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广播
(一)县广播站(县广播电台)
1951年6月,成立“六安广播收音站”,配收音员1人,收记新华社记录新闻,后刻写油印送县委和县政府领导阅。同期,本县在苏埠、马头、毛坦厂三个集镇设立收音点。9月,三个收音点收音机真空管烧坏,基层收音工作停止。1953年夏,成立“六安县人民有线广播台”,1955年12月改为“六安县人民有线广播站”,次年12月5日改名为“六安县广播站”,配工作人员6人。1957年,县拨1.6万元,根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设计、绘制的图纸,建立新机房、播音室和办公室。11月份,迁入解放路新址办公。1958年5月,县广播站被评为全国县级广播先进单位,站长许锡华同志出席了全国第五次广播工作会议。1962年10月6日,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六安县广播站为独立事业单位。1974年,县广播站成立编播组,播音员增加到2人。1976年,县广播站隶属县广播事业局。1984年2月,安徽省广播电视厅批准建立六安调频广播台,指配发射台的频率为101.4兆赫。6月,县广播站改为“六安县广播电台”,工作人员15人,设编辑组、播音组、技术组。1986年底,县广播电台实有工作人员7人。
(二)队伍建设
1964年起,本县农村有线广播已初具规模,广播队伍逐渐形成。当年,县广播站决定每区配一名广播维护员,人员由各区自行选配,报酬从收取的广播安装经费中解决,全县共选配广播维护员11名。1969年县规定;有电源的公社广播站配2人,无电源的广播站配3人(其中1名发电员),人员由各公社选配,给予临时工待遇。1972年9月,全县广播部门吃商品粮的临时工41人全部转为正式工,又从农村户口的临时工中招收学员21名。1975年底,全县广播部门又有80名临时工转为正式工。同年,县民劳局又分配学员工60名。1980年后,各区相继配备1名专职广播管理员,负责本区的广播业务工作。各区广播管理员和公社广播放大站的工作人员均接受同级党委和县广播事业局的双重领导。1986年底,本县广播系统实有国家干部17人,全民职工17人,大集体职工215人,共Z49人。
1958年5月,县广播站首次在罗管区小庙乡发展通讯员,接着陆续在各地发展。该年,发展的通讯员有乡党委书记、乡长、文书、组织干事、大队副主任、团委书记等,共108人。1964年,全县共发展通讯员、报道员309人,建通讯组98个,县站每月可收稿300余篇,全县通讯网初步形成。1986年底,全县共有正式通讯员188人,业余通讯员340多名,年供稿件近万篇。
1958年10月,县办“广播技术学校”1所,学制2年,培训学员47人。次年,学校停办。1973年开始,县对乡、镇广播放大站人员进行技术轮训。同期,还派出人员参加地区广播技术学习班学习。1974年,县召开各区有技术基础人员培训班,主要学习线务维修技术,11人参加了学习。1976年春,地区普及农村广播网办公室举办播音员培训班,特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齐越同志作播音工作辅导,本县派人参加了培训班学习。1984年8月,县广播局首次举办电视技术培训班,历时40天,共30人参加了学习。从1982年开始,县局和各区、乡站职工参加电大、函大和在职中专班、大专班学习的有12人,已有5人毕业,取得了大、中专学历,其中4名大集体职工,在1986年底被批准转为国家干部。
(三)设备
民国26年,本县民众教育馆添置一台七灯收音机,收听、记录新闻,用壁报形式向外发布新闻消息,在抗战时期发挥了很大作用。1951年省文化局发给本县3部直流电收音机。1956年,县广播站添置了扩音机、录音机、话筒等基本广播设备,并安装了木制控制台。1957年,县广播站新机房建成后,又陆续添置了“602”录音机,收录两用机,大、小扩音机,扫频仪,高、低频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示波器等设备。1984年6月,又添置了50瓦调频发射机1台和钟控调频接收机100台。同期,县建立调频广播发射台。1985年10月,面积为989平方米的县广播电视大楼开始兴建,1986年底,基础工程已完工。
