶园178亩,坡地密植速成茶园35.7亩,占全场16.7%,生产干茶5468.9公斤,平均单产153.19公斤,总产值17047元,占全场的30%。茶园在1983年承包给3个作业队。栽培时选坡度27.5度柴林,黄沙土,土层深1.5尺以上的场地,全垦深挖,第一次挖去树根,第二次清理场地,第三次普遍挖深1尺。茶行171.63×35×29厘米,以3行为主,少数4行等高条列式,每亩4020丛15901株。茶籽筛选并用清水浸种后,当年12月直播。亩施25公斤过磷酸钙。3足龄定型修剪、锄草,少肥,留养。4足龄投采,一基三追,留大叶采,多次分批采过渡到留大叶,夏秋留鱼叶采,三季采茶。改深耕为浅锄,改根部施肥为叶面撒施,改每年春茶前轻剪为隔年剪或秋茶停采时剪。
(四)基地建设:办茶培场1958年,全县各公社集中劳力改梯种茶,但无专人管理,开得多,成园少,不久全县仅存诸佛庵乡茶培场。1964年,以点带面发展了一批质量好、面积实的茶园,诸佛庵乡每年新辟、改造各100亩,30多年产量翻了两番多。1974年以来,吸取了“一年种,二年荒,三年变成放牛场”的教训,全县坚持茶园办基地4条原则:“高标准”。新茶园要求梯宽6市尺,等高水平,深翻1.5市尺,表土回沟,人水有路的三保(保土、保水、保肥)茶园。1974年冬,全县培训改梯种茶骨干3000多人。“大面积”,建百亩以上生产基地。佛子岭区山外5个乡(镇)山连山,地挨地,东西30里,茶梯连成片。石家河公社1972年后,新辟连片茶园511亩,办6个大队级茶培场,带动了79个生产队,新辟600余亩高质量茶梯。“总体战”。采取三集中(集中领导、集中劳力、集中时间)办法,改梯种茶,如佛子岭区1974年双抢后,15个大队的3000劳力,突击20天改茶梯2000亩。桃源河、与儿街、古佛堂、落儿岭等地相继改梯种茶,面积百亩的茶园遍布全县。办茶场,全县茶场由1959年1个,发展到1972年20个。1976年三级办场185个,有专业劳力3023人,常年管理茶园1.45万亩,其中百亩以上的51个,以茶为主兼营他业,基本上能自给。1974、1981两年,县曾在东流河、诸佛庵召开全县茶培场座谈会,总结推广了办好茶场的6条基本经验。并从资金、物质、技术等方面扶持茶培场。办场经费,1972——1974年,县下拨2.85万元无偿投资。1974年,下拨茶叶农业税减免款5万元,用于购茶种。1979年,支援穷队茶桑资金35550元,社队企业局对17个茶培场投资2.7万元,用于埋青购肥。1980年,发放条叶生产专项贷款30万元,扶持茶培场搞培育管理,由茶改费付息3年。1980年,县拿出4万元扶持茶培场追肥,使大多数茶场得到巩固,其中诸佛庵茶培场、桃源河、建华、迎驾厂、张家冲、立新、杨林、华山等茶(林)场办得较好。
承包到户1982年,实行农业承包责任制后,大部分茶场、茶园下放到户,全县保留茶培场46个,专业劳力297个,经营茶园4358亩,年产干茶60万公斤。1979年后,以农户为单位,承包地由生产队统一规划,分户作业、管理,零星自留地(山),经批准后允许私人开垦种系,谁垦谁种。1980年开始,鼓励私人承包荒山(地),开梯种茶,村组干部和中共党员带头种茶。1980——1932年,13789户农民打茶8500亩。
政策优待国家支持贫困山区和重点茶区开发资源,建立基地提供无偿或低息贷款购种供应茶农,70年代收购、调购茶籽50万公斤,1979——1985年收购20.8万公斤,外购91.5万公斤。1981年10月25日,县委、县政府在《关于大力开展茶叶生产决定》中明确规定:“……每开辟1亩密植速成茶园,贷款扶持70元,供应饼肥50公斤,化肥100公斤。每开辟1亩常规茶园,贷款35元,供应饼肥10公斤,化肥20公斤。每改造1亩老茶园,贷款20元,供应化肥20公斤。现有茶园每亩供应饼肥7.5公斤,指标统算,重点使用。”。