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87年~1992年县情综述
一、概况
1987年至1992年,本县耕地面积,从1986年底的146.2万亩,到1992年初减为144.5万亩;人口总数,从1986年末的131.83万人到1992年初增为142.4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41.2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08人。至1991年底,本县政区上延1986年状况未变,1992年2月始,撤区并乡,辖17个乡、18个镇。1992年1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本县与六安市合并,成立新的六安市。
县党政主要领导,在此期间,有两次较大变更。1987年8月,中国共产党六安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选出了第七届中共六安县委员会,委员33人,其中常委11人,张家胜为书记,孙业藩、冯继远、陈有瑜、杨儒鑫为副书记,后增汪国俭为副书记、孙家宗为顾问。1990年1月,张家胜调离,李世昌调任县委书记。1990年6月,中国共产党六安县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选出了第八届中共六安县委员会,委员30人,后补委员5人,其中常委11人,李世昌为书记,汪国俭、陈有瑜、杨儒鑫、陈树森为副书记,后增吴之信为副书记。1987年5月,六安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出了第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和第十届县人民政府。朱述铭为人大常委会主任,汤云庭、吴贵仁、杨厚萍、查道发、程光余、鲁泽民为副主任;孙业藩为县人民政府县长,汪国俭、吴多谦、王华友、王积田、吴荣洲为副县长,李一山为顾问,后增赵海阔、王保安、王健民、李长华为副县长。1988年8月,县人大常委会接受孙业藩因调离而辞去县长职务,任命汪国俭为代理县长。1990年3月,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出了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和第十一届县人民政府。朱述铭为人大常委会主任,查道发、杨厚萍、周志旺、吴荫椿、刘德山为副主任;汪国俭为县人民政府县长,王华友、吴荣洲、吴多谦、王健民、孟祥明、赵海阔为副县长,李一山为顾问,后增吴荫椿、陈尔恋、李起先、祁红星为副县长。1992年10月,汪国俭调离,王华友常务副县长主持县人民政府工作。县八届政协与十届人大会议同时召开,产生了县八届政协委员会,孙家宗为主席,张子域、郑长庆、石裕珣、刘传镐、李心耿、吴荫椿为副主席;九届政协与十一届人大同时召开,产生了县九届政协委员会,冯继远为主席,郑长庆、石裕珣、张子域、李心耿、刘传镐、何超为副主席。
本县的各项建设事业,从1987年开始,进入了深化改革、加速振兴的时期,经济建设的各项指标都高于改革开放前的发展速度。在“六五”期间经济加速发展的基础上,本县作为全省县级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试点县之一,开始逐步向以城镇为重点的综合经济改革转化。按照“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大力发展工业、乡镇企业和开发性农业”的经济建设思路,制定了新的发展重点和改革措施。“七五”期间,农业上把主攻“三养一栽”(养蚕、养鹅、养鱼和植树造林)为重点的开发性农业,作为振兴县级经济的主要措施;同时,大力开展科技兴农,在规模经济、集约经营和开发效益上努力开拓。工业生产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以技术改造、挖潜革新为手段,以开发资源为重点,建设粮油加工业、建筑建材业、纺织塑料工业、农机制造业和乡镇企业群体,即“四个支柱、一个群体”的工业机制。通过全县人民的奋力拼搏,本县经济起了巨大变化,到“七五”期末的1990年,全县社会总产值80830万元,比1980年增长173.5%,“七五”期间年平均递增6.9%;国民生产总值48715万元,比1980年增长144.5%,平均年递增3.7%;国民收入40529万元,比1980年增长127.7%,“七五”期间年递增2.2%;工农业总产值68818万元,增长165.1%,年递增6.3%。农村经济逐步壮大。1985年以来,平均每年向国家交售21.75万吨商品粮,商品率达40%以上。开发性农业形成了蚕桑、白鹅、渔业、林业四大系列,在规模和效益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乡镇企业产值已经超过全县社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其中工业产值已占全县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工业生产在困难中起步,到1990年底,先后建设了啤酒、浸出油、面粉、精米、饲料、食品、磷肥、复合肥等8个万吨级项目,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县特色的以粮油加工、建筑建材、塑料制品、棉麻纺织、农业机械五大行业为支柱和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群体的工业生产新格局。
1991年夏季,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袭击了我县。从5月开始,全县连续遭遇长期阴雨、暴雨、龙卷风、冰雹等多种自然灾害;特别是6月到7月,县内发生数次强降雨,局部地区高达每小时40毫米以上,两月内全县平均降雨量高达981毫米。境内淠河、汲河、丰乐河以及淠史杭总干渠水位陡涨,为保大局,淠河沿岸承受了上游三大水库的大流量泄洪,汲河奉命蓄洪,引淮倒灌,三河沿岸一片汪洋,千百村庄荡为平地,成片良田化为沙丘,在地作物毁于一旦。据统计,全县有612个行政村,37万户、97万人口不同程度受灾(其中受重灾的有10个乡镇56万人),倒房17.45万间,115万亩农作物反复受淹,19.2万亩庄稼绝收,损失粮食1.9亿公斤;293家工厂企业停产,280多商家停业;618所中小学停课,其中23所小学校舍全部倒塌;公路交通、邮电通讯、机关、医院和水利设施等均遭受严重破坏,全县当年直接经济损失6.12亿元。
