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集镇建设
建国前,六安县苏家埠、马头、双河,霍邱县叶集、河口,寿县正阳,迎河、隐贤、瓦埠,舒城县桃溪、梅河(今为龙河口水库淹没区)、晓天,金寨县麻埠、流波(今均为梅山水库淹没区),霍山县诸佛庵等集镇,因沿河水运方便,形成历史较久,商业比较兴盛,具有一定建设规模。其余诸镇,皆因交通闭塞,多为露水集,或为个体手工业者聚居的小店埠。
建国后,境内农村集镇建设,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曾经历“三起两落”过程:50年代,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较大恢复和发展,集市贸易活跃,部分集镇建设开始起步。1958——1961年,由于“五风”影响,农业生产衰退,农贸市场关闭,集镇建设处于停顿。1962——1965年,纠正“五风”,农业生产恢复,农贸市场开放,集镇建设又有所发展。1966——1976年,集市贸易取缔,居民下放农村,集镇建设再次停顿。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集市贸易放开搞活,随着商品经济和公路交通的发展,境内集镇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985年,全区具有一定建设规模的农村集镇401个,其中建制镇77个,非建制镇324个。在建制镇中,县级建制镇2个,区级建制镇3个,乡级建制镇72个。全区集镇平均密度,按面积计算,每44.83平方公里有一个集镇,每233.45平方公里有一个建制镇;按集镇为农村服务的人口计算,每1.42万人有一个集镇,每7.39万人有一个建制镇。
境内大部分集镇沿公路两侧发展,形成骑路街市。1985年,全区集镇占地面积31686.6公顷,平均每个集镇为79.02公顷。全区集镇总人口61.5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64万人(自理口粮人口4.19万人)。房屋建筑总面积1890.7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822.26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含文化、教育、医疗、商业等用房)580.3万平方米;生产建筑(含工业、仓库用房)488.2万平方米。
1978年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建设发展迅速。至1985年,全区已架设35千伏农村高压线路694公里,建35千伏农用变电所41座。全区有345个集镇已通电,占集镇总数86.03%。建制镇已全部通电。非建制镇尚有56个未通电,占非建制镇数17.28%。全区兴修区乡公路1047公里,占全区公路总长27.92%。建制镇已全部通汽车,并有客运班车直达各县城。非建制镇尚有39个因地处偏僻山区未通汽车。
为加强农村集镇建设管理,至1985年,全区有385个集镇先后编制了建设规划,占集镇总数96%。县、区级建制简介:
叶集镇该镇地处皖豫两省及霍邱、固始,金寨三县结合部,皖豫公路交通要冲,历来为霍邱县西南地区重镇。该镇形成于明弘治至万历年间(1488——1620年),繁荣于清乾隆、道光年间(1736——1851年)。明,清之际,镇内建会馆6家,有各种货行、商店、手工业作坊600余家。庙宇、宫、阁10多座。清咸丰至民国时期,历遭战火毁坏。至建国初,该镇已凋蔽不堪。镇区面积0.79平方公里,有南北、东西向街道各一条,长分别为2500米、350米,宽3——5米,卵石或沙石路面。有巷13条。房屋建筑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
建国后,1952年将隶属固始县的镇西街道划入该镇,与东西大街相衔接,镇内始呈正“十”字形街道。是年,利用米厂电力,始用电力照明。50年代中期,于十字街中心区,先后建二层百货大楼和三层服务大楼。70年代以前,发展缓慢。进入80年代,建设步伐加快。1982年,合(肥)信(河南信阳)公路改道,横穿南北大街南段,使该镇街道呈“”字形。1985年,辟建民强路,渣油路面,长1.5公里,宽28米;同时拓宽、改造南大街,辟建农贸市场,占地2.67公顷。1978——1985年,兴建房屋3.89万平方米。至1985年,镇区面积1.63平方公里,为建国初期的2.06倍。4条主要街道纵横交叉呈“井”字形,总长5.9公里,建国后房屋建筑总面积6.67万平方米,其中,楼房7175平方米,砖木结构平房5.96万平方米。1984年,该镇经六安行署批准为副县级建制镇。现列为安徽省重点开发建设的农村集镇之一。合肥市、镇江市、金寨县等外地商人,在该镇独资、合资兴办企业10多家。省商业厅与该镇合资兴建供销大厦,座落于民强路中心,经营出口草编工艺品,销往美、日、英、比、加、意、澳等国家。