并“根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政策,从1981年起,确定茶叶返利基数和收购计划,一定5年不变。牛产单位(队、组、户、场)完成基数,每百元毛茶返利4.5元。超基数交售,百元毛茶返利18.3元;工商税由40%减为20%。减征的税款和返利,边结算、边兑现。并从1981年起,恢复和增加茶叶生产补助粮油的供应。1982年全县总产190万公斤,总产值470.86万元。茶农收入555.68万元(其中返利退税184.82万元,比上年增收131万元),税利上交地方财政333.8万元,比上年增收73.8万元。
开辟茶园1981——1983年,县下拨发展茶叶生产资金无息贷款49.50万元新建茶园,支农周转金8万元发展密植速成茶园。6年中,全县新辟茶园18663亩,超过前30年新辟茶园面积的总和。形成了以乡(镇)为中心,行政村为依托,茶场为骨干,场(厂)、组、专业户为基础,联成一体,面积相对集中连片。机械设备齐全,初具规模的出口茶、名优茶和内销茶基地,并逐步发展壮大。全县有年产干茶5万公斤以上的乡(含有2000亩茶园以上的乡)17个,总产131.76万公斤,占全具总产量的63.47%;总面积37508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6.79%。茶园400亩以上的村34个,17580亩。百亩以上的茶培场16个,2585.53亩。百亩以上的茶园的居民小组5个,591.45亩。3——5亩以上的专业户800户,3784亩。
诸佛庵乡茶培场位于该乡龚家坳,1959年冬兴办,分3个生产队,45户207人(劳力75个),有258.8亩常规茶梯。1983年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生产炒绿干茶32165公斤,收入93640元。1985年,总产35375公斤,收入100560元。平均亩产136.7公斤,亩产值308.56元,其中101.1亩丰产园,平均亩产166.5公斤,亩产值481元。人平向国家提供商品茶268公斤,人均毛收入762元。办场时,国家投资4.8万元,26年共向国家交售商品茶37.5万公斤,产值100万元,缴工商税35万元,农业税8万元。这个场坚持:改土保土一是分期分批深耕改土,从梯面内侧深耕深宽为1.5×1市尺的沟槽,分层施入自然肥500担左右后盖土,1980——1982年,共完成41.5亩。二是梯外还土,在下梯内侧深挖5寸,把土块依次上翻梯面外沿,增厚土层,恢复内倾要求,完成120亩。三是实行春浅挖,夏勤锄,秋深耕,拔坎埋青,变草为肥,疏松土壤。施足肥料除每年追化肥2——3次外,1976年以来,每年利用冬闲积制自然肥2.5万担。每年三分之一茶园施土杂肥。因高产茶园密度大,操作难,以菜饼为主。银部施肥和根外喷肥结合,施能量以产定肥,按每斤纯氮换干茶3公斤计算,基肥和追肥比例为25%∶75%;追肥分季比例为春7夏3。以0.5——1%尿素配药喷射,每年3次,防治虫害。运用剪采春茶采1芽3叶为主,夏茶采1芽2叶为主,及时采摘对夹叶;分批勤采,春7夏9秋2,先采突出枝,次采蓬边对夹叶,再采枝杆茶;秋茶比例8%——10%,春夏留鱼叶采,不搞翻棵洗蓬。秋茶采摘以养为主,采大留小,采高养低,采齐养匀。每年重剪10%,从1975年斤始,已完成226.9亩,占应改造面积的89%。树冠轻剪改为隔年剪,或头年夏茶后轻剪,当年春茶前不剪。每年防治病虫害3——4次。完善生产责任制从1976年起,实行“四定一奖惩”责任制(定产、定值、定费用、定工分,超值奖励30%,减值按20%赔款),场四定到队,队实行定额管理。1983年起,实行茶园产值责任到户,以3年均产均价确定总值,按劳力一次承包到户,上交10%的积累外,全归私人,逐块产量以采摘面计算,实产为基准,参照上质、阳光,民主评定。
四茶叶采制
