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古道
县境内有古干道6条:
庐州道出东门经大营盘、五里墩、东十里铺、二十里铺、三十里铺、横路铺、四十里铺,再经肥西县金桥等地至合肥。
舒城道出东门经大营盘、红石坎、十里头、南二十里铺、三十里铺、四十里铺,自此分岔东经思古潭至双河;南经五十里铺、六十里铺、七十里铺、施家桥、八十里铺、九十里铺、百洋铺等地至舒城。
另有岔道2条:①自五十里铺南行,经松果店、陈家河至舒城县中梅河。②出东门经大营盘、望城岗、墙倒店、郝家岗、玄武墩至先生店,自此又分东经陈山店、椿树岗至舒城县桃溪镇;东南经范家庵、倒桥、孙家岗、昭庆寺至双河。
霍山道由南门经三里桥、樊通桥、戚家桥、枣林岗、青山镇、三尖铺等地至霍山。
寿州道出北门经三里桥、菜市湾、北十里铺、二十里铺、三十里铺、木厂铺、阎店等地至寿县。
另有岔道2条:①自木厂铺经崔店、马头集至寿县正阳关。②过下龙津,沿淠河西岸,经沙滩店、新安集、杨家集、王家集、安城寺至单家铺。
六叶道出西门经永安桥、三里街,过于桥渡,经吴家大巷、王店、新店、七里半店、徐家集、永兴庵、挥手店、至霍邱县姚李庙,再经叶家集至河南省固始。
又有岔道2条:①自徐家集西行经烟墩集、椿树店、清凉寺至松岗集。②自徐家集北行经梁家集、羊叉店、丁家集、荒滩集过小河沿渡至固县寺。
六霍道出西门过上龙津渡经沙滩店、兴隆集、西桥头集、火星庙、杨柳店、钱家集至霍邱县。
二、公路
据1986年统计,本县共有公路585条(段),总长2883.12公里,为1949年230公里的10倍多。其中有国道浦(口)叶(集)路六安东段、六安西段2条,计长59公里,省道六(安)寿(县)路、六(安)佛(子岭)路2条,计长59.6公里,县道6条,计长195.5公里,区、乡公路78条,计长768.02公里,专用公路8条,计长116公里,此外还有乡村公路489条,计长1685公里。
(一)国道
合(肥)六(安)路(浦叶路六安东段)合六路全程80.21公里。六安东段自肥西金桥,经四十铺、三十铺、二十铺、皋陶墓、十五里小庙至六安,境内长25公里。此路始建于民国16年(公元1927年),旧称宁汉线浦叶段,为皖西交通大动脉,大别山输出竹、木、茶、麻的主要通道,属省内6条主要干线公路之一。民国21年11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汉口召开苏、浙、皖、赣、湘、鄂、豫7省公路会议,浦叶路被划入京陕干线,列为国道管理,同年经整修,皖段尚能通车。民国24年前后,路况稍有改观,民营汽车曾一度经营客运。民国2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省内公路破坏殆尽,运输业务,残存无几,浦叶路中断长达7年。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省政府公路运输管理处始对合六路组织抢修,次年完成土路便桥,恢复通车。民国36年,解放战争开始,国民党军事集团,曾设“大别山公路整修督导委员会”和“合叶公路工程处”等督修机构,征用民工进行填坑补缺,铺成简易碎石路面,并修复一部分桥涵,可勉强维持军车行驶。
1949年,本县解放。当时合六路残缺不堪,路面净宽3米,厚度10公分;全线20座桥梁,永久性占8%,半永久性占16%,木架桥占76%;在283道涵洞中,石拱涵占8%,其余为瓦管涵和绉纹管涵。弯道有141处,汽车通过能力很低,由六安开往合肥一个单程约花10时之久,民谣形容:“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上下六七次,八九十人推”。1952年,大别山区开始修建水库,治淮委员会和省交通厅联合投资,对合六路进行全面整修,将合肥大蜀山至六安77公里路面,加宽到5.5米,加厚到15公分,并对沿线桥涵进行整修加固,1955年竣工,路面质量达省优标准。同年12月6日,佛子岭水电工程处的49吨大型载重汽车通过,揭开了合六路有史以来行驶大型车辆的新纪录。1961年冬,安徽渡过三年困难时期之后,全省经济迅速回升,合六路行车密度由1960年前日平均300车次增加到500车次。1964年4月六安地区公路部门决定改建渣油路,并交肥西、六安两县公路站负责施工。1965年9月竣工,历时17个月。六安段总投资额169930元。其技术指标为油面宽5.5米,渣油表处1.5公分,使路况发生质的变化,成为省内第一条黑色路面。1967年,“文革”动乱,公路失养,道工一部分造反,一部分回家种田。1970年省公路局投资32万元重修,在原有基础上加宽到6米,表处2公分,每公里造价12800元。1975年11月,开始大规模改建,改原路为二级公路,从大蜀山到六安的老路全部废除,重新测定路线,除特殊地形、地物影响,留下少数弯道外,其余一律是直线。施工期间,上路民工和行管、工程技术等人员达6万余人。1978年竣工。新改建的公路,路基宽为20米,油面净宽9米,石灰底层平均厚度30公分,油层厚度4公分,桥面宽12米,最大纵坡3%,最小曲线半径1000米,行车视距200米,桥涵载荷汽——20、挂——100,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二级公路设计要求,路基宽度高于二级公路标准。境内25公里,共取直弯道164处,缩短里程1.6公里。改建后,合六路的通过能力由原日平均2000车次增加到3000车次,车速由原平均每小时35公里提高到60公里。
