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作制度
本县传统的耕作方式,水田基本属一年一熟制,即一年一季稻;旱地多为一年两熟制,即午季后种玉米或山芋,大麻后种玉米。1949年后,随着社会发展,自然、水利条件改善,以及优良品种的育成和推广,逐步适合多熟制,本县耕作制度相应进行三次大的变革。
1954年推行“三改”,促进耕作制度第一次变革。其具体内容为:丘陵区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二熟,根据水利条件“旱改水”,适当推广马铃薯;山区修筑梯田,适种马铃薯;平畈区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二熟,大力推广双季稻;平原区(湾区)推广三熟制,推广马铃薯。是年,全县耕作制度以扩种午季,压缩中稻,改种双季稻,推广马铃薯为重点全面进行改革,至1957年,午季作物种植面积达71.04万亩,其中麦类55.24万亩,油菜15.8万亩,比1953年扩大87%,占总耕地38%;双季稻扩种24.1万亩,占四稻14.58%;中稻压缩到107.5万亩,比1953年减少17%;复种指数达172.8%,比1953年提高35%。耕作制度变革,对传统农业冲击甚大,促进本县粮、油、麻、棉等主要作物全面增产,但改革中不少地方未能因地制宜安排茬口,劳畜力跟不上,施肥水平不高,用地养地失调,致使粮食不保收面积较大,约占耕地面积11.8%。1958年后,由于自然灾害及其它因素影响,耕作制度的改革处于停滞状态,午季相对稳定,中稻回升,双季稻压减,复种指数下降。
1971年,随着水肥条件进一步改善,促进耕作制度再次变革。全国北方农业会议之后,本县开展“农业学大寨”,按照农业“八字宪法”,大破“五老”思想(即:老思想、老习惯、老品种、老方法、老产量),开展四大改革(即:单季改双季、劣种改良种,稀植改密植、大苗改小苗)。四改中主要是改革耕作制度,以稻、麦为重点,扩种午季为途径,普遍推行一年两熟或三熟制,并对平、畈、岗、湾分别提出要求:丘陵区“小麦上岗,油菜上塝,花草下冲,扩大早稻,压缩中稻”;平畈区“扩大双季,压缩中稻,大力推行三熟制”;湾区“扩大水浇地,多种经营寸土不闲”;山区“推行麦、稻连作,大搞间作稻”。由此,基本改变了本县一年一熟的状况,代之以一肥两稻、一油两稻、一肥一稻一麦(或油)、一稻一麦(或油)一棉为主的耕作制度。1976年,全县两熟制面积占总耕地的90%以上,三熟制占5%左右,复种指数达212.9%,全县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5亿公斤。主要作物茬口:绿肥面积59.57万亩,早稻60.63万亩,双晚61.48万亩,午季粮油50.45万亩,棉花8.02万亩,以上皆为建国后种植最高年份。
1980年,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推动耕作制度第三次变革。其主要表现在:以调整种植业结构为主,按照市场需求和自身生产优势,安排作物种植,充分发挥农民生产自主权,使耕作制度趋于合理,日臻完善。1985年,全县复种指数稳定在187%左右,粮食作物比重由1979年的76.19%,下降到64%;经济作物比重由1979年的10.36%,提高到27.6%。主要种植作物变化大体为:午季扩大了油菜,缩小了小麦、绿肥;旱地扩大了红麻,缩小了山芋;水田种植茬口相对稳定了双季稻,扩大一油一杂(杂交稻)或一麦一杂(杂交稻)。
二、种子改良
本县农作物种植资源丰富,农民有选用优良品种传统习惯。1949后,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种子事业随之加强。1952年本县组建县农场和5个区农场,作为良种示范繁育基地。1956年县成立种子办公室,开展种子计划、检查和供应工作,并建一批水稻、小麦良种繁育区。1957年全县开展首次品种调查和地方品种征集,共调查28种农作物,246个品种,征集农家品种109个,对选育、推广良种提供了资源。1972年建立县种子工作站,加强对种子引进、示范、繁育、推广具体指导,并开展种子购销业务,同时,初步进行了以县良种场为骨干,公社种子队为桥梁,生产队种子田为基础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1979年原县种子站扩建为种子公司,进一步扩大其经营范围。