灾害发生以后,全县人民奋起抗灾,抢救、安置灾民,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抗洪抢险中,各级党、政部门采取得力措施,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战斗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涌现了象王义武那样一大批抗洪英雄。七月下旬洪水稍退,全县各地全力投入生产救灾和重建家园,县成立了生产救灾指挥部,抽调980名干部深入灾区帮助工作。全县共排涝保苗15万亩,补种晚秋作物42.5万亩,防治病虫害92万亩,抗旱秋种128万亩,组织抢修水毁工程计993.5万立方米土石方,整修公路151公里,修复水毁通讯线路3万米。到9月上、中旬,全县水淹工厂、商店基本恢复生产和营业,水毁学校9月1日按时开学上课,医院也恢复正常工作。
洪水无情人有情,特大洪涝灾害牵动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首都北京以最快速度组织捐赠,千里驱车及时送来23.2万件衣被,石家庄、内蒙古、厦门、上海、天津等地也向我县捐赠了10万余件棉衣、棉被,省内,县内乃至乡村之间广泛开展了轻灾支援重灾,岗区支援湾区,城镇支援农村的捐赠活动。港、澳、台同胞也先后向本县捐赠了折合人民币1269万元的救灾款和救灾物资。据统计,全县共接受政府拨款和国内外捐赠救灾和救灾物资折款5000多万元,其中上级政府拨款3340多万元,国内外捐赠1660多万元。全县共发放粮款配套代粮券1753万公斤,供应原粮8852万公斤,保证灾区每人每天0.5公斤成品粮;新建永久性灾民住房9006户,22783间,搭盖防雨雪庵棚和过渡性住房29957户;全县有104914户、409268人领取了捐赠衣被和生活用品;拨发257.9万元灾民医疗款、102万元水毁医院复建款,投放价值83万元的医疗卫生防治药品,并在灾民中普遍开展以救灾防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全县上下的努力,大灾之年,没有发生饿死人、冻死人和大面积疫病流行,没有出现大批灾民外出逃荒要饭的现象,全县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1992年,本县在灾后发展生产、恢复家园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建设时期。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992)2号文件,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制定了“全部经济抓住县乡工业、高效农业、商贸流通三个重点”的方针,特别是把发展县属工业和乡镇企业放在突出位置,着重发展粮油加工、轻工、建材、纺织和机械五大行业,加快塑料制品、缫丝纺织、畜禽加工、粮油食品、粮油化工、棉纺织品、麻类制品、机电产品、机械产品、医药制品等十类产品的开发和升级换代。在措施上,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全方位实施产品开发,制定了一系列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的优惠政策,加强横向联系和经济协作。同时,着手建设两个富有特色的工业小区:一是以苏埠为中心,以现有塑料、纺织工业为基础的塑料工业小区;一是以三十铺区域内现有粮油加工企业为依托、以集中连片的1700亩国有土地为基础的粮油加工企业小区,加速这两个小区内的工业企业发展速度。
从1987年到1992年的6年间,本县的经济建设尽管有了很大的进步,贫困落后面貌也有明显的改观,但是,作为老区贫困县,经济基础仍然十分薄弱,体制变化使得功能不全,洪涝灾害又使元气大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全县尚有6.1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已脱贫的6万人中不同程度地因灾返贫。人口多但文化技术素质偏低,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潜力巨大但抗御灾害能力弱,工业有所发展但起步晚、底子薄等,仍然是本县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二、主要行业
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灌溉体系已经形成。1992年初,有效灌溉面积86.1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48.7万亩,稳产高产农田42万亩。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亦有新发展。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3.88万千瓦,农业拖拉机4668台,农用汽车411辆,柴油机6741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4229台,机耕面积24.28万亩,农村用电量4296万千瓦小时,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0021吨。实施了以高产粮田建设、油菜栽培、小麦丰产带、配方施肥、农作物综合防治等五个十万亩为重点的十大科技项目,建立了完善的农技推广和良种繁育体系,其中杂交稻制种成效显著,全县制种面积2077亩,产量26万公斤,单位产量125公斤。三十铺黄堰村制种点1150亩,单产150公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制种质量达到国家2级标准,结束了我县杂交稻种长期依赖外调的历史。农村产业结构有很大变化。全县72.47万农村劳动力,从事农林牧副渔业劳力55.5万人,占76.6%;农业总产值上升到6.82亿元。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1990年,粮食总产58.33万吨,人均产量447公斤,油料作物总产3.85万吨,夏季粮油生产受到国务院的嘉奖,双双跨入全国百强县之列。1992年初,麻类总产2.13万吨。全县有新老茶园5万多亩,茶叶总产1009吨,其中“六安瓜片”、“小兰花”、“毛峰”等名优茶占40%以上。麻、茶已成为本县主要出口农产品。在开发性农业中,蚕业开发已形成较大规模,1991年产蚕茧991吨;2400绪的第一缫丝厂已建成投产,蚕药厂、蚕种场等一系列蚕业服务网络建设初具规模。白鹅系列开发逐步深入,全县白鹅饲养量375万只,县冷库建成投产,与种鹅场、羽绒厂等配套设施形成“一条龙”系列。