(一)采摘:茶叶开采期因地势、品种、茶类不同有先有后。春茶开采,外山在4月初开采小茶,内山芽茶在4月中下旬,红绿茶在4月20日——4月底,黄大茶在立夏之后三四日,高寒山区比丘陵区要迟7——10天。夏茶开采,外销茶在6月中旬,黄大茶在6月下旬。春夏茶之间萌发出的茶叶叫“混子茶”,“尖对尖,中间40天”。本县茶农把春茶后期茶树上所有单片、鱼叶,梗桩摘干净,叫“翻棵”,有“春茶不采净,夏茶不发芽”的说法。禁采秋茶,茶谚:“卖儿卖女,不摘三水,采了秋露白,来年没茶摘”。解放前,外山只采春夏两季茶,内山只采一季春茶,夏茶轻采养棵。解放后,外销茶3季采,黄大茶春茶不蓄茶头,采夏茶,留鱼叶,不翻棵,不捋老瓦(老叶),不放茶飘。采摘标准因茶类而异。芽茶为1芽1叶——1芽2叶初展,小茶采1芽2叶,兰花采1芽二三叶,片茶采1芽三四叶,红茶采1芽二三叶(以1芽2叶为主),炒青绿茶采1芽二三叶(以1芽3叶为主),黄大茶采1芽四五叶。黄大茶全采全养不留叶,红绿茶留余叶采。采摘批次是,黄大茶春3夏1,红绿茶春4——5次,夏茶3——4次或春5夏7秋2。全采期,外销茶3个多月,黄茶两个月,入伏封园。
新茶园留叶采摘方法都是以养为主,养采结合。幼年茶树二三足龄留养,每次定型修剪后期,新梢成熟时稍加打顶,4足龄茶树树高超过1.5市尺,春茶新梢着叶三四片时,采下1芽一二叶,留下两片大叶;夏秋茶留1叶采,采顶留侧,采面留肚,采大留小,树高达70厘米以上正式投采。成年茶树,春茶按10%留1片大叶采,夏秋茶留鱼叶采。先采突出枝,再采蓬边对夹叶,后采枝杆茶;采大留小。采高留低,采面留里,见对夹叶就采。不掏茶肚,不翻棵洗蓬,保持茶树蓬面宽、平、齐、厚(叶层厚8——12厘米),常绿不衰。老年茶树,春夏茶留鱼叶采,及时采摘对夹叶,停采秋茶,早封园。采摘层衰败的深修剪,有骨干枝而低产的重修剪,对老而不产茶的树要台刈更新。复壮的新茶苗的剪采方法同幼茶。鲜叶采摘后应及时加工,小茶上午采,下午制;片茶上午采,中午搬片,晚上炒烘;黄大茶日采夜制;红绿茶农户采,茶厂制。
(二)制茶不同品种茶叶制作方法也不同。
黄大茶毛茶初制分炒茶、初烘、堆积、烘焙4道工序。按头锅(生锅)、二锅(青锅)、三锅(熟锅)相连操作。炒生锅温度在180——200℃之间,每锅0.25——0.5公斤,两手持竹丝帚在锅中旋转炒,快炒匀翻,不时抖扬,叫“满锅旋”。3——5分钟后,叶质柔软,叶色暗绿,转入炒第二锅,锅温较生锅稍低,炒时用炒茶帚把茶叶团住,在锅中旋转,初步揉条,转圈要大,用力较大,叫“带把劲”。随着炒揉,用力逐渐加大,做紧条形,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沾着叶面,有沾手感,即扫入第三锅。炒热锅温度在130——150℃之间,旋转搓揉,先慢炒,稍许加压,把茶炒入帚内使之紧细,叫“钻把子”紧炒稍许,又须松炒,使茶叶出帚外,散热防红。炒时应时紧时松,炒到茶条紧细,发出茶香,约四成干时出锅。茶嫩而炒细的摊凉后拣出松片和老叶。茶老而未细的,用手搓揉后再拣选。头交茶细嫩,稍炒即细,不搓揉;二交稍老,略加搓揉;三交更老,须重揉,可在竹筛上、石磨上或在炒茶锅台上揉条。初烘用小茶篮或茶炕烧炭火烘焙,火温在120℃,投入杀青叶2——2.5公斤,每分钟翻烘1次,烘半小时,七八成干,有刺手感,茶梗能折断但又相连而不断为适度。下烘后堆积或售给茶站统一堆积闷黄。堆积闷黄把初烘叶趁热装篓或堆积于圈席内稍压紧,高约1米,放进高燥的烘房内5——7天,叶色变黄,香气透露为好。烘焙用木炭火高温烘焙,温度在130——150℃之间,每次烘12.5公斤左右。两人抬烘笼,勤翻,轻而快,火功要高,烘得足,茶梗显露金色光泽,芽叶吐霜,梗折即断,叶碾即碎,时间40——60分钟,下烘后趁热踩篓包装。以大枝大杆、黄色黄汤和高浓清爽,焦香为特色的霍山黄大茶,是我国黄茶类产量最多的品种。已故中茶公司经理胡浩川在《六安茶改良刍议》一文中论评:“大茶在初制过程中,炒青因用竹帚不似一般之用指掌,火力故能持强,且经生锅、熟锅之调节,又特形其充分之熟,炒干概用银炭亦非他处所及。六安茶之香气,清隽高爽,能为国内青茶之冠者以此。惟炒时,以用竹帚盘旋,出锅后,即不行揉捻,较老者,始有之。因之外观之形状,极不紧结。”