六(安)叶(集)路(浦叶路六安西段)六叶路全程68.37公里。六安西段,自六安城起,西行经窑岗嘴、赛石矶、七里半店、徐集、江店、挥手店,再往霍邱县姚李庙至叶集,境内长34公里。此路始建于民国16年,当时仅具雏形,不能通车。民国21年2月,《七省联络公路章程》规定六叶段为军用公路。同年,由国民党“豫鄂皖剿共总指挥部”派员监修,11月路基竣工,年底完成临时桥涵,土路通车。抗日战争时期,路面残缺不全,交通中断。民国34年,恢复土路便桥,次年由国民党“第八绥靖区合叶公路工程处”开始整修。民国37年上半年完成简易碎石路面。解放战争期间,路面损坏,桥涵残缺,不能通车。
1952年起由民工建勤,修复简易路面,路基宽6米,路面宽3米,晴通雨阻。1954年春,梅山水库工程开工,为适应大量物资运输需要,对此路进行全面整修,路基加宽到7.5米,路面加宽到3.5米,实现晴雨通车。路线由六叶路的大固店直抵梅山,从此又改称六叶路为六梅路。1969年,省委发出“全党、全民动手大办公路”号召,本县成立整修公路指挥部,路基由民工建勤加宽到9米。1971年改碎石路为渣油路,至1972年10月竣工,达三级公路标准。
(二)省道
六(安)寿(县)路六寿路全程103.23公里。六安段起自六安,北行经九里沟、十五里墩、二十铺、三十铺、木厂埠至寿县,境内长31.6公里。此路始修于民国17年冬,列为省内干线。民国18年9月,路基告成,民国22年完成简易桥涵,土路通车。民国26年至34年抗日战争爆发,交通中断。日军投降后,于民国35年恢复,路基宽7.5米,路面质量差,不能正常通车。
1949年春,为了支援前线抢修,晴通雨阻。1957年第一次进行路面整修,试用砂土稳定法,使路况略有改善。1966年公路部门拨款35000元,开始铺筑碎石路面,厚度5公分,路面宽3米,于次年底全线完成铺筑任务,实现晴雨通车。1969年掀起“大办公路”高潮,路基加宽到9米。1973年,改碎石路为渣油路,路面宽5.5米,表处3公分,1974年竣工,每公里造价16000元,总投资51万元。1979年六安划市后,属县养护25.6公里。1984年12月,经省、地有关部门和县、市人民政府决定加宽扩建该路,路基由9米加宽到18米,路面由5.5米加宽到9米。1985年发动民工建勤,完成沿线路基加宽任务。1986年铺筑木厂附近一段1.5公里为渣油路面。采用灰土和水压砂底层结构,完成投资209345元。
六(安)佛(子岭)路六佛路是六霍路的延伸,全程64.87公里,其六安至霍山一段为大别山区早期公路之一。六佛路起自六安,南行经樊通桥、宝丰寺、土门店、戚家桥、青山至霍山县佛子岭,境内长28公里。民国18年6月始修,民国21年12月完成土路和临时桥涵通车。民国22年列为军用路线,维持土路通车。民国26年公路毁坏,运输中断。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35年11月修复土路,民国36年抢修铺筑简易路面,修复桥涵,晴雨通车。民国37年秋,国民党军队溃退时,路面毁坏。
建国后,1951年秋,发动民工修补,维持通车。1952年治淮工程开始,省人民政府决定全面整修,路基加宽到7.5米,路面宽3米,符合四级公路标准,晴雨无阻。同时,公路由霍山城关延至佛子岭水库工地,自此改称为六佛路。之后,除戚家桥段改线3公里外,其余均系正常养护,无甚变化。1978年,对六佛路加宽取直,改碎石路为渣油路,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施工,幸福桥以北6公里宽度15米,以南宽度12米,整个路面宽9米。路面结构,石灰土底层占71.7%,片石底层占12.8%,水压砂砾石占15.5%。1981年完成六安至樊通桥6公里,1983年完成樊通桥至戚家桥8.53公里,1984年10月境内全线竣工,总投资354.5万元。
(三)县道
杨(小店)桃(溪)路杨桃路全程44公里。六安段自杨小店东行,经枣树店、龙穴山、椿树岗至彭子岗,境内长17公里,是直通舒城、安庆的主要路线。建国初系简易路面,晴通雨阻。1957年、1962年先后两次发动民工建勤,把路基加宽到7.5米,铺3米宽碎石路面,实现晴雨通车。1969年又把路基加宽到10米。1975年、1977年把路面由3米加宽到6米,改碎石路为渣油路,表处3公分,每公里投资26000元。
赛(石矶)诸(佛庵)路自赛石矶南行、经晏公庙、分路口、界牌石、独山、响洪甸、落地岗、龙门冲、潘家岭出境至霍山县诸佛庵,境内养护58公里,响洪甸一段2公里属金寨县养护。
1949年自六安经韩摆渡、界牌石至独山为简易路面,晴通雨阻。1950年改走赛石矶至独山。1954年为修建响洪甸水库,由民工建勤修通独山至响洪甸1O公里碎石路,路基加宽到7.5米,铺3米宽碎石路面,达晴雨通车。1969年因建浦信、皖化、皖西、红星等三线工厂,又从响洪甸沿河选线,开山筑路,修至诸佛庵,计17公里。
六(安)毛(坦厂)路六毛路起自六安市区东郊七里站,南行小华山、中店、红旗、白塔寺、张店、太平桥、东河口至毛坦厂,长56公里。1958年秋,修通六安至张店段,长33公里,称六张路。当时先修土路,路基宽7米,1963年民工建勤,铺碎石路面宽3米,实现晴雨通车。到1964年秋,修通张店至东河口段,长14公里,1966年秋修通至毛坦厂9公里,改称六毛路。至此,沟通了三段路,均达晴雨通车。
三(板桥)下(五显)路自霍山县三板桥东,经本县大山寨、毛坦厂,穿燕山林场至舒城县下五显,境内8公里。1964年秋,修好土路基,1965年铺碎石路面,路基宽7.5米,路面宽3.5米,晴雨通车。此段路修通后,沟通了舒、霍、六3县。