渔业生产,1992年初放养水面达13.1万亩,占全县可养水面91%,其中建成的精养鱼塘5000亩,成鱼产量6227吨,达历史最好水平。全县成片造林45万亩,乡村林场发展到512个,森林覆被率达19.6%。此外,药材、烟草、干鲜果等项目开发均有所发展。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1992年初,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2211O个,其中乡村集体企业1379个,从业人员82825个;实现企业总产值4.02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占全县社会总产值的38%,其中工业产值2.3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0%。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2亿元,其中乡村集体企业固定资产原值7666万元,净值5281万元。全县乡镇工业企业产值50万元有79家,其中超过100万有27家,超过200万元的有县磷肥厂、渔网厂、铸造厂、独山纸厂、徐集建材厂5家。乡镇企业门类有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贸饮食业、服务业及其它企业七大类十一个综合工业部门、近百个具体工业部门。列入考核的产品有40种,主要是化工类:复化肥、磷肥、固化剂、涂料、再生橡胶、试剂盐酸、硫酸、冷烫精等;食品加工类:菜籽油、小磨麻油、精米、板鸭;机械工业类:出口链轮、易拉盖、各类铸件、手拖两用耙耖、脱粒机等;造纸工业类:绉纹卫生纸、打字纸、黄板纸、表芯纸等;轻纺工业类:真丝、渔网布、皮鞋、皮箱、出口草席、纱管等;建材工业类:红砖、机制瓦、预制件等。乡镇企业素质也逐年提高。1992年初,有各类技术人员945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169人;全系统有10家企业经县计量部门核定为计量合格企业,40种主要产品实现有标生产,有6家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管理、现场管理通过地区级验收合格,其中县渔网厂1989年被省政府授予“明星”企业称号;有13种产品获优质产品称号,其中“马头牌”小磨麻油获农业部部优,“仙鱼牌”乙纶网片获省优,“人伟牌”板鸭获“江淮之花”金杯奖,以及六安州锅、国标麻袋等12种产品获省乡镇企业系统优质产品称号。
工业生产逐步加快发展速度,1992年初,全县乡以上工业企业525个,其中县办43家,乡办(年产值30万元以上)482家,食品酿造饮料加工业34家,建材制品172家,塑料制品业7家,其中1992年建成投产的金发打火机厂,是本县第一家与外商合资企业。全县工业企业总人数26768人,其中全民1395人,集体4172人,其它(合同工、农民工、家属工)21201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09亿元,1991年实现产值4.11亿元。工农业产值比已上升到38∶62。广泛开展的技术改造和企业创优活动,使企业素质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有两家企业和一个车间获省以上先进企业、明星企业和先进集体称号,共有20多种产品获省以上优质产品奖(含乡镇企业),其中部优4个,即二级菜油、小磨麻油、乙纶渔网线、辣味酱油;8个省优、10个系统优。主要出口创汇产品有毛巾、床单、肠衣、草席、饼粕、茶叶等。但从现状看,本县工业的发展由于基础差、起点低,仍然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技术管理人才不足,项目层次不高,信息不灵,加上资金短缺等,因而发展的后劲不足。交通建设也有新的发展。6年来,通过以工代赈、黄淮海开发、引用外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555万元,改建油路25公里、砂石路24公里,建成凌家渡、车渡口、凤凰桥3座公路桥。全县现有干支线公路101条、1166公里,主要干线10条、249公里,乡镇支线83条、801公里,专线8条、116公里,乡村机耕路489条,实现乡乡通车,通车里程2851公里,全县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公路1.22公里。1991年公路客运量1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00万人/公里,货运量35.0万吨,货运周转量1990.1万吨/公里。全县集镇建设仅1991年就新修油路面25800平方米,安装下水道2089米,已有8个建制镇建起了自来水厂。
商贸在困难中开拓经营,到“七五”期末的1990年,全县有商业零售网点8532个,每万人拥有商业零售网点61个,商业从业人员2.72万人,兴建皖西大厦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国合商业设施,建成了以苏埠竹木市场和固镇羽绒市场为代表的一批农贸市场。1991年社会商品零售额3.88亿元,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1.43亿元。对外贸易出口种类8类16个品种,主要为鲜蛋、茶叶、羽绒等畜产品和槐米、草席等土产以及针织品,销往近20个国家和地区。但是,几年来商业形势十分严峻,企业利润下降,亏损增加。1991年底,商业局、粮食局、供销社三大系统亏损总额达2275万元;外贸出口收购额下降,费用水平居高不下。1992年,开始重点转换经营机制,全面推行大包干,实行利税责任制,开展经营、价格、用工、分配“四放开”,国合商业部门已经按计划实施,初见成效。财政体制改革以增收节支、集聚建设资金为目标,建立了乡镇财政,实行从“核定收支基数,收入递增包干,超收定比分成,减收扣支赔付”到“收支挂钩,定额包干,自求平衡”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收入“七五”期间的年平均增长13.8%。尽管尽了最大努力,仍然难以为继。1991年,财政总收入4948.8万元,其中本级收入2424万元,加上因灾专项补助和返还资金2524.98万元;财政总支出5263.8万元,当年赤字315万元,全县累计赤字1484.8万元,入不敷出的矛盾十分突出。金融系统全县有农行下设3个储蓄所,12个区镇营业所,84个信用社和3个服务组,地区建行和工商银行设有2个代办处,1992年建六安县建行。1991年银行存款余额8956万元,贷款余额4.5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7598万元。县保险公司于1987年正式成立,办理了三大类、20余种保险业务,1991年收保费512.7万元,赔付1439万元,为灾区人民恢复家园作出了积极贡献。