1983年,本县列入全国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全面进行种子体系建设,截至1985年扩建县直库和新建11个种子分公司,拥有种子仓库3611平方米,晒场6468平方米,种子经营门市部1639平方米,种子精选机5台,运输车4辆,以及种子检验仪器设备等。在良种繁育推广上基本实现“四化一供”(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
建国以来,按照“四自一辅”(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的种子工作方针,本县选引和推广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和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各种农作物良种达200余种。农作物品种交替更新大体经历四个阶段:
50年代以总结发掘推广农家良种为主,辅之引进抗虫、抗灾高产新良种。早稻农家良种有:六月林、矮杆黄、五十籽、急性黄、大叶早等15个品种。早稻推广良种有:五O三、莲塘早、南特号3个新品种。中稻农家良种有:大叶天生稻、大川稻、乌嘴川、黄皮川等37个品种。中稻推广良种有:胜利籼、三九九、老来青、中农4号、中农34号、天津银坊等6个新品种。双季晚稻良种主要是小红稻。小麦农家良种有:三月黄、小白麦、八角早、大白麦、和尚头等20个品种。小麦推广良种有:矮粒多、二九0五、南大二四一九、华东6号、中农28号等5个品种。山芋农家品种有:红芋、大红皮、洋芋、红皮燥等;1956年引进胜利百号,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农家良种主要是黄火燥,种植面积占50%以上,它因生长期短,产高质好,曾被省列为农家良种,在全国十几个省市推广。1956年,本县推广玉米良种为金皇后。大豆农家良种有十月寒(占种植面积70%左右),其余为大黄豆、六月爆、八月炸、大青豆等。棉花引进岱字棉15号。截至1957年,本县水稻、小麦、山芋等主要作物基本实现良种普及。其中:胜利籼种植79万亩,占中稻75%;矮粒多种植10.45万亩,占小麦31%;胜利百号5.6万亩,占薯类64.3%。
60年代,早稻矮杆品种和晚稻耐寒高产品种相继出现,并加速推广,农作物品种向高产良种更新。早稻,60年代初期推广的良种有:莲塘早、陆财号;1965年推广矮脚南特,后期为矮南早1号。晚稻由籼型向粳型发展,初期推广老来青,中期推广农垦58。中稻推广珍珠矮、广场矮。棉花继续推广岱字棉15号,并基本普及。小麦推广了阿夫、吉利、阿勃、矮杆红、丰产3号,内乡5号等10多个新品种。
70年代,农作物品种进行较大规模更新。早稻普及矮杆高产品种,实现早、中、迟熟品种的合理配套,其中:二九青、朝阳1号、二九南1号、2号、矮南早1号、辐早2号、广陆矮4号、先锋1号、桂陆矮、南塘矮16号等。良种栽种面积占早稻面积90%以上。中稻扩大种植中杆高产品种南京11号、六九一、桂式矮、珍珠矮、胜矮3号、胜矮7号、广场矮等品种达到熟期与籼、粳配套种植,占中稻80%左右,基本取代三九九高杆老品种。双晚扩大秋收1号、武农早、农垦58等早熟晚粳,种植面积占双晚98%。小麦经过多年选用,基本以丰产3号、九兰三九、毛颖阿夫、万年2号、吉利、内乡5号等品种为主,种植面积占小麦85%以上,同期,本县选育“7215”、“7414”晚稻良种和“矮杆青”、“7408"小麦良种,进行示范推广。
自1980年开始,农作物良种更换,进入更加高产稳产期,重点推广杂交稻、杂交玉米和引种优质稻米。杂交稻1980年种植1.74万亩,占四稻面积1.13%。1985年扩大到28.58万亩,占四稻面积21.9%,平均单产500.23公斤,为全县增产潜力最大的作物,并采取联产制种,适当补贴办法,共制种800亩。名特优质稻米,1985年计种植水源258、密阳23、盐粳2号、武复粳等优质稻品种3.66万亩;引种黑香、香米、香血糯、国香l号,国香2号、国香4号等名特香稻287亩;推广常规中质米BG910、910——4等品种7.6万亩,并示范推广聊玉5号等杂交玉米3233亩。