小茶制造工序和黄大茶异曲同工,《安徽土特产资料类编》记述,“前志所载诸名目花色如银针、雀舌,则茶始萌芽者;梅花片、兰花夹、松罗春则茶初放叶者,统名为之小茶,价既数倍,采之维艰,故惟近城和柳林河、诸佛庵数处有之,运销京都为多。”常年产量5万公斤上下,每公斤价20元。
末茶茶叶烘干后,碾成细未叫“末茶”,用铁瓶装,每瓶0.5公斤。民国30年(1941年),出售1102瓶,是解放前鄂商来县西购买的唯一品种。解放后,生产队把按人头均分的翻棵粗老茶炒制碾成细未分给社员,社员用罐或坛装留饮。
片茶采下1芽三四叶,手工搬片,枪与旗,嫩叶与老叶分开炒制。一叶质嫩叫“瓜片”,二三叶较老叫“梅片”,嫩梢状似细针叫“攀针”。底叶梗杆叫“针把子”,因质老品劣,留作自饮。炒制时先炒后烘,卖给茶站,稍加拣选再烘足火,趁热装筒。民国30年,内销片茶1250公斤。现仅诸佛庵区少数地方生产,年产5000公斤上下。
工夫红茶分萎凋(有日光萎凋、室内萎凋、萎凋槽加温萎凋)、揉捻、烘焙几道工序。农民把采的茶草送初制厂加工。茶叶站收购毛茶,分5级18等,再送县茶厂精制,销往苏联。1970年,改制炒绿茶而停产。
炒青绿茶(属舒绿眉茶)机制初制工艺分杀青、揉捻、干燥(又叫二青、毛、足)几道工序。干燥工序又因使用机具不同,分4种流程,为滚——炒——炒,但家庙一带多用60型滚筒以滚代烘至三成干,锅炒足干。其毛茶条形紧结,碎茶率高。滚——炒——滚,与儿街区大部分茶厂用60型滚筒滚胚,斜锅毛,110滚筒足,毛茶条紧,碎未少。滚——滚——滚,诸佛庵、佛子岭两地全滚制法,毛茶完整率好,但条形松抛、弯曲。滚——滚——炒——滚。锅炒九成干,滚筒烘干,毛茶条形紧结,匀整、色泽好、香高,较合理。高级原料采用全滚或滚——滚——炒——滚,中档原料用滚——炒——滚,粗老原料用滚——炒——炒。
(三)制茶机具
黄茶手工初制用具用普通饭锅手工炒小茶和黄芽。炒制小茶和黄芽,用长两市尺、直径4——5厘米的芒花把,炒制片茶和兰花用略大些的高梁帚。炒制黄大茶用毛竹竹丝扎成长1米左右、帚柄直径约10厘米的竹丝帚。炒黄芽用土坯砌成的两口锅相连的炉灶。炒黄大茶用普通饭锅三锅相连的炒茶灶,一般6口锅为一排,两端生锅投叶炒制,中间熟锅出茶,倾斜25——30℃。烘笼用毛竹厦编,小的一般高50厘米,围径65厘米,烘心直径60厘米;大的一般高70——75厘米,围径135厘米,烘心直径113厘米。烘茶炕是柴炭两用的。由炕身、木框、烘茶蔑帘等部分组成,炕身一般长2米、宽1米,土坯砌成前端高约1.1米,为出茶口;后端略低,约73厘米,为火门;顶部装有木框,框上放一块烘茶蔑帘,茶条均匀铺在帘上,不重叠。
炒青绿茶初制机具有杀青、揉捻、炒干等机械。杀青机。81型锅式杀青机、槽式杀青机”,1灶2锅和1灶3锅连续杀青机。在改绿初期推广使用的大多是动、电力茶厂,集体传动,少数半机械化茶厂使用脚踏木轴杀青机。这些机械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陆续被60型滚筒杀青机取代。60型滚筒杀青机是1974年诸佛庵茶厂改制,农具厂加工制成的。由滚筒体,传动机构、炉灶、人工上叶等部分组成。滚筒体长4米,直径60厘米,用3——4毫米厚的钢板卷制成圆筒,一端进叶,另一端出叶。滚筒体外部结构包括一只皮带轮圈,两只托轮圈和两块挡烟板。滚筒体内部结构是5——6条导叶板,呈螺旋状焊接在内壁上,翻推茶叶。传动机构先用皮带传动,现改用减速箱。筒体工作转速每分钟28——30转。