1986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280元,其中人均收入不足200元的贫困户有15.6万户、67.1万人。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本县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扶持的老区贫困县之一。几年来,国家分配各种扶贫资金6226.5万元,安排开发1100多个扶贫项目,主要用于贫困面较大的汲、淠、丰三河沿岸和山区的44个乡镇,省、地、县先后下派1800多人次的干部包村扶贫,开展科技培训,普及推行实用技术。至1990年,全县共解决温饱14.12万户、60.6万人,贫困户解决温饱率达90%以上,基本上达到省政府要求的“七五”期间解决温饱的要求。1991年大灾,又使刚脱贫的部分农民返贫。1991年底,全县职工总数40391人,年工资总额5639.9万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408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28.4元,比1990减少23.5元。农村零售物价指数为104.1,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4.7。
科技事业以科技兴农为重点。1992年,有农机研究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各一所,有12个区站、84个乡农技服务站和农林畜牧兽医站。全县选了12名科技副区长、30名科技副乡长,配备了542名科技副村长,并为808个村配备了1200个农民技术员。成立各种科研协会132个,拥有会员15200人,初步形成了国家农村推广机构与群众科普组织相结合的农村推广体系。各乡镇实施了省、县下达的127个项目,推广15项农业技术及相配套的34项成果,参加各类科技承包的科技人员3537人,承包面积72.75万亩,同时办起农民文化技术学校58所、村级教学点128个,农民先后受训12万人次。全县有各类技术人员6006人,其中高级职称69人,中级1306人,初级4631人。到1990年,全县共获省以上奖励20项,其中活鹅拔羽和肉用仔鹅生产、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微机应用三项获国家级奖励。
1992年初,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73所,教职工8216人,其中普通中学96所(含完全中学11所)、小学757所、幼儿园19所、成人技校130所、成人初等学校28所。全县在校生有18.88万人,其中中学生4.77万人,小学生13.64万人,入园儿童4390人,成人在校生8119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97.8%,在校生巩固率98.5%,小学生毕业率98.8%。14周岁人口普及率86.3%,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几年来校舍危房改造和配套建设成绩显著,1987年至1990年,已投入3076.23万元资金,新建和改建砖瓦校舍32.78万平方米,维修加固20.63万平方米,改造率97.5%,中、小学危房率下降到O.88%,1987年和1990年分别被省、地评为“危改配套”先进县。全县有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87个,文化工作人员146人;县艺术表演团体3个,职工93人;县图书馆藏书4万余册;有影剧院44座;放映队24个;座位14400人。全县85个广播站,有扩音机260台,总功率76.8千瓦;木杆专线3412.8杆公里,村级广播通播率98%;县电台塔高58.5.米,发射功率1000瓦;有4个镇建起了电视差转台。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1988年到1992年共获省级以上比赛6个第一名,其中1989年获得全国田径冠军赛男子跳远第一名,全省无线电测向识图越野第一名,省男子射击三个第一名,省第三届青年运动会男子双单浆第一名。
1992年初,全县有各级医疗机构111个,床位1327张,卫生人员1867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3人、病床8.19张。各乡镇都配备了防疫员,808个村都有一名兼职防疫员。本县是省内最早的一批计划免疫试点县之一,也是第一批冷链装备县,1990年被列入联合国妇幼卫生合作项目之一。计划生育,几年来坚持突击与常抓相结合,计生服务站建设有较大改观。1991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7.8‰,一孩率65.75%,计生率80.56%,比1987年前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前志述
六安修志,源远流长
旧志记载,六安有志始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但据许正英考证,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至三十一年间(公元1285年~1294年),修过《元六安志》;明景泰(公元1450——1456)和正德(公元1506——1521)年间,也修过《六安州志》;还有一次,六安州附修于《庐阳志》。然其书皆已亡佚,其事湮灭难考。
据现有史料,自明嘉靖以来,六安修志之举,凡十有二次,成书刊行者9次,现存版本10种,兹略述于后:
一、明嘉靖三十四年《六安州志》
此志创修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由同知邓向荣提倡,知州邵惠久支持,学正王亮采主笔,参加者共24人,统称纂修。三十三年,继任知州喻南嶽亲予审定并为之作序,次年刊行。
嘉靖志共分上、中、下三卷,二十二门类。卷前列序言、凡例、纂修姓氏、目录、图;下卷之尾列“叙六安州志末简”。各门类前列小序,后有“论曰”。卷之上,分疆域、形势、州谱、职制、城池、祀典、公署、递铺、赋役、学校;卷之中,分选举、武宦、武备、风俗、山川、土产、古迹、循良;卷之下,分人物、烈女、艺文、杂志。图有《六安州疆域图》、《衙廨图》、《龙津精舍图》、《南宋中兴淮西对境边防图》、《州治图》等。