苏家埠镇该镇地处淠河出口的要塞。明、清之际形成商埠,历来为六安县西南经济重镇,竹木茶麻集散地,鼎盛时期,有米行70家,布庄40多家,杂货店60余家,麻行16家,各种店铺作坊122家。全国各地茶麻商聚会于此,建会馆13座,市场繁荣,素有“小南京”之称。民国25年(1936年),遭特大火灾,烧毁街市房屋数千间,自此,渐趋衰落。至解放时,镇区面积0.82平方公里。镇内有东、西、南、北呈“十”字街道4条,总长4.5公里,条石或卵石路面。房屋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临街建筑为砖墙瓦顶木结构二层楼房,居民住宅为麻秸墙草顶房。
建国后,1950年,驻军在该镇兴办小火电厂,始用电照明。1964年改用网电。1973年装路灯120盏。70年代以前,发展变化不大,仅机关、学校、工厂兴建部分砖木结构平房。80年代初,建设规模加速发展,老街道先后改建为水泥方块路面。镇东南面辟建燕京路、金陵路两条新街,渣油路面,长分别1156米、800米、宽15米,装长臂琵琶路灯52盏。镇区内六苏公路拓宽改建为渣油路面,宽15米。整修排水沟渠568米,辟建农贸市场10处。两条新街道兴建二层以上楼房38幢,面积2.4万平方米;兴建平房2.6万平方米。建小自来水厂1个,铺设供水管道1200米。1984年35千伏变电所建成后,生产、生活用电普及率100%。镇内建有标准件厂、编制厂、印刷厂、化工厂、塑料网绳厂、塑料制品厂、被单帐布厂、家具厂、五金厂、工艺厂、鱼网厂等全民、集体工业企业。有国营、集体商店116家。镇内还建有苏家埠战役陈列馆和烈士墓。至1985年,镇区面积1.5平方公里,为1949年1.83倍。非农业人口1.07万人。为全国206个重点初级市场之一。1984年,该镇经六安行署批准为副县级建制镇。
正阳镇该镇为境内最大古镇,古名羊市。三国时名阳泉,北宋名来远,明代更名为正阳。位于寿县城西南淮、淠、颍水交汇处,素有“七十二水通正阳”之说。东汉末年,汉昭烈帝筑城屯兵于此,后城毁。清同治五年(1866年)复建城墙。该镇为鄂豫皖边区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民国18年(1919年),全国有15个省、市富商大贾在此经商,建有8大会馆,美、英、俄,德等国的外商在此开设8大公司,人口曾达5.7万多人。抗日战争期间,日趋衰落。建国后,1954年遭受水灾,除砖木结构房屋外,余均毁,全民商业单位多迁至寿县城。继之,淠河断航,该镇处于衰落时期。1964年兴建35千伏变电所。1977年自筹资金兴建自来水厂。1978年集镇非农业人口10649人。80年代加速恢复和发展。至1985年,镇区面积0.62平方公里。有街道13条,总长5.7公里。有巷42条。北大街、南大街、东街、西街为主要街道,水泥路面或块石路面。新铺设供水管道3100米,供水普及率达85%。用电普及率达95%以上。房屋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其中,砖瓦结构平房1.6万平方米,二层楼房800平方米。现有工业企业28家。有中学1所,小学3所,医院1所。有文化馆、电影院、广播站等文化设施。现为区级建制镇。
河口镇该镇位于霍邱中部,沣河西岸。古称清河集,明代称两河口,清乾隆年间改称河口集。时水运方便,上行达旅思桥,下行至蚌埠,为进出口物资集散地。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逐渐繁荣。清末为鼎盛时期,有粮行40余家,盐行18家,建庙宇9座、教堂2座以及会馆等。民国年间,屡遭黄淮水倒灌,河道淤塞,水运受阻,日趋萧条。至解放时,仅有小街巷5条。建国初,霍邱县中粮、百货、中盐公司均设于此,商业开始复苏。1953年,修筑圩堤,深水码头与河隔绝,水运受到影响。1954年、1956年,两次遭特大水灾,房屋淹毁过半。后因镇内居民大部分下放农村,原貌未能恢复。直至70年代末,地方集资先后将北街、中街、西街,拓宽改建为渣油路面,计长1.65公里,宽5——7米。同时沿长(集)周(集)公路建骑路新街一条,长1.5公里,宽8——12米。临街兴建2——3层楼房28幢,面积1.5万平方米。非农业人口7142人,商业1000余户。房屋建筑总面积9万多平方米,其中楼房1.2万平方米。现为区级建制镇。