滚筒圆柱体表面为炉灶所包(多为煤灶),火门1个,炉膛吊火350——400毫米。连续作业,台时产量50公斤鲜叶。揉捻机70年代末开始引进外地生产的新式揉捻机,有祁门茶机厂“皖55型揉捻机”和“皖45型揉捻机”,浙江临安55型揉捻机,祁门和浙江临安生产的65型揉捻机等3种型号揉捻机。炒干机双灶双锅炒干机和1灶4锅炒干机是本县加工制造的,因锅温不足,碎茶多,工效低,操作不便而淘汰。1974年,按徽州农机所图纸,由县农机厂批量生产的徽州——110型滚筒炒干机,分集体传动和单机传动两种类型。1980年停产。改从祁门、临安购进批量110型滚筒,全为减速箱单机电动。5米滚筒炒胚机70年代末,临安茶机厂生产,诸佛庵农具厂仿制。机筒长5米,茶胚有闷黄现象,较少使用。OCH—80型滚筒炒茶机湖北蒲圻县农机厂制造,1978年,诸佛庵农具厂仿制,1982年,县团结农具厂曾批量加工。该机具有杀青、炒胚、炒干多种功能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适合用于山区中小型茶厂。近年诸佛庵农具厂生产数量逐年增加,畅销县内外茶区。84型炒干机近年从浙江和祁门、渔亭等地成批购进,单机电动。
舒绿眉茶精制机械霍山茶厂有513型干燥机2台、80型大滚筒12台、6CED—Ⅱ型抖筛机30台、6CYS—40型圆筛机17台、C6860型车色机36台、铁风选机3台、本风选机10台、抖匀机1台、6CDⅠ—250型静电吸梗机4台、6CJJ82CZ型拣梗机43台、装箱机1台,自制风筛机14台、自制切茶机7台。
(四)茶厂:1958年建诸佛庵红茶初制厂,用机械制茶。1965年,红茶产区的36个公社有15个公社通电,办电力茶厂17个,火力茶厂7个,水畜力茶厂35个,机械和半机械制茶率占红茶加工量的70%,制茶费用在20%以下,茶农纯收入占70%以上。改绿后,县无偿调拔64—Ⅰ型揉茶机300多台,水泥机40台,半价下拨各茶厂加工的100台110型滚筒,普及了滚筒,以滚代烘,以煤代炭。下符桥、与儿街两区茶厂摆脱了制茶用木炭的困境,仅此一项,全县每年节省木炭10多万公斤。1975年后,推广60杀青滚筒,55茶机,80型滚筒及平锅改斜锅。县农机厂立足县内生产茶机,更新旧机,搞好配套,基本消除了红梗红叶和烟焦糊,松、扁、碎现象减少了,炒绿品质纳入正常轨道,茶厂也越办越多。1977年,县又从支援农村人民公社投资中,拨14.5万元,新建、扩建茶厂。1980年以来,两次专拨给经济不发达地区资金16.1万元,用于新建茶厂和老厂改造。1971年初,红改绿时,有电力茶厂48个,占总厂数的35%,机制率70%。到1985年底,全县绿茶厂全是电力制茶,有厂房1193间,制茶工738人,动力机械645台1585千瓦,各种作业机械960台,绿茶产区全部实现初制机械化。年加工量922.7吨,比1971年增加66%,比1968年红茶增加85%,总产值和单价都有提高。机械化解除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工一担干毛茶,耗煤125公斤,耗电10——15度,用工3——4个,制茶费用占18——20%,茶农纯收入占80%以上。昔日茶区流行“插完秧来茶又老,采得茶来秧又黄”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全县炒绿初制厂以村办为主,乡、村,组、户四级办厂。加工能力以小型为主,15吨以下厂占70%。茶厂在1980年前,代农加工,来料加工,现金收购等,1980年后,几乎都是现金收购。
1957—1985年茶叶初制厂演变统计表

1951—1985年茶业作业机械保有量演变表

五名茶