《疆域》和《形势》未列条目。《疆域》中探索了“六”名的由来,谓“六以星度得名,著望有夏”、“禹贡扬州之域,天文女星,六度分野,夏为六,春秋为六国”。此为以“六”为名的几种说法中比较可取的见解。
有些门类下设细目。《州谱》下分沿革表和历代封爵。《职制》记载较详,官员从编制到职掌都有记述。《城池》下分垣、豪、门、敌台、角楼、将军炮、便储门(街坊附)。《祀典》下分文庙、祀祠、祀庙、祭坛。《公署》分记州属机关所在地。《递铺》下分各铺所在地。《赋役》下分户口、田赋、马政。《学校》下分社学、书院、庙制、书目、祭器。《选举》下分征避、甲科、乡贡、岁贡、例贡、吏选、贝也封、任子。《武宦》虽未分细目,但分记武职人员传略。《武备》下分军职、户丁、屯额。《风俗》下分耕织、室庐、服用、婚丧。《山川》下分山、岗、墩、岭、岩、寨、台、石、洞、潭、、井、八景、水利、桥梁、津渡。《人物》下分宦业、孝友、廉守、文谊、武选、隐逸、纯谨、义民。《艺文》下分制诰、记、杂咏、八景诗。《杂志》下分寺观、妖祥、传异、仙释、方伎。
概而言之,此志内容尚称完备,惟仅记本州之事,对所属英山、霍山两县均未记载,应是一大缺憾。
二、明万历十二年《六安州志》
这部志书经两任州官纂修而成。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前,由同知刘垓和学政杨懋魁主修,后两人因擢升、调任而未付印。万历九年,李懋桧任六安知州。十二年,对志稿重新修改审订,调整其体例,增删其内容,历时4月而成新志。参加这次纂修的共39人,其中同纂修2人,即前任同知刘垓和学政杨懋魁;同校阅19人,均为州县官和告老还乡的官员;同编次18人,为负责编辑采访的儒学生员和国子生。
万历志的体例“以大明一统志为主而参以《庐阳总志》稍加订量”,比嘉靖志有所进步,门类比较齐全,归类也较得体,对英山、霍山两个属县也有所记述,因而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当时六安州的面貌。
该志共八卷、六志,设40门类、13表、11列传,有的门类下分子目。卷前列序言、修志姓氏、凡例、州治图。卷之一为舆地志,下分疆域、分野、形势、山川、风俗、古迹、丘墓;卷之二为营建志,下分城池、公署、铺舍、仓田、□□、街巷、桥梁、津渡、亭、楼、寨、镇、集、养济院(漏泽园附)、学校,学校之下又分书籍、祭器、学田、社学(书院附);卷之三为食货志,下分户口、田赋、土产、水利;卷之四为秩官志,下分职官、公仪、祀典、武备、马政(牛附)、屯田、矿防;卷之五为表,下分官师、儒学、六安卫、选举、甲科、乡科、岁贡、例贡、武科、吏选、贝也封、任子、义民;卷之六为列传,下分先圣、名宦、乡贤、忠烈、孝友、贞节、武功、卓行、隐逸、方伎、流寓;卷之七为艺文,下分文类、诗类;卷之八为外志,下分妖祥、纪异、仙释、传疑。
三、清康熙二十年《六安州志》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清廷为纂修大一统志作准备,敕取天下志书。六安知州吴世显奉命纂修,因吴三桂叛乱而中止。康熙二十年,继任知州王所善由于“史馆纂修《明史》,檄志甚迫”,乃邀请有关人士,研究修志。由六安人韩献主纂,以购自书肆中一部旧《六安州志》为史料,讨论旧稿增益,经过加工修改而成新稿,于康熙二十年三月刊行。
这部志书系清代编修的第一部《六安州志》,距明万历修志已97年。加之明末兵燹,资料散佚;修志期间,又逢灾荒和“三藩”之乱,确实困难重重。但由于主修王所善和主纂韩献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承先启后的志书,对保存明末清初的六安史料贡献很大。志书共十卷,十志,设58门类,有的门类下分子目。卷前列序言、目录、图。卷之一地志,下分疆域(形势附)、沿革、山川、古迹、丘墓、风俗;卷之二建置志,下分城池、学校、公署(武署附)、坛庙(寺、观、庵、院附)、津梁、仓坊(典附);卷之三食货志,下分户口、田赋(粮附)、物产、水利;卷之四为官师志,下分宦制、封建(巡辙附)、州官题名、学官题名、名宦、宦绩;卷之五戎备志,下分镇防,营将题名、六安卫、卫官题名;卷之六秩礼志,下分公仪、祠祀;卷之七选举志,下分选举、甲科题名、乡科题名、贡士题名、例贡、武科题名(武官附)、吏选、封荫;卷之八人物志,下分乡贤、仕迹、武功、忠烈、孝友、卓行、隐逸、清修、烈女、义民、方技、流寓;卷之九艺文志,下分赋、诗、文、疏、传、序、记;卷之十丛闻志,下分祥异、仙释。
此志遗失2卷,卷首残缺,凡例和纂修无考。
四、清康熙三十八年《六安州志》
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庐州知府主修《庐州府志》,府属各州、县官员都参加了纂修府志之举。六安当时属庐州府,知州王庭曾、学正孟兴衍、训导高尔揆都是府志纂修成员。府志纂成后,要求“各属以次举行”,六安遂在前志完成仅18年之后又重修州志。这次纂修人员共41名,其中总裁10人,参订8人,编纂10人,采辑13人,王庭曾任主修并为之作序。
这部志“阅半载而告成”,共二十卷,十一至十五卷现已遗失。卷前列序言、州乘征言、凡例。卷之一为纂修姓氏、图考;卷之二为建置沿革(下有表、考证)、封系(封系传、封系表(戚畹附);卷之三为星野(星占、祥异附)、疆域(乡都附)、形势;卷之四为山川;卷之五为城池、营建(附仓、楼、亭、街、巷、坊、演武场、镇、铺、集、井、桥、渡、寨);卷之六为风俗(分岁令、四礼、四民、仪制)、物产;卷之七为学校、公署;卷之八为宦绩;卷之九为贡赋、水利(分塘、堰、湖、涧、港);卷之十为祠祀(寺观附)、古迹、丘墓;卷之十六至十九为艺文;卷之二十为杂记。其中图考一门,录绘图15张,除《庐州境总图》、《州境图》、《州署图》、《学宫图》外,还列十景图,此为前志所无,开六安志书列景物图之先例。
五、清雍正七年《六安州志》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六安州升为直隶州,清廷任命曾在一统志馆任职的李懋仁为六安知州。李对修志事业很热心。雍正六年,他采纳缙绅意见,开局纂修州志。经过半载努力,志书告成,于七年孟秋刊行。
雍正志现存卷一至二十,因凡例、目录散失,故不明卷数究竟及纂修姓氏。卷前列序言;卷之一图考;卷之二建置沿革,历代建置附沿革表;卷之三星野、疆域;卷之四山川(含英山、霍山);卷之五城池;卷之六公署(含英山、霍山)、营建;卷之七学校;卷之八户口、贡赋、土贡、屯田、马政、盐法、水利;卷之九祀典、祀制;卷之十风俗、物产;卷之十一封系、戚畹;卷之十二秩官、武备;卷之十三选举;卷之十四名宦;卷之十五至十九人物,下分仕迹、忠义、忠烈、孝友、笃行、义民、文苑、隐逸、列女、仙释、侨寓、方技;卷之二十英山人物。在各卷所列细目中,卷八最详,反映了李懋仁重视“裕课”的基本思想。
六、清乾隆十六年《六安州志》