1956年,本县苏埠、独山、城南、新安、三十铺等广播站配备了扩音机设备。1970年,县自装了20多台载波机在20多个公社广播站安装使用。1975年,县广播站技术员对全县原有扩音机进行技术改造,1部275瓦扩音机经过改装后,输出功率可增加100瓦左右,花费仅几十元。经过对扩音机的改装,全县共增加输出功率3275瓦,相当于增加12部275瓦扩音机。1977年底,全县共有扩音机135台,输出功率达36852瓦;收讯机87台,录音机50台,话筒90只,控制台15个,柴油机16部,发电机17台。1986年底,全县共有扩音机163台,总输出功率44800瓦:电视转播机2台(10瓦),收讯机85台,录音机63台,话筒112只,播控台17张。
(四)网路
1955年,县人民有线广播站借助城关及郊区的部分电话线安装百余只舌簧小喇叭。1956年9月,“六安县农村广播网扩建委员会”成立,负责有线广播网扩建工作,县财政拨款1.6万元作为发展广播网经费,当年,全县通过电话线路直接收听县站广播的有59个乡,223个农业社。到1959年国庆l0周年前夕,全县有6个公社建立了广播放大站,将电话线路传输的县广播信号放大后再送到用户喇叭,入户小喇叭已发展到4425只。1965年,全县806个生产大队已有483个通广播,喇叭总数发展到6493只。1969年,县城立“普及农村广播网办公室”。全县有23个公社建立了广播放大站。1970年,喇叭总数发展到7.9万多只。1971年,全县有48个公社、镇建立了广播放大站,92%的大队、86%的生产队通了广播,喇叭总数发展到9万余只。1976年,本县有线广播发展到高峰,全县84个公社全部建立了广播放大站,756个生产大队、7169个生产队通了广播,公社以下广播网路长达9000多杆公里,喇叭总数发展到18万只。1976年底,县委发了《关于架设广播专线的通知》后,首先架设了六安至龙门冲广播专线,全长55杆公里。开始使用广播专线输送信号,1977年,架通了县站直达丁集公社的广播专线35杆公里。1978年,架设了通往独山区各公社广播专线42杆公里。至此,全县已有钢筋水泥杆广播信号专线135.5杆公里,先后有16个公社广播放大站能够使用专线接收县站的广播信号,其余公社广播站仍靠电话线路输送广播信号。
1984年2月,本县建立调频广播发射台。6月6日,县广播正式使用101.4兆赫调频广播。同期,县广播局给全县85个乡(镇)广播放大站配备了调频广播接收机。广播信号实行无线调频发射后,全县85个乡(镇)广播放大站除12个边远低洼地区广播站外,已有73个能够正常接收县调频广播信号。不能正常接收调频信号的12个广播站,继续借用电话线输送信号。1985年底,全县实有广播干、支线2338.5杆公里,其中,水泥杆线路1098.5杆公里;乡(镇)广播放大站85个,大小喇叭总数为2.64万只,广播覆盖面积达县境的70%以上。1986年,县又购置l0部灵敏度较高的调频接收机,并加高了发射天线,全县基本实现了有线广播用无线发送信号。1986年底,全县803个行政村,通广播682个,占84.9%,广播线路总长2814公里,其中水泥杆广播专线1256公里。
(五)节目
1953年,六安人民有线广播电台每天中午和晚间除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外,还播发自编的“新闻”和“教唱歌”等节目。1956年,县广播站每天向农村播音2小时,转播中央和省台节目,并开办有自编的“新闻”、“天气预报”、“文艺”等节目。1957年,每天向农村播音一次2.5小时,向城关播音3次4.5小时。1963年,每天对农村播音增加到6小时,对城关播音8小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县自办节目停办。1968年秋,县站恢复自办节目,每天播音3次,全天6小时。尔后,自办节目内容不断增加。到1986年,县自办节目计有:
《新闻联播》原为《新闻》,开办于1956年11月。当年,本县广播站举办“怎样依靠群众办好社”的广播专题讨论和广播讲话,对指导农业合作化运动起了宣传推动作用。1958年,全县共举办广播大会67次。除转播中央,省电台新闻外,县广播站播放新闻报道稿件319篇。1962年,县广播站广播各级党报(刊)重要文章90篇;社论140余篇,新闻稿件2400多件,录音报道讲话130余次。1981年改为《新闻联播》。1983年,县广播站为配合打击刑事犯罪宣传,播出专题稿3969篇。同期,还录制、拍摄了11个区公判大会的录音、照片,被省级报刊选用照片5幅。1984年,为了宣传中央一号文件,全县在电台上专题报导两户一体的稿件25篇,并为11个专业户、重点户、个体户拍摄电视录像,为9个专业户撰写致富经验稿件,后由地区统一编辑成集。该年,县广播电台用稿3600余件。1985年,县广播电台采用稿件4510余件。1986年,新闻节目在改革中突出了“新、快、短”的特点,县广播电台仅《新闻联播》和《快讯》两个节目,每天发稿都在10篇以上,全年用稿4000多篇,比1985年增加40%。
