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位于安徽省西部边缘,地处大别山脉东段北坡,北纬31°03′——31°33′,东径115°52′——116°32′之间。属淮河流域。西同金寨县,北和东北同六安县,东南同舒城县,南同岳西县接壤;西南,距县城71公里的古佛堂乡毗邻湖北省英山县,霍(山)英(山)公路是沟通皖鄂的交通孔道。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程由西南部1700余米降至东北部50余米。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32座,其中海拔1774米的白马尖是大别山脉最高峰。全县总面积2041.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7万亩(人均0.77亩),山场230万亩(人均6.58亩),水面22万亩(人均0.63亩)。统7区1镇44乡(镇)283村。总人口349550人(99.8%是汉族),其中农业人口301480人。

历史悠久的霍山,周以前是皋陶后裔封地。春秋时楚置灊邑。汉武帝元封五年置灊县,为建县之始。此后县制屡变,县名屡改,隋文帝开皇元年定县名霍山。后县制和县名又几经变动,明弘治二年重建县时复定名霍山,至今未改。境内发现的商周时大龙台村落遗址说明,在距今3000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本县大地上栖息、活动。出土文物“错金铭文铜兵器吴戟”、“蔡侯戈”、“桥形纽四系罐”、“彩青斗笠碗”等珍品及下符桥“北宋窑遗址”,分别展示了本县的悠久历史和兴盛的古代文化。汉武帝登临并敕封的“南岳”山,更是名冠江淮。地灵人杰,在这块土地上养育过何祯(三国时人)、杜夷(晋国人)等著名学者。唐朝大诗人李白也曾慕名来游。但是,由于交通闭塞,战事频繁,历来经济十分落后,尤其在国民党统治的最后岁月,经济萧条,民生凋敝,国民经济濒临崩溃。1949年,国民生产总值仅1579.45万元,粮食总产4029万公斤,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80万元,财政收入34.54万元。工业仅几家手工作坊,现代工业空白。仅有的一条通往六安的公路,因无力维修,凸凹不平,长期中断。工农业产品的交换十分困难,商业极不发达。民国37年(1948年)12月29日国民党政权垮台,给古老霍山的新生带来转机。经过30年的建设,到1978年,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可是,因袭的重担和诸多的客观原因,使得霍山在前进中步履艰难,有时甚至裹足不前。1978年的国民经济总产值7477.44万元,仅是1949年的4.7倍,基本建设投资199万元,建房9495平方米。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37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856.41万元。公路通车里程491.5公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人民致力于改革、开放,着眼于搞活经济,工农业生产发展较快。1985年,全县国民经济总产值17978万元,基本建设投资1225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26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028万元,分别是1978年的2.4倍,6.15倍,2.12倍和1.2倍。
开发山区,首要的是交通建设,把公路通进深山,给山区经济的繁荣创造条件。为实现这一目标,解放后,采取国家投资和民工建勤相结合的办法,大规模兴筑公路,1978年实现了公社和大部分大队通公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工农业产品的流通,从根本上改变了肩挑排运的状况。开发能源是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1954年,佛子岭水电站建成发电,结束了全县无电的历史。30多年来,建成的小水电站更是星罗棋布,如夜明珠洒遍深山,年发电1389万千瓦/时,具备了初级电气化县的条件,给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插上了翅膀。城乡建设也有较大发展,1985年,县城建房59693平方米,是1978年的6,3倍。宽阔、平整、油渣路面的街道两旁,排列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改变了全县无两层以上楼房建筑的局面。路、电和集镇建设的发展,促进了工商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国家、集体、个人办的工厂,开的商店遍布城乡。现代工业已初具规模,以制药、建材、采矿、机械加工、电力、造纸、纺织、食品、化工、印刷业发展最快,一些产品分别被评为省优、部优。其中特珍特级、特珍1级茶获第27届世界优质食品博览会银牌奖。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038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7%。
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田少,粮食不能自给,是本县的一大特点。解放前,盛产的竹木,因交通闭塞,运输困难,几乎无人问津。茶叶是农产品的大宗,但品种单一,加之茶商压价,茶农得利甚少。整个农村经济如死水一潭,农民长期过着“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糠菜半年粮”的日子,在艰难中挣扎,在痛苦中呻吟。解放后,党和政府从实际出发,确定以发展林业为主,林、农、牧、副、渔多业并举的方针。几十年来,林业生产尽管几经周折,有林地面积仍比解放初期有较大增加。活立木蓄积量由1957年的144万立方米上升到1983年的231万立方米。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由解放初期4029万公斤增加到1985年的8403万公斤,自给程度有了较大提高;牧、副、渔业也有较大发展,以油料、茶、竹、桑、药材、食用菌等经济作物为大宗,1985年,农业总产值9772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54%。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民年人均收入由解放初期28元提高到1985年的182元,生活初步得到改善。
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繁荣。全县中等学校由解放前的两所发展到1985年的55所,小学是解放前的3.26倍。中小学在校学生67239人,在全国率先普及初等教育。从1956年招收第一届高中生以来的32年,高级中学毕业14203名学生,向高等学校输送1299名学生。科技队伍日益壮大,全民事业单位中评为高级职称的69人,中级职称的811人,初级职称的1906人。解放前,医疗卫生以中医、中药为主,西医仅县城有两三家规模很小的私人诊所和1所公办卫生院,设备简陋,医疗水平不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较差,死亡率高,平均寿命仅35岁。解放后,县、区、乡三级普建医院,村建卫生所,妇幼保健和卫生防疫设有专门机构,卫生系统从业人员近千名。卫生状况改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1982年普查统计,人均寿命达69岁。文化艺术,广播电视,科学研究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普及到边远山区,全县基本形成网络,对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起了突出的作用。
古老的霍山,旧貌换新颜!