独(山)鲜(花岭)路自独山经钱店、石婆店、黄涧河至金寨县鲜花岭,境内21公里。抗日战争年间,国民党安徽省政府迁至立煌县(金家寨)时修土路通车。1956年改土路为碎石路面,路基加宽到7.5米。
六(安)——苏(埠)——红(桥)路六苏红路起自六安,向西南行经十里桥、马家庵、陆集、韩摆渡、三拐店至苏埠,折东行经横排头至红桥,与六佛路相接,全长35.5公里。民国27年,国民党安徽省政府迁至立煌县,修通六安至韩摆渡段16公里简易碎石路面,晴雨通车。
建国后,民工建勤,修通韩摆渡至苏埠7公里。1952年南空414仓库设立在金华寺,由苏埠铺筑碎石路至横排头5.5公里,设班专养。1958年改建十里桥至马家庵一段2公里。1960年修通横排头至红桥断头路7公里。随着苏埠镇日趋繁荣,该路被列为经济路线。1985年,对六安至苏埠一段扩宽改建,完成路基工程,宽10米。1983年铺筑苏埠一段4公里渣油路,油面宽6米,表处3公分,完成投资20万元。
(四)区、乡公路
全县共有支线公路78条,计768.02公里。乡村公路489条,计1685公里,其中:丁集区辖26条,长87.5公里;徐集区辖42条,长149.5公里;木厂区辖46条,长153公里;双河区辖37条,长107.5公里;东河口区辖28条,长84公里;张店区辖58条,长230公里;孙岗区辖23条,长95公里;三十铺区辖34条,长104.5公里;城南区辖39条,长171.5公里;苏埠镇辖35条,长79公里;独山区辖81条,长289,5公里;新安区辖40条,长134公里。
六安县支线(区、乡)公路一览表



(五)专用公路
全县有专用公路8条(段),计长116公里。其中,国防专用公路2条,长19公里;林业专用公路3条,长11公里;水利专用公路2条,长71公里;三线厂专用公路1条,长15公里。
六安县专用公路一览表

三、桥梁渡口
(一)古桥梁
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六安州志》记载,位于六安县境内古桥共有47座。1984年县交通局对县内古桥进行了实地调查,查实了17座,其中现存古桥5座,改建4座,改地下涵3座,有遗迹可寻的5座。
通济桥位于六安市平桥乡,距六梅公路500米处。“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指挥王志建”。为单孔,长3米石拱桥。建国后,曾进行整修,现汽车尚可通行。
青山桥位于青山乡青山街,距六佛路100米处。“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建。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重修”。4孔,长12.4米,宽1.05米,由2.8米长的12块石条搭成,该桥至今完好。
东集桥位于东桥乡东桥集。该桥原为3孔,长6.5米,宽3.2米的石台木面桥。建国后,更换桥面,现可供行人和板车通行。
道桥又名倒桥位于祝墩乡祝墩村。“建于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为单孔长5.5米,宽3.8米的糯米稀石拱桥,现仍完好,可供行人和小板车通行。
红石桥位于祝墩乡红桥村。“建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为单孔长7米,宽4.95米,糯米稀石拱桥,现仍完好,拖拉机尚可通行。
三里桥位于六安市三里街,六窑路200米处。原为小木桥,1951年改为石台木面桥,1965年又改为钢筋混凝土板桥。
北三里桥位于六安一中门前,六寿路2K+600处。“明洪武三十年判官李颐建”。原为单孔长3米的木面桥,1966年改建单孔长4米的石拱桥。
樊通桥位于城南乡。“元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富民樊氏建。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僧德鉴重修。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圮,何大纪重修”。原为双孔长6米的木架桥,1951年改为石台木面桥,1966年9月又改为长20米单孔石拱桥。现六佛路改道另造大桥,该桥已不在公路上。
白沙桥位于六安市九里沟十里头,六寿路5K+200处。“明洪武三十年判官李颐建”。嘉靖二十八年,邑人王昭重修。民国17年,始修六寿路时,改建为简易公路桥,毁于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后,重建可供汽车通行的木架桥。1972年10月,再次改建为20.2米长,3.5米高的石拱桥。
官桥位于江店乡。1959年兴建大官桥水利工程,改为地下涵。
木厂铺桥位于木厂镇街心。“明洪武三十年,判官李颐建”。原为双孔长5米的毛石桥,1964年被水冲毁,改为两道地下涵。
五里桥位于六安市平桥乡,六苏路200米处。“元至正年间民夏氏建。明嘉靖十一年,僧德鉴募资重修”。原为小木桥,现改为50公分涵洞。
永安桥位于六安市西市街。“明嘉靖十年,知州徐璇建,万历十二年倾塌,善人唐寰重修,立有石坊。清康熙九年(1670年)圮,众姓募修。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圮于蛟水,知州李懋仁新建”。原为单孔长10米拱桥,1959年拆毁。