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金弘勋任六安知州,到职不久,就有修志之意。乾隆十四年,他着手修志,旋因“皖江、颍水之乏”和“天子巡幸南都”而延搁。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夏,恢复纂修,四阅月稿成,是年秋刊行。这次修志人员共15名,分总修、参阅、分辑、同参、分校5个职级。知州为总修,同知任参阅、分校,英山、霍山知县任分辑,州学正、训导和县教谕、训导任同参,挑选贡生、生员任分校。
乾隆志共25卷、35门类,门类下分子目。卷前列凡例、目录,卷末列修志人员姓氏。卷之一舆图;卷之二建置、沿革、星野、疆域;卷之三山川、城池、公署、营建;卷之四学校;卷之五户口、贡赋、卫屯、蠲赈、土贡、马政、盐法,水利;卷之六祀典、仪制、风俗、物产;卷之七封系、戚畹;卷之八秩官、武备;卷之九选举、封荫;卷之十名宦;卷十一至十三人物;卷十四至十五英山、霍山人物;卷之十六古迹;卷十七至二十一艺文;卷二十二至二十三英山、霍山艺文;卷之二十四祥异、兵燹;卷之二十五考证。该志在《兵燹》中,对明末清初人民武装反抗官府的斗争记述较详细,为研究明清两代农民起义的历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另外,体制增设了《考证》门类,对六安的历史沿革、主要山川和历史名人等作了考证,也是一种创举。
七、清嘉庆九年《六安州志》
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六安知州宋思楷因“大府檄令修志”,遂召集“绅士商度”,以所存雍正、乾隆年间的《六安州志》为依据,“删繁补缺”,“其大体有失者则为易之”,对于“乾隆十六年以后之事,依类而续增之”。嘉庆九年,志书修成,刊行于世。这次志书的编纂人员仅6人,总修为知州宋思楷,参阅为州同高元任,分辑为英山、霍山知县,同参为州学正和训导,聘地方绅士若干任分校。
嘉庆志共32卷,分25个门类,有的数类为一卷,有的一类分数卷。门类之下分子目。卷前设序、凡例,卷之一舆地、建置沿革(表附);卷之二疆域、风俗、物产;卷之三、四山水(含古迹);卷之五城池;卷之六营建;卷之七户口、田赋(茶贡附);卷之八学校;卷之九水利(盐法附);卷之十卫屯;卷之十一祀典;卷之十二封系(戚畹附);卷之十三至十四秩官;卷之十五至十六选举(封荫附);卷之十七名宦;卷之十八至二十一列士,下分忠义,孝友、笃行、义举、仕业、文苑、隐逸、方技、侨寓、仙释;卷之二十二至二十四列女;卷之二十五至二十六列士(英山、霍山);卷之二十七寺观;卷之二十八坟墓;卷之二十九至三十一艺文;卷之三十二纪事。此志的独创之处是,舆图注明里数,其校定方法是,“每方二十里,先作一大图,取大幅纸画每方十里,后缩入书内”。
八、清道光四年《六安州志》
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安徽巡抚陶澍“以江南通志久未修辑,且无安徽专志,因开局于皖会,饬郡县各修厥志以呈”。六安知州牛映奎接到檄文后,召集绅士研究修志事宜。与会者认为:嘉庆《六安州志》颇善,且时间只隔十九年,遂议定增订前志,另为一卷,附之于后。不久,牛映奎署理颍州,将修志事宜委托州同万年纯与训导吴鸣镛共同办理。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续订完成,即付刊印。
此志目前尚未见到,仅从前志保存牛映奎的序言中知其梗概,细目不得而知。
九、清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安徽省辑修省志,“饬所属各修志书以进”。六安知州刘光奎奉命组织纂修,但进度缓慢,一直是“端绪未就”。同治九年五月,王峻代理六安知州。他精于修志,到职后立即着手搜集文献,筹集修志经费,组织纂修班子,并以嘉庆、道光两志为蓝本,延请州训导吴康霖为总纂,经数月而完成志稿。此时,王峻期满去职,李蔚接任知州,审定修改后于同治十年脱稿,次年刊行。参加这次修志的共36人,分总修、协修、总纂、分校、汇辑、采访、校刊7个职级。
同治志是清代纂修的最后一部《六安州志》,它集明、清两代六安资料之大成,共60卷,10志,79门类,分28册装订。卷前列序言、凡例、修志人员姓氏、目录。卷一至卷七为舆地志,设星野、疆域、图说、建革、形势、山川、风俗、城池、公署、关津、古迹、坛庙、寺观、陵墓;卷之八河渠志,设水利;卷之九食货志,设田赋;卷之十设户口、卫屯;卷之十一设杂课、盐法、蠲赈;卷之十二设积储、物产;卷之十三学校志,设学校、学宫;卷之十四设礼祀、学宫(英山、霍山);卷之十五设书院、试院;卷之十六武备志,设兵制、兵事(上、下)、驿传、铺递;卷之十七职官志,设文职;卷之十八文职(英山、霍山);卷之十九设武职;卷之二十设名宦;卷之二十一至二十五选举志,设进士、举人、武进士、武举人、贡生、荐辟、仕籍(分贝也封、荫袭);卷之二十六至四十九人物志,设宦绩、忠节、儒林、文苑、武功、孝友、义行(分笃行、义举)、隐逸、才技、侨寓、仙释、烈女(分节孝、孝女、孝妇、贤媛、割股、节孝殉难、烈女殉难);卷五十至五十四艺文志,分碑记、诏令、书、疏、谕、诰文、序、传、议、说、颂、讼、跋、引、杂体、赋、诗(均含英山、霍山);卷五十至六十杂类志,分祥异、人瑞、杂仪、封系、戚畹、考证、杂记。
该志人物、艺文共达39卷,占总卷数的65%,而经济方面篇幅只有4卷,占6.7%。尤其是连篇累牍地宣扬节烈,实为志中之糟粕。但是《兵事》门类中,详细地记载了太平天国自咸丰四年至同治三年在六安的活动情况,这是十分可贵的资料。
此志始印份数不多。光绪二十年(公元1895年),进行补缺翻印,共印180部,散给四乡人士分藏。
十、民国《六安县志》(稿)
此志创修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当时,六安县知事李铭楚“初议采访,未聘纂修而事中寝”。民国十四年,知事汪篪恢复修志,又因“资用无着而罢”。民国二十二年,秦振夫任安徽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六安县长,于第三次县政会议上提议修志,议定由县长监修,推举沈筱东、邹敬铭、吴贯之、刘益庵、罗让溪5人任编辑。经过8个月的工作,于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完稿。其时,秦振夫已调往福建任职,后继两任对志稿束之不问,直至二十六年春才由专员兼县长蒋炎核竣志稿,后又因抗日战争兴起而未付印。参加这次修志的共36人,分监修、编辑、审核、采访四个职级,其中不乏饱学知名之士。
这部志稿共10卷,设14志,下分112个子目、21表。卷前列序、凡例、目录、图,卷末列后叙、本志纂修人员姓名。卷之一设舆地、城邑、沟洫三志。舆地下分疆域、经纬线、星野、沿革、都鄙、形势、山脉、河流、险隘、名胜、古迹、气候、雨量;城邑下分城池、廨署、街巷、市镇、文庙、坛庙、城乡寺庙、碑坊、坟墓;沟洫下分水利、淠东流域、河流域、界河流域、蔡河流域,附东南山溪水利。