物产众多的霍山,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也是本县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广阔的山场生长着许多稀有树种和珍贵树木,松杉成林,毛竹成海。尤其是毛竹混身是宝,无废弃物,是竹编的唯一上等原材料。在漫长的岁月里,传统的竹编仅限于农家用具,工艺粗糙,登不上大雅之堂,急待开发利用。青檀皮、芭茅草是上等造纸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民间土法造纸历史悠久,由于工艺落后,设备原始,纸质不佳,销路不畅,产量很低,丰富的造纸原料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任其在山上自生自灭。青檀皮更是造宣纸必不可少的主要原料,宣纸的故乡泾县每年都来收购。近年有人在磨子潭制造宣纸成功,经名书画家试用鉴定,可同泾县宣纸媲美。遍山的猕猴桃被誉为“果中之王”,以猕猴桃为原料制成的饮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投入市场,倍受欢迎。中药材是本县大宗特产,“霍斛”更是难得的精品,享誉海内外;麝香、天麻、茯苓是地道佳药;列入国家药典的、从中草药“断血流”提炼成的中成药“断血流”片,止血效果好,无副作用,受到医药界的好评。动物以娃娃鱼、甲板龟、大别山黄牛和皖西白鹅为多。矿产资源丰富,民国期间,在未经探明就宣布的“大别山无矿”论的影响下,资源长眠地下。解放后,经地质部门反复探查,已基本查清的有金、银、花岗石、萤石、明矾石、橄榄石、铬铁、熔剂白云岩、硅石、磷、矾、钛、磁铁,水泥大理岩、石英石等;百里淠河沉积着数百万吨质量特高的铁砂,历来是冶炼钢铁的上品。高山产名茶,本县环境、气候、土质、阳光适宜茶叶生长,所产茶叶品质优美,色泽纯净,香味醇厚,深得群众喜爱。黄芽更是茶之上品,制法极其讲究,明初被选为贡茶,受到宫迁青睐。黄大茶是大宗传统产品,销往晋冀鲁豫及东北各省,是北方农民不可缺少的饮料。同“祁红”齐名的“霍红”,曾远销苏联及东欧各国。珍眉绿茶以其特有风味走向世界。
丰富的地下矿藏,宝贵的地上资源,说明霍山的富饶。可是,霍山人捧着金饭碗,祖祖辈辈挨饿;坐在金山上,世世代代受穷。地下矿藏和地上资源急待开发,让大自然为脱贫致富服务是当务之急。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工农业生产。终因底子薄,家当小,迈不开大步。许多领域还是未开垦的处女地,有待开发利用。
富饶的霍山,前程似锦。

山明水秀的霍山,属北亚热带大别山温凉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冬季干凉,夏季湿热,四季分明,冷热适中。年平均温度14℃,1月份均温2℃,7月份均温27.8℃,无霜期220天。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91.2mm,4——8月降水量占全年70%左右。较多的雨量形成发育的水系,境内河流纵横,有长5公里以上的河56条,其中位于上土市乡陡沙河河道上有南北两个温泉群的11个出露点,南泉群是热水区,水温52℃;北泉群是温水区,水温30——32℃,是疗养祛病的胜地。境内布满了高山大川,古人有的利用高山之险,安关扎寨,拥兵自立;有的顺应高山之奇,修庵建庙,招引香客。这些关寨庵庙,在岁月风雨浸蚀下,昔日的兴盛已不复存在,留下了许多供人们游览,遐想的处所。大别山第一高峰自马尖,峰峦叠嶂,风光绮丽,奇花异草,比比皆是。素有江北“小黄山”美称的铜锣寨,奇松异石,美妙绝伦,鬼斧神工,叹为观止。四望山之高耸挺拔,六万寨之险峻奇特,杨三寨之突兀粗犷,仙人冲之峰回路转,堪称山之精华。县城屏障的南岳山,《洞天记》曾记述:黄帝封五岳,以湖南衡山偏远,故以霍山为南岳之副。舜南行到南岳,也指此山。汉武帝为淮南王谋反事亲临淮上,曾溯淠河而上抵达霍山,登城南山顶,惊异地发现此山之美,欣然敕封为“南岳”,此山遂遐迩闻名。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应霍山友人之请,亲书“小南岳”,给名山增添了名气。汉武帝留下的许多供后人猜想、考证、寻觅之地,至今仍有许多是个迷,让后人揣摩。西去的百里古道是故事和传说的发源地,一处一个故事,一地一个传说,优美的故事,动听的传说,给这条古道涂上了神秘而迷人的色彩。昔日的“霍山八景”大多被历史长河所淹没,所剩无几。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新建筑群,新工程设施,新村镇不断涌现,成为新的景观。距县城17公里的佛子岭水库大坝,是新中国兴建的第一座大型连拱坝,高75.9米,宽510米的巍峨大坝把东淠河拦腰截断,过去的害水从此造福人类。坝内是碧波万顷,风光秀丽的人工湖,湖边山坡绿树成荫,数十里绵延不绝,是制服水土流失,防止水库淤积的绿色长城。库水可养鱼,可航运;通过大坝闸门下泻,可发电,可灌溉。1959年11月开工(1960年停工),1970年续建,1978年全渠通水的长49.1公里的淠源渠,如地上长虹,把下泻的库水引向3区1镇11乡的6.4万亩农田,使灌区变成了粮仓。为减轻佛子岭水库的压力而兴建的磨子潭水库,更是别具一格,库区婉蜒曲折,峰峰相连,曲径通幽,别有情趣。多如繁星的小水库,一库一景,库库不同。散布在四乡的古老集镇换上新装,镇上错落有致的房舍,熙熙攘攘地人群,排列有序的店铺,琳琅满目的商品,各具特色,成为山区新景。
“莫道天堂景色好,霍山美景胜天堂”。