三里桥位于六安市皖西路县交通局东边。“康熙十七年,知州王所善重建”。1964年填实。
南三里桥位于六安市平桥乡,六佛路1K+536处。始建年月无考。清雍正四年,“贡生杨庭捐资重修”。原为双孔长5.6米的石桥,由长3.3米的毛石条搭成,建六佛路时移位建新桥,现已废。
戚家桥位于陵波乡戚家村。“元致和元年,富民戚氏修,后废。明嘉靖三十一年,同知邓向荣重建”。为长15米3孔石桥,1979年拆毁。
七里桥位于六安市平桥乡,六苏路2K+150处,始建年月无考,清康熙十二年,进士黄九锡、监生余朝佐捐募重修。抗日战争时期被国民党军队炸毁。1949年重建为石桩台长35.86米的5孔木面桥。1961年为适应横排头枢纽工程施工,更换旧桥面。1973年在原桥位新建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面,现宽6米,高6.6米
(二)现代桥梁
五里墩桥又名淠史杭六安大桥位于六安市东五里墩,合六路255K+320处,跨淠河总干渠上。1959年动工兴建,由淠史杭工程指挥部投资11.54万元,于1961年7月竣工。建空复式混凝土预制块拱桥3孔,其一孔30米,另两孔24米,长105.6米,宽8米,高13米,载重为汽——18级。该桥雄伟壮丽,造型美观。桥北侧有郭沫若的亲笔题字,横向为“淠史杭六安大桥”,竖向上联“沟通三河”,下联“横贯皖中”。该桥现属市辖范围。
窑岗嘴大桥位于六安市西窑岗嘴南端六叶路263K+450处,横跨淠河。1954年前为汽车渡口,1949年有渡船1只,每次可摆汽车1辆。1952年增加大木船1只,一次可摆汽车两辆。1954年梅山水库工程开工,为方便汽车运输,支援水库建设,以木船为墩,架设浮桥。1964年4月,省投资37万元,由省第二工程队承建低水位混凝土桩台板桥21孔,每孔长6米,其中一孔长10米可通排筏和小吨船舶,全桥宽4.5米,长149.8米,次年4月竣工。汛期大水漫桥,枯水位时汽车畅通。1969年4月25日,山洪暴发,桥面水深流急,曾发生一起客车落河,淹死旅客19人的严重交通事故,致使交通中断。地区公路总站用贝雷式钢架抢修通车。1969年11月又由省投资92.4万元(决算87万元,节约5.4万元),新建高水位钢筋混凝土丁型桥梁15孔20米,全长333米,桥面净宽7米,高6米,载重为汽——13级,下部由火箭锥小套管灌桩台和小沉井组成。此桥于1970年9月建成,现属市辖范围。
固镇大桥位于固镇南端,徐固路23K+280处,跨西汲河。建桥前为渡口,1980年1月动工兴建,1982年12月竣工。由省公路处、地、县交通局及公路总站共同投资36.2万元,建空复式双曲拱桥3孔30米,全长113.8米,宽6米,高12.7米,载重为汽——15级。
独山大桥位于独山镇东,独西路K+700处,跨西淠河。1958年前靠两只木船摆渡,1986年9月1日建成双柱式钻孔桩工型梁墩弯板梁式桥8孔16米,全长132.32米,宽7.5米,高6.2米,载重为汽——15级,总投资66万元。独山大桥建成,实现了老区人民的夙愿,使全县最后一个乡——西河口乡通车。
中型桥梁全县37座,其中,建国后新建29座,改建的8座。
皋陶墓桥位于东十五里庙,合六路246K+130处,跨杭淠干渠。1964年9月,水利部门投资20.44万元,由六安专区淠史杭工程指挥部设计,专区水电工程队施工,建成钢筋混凝土板丁型梁式桥3孔13.6米,全长49.3米,高9.9米,载重为汽——13级。
凤凰桥位于六安至窑岗嘴段,六梅路261K+950处。1949年前为木架桥,低水位,大雨不通车。1954年改建高水位木架工字钢梁木板面,长仍为33米,宽4.5米,载重为汽——13级。1966年10月公路部门投资7.2万元,用火箭倒灌注桩做桥台基础,桩上砌块石桥台,上部为双曲孔桥面,单孔25米,长30.2米,宽7米,高7米,载重仍为汽——13级。1970年六梅路改线,不走此桥。该桥现属于市辖范围。
西七里桥位于六梅路261K+816处。1970年9月公路部门投资5.6万元建钢筋混凝土板桥3孔10.4米,长31.62米,宽7米,高6米,载重为汽——13级。
秋堰桥位于徐集镇西六梅路278K+150处,跨东汲河。1949年省第二工程队抢修木架桥,低水位,3孔长10米。1954年改建为高水位木架桥,贝雷式钢架和木梁组合4孔,长30米,宽4.5米。1966年10月公路部门投资8.6万元,改建石拱桥,3孔10米,全长53米,宽7米,高10米,载重为汽——13级。
秋嘴桥位于六叶路290K+050处,跨西汲河。1949年抢修为木架桥,低水位,大水不通车。1954年重建木架贝雷式钢架组合桥。1967年8月公路部门投资14万余元,改建为空复式混凝土预制块拱桥3孔20米,全长86.4米,宽7米,高11米,载重为汽——13级。
樊通桥位于县城以南六佛路5K+205处。此桥系六佛路改道后,于1978年10月新建成的石拱桥1孔20米,全长36.44米,宽10.5米,高7.5米,载重为汽——20级。
幸福桥位于县城以南、六佛路5K+900处,跨淠河总干渠。1960年淠史杭工程修木架桥,3孔全长90米。1964年9月,淠史杭工程投资36.75万元,由省交通厅设计,省水电厅管教一支队施工,建成钢筋混凝土丁型桥梁6孔,其中两孔13.9米,另4孔14.1米,全长87.2米,宽6米,高11.9米,载重为汽——10级。
戚家桥位于六佛路13K+250处。1949年为木架桥3孔4米,长15米。1965年公路部门投资4.3万元,改建石拱桥3孔8米,全长38.5米,宽6米,高4.2米,载重为汽——13级。