本县茶叶内质好、香气高。炒绿毛茶稳中见好,炒青绿茶实行机械制茶后,注重采制技术,由红、青、黄、绿茶变为名副其实的绿茶,基本消除烟、焦、糊,松、扁、碎现象。现炒绿毛茶外形条索紧细、较壮实,色泽翠绿光润,汤色绿而带黄,滋昧浓厚甘甜,香气持久,有熟板栗香,叶底柔软有光泽。西乡优于东山,内山好于外山。诸佛庵、单龙寺、磨子潭产的茶内质好,叶张厚、香高味浓,能冲泡三交汤。下符桥、与儿街、城边丘陵茶区产的茶,叶质细瘦,少泡一交汤。诸佛庵区采摘细嫩,讲究技术,质量上乘。与儿街区改斜锅,滚——炒——滚,条形细紧,碎茶减少。石家河乡原料细嫩,采摘好,但濒于筛分做细,碎末增多。上谷园村山高雾大,茶香高味醇,盖过全县。高潮、三河、小庵子、清潭沟、印墩冲、康皮畈、木瓜岭、保安堂、四顾冲、团墩等地茶叶品质良好。和屯绿比较,显得外形细瘦、筋梗多(屯绿含梗量2%以下,霍绿超过4%),老火味、焦味仍时有发生。黄大茶的外形特点叶大梗长,有锋苗,叶片卷成条形,茶站购进的黄大茶一般是芽茶不脱梗(茶农称之“钓鱼钩”),梗无“龙骨损”(茶梗折断,皮破皱缩,茶农称之“龙骨损”)。要求“一级茶断揉疤,二级茶断红梗”。茶站拉老火后的黄大茶,梗身金黄,梗心呈菊花状,内质特点是汤色金黄明亮,焦香味浓重。以大化坪金鸡茶园的黄大茶最为名贵。主产区漫水河区的黄大茶产量多、品质好。解放后外销茶区扩大,黄大茶虽产区缩小、产量却逐年增加,老茶园日渐衰老,新茶园起步迟,面积少,适制原料面窄,机械炒制质量下降。更有以外山低次老茶充黄大茶,或掺进片茶针把、茶梗,或假冒牌号,黄大茶固有品质风格逐渐丧失,一、二级茶比重下降,三级以下茶比重增大,普遍降低1个级别。枝短、杆细、叶小、有飘叶,龙骨损红梗红叶。销区意见大,要求退货。山东销区青年人饮茶习惯也逐渐改变,炒青、花茶销量增加,黄大茶销量日减。
(一)霍山黄芽唐李肇《国史补》把寿州霍山黄芽列为十四品目贡品名茶之一。唐时为饼茶,唐“膳夫径手录”记述:“有寿州霍山小团,此可能仿造小片龙芽作为贡品,其数甚微,古称霍山黄芽乃取一旗一枪,古人描述其状如甲片,叶软如蝉翼,是未经压制之散茶也。”明代列为贡品。《六安州志》记述:“明时六安贡茶制定于未分霍山县之前,原额茶二百袋,明弘治七年(公元1496年)分立霍山县……,于是六安办茶二十五袋,霍山办茶一百七十五袋。”旧《霍山县志》记述:“明人曹琥”注黄芽茶疏中述:“臣查得本府额贡芽茶岁不过二十斤,祖宗以来圣贤相承不闻以为不足……宁府正德十年之贡取去芽茶一千二百斤,细茶六千斤,不知实贡朝廷几何……芽茶一斤,卖银一两,犹恐不得。”清乾隆四十一年《霍山县志》贡茶产地记述:“六安茶,六安与霍山所并产也。其以六安名者,当霍未建县已有贡额从其朔也。”清光绪三十一年《霍山县志》记述:“光绪年间,以南乡雾迷尖,挂龙尖二山所产为一邑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霍山黄芽”曾一度失传,1971年开始挖掘、研制、恢复生产。1972年4月27——30日,县茶叶办公室派人在乌米尖同3位七八十岁高龄的茶农共同炒制黄芽茶14斤,用白铁桶封装6斤上报国务院鉴评。第二年,县土产公司又布点3处正式生产黄芽,以大化坪金鸡山为重点(另两处为乌米尖和金竹坪)。此后,经反复切磋,试验改进,黄芽茶采制技术有所提高,品质规格逐渐固定,产量也逐年增加,1973年178公斤,1980年644公斤,1985年多渠道收购,猛增到3700公斤,每市斤茶价8.50元。“霍山黄芽”是散茶又称芽茶,一般在谷雨前后二三日采摘1芽1叶到1芽2叶初展。采回鲜叶经严格拣剔,除去老叶、茶梗、杂质和不合标准的鲜叶。炒制时分杀青、初烘、摊放、复烘、摊放、足烘等工序。全由手工操作,制工考究。成品茶叶细嫩多毫,形似雀舌,大小匀齐一致,色泽黄绿鲜润,白毫显露,嫩香持久,味鲜甘醇,汤色绿黄,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匀齐一致,以独特风味誉满全国。1972年试制的茶样,曾作为国家招待贵宾之用。1985年广交会试销,深得国内外客户好评,曾远销香港等地。“霍山黄芽”没有标准样。用金鸡山的叶色黄绿、原料嫩黄的茶叶,精工细制成茶色黄绿,披复白毫,显出自然黄的“黄芽”最优。