贫穷,困扰着霍山,束缚着霍山腾飞的手脚,给霍山的发展造成障碍。但贫穷同奉献并不相悖,尤其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霍山人民大众为民主革命,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无私而巨大的奉献。在埋葬封建王朝,在倒袁护法,在推翻军阀统治,在支援国民革命军北伐等一系列斗争中,霍山籍革命党人沈子修、洪世奇等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度外,奔走呼号,唤醒国人、乡人投入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斗争,抛头颅洒热血,倾家荡产在所不惜。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霍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数十次武装暴动,以舒传贤等领导的六(安)霍(山)暴动的影响最为深远。六霍暴动后,在皖西建立了以西镇游击队为主力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师和以霍山为中心的皖西苏区,红旗插遍了霍山城乡,霍山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并成为全省唯一的赤化县,被中共安徽省委定为红色区域中心。为创建和巩固苏区,霍山的优秀儿女前仆后继,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殊死斗争。战场上的英勇搏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张国焘的错误肃反,全县有近6万人(约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革命先驱和殉难者的名单中,舒传贤、刘淠西等的名字最为辉煌灿烂,是他们举起了武装斗争的大旗,是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唤醒了人民大众,是他们在皖西广袤的土地上燃起了燎原大火,是他们把皖西革命大业推向前进。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皖西和安徽人民的心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在霍山大地上,为民族解放事业展开的斗争更加波澜壮阔,最终赶走了日本侵略军,摧垮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全县近万人的英名载入了革命先烈英名录,他们是人民共和国当之无愧的奠基者。
解放后,为根治淮河,为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在境内兴建了佛子岭、磨子潭两座大型水库,近6万亩良田沃野永远沉没水下。数万人离开世代相传的定居地,迁往异乡,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生活在温饱线下。水库建成后,库外和下游受益却无可估量,滔滔清泉滋润着淠史杭灌区,昔日干旱的土地从此变成米粮仓;巨大电流输入华东电网,为工农业生产送去动力,为人民生活创造幸福,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30年来,水库拦截2500秒立米以上的洪峰20次,提高了下游河道堤防的抗洪能力,减轻了下游的水害;提供下游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83亿立方米,灌溉农田近亿亩,增产粮食65亿公斤。仅电力一项,就发电36.4亿千瓦/时,总值2.44亿元,是建库总投资8196万元的3倍。库区人民以牺牲自己的田园换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虽苦犹荣。60年代中期,一批小三线军工厂迁来本县山区,又占用了一部分土地。霍山人民一次又一次献出了一片又一片土地,缺粮的山区从而缺更多的粮食,每年需从外地调进数千万公斤食粮,多么沉重的负担啊!有着光荣传统的霍山人民,把这些看作是对祖国社会主义事业应有的奉献,义无反顾!
昔日的山区千疮百孔,人民苦不堪言;如今的山区,群众开始告别贫困。可是,从脱贫走向富裕谈何容易,需要开发,需要支持,需要援助,需要理解,需要苦干实干,需要扬长避短,需要远见卓识。霍山的青山绿水,物产宝藏;霍山迷人的景色,秀丽的风光,高耸的山峰,奔腾的河流;霍山灿烂的过去,光辉的未来,向所有了解和不了解她的人招手,欢迎各方客人齐来开发这块刚刚苏醒的宝地。
霍山在呼唤!霍山在前进!
几个年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一览表

1949—1985年乡、村、户、人口、耕地和粮食产量统计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