卷之二设政事、财赋、教育三志。政事下分党务、人民团体(又分农会、工会、商会)、公安、财务、建设、教育、司法(再分监狱、律师)、自治、户口(附壮丁);财赋下分田制、田赋、积储、蠲赈、税务、地方杂征、币制、盐法、货殖、公产;教育下分文庙礼祀(附乐章)、试院、学额、书院、教育机关、教育团体、教育经费、省立学校、县立学校、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新闻事业。
卷之三设军事、交通、礼俗三志。军事下分兵制、兵事(上、中、下),县境军队年表;交通下分道路、汽车路、铁路、航路、津渡、桥梁、邮务、电报局、无线电台、电话、飞机场;礼俗下分迎春、宾兴、乡饮、冠婚、丧祭、纪念日、风俗、慈善事业、宗教。
卷之四设官师志,下分名宦、职官姓名表;人物志(一),又分宦绩(上、下)。
卷之五至卷之七,设人物志(二、三、四),下分义烈、儒林、笃行(上、下)、隐逸、才技、流寓、方外、仕籍(上、下)、科名、荐辟、选举、耆寿。
卷之八设烈女志,下分贤淑、贞孝、节妇表、烈妇表。
卷之九设艺文志(上)存目,下分经部、史部、子部、集部。
卷之十设艺文志(下)、杂类志。艺文志(下)徵献,下分文、诗。杂类志下分灾异、考证、杂存、前志源远、同治志存目、同治志纂修题名录。
这部志稿在体例和内容方面,既因袭了封建时代的陈规腐念,也接受了民主主义时期的方法和观点,基本上反映了辛亥革命后本县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变化。此志手抄稿在抗日战争时遗失二、四、八3卷,1985年10月发现第三卷,尚缺四、八两卷。
民国期间,除纂修了上述志稿外,35年9月,曾成立文献委员会,征集资料,准备修志。这些资料保存于旧教育局,今仅见清册目录,余皆荡然无存。
十一、1959年《六安县志》稿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修志工作。1959年,在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帮助下,编纂了一部《六安县志》,初稿写出后,只油印送审,未付刊印。
这部志稿共6编,14章,附录大事记。第一编地理,下分地势、山脉、河流、气候,土壤、物产,附行政区划表,区乡社名称表、人口密度概况表。第二编近百年革命史,下分太平天国、苏家埠教案、辛亥革命;“五四”到解放前本县人民的革命斗争;解放后的社会改革3章。第三编经济,下分农林及副业生产、工业和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金融5章。第四编文化教育,下分教育、医学卫生、科学技术、文化艺术4章。第五编风俗宗教,下分风俗、宗教两章。第六编人物。附录大事记。各章之下分节,节下有条目。
往者可鉴,兹略叙前志,以示师承和发展。
修志文件辑存
一、中共六安县委关于成立六安县
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通知
各区、镇、社党委,县直各部、室、委、办、局党组织:
经县委常委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会议决定,成立六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局级机构),隶属于县政府管理。编纂委员会主任:孙家宗。副主任:鲁泽民、张鸿模。委员:李伟生、郑长庆、吴云生、黄子范、郭饱学、汪正祥、阳庶理、庞良举、刘裕泉、田维其、江世长、陈锦湘、侯怀栋、许正英、罗功德、王厚庭。
刘裕泉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中共六安县委员会
一九八三年元月十日
二、六安县人民政府关于编纂
《六安县志》征集资料的通告
地方志是记述和研究地方历史及现状的文献,是教育子孙后代的好材料。编纂地方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县地属古皋,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为了编好社会主义新型的《六安县志》,根据省委(81)116号和省委、省政府(82)42号文件指示精神,县委、县政府决定向社会广泛征集史料,现将有关征集范围、资料种类、征集办法通告如下:
(一)征集范围;凡有关六安县的地理、历史沿革、政治、军事、交通、商业、外贸、财政、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民政、科技、文化、教育、医药卫生、体育、名胜文物、文艺、宗教、民族、风俗习惯、自然变化等方面的资料,均在征集之列。以一八七二年后的资料为征集重点,其中有关探本溯源记述、兴革演变方面的资料上限可以上溯到古代。
(二)资料种类:六安县的旧县志(州志)、风土志、历史地图、文书、公报、年鉴、法令汇编、财政专刊、报纸、杂志、图书、文集、笔记、手稿、日记、回忆录、讲演录、公私函电、族谱、家谱、纪念品、照片、图表、金石铭文、墓志、校刊、会刊、同学录、题名录、工商文书、帐簿、契约、店规、厂规章程、广告、革命遗址、勘察资料、历史传说、故事、谚语、民谣、方言等等。
(三)征集办法:上述资料要求真实可信,并注明时间、地点,资料请寄到六安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资料收到后,即进行鉴别处理,凡属编志需要的按照质量,酌付奖励;自愿捐赠者,请来信说明;愿意借用者,由办公室复制后,原物退还。
六安县人民政府
一九八三年三月七日
三、六安县人大常委会关于编纂
《六安县志》的决议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三日县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地方志是一种区域性的重要历史文献,编纂地方志是继承和发展祖国文化遗产,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上慰祖先、下勉子孙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千秋大业。
我县地方志自公元一八七二年(清同治十一年)断志至今,已有一百一十三年。抓紧编纂新志,填补这段空白,确是一件迫不及待的事情;否则,年久事湮、资料散失,再想把县志编纂起来,困难必将更大。
根据上级“关于在三至五年内编纂出版新县志”的部署,我县于一九八二年九月成立“六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六安县地方志办公室”,及时开展了编志工作,现已取得一定成绩。