晏公庙桥位于赛诸路6K+806处,跨汲东干渠。1966年淠史杭水利工程投资11.9万元,修建钢筋混凝土双悬臂式桥3孔,其中一孔16.35米,另2孔12.7米,全长57.25米,净宽6米,高9.4米,载重为汽——10级。
分路口桥位于赛诸路13K+240处,跨汲东干渠。1966年淠史杭水利工程投资11.9万元,修建钢筋混凝土双悬臂式桥3孔,其中1孔16.35米,另2孔12.7米,全长57.25米,净宽6米,高9.4米,载重为汽——10级。
毛岔河桥位于独山镇西南4公里、赛诸路36K+750处。1955年修建木架桥7孔,长44米。1967年公路部门投资5.2万余元,改建空复式双曲拱桥3孔,其中1孔17米,另2孔16米,全长63.92米,宽6米,高7米,载重为汽——13级。
驻驾湾桥位于响洪甸北端、赛诸路42K+805处,连接六安、金寨二县,跨西淠河。1967年建钢筋混凝土丁型桥梁5孔16米,全长96米,宽6米,高8米,载重为汽——10级。
龙门冲桥位于龙门冲街头赛诸路52K+065处。1969年建钢筋混凝土板桥4孔6米,全长34.2米,宽6米,高3米,载重为汽——10级。
泼竹店桥位于独鲜路12K+500处。跨西汲河,原系过水路面。1979年1月公路部门投资8.7万余元,兴建双曲拱桥3孔15米,全长61.8米,宽7米,高6.5米,载重为汽——13级。
黄涧河桥位于独鲜路14K+800处。跨西汲河,原系过水路面,1979年10月由公路部门投资兴建钢筋混凝土板桥4孔7.6米,全长44米,宽7米,高4.3米,载重为汽——13级。
七里桥位于六苏路2K+150处。1949年修石台木架桥,5孔35.86米。1961年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更换桥面,宽4.5米。1973年6月公路部门投资3.2万余元,改木面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面,加宽达6米,高6.6米,载重为汽——18级。
双河桥位于双河镇中,跨后河,连镇北、镇西两街。1974年前,有木架人行桥两座。一为河北桥,一为河南桥,河西为交点,水涨过渡,水落架桥。1974年5月公路部门投资13万元,在桥位上游150米处建空复式双曲拱桥2孔25米,全长72.5米,宽6米,高11米,载重为汽——13级。
高岗寺桥位于椿双路3K+150处,跨双河分干渠。1971年水利部门投资建空复式双曲拱桥,1孔36米,长60.8米,宽6.4米,高13.5米,载重为汽——10级。
松墩桥位于椿孙路3K+426处,跨双河分干渠。1969年10月由水利部门投资建双曲拱桥3孔13米,全长51.2米,宽5.5米,高11米,载重为汽——10级。
思古潭桥位于孙思路。1978年7月由交通局投资建石桥1孔15米,长31.4米,宽6米,载重为汽——10级。
沙井湾桥位于孙五路。1983年由县投资3万元,建石拱桥1孔15米,长32米,宽6米。
长安桥位于范孙路范庵附近,跨淠杭干渠。1977年4月由水利部门设计施工,投资5.3万元,建钢筋混凝土园筒拱片型桁架桥1孔36米,长61.04米,宽4.9米,载重为汽——10级。
枣树林桥位于六新路枣树店附近,跨淠杭干渠。1977年5月水利部门投资4万元,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1孔30米,长59.5米,宽6米,载重为汽——13级。
沈桥位于先祝路,跨淠杭干渠。1977年3月由水利部门投资5.1万元,建钢筋混凝土园筒拱片型桁架拱桥1孔36米,长61.04米,宽4.9米,载重为汽——10级。
石山嘴桥位于张高路1K+413处。1965年由交通局建石台工字钢梁木面桥3孔8米,长26.8米。1978年3月改木面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桥面,全长37.8米,宽6米,高7.4米,载重为汽——13级。
打山桥位于打陈路渡槽东侧,跨陈家河。1973年水利部门修建混凝土拱桥4孔5米漫水桥,全长76.3米,宽3米,汛期桥面过水。
戴家庙桥位于张左路戴家庙附近,跨淠杭干渠。1975年5月由水利部门投资4.5万元,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1孔35米,长68米,宽6米,载重为汽——13级。
小河沿桥位于徐固路20K+040处,跨东汲河。1973年6月由交通局利用原窑岗嘴漫水桥的预制板,建钢筋混凝土板桥1孔6米,全长49.8米,宽4米,载重为汽——13级。
小淠河桥位于单张路OK+960处。1979年7月交通局建钢筋混凝土板桥4孔5米,长30.1米,宽6米,高3米,载重为汽——10级。
双庆桥位于木东路。1978年9月,由水利部门主修石拱桥3孔,1孔20米,另2孔8米,全长49米,宽6米。
青峰岭桥位于木东路,跨瓦西干渠。1977年5月县投资4.3万元,由水电局设计,东桥公社建筑队施工,建成双曲拱桥1孔30米,长50米,宽6米。
干校桥位于二洞路OK+166处,跨淠东干渠。1970年5月由淠史杭工程指挥部设计,六安专区水电工程队施工,建成空复式双曲拱桥单孔30米,长54.3米,宽8.88米,高7.2米,载重为汽——10级。
东大桥位于二洞路。1977年10月交通局投资3万元,建石拱桥两孔1O米,长31.5米,宽6米,高5米,载重为汽——10级。