三、栽培技术
建国后,本县在主要农作物生产中广泛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增产效果显著,其主要技术分别简述于后:
泥、盐水选种1954年开始在水稻、小麦上应用。主要做法是,配制一定浓度泥水或盐水,对播种前种子进行清选,由于选种作用明显,推广速度很快,1955年选种量90.5万公斤。1956年选种量达700万公斤,占用种量70%左右。这一选种法一直延续到80年代仍为采用。
合式秧田1954年开始推广,70年代已基本普及。其做法:改老式整板秧墁为沟宽8寸,畦宽4~5尺,便于排灌及管理的合式秧田。这种秧田育秧,可避免烂秧,提高秧苗素质,效果非常明显。80年代以来,全县四稻秧田面积16万亩,合式秧田约14.5万亩,占90%左右。
稀播育壮秧从50年代就提倡这一技术,秧田亩播种量由过去200~300公斤,下降到100~150公斤,近期又有发展,亩播为50~100公斤。70年代推广杂交稻,秧田亩播量仅20公斤。稀播壮秧技术,目前在双季稻、中稻、杂交稻用以栽植面积90万亩左右,占水稻面积的三分之二。
湿润育秧7O年代开始推广,是改传统深水漫灌育秧为三叶前湿润管理,三叶期后浅水灌溉的育秧法。这一技术对提高成秧率及秧苗素质作用显著。80年代推广应用,面积占四稻育秧面积80%以上。
小苗带土移栽于1970年从浙江学习引进的育秧法。主要在双季早稻栽培上推广。其特点:采取早育、密播、短龄、带土、浅栽,适当提前栽插,调节茬口,促进早稻生产。1973年~1975年期间,移栽面积30万亩左右,占每年早稻栽插面积50%以上。
水稻小株密植于1955年提倡,从60年代开始,常规中稻大部分采取6寸见方。70年代大部采用3×5寸、3×6寸拉绳栽秧,栽插面积占中稻栽插面积的70%以上。
水稻宽行窄株栽培1980年示范推广,在水稻小株密植基础上加以改进,采取宽行5~6寸,窄株3~4寸栽插,使其充分利用光能,改善田间气候条件,协调群体与个体之间关系,达到增产增收作用,是合理密植的进一步规范化措施。1985年全县共推广57万亩,占中稻、杂交稻面积67%。
四稻模式栽培1983年本县推广应用于双季稻——常规稻——杂交稻。所谓模式栽培,是以本县土壤、气候条件为依据,总结历年生产实践,分别制定四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表,引导农民进行规范化栽培。全县先后印发《四稻栽培模式表》2万份,年推广面积达70多万亩,占四稻面积50%以上。
小麦宽幅条播50年代末,省劳动模范、本县淠东乡农民桂景元创造出的一种小麦播种技术。其方法:为宽条播,留窄行,一般为播五丢四或播六丢五,里稀外稠。这一播种技术,增产效果明显,木厂、新安两区小麦宽幅条播面积占小麦总面积70%以上。在推行这一技术中发明了条播器。
棉花营养钵育苗及方块育苗移栽60年代末推广,70年代随着棉花生产扩大,本县曾把育苗移栽作为主要措施来抓。营养钵及方块育苗移栽,解决了麦套棉、麦棉两熟季节矛盾。1977年全县营养钵育苗移栽2050亩。
桑苗嫁接技术70年代初,本县开始走自育苗、自嫁接、自栽桑的路子。其方法:第一年夏用实生桑籽育苗,次年春以实生桑苗作砧木,湖桑枝条作接穗,采用袋接、广秧接、贴皮接等方式,接成嫁接桑。自80年代以来,本县每年嫁接30~50万株。
矮杆密植速生桑园1982年春在城西乡示范推广。采用亩栽桑1000~2000棵,栽植1尺×3尺或1.5尺×4尺等形式,一般当年栽桑可当年养蚕,第二年可亩产茧50公斤,第三年可亩产茧100公斤,是速成丰产的新型桑园。由于投产快,效益高,目前已成为本县主要栽植方式,全县发展到2000多亩,占桑园总面积三分之一。
桑树定向养型技术60年代中期,本县随着引种湖桑新品种后,又推广以中杆桑为主的定向养型技术,它以修剪整枝,培育丰产的个体和群体结构,其产叶量较高,在本县蚕区广泛推广,约占桑园面积60%。
条播密植茶园于1953年在独山茶场推广应用,它栽植标准为株行距1尺×4.5尺的条播形式,较丛栽茶园密度大,产量高,为建国后发展新茶园所采用。据1979年普查,全县共有茶园30114亩,其中条播密植茶园14680亩,占48.7%。
低产茶园改造综合技术从60年代始,在本县茶区普遍推行,以台刈、重修剪、轻修剪为主要手段的改造综合技术,通过改造2~3年,茶叶产质、产量均大幅度提高。