《农业科技》原为《科技知识》,开办于1964年,1980年改为《学科学》,1983年改为《农业科技》。每星期一、三发稿,每次5分钟。
《气象与广告》原为《天气预报》,始办于1953年6月23日,由县委转发关于华东全区组织收听台风通知,并抄录华东电台台风报告内容进行重播。六安地区建立气象台后,县每天3次预报天气形势。1981年,《天气预报》和《广告》合并为《气象与广告》节目。
《文艺》开办于1953年,以地方戏,歌曲、曲艺选播为主。1984年,开办《六安戏剧》、《音乐》节目。《文艺》节目每天播出15分钟,配合《新闻联播》节目播出。
《生活顾问》原为《知识园地》,开办于1981年,1984年,改为《生活顾问》。每星期二、四、六发稿,每天播出10分钟。
《珍文摘播》原为《报刊文章选播》,开办于1964年,1984年改为《珍文摘播》。每星期日发稿,每天播出5~10分钟。
1984年后,为适应改革的需要,增办了《信息服务》、《六安快讯》、《法制园地》、《今日青年》、《两户之友》、(后改为《经营与致富》),《周末晚会》等自办节目。1986年底,县广播电台自办节目增加到13个栏目,日用稿量达20余篇,全天3次播音,时间共6.5小时。
二、通讯
1949年11月,城关区成立一个中心通讯组,全县共建立13个通讯小组,有通讯员110人。1950年6月,县建立通讯总站,下设6个中心通讯组,24个通讯小组,共有通讯员180人。1956年,全县各区均建立通讯小组。1959年8月,成立县委通讯组,有通讯员11人。1976年4月,县举办了首次“工农兵通讯员学习班”。1979年至1982年,共召开3次全县通讯工作会议。1983年4月和1985年4月,分别召开了“全县通讯报道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了一大批优秀通讯员。1984年县委宣传部内设宣传通讯科,负责领导全县宣传通讯工作。
五十年代,结合反霸斗争、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贯彻婚姻法等中心工作,县发出“关于积极投稿和报道要点的通知”,并编印“宣传要点”和“报道计划”,年平均组稿、发稿lOO多篇。较有影响的通讯报导有:1958年8月9《安徽日报》第一版、12月1O日第二版报道“六安东方社集体化的生活”,宣传人民公社优越性;1959年5至6月,《安徽日报》、《人民日报》(6月18日头版头条)都大篇幅刊登和连续报道本县“淠东小麦丰产经验”。很多报道是以中共六安地委第一书记杜维佑、六安县委第二书记朱明章,淠东大队总支书记桂景元(省劳模)署名。1959年7月29日《安徽日报》第一版整版报道了“淠史杭灌区首期工程完工”的消息,图文并茂。六十年代初,经常以县委编写组发表报道,继续大篇幅在《安徽日报》等报刊上报道本县“淠东小麦丰产经验和淠史杭灌区工程”。1962年,县广播站发布本县新闻通讯2400多件,录音通讯130余人次。“文化大革命”期间,通讯报道的主要内容是宣传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及大批判等内容,报刊上主要发表本县“抓革命、促生产”方面的通讯报道。七十年代,较有影响的报导有:淠史杭画册,其中有120幅淠史杭照片在我国驻外大使馆橱窗上层出,本县上照约50幅;中央新闻制片厂还拍摄了记录片,系列报道淠史杭;在对台、对外宣传中,本县较有影响的有:沈时悦编制的新型(8位)对数表等报导;《中国新闻社》、《安徽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年平均采用本县报导稿50篇以上。1980年,县委通讯组配合有关单位采写、发稿64篇,被省级以上报刊采用32篇。1981年,吴之信同志文章“许继慎在上海的日子”在《文汇报》上刊登发表。1982年11月30日,吴之信同志的文章“承前启后是中年人的历史使命”在《光明日报》第一版上刊登发表,《光明日报》还专为该文加了《编者按》,1982年9月到年底,县广播站共播出通讯稿件140多篇。1982年较有影响的报导有:“张晋善事迹介绍”、“徐集宣讲准则”等发表在《安徽日报》上;“穿山甲”发表在《文汇月刊》上。1984年至1985年,全县在省以上报刊见报的稿件109篇(其中照片10幅),县广播电视台收到通讯员来稿近万篇,采用发稿6000多篇。同期,在电台、报刊上专题报道“两户一体”的稿件25篇,县还为11个专业户、重点户,个体户摄制电视录相。《皖西报》上发表本县通讯员文章200余篇。业余通讯员韩延权,1973年以来,在地区级以上报刊、电台(包括内部刊物)发表新闻通讯作品80多篇,其中省级以上刊物发表37篇。