马集桥位于马集乡,跨淠河总干渠。1986年5月由省水利部门投资29.9万元,建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1孔56米,长65.9米,宽4米,高7米。
金小桥位于东马路。1976年9月县投资3万元,建石拱桥1孔15米,长31.4米,宽6米。
一号桥位于毛坦厂镇西的毛笋路上。1969年5月三线厂投资,省公路局第一工程队施工,建钢筋混凝土板桥7孔5.2米,长47米,宽4米,高2.5米,载重为汽——13级。
马道桥位于白石路1K+673处,跨西汲河。1966年610部队建钢筋混凝土板桥3孔8米,全长30米,宽6米。1984年重新加长1石拱桥1孔8米,长24米,宽6米,高8米,载重为汽——10级。
涵洞全县接养路线共有涵洞1976道,其中,管涵1532道,箱涵290道,拱涵75道,盖板涵79道,总长15472米。
(三)古渡
见于历史记载的有23处,其中20处仍存,1处已废,2处建桥。
上龙津位于六安城西门外仍存。
下龙津位于六安城北门外,仍存。
平桥渡位于六安城西外三里街,已废。
以上三渡为“龙津河上、中、下三埠口”。清乾隆三十一年,各埠口每大船3只,小船30只,额设渡夫14名,每年每名给工食8石,折钱18千。共置田产83石,计9庄,交绅士贡生江廷楷、生员晁载典经理其事。嘉庆七年知州宋思楷派绅士轮流接管。民国年间归地方财政,建国前夕由当地张、慕、蔡、范等26户农、渔民轮流摆渡,收入归己,直至1965年组织渡运社止。建国后上龙津移至便门滩,现已建渡桥一座。下龙津移北外五里庙。
苏家埠渡现属苏家埠镇,仍存。清康熙五十三年由骆某、尤某捐田34石,置渡船8只,船夫月钱稻谷1石,不向行人索取渡资,黑夜两岸悬灯,以便来往。
窑岗嘴渡(又称胡家渡)位于六安市平桥乡。民国37年为六安至叶集公路的乙等渡,有木驳一艘,驳夫4人,平均每日渡汽车6辆。建国初,以船为墩,架设浮桥,有时桥垮,复又摆渡,1964年改建低水位桥,渡口废。
上打石渡位于韩摆渡乡,“由河东七姓,河西三姓共同捐置”。民国37年,为六安至立煌公路的甲级渡,有木驳2艘,渡工6人,平均每日渡汽车4辆,同时渡人。1950年后,公路改道,专渡行人至今。
周家渡位于十里桥乡,仍存。
九公冲渡位于石板冲乡,仍存。
西两河口渡(又称姚冲渡),即两河口西渡,位于西河口乡,仍存。
单家埠渡位于单王乡,“初由众姓捐置,”仍存。
徐家埠渡位于城西乡,仍存。
仙人洞渡位于韩摆渡乡,仍存。
读书台渡位于石板冲乡,“乾隆年间,罗光玉、李某捐田设置。”仍存。
白果湾渡位于独山镇,仍存。
朱家湾渡位于独山镇,仍存。
八十铺渡位于施家桥乡,“初由潘姓捐置,光绪二十四年施桥保、双河上保农家捐田6石1斗,每年租课修补船只和船夫工食之用”。通常有小木桥,发水为渡。
陈家河渡位于陈家河乡,“由陈氏祠捐置”。通常有小木桥,发水为渡。
林家渡位于新塘乡,“当舒六要冲,经费由双河上保、百洋铺上、下保为舒属邻渡,各保平均担负”。通常有小桥,发水为渡。
马栅寺渡位于陈家河乡,“光绪二十六年,由施家桥、高庙冲两保共同捐置”。通常有便桥,发水为渡。
固县寺渡位于固镇东,1981年建桥。
储家渡位于固镇官塘村,仍存。
华成寺渡位于罗集乡,仍存。
(四)今渡
全县现有渡口119个,分布在9个区45个乡(镇)、95个村(街道)。共有渡船158只。各渡口收费形式不一,但收费标准,均以县交通局文件规定为依据,按单程、人次、货物、不同车辆等制定渡价,以收取现金为主,有的渡口夏秋两季下乡收粮。
县内以河流、渠道设置的渡口如下:
淠河独山、苏埠、城南、徐集、新安、木厂6个区、17个乡(镇)、31个村(街道),共设渡口41个,有渡船76只。
淠河总干渠苏埠、城南、三十铺3个区(镇)、9个乡、19个村,共设渡口22个,有渡船22只。
瓦西干渠三十铺、木厂2个区、4个乡。8个村,共设渡口9个,有渡船9只。
山源河木厂区3个乡、6个村,共设渡口6个,有渡船6只。
淠东干渠木厂区2个乡(镇)、3个村(街道),共设渡口4个,有渡船5只。
木北支渠木厂区1乡1村,共设3个渡口,有渡船3只。
汲东干渠徐集区4个乡、7个村,设渡口7个,有渡船7只。
汲河丁集、徐集2个区、7个乡(镇)、18个村,共设渡口21个,有渡船22只。
丰乐河双河区4个乡、5个村,共设渡口6个,有渡船6只。
四、公路养护
(一)养护措施
建国初,本县境内六(安)寿(县)、六(安)金(寨)、六(安)霍(山)、六(安)叶(集)4条公路,直接属于皖北公路总局淮南公路分局直接养护,每条路线成立一个流动养护班,每班有正式道工12人左右。1952年8月,六安专区成立养路段时,在县境内设有第一道班和第十七道班。1956年地区在本县设立第一公路管理站,养护六苏、六窑、六寿(32公里)路,设3个道班。同年增设第五公路管理站,养护六响、六金路,设6个道班,道工77人。1958年5月六安公路管理段合并改为六安公路运输中心站。1960年,以行政区划分,机构下放,本县成立公路养护大队,下设3个中队,24个养护小队,道工114人。1961年三权收回,成立六安养护工区。1963年养护工区改为六安县公路管理站,下设23个道班。1969年站下设六合、六寿、六梅、六响、六佛、六毛6个公路养护排,35个道班。1979年城区34公里公路及城关、小华山两个道班归市管辖。1985年撤销养护排建置,成立四十铺、张店、城南、徐集、木厂、独山6个公路分站。至1986年底,全县共有6个公路分站,56个道班,养护队伍发展到536人,其中行管人员27人,工程技术人员3人,全民道工134人,大集体道工55人,合同制道工13人,代表工258人,驾驶、修理人员25人,其他工种21人。