(二)其它名茶:
小岘春《安徽土特产资料类编》记述:“小岘春,小岘亦山名也。升庵外集,小岘山在六安州,出茶名岘春,即六安茶也(按:六安茶,指六安县独山和本县诸佛庵等处产的茶)。”此茶以山取名,已失传多年。近年,在诸佛庵小干涧村挖掘恢复生产,试制样品。特点是外形似三叉嫩竹叶,大小、形状较一致,色绿披毫,嫩香,高爽持久,鲜浓甘爽,黄绿清沏、明亮,叶底嫩黄绿明亮,叶芽完整,稍有青叶。每年4月15——25日采摘,芽叶整齐一致,以1芽3叶初展为好。
霍山小茶产于城郊南岳山周围和诸佛庵、下符桥、与儿街一带。以应市早、品质优、价格低,畅销江淮,年产量约5万公斤。小茶外形条索挺直稍紧,翠绿显毫;汤色嫩绿微黄,清沏明亮,香似兰花,滋味鲜醇甘厚,回味长久。清明后三五天采摘。1芽2叶初展,长寸许,鲜叶须拣剔,薄摊两个小时炒制。初制同黄芽茶的炒制工艺相似,分杀青、毛火、摊凉、足火4道工序。
菊花茶主产地在诸佛庵一带,明、清时供帝室王家饮用。由于茶叶芽头肥状,内在品质好。故具有整齐、多毫、美观大方的外形和清洁卫生、优雅茗沁的内质特点。1958年,诸佛庵茶农中学师生按老农口述,作试验性炒制。1970年后,诸佛庵茶场曾少量生产。1980年以来,新店河乡和诸佛庵乡的俊卿、鹿角冲等处相继有小批量生产,最多仅25公斤,每公斤40元。后在安徽农学院茶叶专家陈椽教授的指导下,经过反复研制,恢复了菊花茶生产,并成佳品。此茶是造型茶,工艺考究,外形独特,造形美观,独树一帜。经晾芽、杀青、扎花、压花、烘焙等工序,用1芽二三叶炒至半干,用红白棉线扎成小束,中心短而四周长,每朵1克,每公斤约250朵,用板压平,烘干后形似盛开的菊花,故名。饮泡时取1朵置于透明的茶具中,用沸水冲泡2——3分钟,香气浓郁、滋味醇酣,侧视成朵,俯视成花,杯水翠绿,犹如菊花在碧水中开放。
片茶(又称瓜片)本县生产片茶已有70多年历史,主要产地在诸佛庵区的石家河一带。谷雨后几天开始采摘,以1芽二三叶为主,采回及时摘除枝梗(称“扳片”),嫩叶、老片和茶梗,分别进行炒制,炒制分“生锅”和“熟锅”,烘焙(分毛火、小火和拉老火)后趁热装桶密封。瓜片由单叶片制成,不带芽叶和茶梗,因外形完整,叶边背卷平摊,似向日葵籽而得名。色泽翠绿,附有白霜,汤色碧绿清澈,昧鲜醇,回味甜,叶底黄绿明亮,以高浓香气沁入肺腑。本县片茶为内山片茶,品质优异,畅销省内外,受消费者欢迎。
黄大茶本县的传统茶类和大宗产品,年产近1000吨。主产地在大化坪、漫水河、磨子潭三大中、低山区。要求鲜叶枝梗长壮,芽叶肥大,采摘标准为一芽四五叶,炒茶分杀青、揉捻、初烘、堆积(闷堆变黄)和足烘等过程。成品黄大茶梗粗叶肥,大枝大杆,叶片成条,枝叶相连形似钓鱼杆、梗叶古铜色,内质汤色深黄,叶底黄色、味浓厚耐泡,具有高浓清爽的焦香味。深得山东、山西人民的喜爱。
霍山珍眉(俗称外销绿、炒青绿茶)1970年开始生产的新品种,出口外销时统称“舒绿眉茶”。是本县的大宗茶类,分初制和精制两大过程。初制选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成毛茶后,再由精制厂根据不同级别合理搭配,按本身、元身、轻身、筋、梗5路取料,经过30余道工序精工细制而成。其条索紧结,色泽灰绿起霜,香味纯正,呈熟板栗香,汤色清沏黄亮,叶底匀嫩柔软,滋味入口醇和,回味甘甜,饮后有清神爽心之感。一级“霍山珍眉”1984年9月获省优质产品证书,1985年7月获商业部优质产品证书。
六运销