四、土壤肥料
(一)土壤资源普查
建国后,本县进行二次土壤资源普查,通过普查,基本摸清其类型、分布及属性,为改良和治理土壤,提供科学依据。1958年,按照国家农业部部署,本县开展第一次土壤普查鉴定,县成立土壤普查鉴定办公室,由农、林、水各局抽调3名技干和160名大、中学生组成土壤普查工作组,以木厂、张店、苏埠作试点,后逐步分批、分片转入全面普查,历时一年,为本县首次撰写了《六安县土壤普查鉴定工作报告》,绘制《土壤分布图》、《土地利用分区图》。
1980年春,遵照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开展土壤普查”的指示,本县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县政府成立土壤普查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抽调57名农、林技术员,组成普查工作队,历时5年,经过外业普查、内业资料整理,在全县设置土壤剖面16548个,采集各种分析样品3621个,取得原始分析数据55432项次,编绘县、区、乡三级1/万、1/2.5万、1/5万、1/7.5万不同比例尺图件294幅,统计编绘各种表格1685份,撰写调查说明书36份,专题调查报告33份,经汇集编辑出版《六安县土壤》一书,为本县今后合理利用土壤,制订农业区划,提供宝贵资料。
(二)改良土壤
全县低产土壤,据普查统计共62万亩,占耕地土壤面积27.7%。主要分布于岗区马肝土(田)、畈区白土(田)、河漫滩麻沙土(泥田)和山区冷浸田。低产土壤主要障碍是由旱、蚀、粘、砂、澄、冷、薄、瘦等因素形成的。
50年代初,开始改良低产土壤。1955年提倡双犁双耙,深耕细作,改变“犁无三寸土”的保守耕作。1958年提出大搞深翻改土运动,推广园地化和条田化。1963年开始治水改土,推行中店开挖截水沟和田头经验,做到排灌配套,改变串田漫灌现象。70年代,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各地采取清沟排水及时烤田,发展红花草,扩种油菜、小麦等措施,大搞沤水田改造。1971年全县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一年内平整土地3万亩,改河造田2500亩。1980年以来,土壤改良采取综合治理方针,实行治水改制增肥、育林等措施,并运用普查成果,推广配方施肥新技术,取得显著效果。
(三)肥料建设
大积农家肥建国前,本县农业基础薄弱,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农民习惯使用农家肥,肥源狭窄,缺肥现象十分严重。50年代初,强调广辟肥源,以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充分利用农家肥,在总结农家积肥经验基础上,提出“养、种、积、制、扫、铲、沤、堆、拾、捞”的积肥十字诀。1956年在开展群众性积肥活动中,本县农民运用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积肥方法,如烧火粪、拾野粪、积人畜粪、沤肥、挖肥土、养猪建圈、换墙灶土、牛尾灶熏烟等。关田畈乡农民封传道创造龙尾灶熏烟肥,曾在全省推广。70年代以来,普遍推广“四窖一队”(即:田头窖、熟水窖、猪圈牛栏窖、万年窖和积肥专业队),坚持常年积肥。
发展绿肥绿肥是本县主要有机肥,为水稻产区主要肥源。建国初,年种植红花草2.4万亩,后逐年扩大,最高年份(1977年)为61.4万亩。1956年引进多年生绿肥紫穗槐,经试种肥效显著,种植面迅即遍及全县。1963年又引进推广柽麻、苕子、大叶猪屎豆等旱地绿肥,其种植面积曾达到2万多亩。1974年大力发展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红萍等水生绿肥,放养面积达34400亩。自1980年全县推行生产责任制后,单种绿肥面积才逐年削减。