建国初,本县设立两个流动服务班,没有固定班房,采取流动养护方式,哪里有破损残缺,就赶到哪里修补,操作工具为粪箕、大锹以及水桶、箩筐之类。1956年开始设立固定道班,采取专业养护方式,养护机具有所革新,十五里小庙道班班长徐有道创制的碾土器,比原有淌筛工效提高1.4倍;自造洒水车、两用锹、推拉器、八齿耙、架车等简易工具被普遍使用。1964年对六张、徐丁、窑单3条公路采用与群众订立合同方式,实行群众包养。境内开始使用压路机,取代了人拉石磙碾压公路。1969年起,除国道浦叶路是专业道班养护外,其它各条公路全部实行道群共养,群众代表工吃住在道班,其报酬由所在社队群众负担,国家补助每人每月菜金6元。自1982年始,代表工全部转为计划外合同工,其报酬均由国家负担。这时,全县公路养护已基本实现半机械化,共有压路机6台,碎石机5台,空压机11台,凿岩机1台,卷扬机1台,手扶拖拉机23台,维修用车床1台。至1986年底,又增加推土机2台,混凝土搅拌机1台,沥青洒布机11台,四轮车63台,有49个道班配备了四轮车,占道班总数的87.5%。全县接养路线45条、639公里,共有防护设施39处,长4085.6米,其中驳岸24处,长2276.7米,浆砌片石水沟8处,长1599.6米,护坡6处,长156.3米,护栏1处,长53米,公路养护质量大为提高,1986年油路好路率达88.31%,砂石干线好路率达81.78%,砂石支线好路率达75.07%。
(二)公路标志
本县境内的公路标志,接养的干线、支线皆设有里程碑。干线公路标志齐全醒目,坚固耐久,均选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石料、钢材等制作而成。1980年,在六合路设置反光标志。1986年又对六合路、六佛路标志进行更新。至1986年底,全县干线公路共设置各种标志牌2386块。其中,地名标志牌87块,分界标志牌21块,弯道标志牌60块,连续弯道标志牌12块,岔路标志牌8块,限制速度标志牌13块,限制重量标志牌17块,指向标志牌47块,坡度标志牌4块,警告标志牌14块,宣传标志牌3块。
(三)公路绿化
公路绿化,建国初主要靠发动群众栽植一些杂树苗于公路两侧,无统一规划,不加管理,树木东倒西歪,参差不齐。各主要干线由公路部门补助绿化费用,或供应部分树苗,发动民工建勤,义务栽植。由于树权和管理权不明确,成活率较低。
1955年起,本县接养公路绿化,明确规定,树权和管理权由公路部门负责。1969年开始,公路绿化下放到沿线社队和群众管理,延至现在。而改建后六合、六佛两条干线公路的人行道旁栽植的树权仍归公路部门所有。
1976年,六合路、六寿路统统栽植了行道树。尤其是六合路,公路部门选栽了优良树种,统一规划,栽植三行,先行为榆树,中间为观杨,里行为法梧,专人管理,树木生长茂盛,成林成荫。1984年3月,省、地要求重新规划,将已成荫的大树全部砍伐,重栽国外松和法梧,一行间栽。同年,六寿路已成荫的树也被砍伐更新。
1986年底,除六合路、六佛路由公路部门管理的行道树和杨桃树间断成荫外,其余几乎被砍伐殆尽。五、公路运输
(一)运输工具
人力车本县早期运输大多靠人力挑、扛、抬,相应的运输工具是扁担、箩筐、杠子。还有手推车,又称独轮车,车平均负荷200公斤。这些运输工具一直延用到50年代末。据不完全统计,城关、固镇、椿树、张店、双河、苏埠等6个搬运站,有手推车124张。进入60年代后,独轮车逐渐被淘汰,相继出现了大轮36型板车和小轮26型板车,不久大轮板车也被淘汰。小型板车平均负荷400公斤,且比大轮轻便,宜作短途运输,故延用至今。
机动车本县的汽车运输,始于民国18年,至解放前夕,全县仅有3辆汽车(车型万国、吉姆斯、大道奇)。建国初期,六安成立商营汽车运输公司,汽车发展到6辆,车型有日本的尼山和美国的雪佛兰、士力达,总动力不过18个吨位。至1975年,地、县直有车单位发展到113个,共有货车597辆,其中,农用汽车81辆。1979年县、市划分后,全县尚有货车260辆,小型客车(吉普、面包)19辆,摩托车(包括技改三轮)39辆。1982年有大型货车245辆,大型客车4辆,小型客车19辆,轮拖135辆,救护车5辆,消防车4辆,吊车1辆,其它机动车35辆。1983年,有大型货车433辆,大型客车14辆,旅游车9辆,小型客车22辆,拖拉机175辆,其它机动车47辆。1985年,全县有货车591辆,客车77辆,特种车12辆,其它机动车71辆,拖拉机215辆。县内货车车型有解放、解放10、解放15,跃进130、131、134,东风、东风140、144,江淮、江淮131、134、140、142、150,大江淮150、青海湖、北京130、吉斯150改型、武汉130、嘎斯63、依法、江苏140、格斯15、克赛145、钟山130、皖西134、道奇拼跃进、琴台、布切奇、青岛等30余种。客车车型有东风660、661、佛子岭、解放、格斯51、北京640、641、跃进、跃进130、江淮642等10余种。1986年底,全县共有各种机动车辆3696辆,其中货车718辆,3590吨位,客车123辆,1208客位,特种汽车12辆,大拖拉机219辆,四轮车1160辆,手扶拖拉机1135辆,摩托车70辆,其它机动车1160辆,汽车挂车156辆。
全县搬运业人力车数统计表

(二)货运
商办汽车运输公司民国18年,始有商办的振兴运输公司经营六合线客、货运输业务。民国27年,抗日战争开始,公路运输为军事运输所代替,民营商办汽车运输停运。