(一)购销解放前本县茶叶全为内销。清同治以来,除邻县小商贩(杂庄)每年来县少量贩运,大部分是“本庄”(当地茶商或独资或合股经营),规模较大的有储福泰、程恒泰、华隆泰、张裕泰、王东泰、程鸿顺等,民国23年后多数倒闭。“苏庄”以苏州籍茶商为主,“口庄”以周家口籍茶商为主,清同治、光绪时在本县占有重要地位。民国期间,多利用津浦铁路运销山东,故鲁庄日趋繁盛。每逢茶季,山东茶客云集皖西茶区,常达200余人以上,省内邻县和鄂东黄安等处的茶商及小贩性质的“杂庄”也纷纷来县贩茶。先由茶号收买毛茶再精制加工,或由茶贩向茶农收买再转手卖给茶号。茶农、茶贩出售毛茶给茶号时,须经茶行介绍方可成交。茶行先看货定价,再交给茶号复评、复秤,茶号简单精制包装后运往销区,转售给销区茶庄批发或零售。茶行得佣金,茶农受多出佣金和茶行加重盘剥的双重剥削。29年,全县有茶行162家,诸佛庵有51家,磨子潭、大化坪、佛子岭、下符桥等地在20家上下,漫水河、与儿街各有10家左右,城关和其它地区不到10家,大半因陋就简。民国30年《安徽概览》记述,本县有茶商944家,茶农59783人,茶工6316人。省档案馆资料“各县茶商资本概况”记,“霍山县茶商资本1044980元,其中茶行222980元,外庄70万元,土庄10万元,茶贩2.2万元。”本县大茶销往山东12万篓、湖北黄安1.1万篓,河南商城2.1万篓,天津5万篓,合计19.21万篓,每篓重10斤。运往济南、天津的茶叶,从淠、颍两河和津浦路运输便捷,需费较少。抗战期间,交通断阻,只能由产地用排筏和船运到原墙集,再用牛马车或人力挑运到亳州和商邱,时久费大。
解放后,国家把茶叶列为二类物资,计划管理,每年下达派购任务到生产队、组,国家统购,县供销社主管购销业务。县设茶叶公司,产地设茶叶收购站,划定收购范围,配标准样,对样评茶,按质论价。黄大茶按质分为4级12等,分级归堆,复火加工踩篓封装,按部管调拨计划送往销区单位。外销红、绿毛茶由茶站收购,红茶按5级18等、绿茶按7级14等,分级分等收购,边收边运往县精制厂复评验收,再精制加工,调上海口岸验收、拼配出口。
(二)包装:内销黄大茶的包装习惯以蔑篓,篓之外层用蔑片编制,内衬以箬叶。普通篓为长腰形,长约1.4市尺,宽约1市尺,高约0.9市尺,可装茶叶5公斤。因篓编花纹成箱状,名“花箱”装头。二交春茶两箱一连,两连包以大蔑包,包内衬以笋壳编成之章,当地称“虎皮”,每两大包配为一担,重50余公斤。“板篓”用蔑片编织为平板状,无花纹,形状略如扁园形桶,高约0.5米,底面长径约0.4米,短径约0.3米,5公斤装,当地名“青拼”。装春茶的三交茶及子茶单独不连,不包。普通每担6件。大篓25——50公斤,内也衬箬叶,每两篓为1担。解放后,黄大茶的包装仍用竹篾篓(高约70厘米,口似长方形,约35×50厘米)装运,篓外侧衬笋叶,篓内侧衬箬叶,篓面印有麦头(标明产地、年份),每篓装25公斤,盖上篓盖后,用竹蔑封口,捆扎。黄芽、片茶用白铁圆桶盛装,封口焊牢,贴上标签,每桶20——25公斤(也有0.75公斤装小桶)。炒绿毛茶用布袋装。精茶有胶合板和纸板箱两种,规格46×46×46厘米。
(三)运输:公路修通前,全是人力肩挑到公路或水库边转运站,再用船或汽车运往合肥装火车运到销区。运杂费每市担,山东约7元,山西约7.5元。70年代后,有的茶厂或茶站用汽车装篓直运鲁、晋等省销售。
(四)茶叶收购站:1957年,全县有漫水河、大化坪、诸佛庵、石槽、城关、与儿街6个中心站和20个分站。1970年有茶站26个,红茶、黄茶各占一半。1985年有茶站27个(其中绿茶收购站14个,黄大茶收购站13个)。外销红、绿茶由县茶厂精制加工装箱,运到上海口岸出口。
黄大茶主销区主要是山东的济南、莱芜、蒙阴、平邑、临朐等县(市),山西的临汾、运城地区和长治、安泽、屯留、浮山、长子、洪洞等县(市),以山东省为主销区,但销售量逐渐减少,山西省的销售量有上升趋势。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中药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