扩大使用化肥50年代本县只在少数地区试用化学肥料。60年代中期,化肥工业迅猛发展,施用量逐年增长,特别在1979年以来,全县每年施用化肥量达10万吨以上。1984年化肥使用量11.18万吨,平均每亩75.5公斤。1985年总用量为11.96万吨,平均每亩70公斤,比1978年增长106%,优质化肥比重也有增加。
五、植物保护
(一)病虫防治
本县常年发生病虫30余种,其危害面积达200~300万亩次,防治面积在200万亩左右。50年代植保工作从“治蝗”开始,每年发动群众,以人工捕打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办法,控制蝗害。1953年7月,全县有5区18乡25248亩土地,发生蝗灾,密度每平方米16~20只,经组织干群捕打,及时扑灭。1955年6月,开展农药机械手培训,药剂由手撒发展到应用压缩式手动喷雾器和本县自制“长箩式”撤粉器,喷撒"666"等有机氯农药。1958年大搞“土洋结合”,利用多种野生植物制造土农药防治,挖掘土农药73种,防治面积达80多万亩。同期,化学农药用量为101.4万公斤,各种药械246架,年药剂防治面积在10万亩左右。
60年代,推广吉利麦、华东6号等抗麦锈病和吸浆虫小麦品种,推行防治责任制,使用工农——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粉)器,试验推广“1605”和“1059”等有机磷农药,防治稻棉害虫,水稻示范推广化学除草剂。这一时期,农药使用量290万公斤,药械7690架,年药剂防治面积达100万亩左右。
70年代,推广抗小麦锈病、抗水稻白叶枯病、抗山芋根腐病等抗病品种。1975年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指导下,病、虫、草、鼠防治,由单一的化学防治转向运用农业、物理机械、生物和法规等综合性防治,建立县、区菌药厂,土法生产菌药,开展以菌治虫、养鸭治虫、以虫治虫、保蛙、保蛇等生物防治。防治器械由手动压缩式发展到机动弥雾式,广泛应用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这一时期,农药使用量达1221.3万公斤,其中杀虫剂为1204.5万公斤,杀菌剂14万公斤,杀草剂2.8万公斤;药械21283架(台),其中手动机9994架(台)、机动机14台,年药剂防治面积为150万亩左右。
80年代截至1985年,机动弥雾机已广泛使用,联产、合作、技术指导、全包、代包等多种形式专业防治遍及全县,普遍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氯及仿生农药,并进行农田杂草和鼠害调查,在水田、旱地重点推广化学除草剂。这一时期,化学农药使用量达701万公斤,其中杀虫剂697万公斤、杀菌剂4.2万公斤、杀草剂0.08万公斤;药械32870架(台),其中手动机32456架、机动弥雾机414台。年药剂防治面积达200万亩左右,其中专业承包防治30万亩左右。
(二)病虫测报
1956年初,组建县水稻病虫测报站,测报对象仅限于稻螟虫。1962年冬,本县与地区合作在城南五里桥,建立中心病虫测报站,主要测报稻、麦两种作物的三个对象(稻螟虫、稻纵卷叶螟、小麦粘虫)。1964年首次举办全县螟虫测报技术培训,测报工作延伸至区、社。1966年初,建立县、公社、生产队三级测报网络。
70年代,测报扩大到稻、麦、油菜三种作物的14个对象,其中水稻6虫3病、小麦1虫2病、油菜1虫1病。1974年在淠东建立第一个麦粘虫测报联点。1979年首次采用《全国统一测报电码》新技术,刊发《病虫情报》15期。
80年代,测报3种作物15种对象,并承担国家下达小麦赤霉病,省下达水稻三化螟、稻瘟病、白叶枯病及小麦赤霉病的测报任务,开始应用生物数字及电子计算机等测报新技术。
(三)植物检疫
1964年开始对小麦危险性病虫害大普查。1966年对检疫对象进行调查,初步掌握本县主要检疫对象,并建立托运、邮寄种苗的有关制度。1983年,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发布后,本县植物检疫工作开始走向正规,县农业部门配备2名专职检疫员和8名兼职检疫员,全面对粮、棉、油、麻、桑、果等作物对象,开展检疫情况调查,实行联检联防,建立邮寄、托运制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