1949年在县工商部门倡议下,由六安城关人荣本功牵头,于3月间正式成立了六安县商营汽车运输公司,拥有汽车6部,车况破旧不堪,有日本丰田的尼山和美国的雪佛兰、士力达等载重汽车,总运力18吨位,以货运为主,兼营客运,行驶于六合、六霍、六舒、六麻(埠)几条干线。公司资产归个人所有,各车主联合经营,自负盈亏。
六安县汽车队六安县汽车队是县国营专业运输单位,队址位于六安城南门农贸市场南侧。1970年10月开始筹建,当时只有省分配的江淮(3吨)货车。1972年成立六安县交通局汽车队,汽车增至7辆。1974年增加到16辆,并开始购置了车床、台钻、电焊机、打气泵、砂轮机、变压器等设备。1976年筹建了汽车队修配厂,购进车床、曲轴管床、镗床各1台,机修扩大到两个班,次年为4个班。1983年1月购进“太湖”牌客车8辆,开始客运。1985年,各单车都同队签订了单车承包合同,每辆车由3人一组进行承包,每月上交承包费:东风车为970元,解放车为920元,年底承包合同全部兑现。1986年,汽车队共有汽车16辆(全部带挂),仍实行单车承包,计128吨位,年货运量10800吨,周转量1992380吨公里。
六安县粮食局汽车队县粮食局从1976年起,在地区粮食局分配的几部汽车基础上,陆续购置汽车,成立了汽车队,并于1984年上半年实行独立核算,当年货运量10613吨,周转量914836吨公里,运输收入174639.83元,利润39824.39元。1985年货运量上升到15044吨,周转量至1464847吨公里,运输收入287052.31元,利润达60130.23元。1986年有各种型号载重汽车8辆,55吨位,货运量下降至10924吨,周转量减至1321236吨公里,运输收入也随之减少,仅258722.36元,利润比1985年几乎减少一半,仅34409.48元。
集体汽车运输企业本县集体汽车运输企业多分布于县城、各区(镇)和较大的集镇。建国后,其机构名称几经变革,初称搬运站或劳力队;1956年合作化高潮时,改为搬运合作社;1964年前后,又恢复原称;1985年后,有6个搬运站改为运输公司。据1986年统计,全县有集体搬运站7个,运输公司6个,共有职工497人,拥有各种机动车66辆,非机动车47辆。
个体运输专业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乡个体运输专业户同国营、集体运输业一齐上,而且发展很快。1979年参加营运的个体户机动车只有157辆,其中大型载货汽车仅有21辆,到1986年底,全县运输专业户拥有各种机动车1579辆,占全县机动车部数的42.7%,其中,载货汽车238辆,拖拉机139辆,四轮车402辆,手扶拖拉机248辆,大型客车10辆,小客车12辆,技改三轮287辆,从事客、货运输业务。有的货运专业户由一辆汽车发展到十几辆汽车,有一家单独成立车队或几家联合成立车队,最大的个体运输专业户车队有汽车15辆。此外,还有县联运车队、南官车队、城西车队等个体运输专业户车队。
十二个区镇个体(联产)运输工具调查表单位:辆

公路运输货物类运输量统计表


六安县公路货运量统计表


(三)客运
长途汽车站建国前夕,县境内仅东门外一间茅屋内设有一老一少两人小站,临时维持客运业务,主要经营六合路客运。当时六安至合肥的汽车票价为181600元(法币),一个单程需1O小时之久,客运十分落后。
1949年3月,六安汽车站隶属六安公路分局,1950年2月隶属淮南公路分局,1951年划入汽车公司,并建立六安长途汽车站,站址设在小东门。1952年下半年经营的客运班车只开往合肥、梅山、霍邱、叶集、寿县、霍山等地。1955年开始筹建新站,迁至县城东郊,1957年建成,有候车室和票房450平方米,辟停车场1400平方米。
六安县是六安行署和市、县政府所在地,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该站已成为全地区汽车客运枢纽站。至1986年,日接发客车176班次,日客流量近5000人次。其中,跨省、市35班次,分别与南京、上海、杭州、扬州、武昌、汉口、九江、信阳、潢川、罗田、黄岗、驻马店、新蔡、商城、商邱、固始、麻城、徐州、浠水等地互开住返客车。本省内141班次,分别发住合肥、黄山、肥西、安庆、太和、岳西、宿松、广德、塘串河、枞阳、庐江、桐城、阜阳、蒙城、颍上、阜南、利辛、凤台、蔡家岗、田家庵、蚌埠、宿县、滁县、芜湖、舒城、霍山、金寨、霍邱、寿县等地。该车站现属六安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管辖。
短途汽车站六安短途汽车站,设在长途站东边,亦属六安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管辖。日接、发客车159班次,日客流量5000——6000人次。短途班车开往终点站的有双河、孙岗、毛坦厂、凤凰台、高山、张店、施家桥、陶洪集、青山、龙门冲、独山、狮子岗、骆家庵、南岳庙、西河口、双峰、机场、张母桥、东河口、张湾、单王、郭店、火星、马头等24个。此外,还对苏埠、固镇、清凉寺、丁集、钱集、罗集、徐集、范庵以及霍邱县的吴阳、孟集、三尤设立专线运输。固镇日发车34班次,日客运量1500多人次。苏埠日发车36班次,日客运量1400人次左右。
分站代办站六安汽车站在本县设置16个汽车分站,11个代办站。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水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