会议决定:在“七五”计划期间,编写一部观点正确、内容翔实、体例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型《六安县志》。要求各部门、各地方积极收集、提供资料,并根据本部门工作范围,组织力量编写好专业志,为编纂《六安县志》打下基础。县地方志办公室要负责《六安县志》的编纂和辅导各类专业志的编写工作,力争在三至五年内完成新《六安县志》的编纂任务。
四、中共六安县委关于调整县地方志
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
各区、乡、镇党委,县直各单位党组织:
根据地委(84)72号文件精神,经县委常委研究决定,调整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调整后的六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由周富如、王积田、鲁泽民、王健民、刘裕泉、胡安国、郑长庆、陈昌福、张万全、段大荣、张万和、梁德铮、郭饱学、庞良举、罗功德、陶东成、李忠泽等同志组成。周富如同志任主任,王积田、鲁泽民、王健民、刘裕泉同志任副主任。特此通知。
中共六安县委员会
一九八四年十月八日
五、六安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县人大
“关于编纂《六安县志》的决议”的通知
各区、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县人大第四次常委会议将编纂《六安县志》列入议题,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三日会议通过了“关于编纂《六安县志》的决议”,这个决议必将推动我县修志工作的进一步顺利开展。现将“决议”转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实施。
编修社会主义的新型地方志书,是我们这一代历史使命,对这项有益当代、造福子孙的千秋大业,县直各单位,各区、乡(镇)人民政府领导同志要引起足够重视,自觉地加强领导,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一年抓几次,及时解决工作进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办公室要集中精力,征集资料。开展县志编纂工作,辅导县直各类专业志的编写。县直各单位尽快健全修志领导机构,确定编写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保证专业志编写工作正常开展,按时按质地完成编写任务。各区、乡(镇)要有一名领导分管,确定专人负责,按照县政府(83)27号通告精神,为县志征集资料和有计划地开展镇志、乡志的编修工作,努力开创我县地方志工作的新局面。
六安县人民政府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六、中共六安县委关于调整县地方志
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
各区、乡、镇党委,县直各单位党组织:
鉴于目前人事变动情况,经研究决定,调整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调整后的六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由王积田、鲁泽民、郑长庆、王健民、桑世学、刘裕泉、胡安国、陈昌福、张万全、段大荣、张万和、梁德铮、郭饱学、庞良举、侯怀栋、陶东成、罗跃、等同志组成。王积田同志任主任,鲁泽民、郑长庆、王健民、桑世学、刘裕泉同志任副主任。特此通知。
中共六安县委员会
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五日
七、中共六安县委关于调整县地方志
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
各区、乡、镇党委,县直各单位党组织:
鉴于目前领导人员分工情况,现决定对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作部分调整。调整后的六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由吴荣洲、鲁泽民、郑长庆、桑世学、王健民、刘裕泉、胡安国、陈昌福、张万全、段大荣、张万和、梁德铮、郭饱学、庞良举、侯怀栋、陶东成、罗跃、王兴林等同志组成。吴荣洲同志任主任,鲁泽民、郑长庆、桑世学、王健民、刘裕泉同志任副主任。特此通知。
中共六安县委员会
一九八八年五月五日
八、中共六安县委办公室
六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调整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
各区党委、区公所、苏埠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
鉴于有关领导人员职务和分工变动,经研究决定,对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作部分调整。调整后的六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
主任:王积田(副县长)
副主任:鲁泽民(人大副主任)郑长庆(政协副主席)
桑世学(县委办主任)潘显德(政府办主任)
罗跃(地方志办)
顾问:何晓明(人大办)吴以海(供销社)
田维其(政府办)许正英(文化局)
成员:胡安国(宣传部)陈昌福(人事局)
张万全(档案局)段大荣(教育局)
张万和(文化局)梁德铮(科委)
郭饱学(计划委)鲍劲夫(党史办)
侯怀栋(财政局)陶东成(政法委)
王兴林(地方志办)
特此通知
中共六安县委办公室
六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一九八九年六月十六日
九、六安县人民政府关于成立
《六安县志》审稿组的通知
各区公所、苏埠镇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
我县地方志编纂工作,目前已进入审稿上报阶段,为了确保志书质量,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经研究决定成立《六安县志》审稿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李一山
副组长:鲁泽民、罗跃(暂缺一名)
成员:何晓明、吴以海、刘裕泉、许正英、杨兆麟、鲍劲夫、熊海琴、李秉龙
特约编审:王兴林田维其
特此通知
六安县人民政府
一九九O年十月二十七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