1986年,本县在《皖西报》上发表了通讯稿件近百篇,在省以上刊物发表的通讯报道稿件105篇。较有影响的报导有:《人民日报》(海外版)1986年1月16日头版头条“祖国新貌”栏里刊登的李春和同志拍摄的:“春节前夕、六安县黄梅戏剧团演职员们在试听寄给老山前线战士的黄梅戏磁带的录音效果”照片:刘明权同志为本县林业发展撰稿,先后在《安徽日报》上发表了《六安县丘陵区林业出现的新格局》、《绿沟长岗》、《公正无私守林涛》等通讯报导,《人民日报》、《安徽日报》上还多次发表了介绍本县个体老中医王必松事迹的报导等。
三、报刊
《六安白话报》清宣统三年农历九月,六安州光复,由六安军政分府创办,内容主要报道武昌起义后皖西各地光复的消息和施行新政的概况,宣传辛亥革命。该报系木刻活字印刷、光连纸4开1张,编辑为张仲舒、史普年、张青士,时间不长即停办。此是六安开办最早的一家报纸。
《皋声日报》民国19年10月10日创刊,由国民党六安县政府主办,社长沈延灼,副社长黄肇祥,社址设在城关箭道巷。一年后停办。
《六安民国日报》民国20年6月10日创刊,为国民党六安县党部主办,社址设在城关棚场巷,经费由地方财政拨付。该报于民国22年1O月停刊。
《六安日报》民国34年1月创刊,由国民党六安县党部主办,报社设在城关棚场,毛边纸、4开2版、石印。民国37年l0月停刊。
《艺志》六安青年戏剧研究社主办,民国34年6月12日创刊,以戏剧研究和戏剧动态为主要内容,不定期出刊。民国37年冬停刊。
建国前,本县还有《六安政声周报》(国民党六安县政府主办,创于民国34年1月),《星期天增刊》(国民党六安县党部主办的周刊)、《六安青年》(三民主义青年团六安分团部主办的半月刊)、《农声月刊》和《农村》(县农会主办的月刊)、《六安县政府公报》(国民党六安县政府主办的半月刊)等,还有《大地报》、《黎明报》、《大星报》、《浪淘沙》等私人所办的报纸,均在民国37年底前先后停刊。
建国后,本县出版发行的报刊有:
《六安报》1956年1月中共六安县委创办,原名《支部生活》,分发对象是县属各区委、总支、支部,均不收费。1957年4月改为《六安农民》(3日刊),对外发行。1958年9月改为《六安报》(2日刊),同期增加副刊《满江红》。报社内设农业、经济、文教、时事4个组,《满江红》副刊属文教组。《六安报》于1961年1月24日停刊。
《文化生活》1956年10月创刊,由县文化馆主办。先石印后改为铅印。8开60克道林纸,4号铅字,每期可容5000宇左右。每月1期,每期印300多份。内部交流,不对外发行。主要刊发小小说、诗歌、曲艺等文艺作品。该刊于1957年8月停刊。
《先锋》1958年元旦创刊,是中共六安县委主办的月刊,公开发行。共刊6期,当年6月停刊。
《六安诗画》1958年12月由县文联、县文化馆主办的内部刊物。新闻纸石印,32开本,书册式装订,共17页,发表本县工农兵群众创作29幅画和题诗。仅出一期停刊。
《六安民歌》由县文联主编。32开本,新闻纸,共20页,书册式装订、铅印。发表本县群众创作的民歌120首。1958年12月出版,每本售价1角,出1期停刊。
《六安对歌》由县文化馆主办的内部刊物,32开本,光连纸,书册式装订、石印,共12页。发表本县群众创作的音乐作品15首。1958年出一期即停刊。
《六安科普报》县科协主办的半月刊,1982年7月创刊。原8开4版,后改为8开2版,1985年后改为4开4版,共出64期,平均每期发行近万份,发行最高峰为1.4万份。1983年,在全省科技报评比中获优秀科技报刊奖。1984年经省出版局批准,正式办理了报刊登记,在县内公开发行。1986年上半年停刊。
《乡镇文艺》由县文化馆主编。1985年2月创刊。60克道林纸4开4版,辟6个园地,设10个栏目,每期可容1.2万字,印300份,仅出一期即停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