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城区集市贸易较为兴盛。蔬菜及副食品贸易市场有东门大街的城隍庙、云路街的云路广场、北外大街大王庙巷、西门大街西湖庵等处,农民常年在此摆摊设点,出售蔬菜、禽畜蛋类食品。专业性集市贸易的粮食市场在东门大街、东外街、北外大街,柴草市场在东外街、草市街,水果(瓜类)市场在盐笆箕口街,竹麻市场在西门外三里街,牲畜市场在南门外街。利用庙会进行集市贸易的有农历四月初二、初三日的“城隍神会"和“瘟火二神会"(民国3年后停止),农历七月最后一天的“小华山庙会"。这些庙会,商贩云集,贸易活跃。
建国后,作为社会主义统一市场补充的集市贸易,随着各个时期政策的变化,经历了开放——关闭——开放——再关闭——再开放的过程。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关闭粮食市场。1954年实行生猪派购,猪牛羊肉、禽、蛋等均由国营食品公司统一经营,上市量很少。1958年“大跃进"开始,集市贸易关闭。1961年集市贸易重新开放,城区先后开放了三里桥、黄大街、老鸹塘,卫校、五牌里、齿轮厂、纱厂等7处集市贸易市场,允许农民在完成统购派购任务后参与农副产品集市贸易。1964年集市贸易开始紧缩,粮、油、棉、麻,木、竹、烟、土布连同猪、牛、羊肉一起禁止上市。“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市贸易被视为“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而被取缔,粮油制品一律不准在集市上出售;馈赠亲友,粮食限量10公斤、芝麻限量0.5公斤。1978年底,城区只有三里桥公路边、六安纺织厂、宁平厂(后为长安机器总厂)、五里墩、老鸹塘、和平桥、西湖庵、棚场、五牌里、五福塘沿等10个集市贸易点。这些地方场地小,无棚屋设备,雨雪天气,泥泞不堪,买卖不便。
建市后,在“开放搞活"方针的指导下,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着手对集市贸易进行规划、整顿、调整。几年间,地方财政和工商部门陆续投资85万元,先后新辟十多处集市贸易市场。1979年,迁走南门等驾拐城建会预制厂,腾出场地6亩,辟为农副产品市场(1983年交付使用);并在梅山北路、人民路东端2处总计征用土地5000平方米,新建2处农贸市场。1981年4月新辟鼓楼街至云路街、皖西饭店门口2处小商品专业市场;6月,在汽车站附近辟建专业市场1处,新建砖瓦结构简易房屋出租。与此同时,市人民政府动员市属机关单位的干部职工和城市居民填平南门大沟。兴建南门农贸市场。1983年7月,将黄大街农贸市场搬迁到南门农贸市场,另由市工商部门组织个体商户建成黄大街服装专业市场。同年,工商部门还对分散在鼓楼、云路、东门3条街道上经营小商品的个体商户,以及国营、合作商业的摊点进行调整搬迁;将原在皖西饭店门口等处经营小商品的个体商户及推销摊点,搬迁到新辟的解放南路小商品市场。至1985年共辟建解放南路、大别山路、青年(人民路中段)、长青路、百花、三里桥、新河等综合农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并投资61万元,在部分市场兴建了12960平方米的砖瓦、石棉瓦结构棚房,搬迁了卫校门前、地委后门、三里桥3处公路两侧以及南门外三里岗的商品市场;开辟南门外三里岗羽毛专业市场。1986年,扩建和改建了青年路、七里站、南门等综合农贸市场,投资24万元兴建了4处饮食点,开辟了梅山南路水果、小商品专业市场。南门农贸市场是本市最大的1个综合性农贸市场,占地面积7900平方米,1983年建成,后因失修,塑料大棚老化破烂,场地高低不平,积水成滩,公路贯穿其中,不够安全。通过改造,封闭了场内公路,开拓了露天市场,平整了地坪,修建了下水道和3米宽、250米长的水泥路,升高扩大了塑料大棚营业间,新建20余间铁质饮食棚。此外,郊区平桥乡三里岗村农民还集资兴建了三里岗综合性农贸市场。到1986年底集市贸易市场由1979年的10处增加到24处,其中大小百货、服装、羽毛、瓜果、粮油等专业市场9个。总面积43354平方米,有棚屋489间;全市集市贸易成交额7248.5万元(其中批发额1800万元),较1979年增长了3.9倍。
六安市集市贸易成交额与主要商品成交量

1986年六安市集市贸易市场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