周集镇该镇位于霍邱县西北。民国时期,名张村寺,区公所曾设于此。仅有长不足300米的一条小街,居民不足百户,为农村小店埠。建国后,区、乡政府设于此,始逐步发展。1984年升为区级镇。1985年,镇区面积1.56平方公里。新建和改建中心路、新建街、开发街3条,总长2.22公里,宽8——26米,渣油路面。1978年以前,有房屋2.15万平方米;1978——1985年,新建房屋4.56万平方水,全镇共有房屋7.71万平方米。该镇周围地区铁矿蕴藏量丰富,安徽省地质矿产局337地质队长驻于镇西南部。长周公路延伸至淮河岸边的迎水寺,轮渡汽车可达阜阳等地。现为区级建制镇。
六安地区1985年集镇分布、名称一览表

六安地区集镇分布密度和占地面积一览表

二、乡村建设
建国前,境内交通闭塞,战争频繁,农业落后,人民贫困,乡村建设长期处于十分落后状态。除祠堂、庙宇和地主宅院为砖瓦房屋外,农村住宅多为土草房,结构简陋,低矮狭窄,贫穷人家住茅草庵棚。照明用植物油。生活用水多用河水、塘水或井水,农民生活条件很差。
建国后,随着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建设亦逐步开展。50年代、60年代,主要进行农田水利建设。70年代,开始农电建设和乡村道路建设。80年代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全区掀起农房建设热潮,不仅建筑面积逐年增多,建筑结构亦有明显变化,一般为砖木结构平房,少数为二层楼房,宽敞明亮。特别是经济作物地区和城镇周围的农村,不少村庄,千年旧貌焕然一新。随着人口的增多,70年代以后,出现不少新建村庄。1985年,全区有村庄58417个,分布密度平均为0.31平方公里。其中,寿县村庄密度最大,平均为0.165平方公里;金寨县村庄密度最小,平均为0.66平方公里。全区平均每村庄有住房20.36户。其中,舒城县村庄较大,每村庄平均34户;霍山县村庄最小,每村庄平均9户。全区村庄占地总面积(包括村庄现状范围内生活、生产用地、村旁植树和村内道路用地以及空闲地在内的全部用地)80074.7公顷,每村庄平均占地1.37公顷。其中,六安县占地面积最大,为26405.8公顷,每村庄平均占地2.25公顷;金寨县占地面积最小,为3200公顷,每村庄平均占地0.58公顷。
1985年,全区乡村农村住宅累计建筑总面积7725.2万平方米,其中,砖瓦平房2737.84万平方米,土草房4857.56万平方米,其他房屋41万平方米。累计兴修乡村道路5334公里(村镇之间和村镇内部能通机动车辆的道路),其中已铺筑路面3134公里。建成小水电站308座,装机366台,总容量23020千瓦,年发电量3719.26万度。1985年全区有2291个行政村、22599个自然村庄已通电,分别占行政村和自然村庄总数的68%和38.69%,用电农户占总农户35%。1984年全区建沼气池3450个,推广省草灶33.6万口。舒城县龙王庙乡束庄,每户建沼气池一个,照明、烧饭全用沼气。
新村选介:
观山新村。属霍邱县柳树乡,位于史河岸边丘陵地区。建国前,该村有耕地33.33公顷,百十户人家,居住分散,房屋均为土墙草顶,生活十分贫困。建国后,1965年有村民200余户,1100多人,可耕地47余公顷,有土草房2163平方米,面貌变化不大。70年代起,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实行路、渠、林配套。兴修引水渠1条,长3000米;支渠6条,计长3000米,实现农田自流灌溉。修机耕道路8条,长4600米,植树7万多株。与此同时,先后填废塘、迁古坟,集中建设民房,扩大耕地面积。80年代初,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先后兴建中学、小学、幼儿园、敬老院、广播室、图书馆、电影院和水上公园等公共文化、教育和福利设施。同时自筹资金架设高压电线1500米,全村用电普及率85%。村民生活用水,多建手压机井,饮用地下水。1984年,采用村民自筹资金和村民委员会集体资金相结合的方法,新建一条马路街,长1000米,宽30米,铺筑砂石路面。临街建筑砖木结构平房12500平方米,部分村民迁入新房,人均居住面积12平方米。1985年,该村318户、1460人,有耕地72.67公顷,年人均收入538元。该村1980年获安徽省人民政府嘉奖令。
八角塘村。属六安县大山寨乡,位于该县南部山区。建国前夕,全村101户、505人,耕地78.93公顷,土草房舍7658平方米。周围山地多系荒山秃岭。建国后,70年代前,无大变化。1976年开始通电。80年代初,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该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先后兴修八角塘、将军石、打鼓石3座小型水库,总库容量2.96万立方米;营造板栗林106.67公顷;开辟茶园10.4公顷。村内铺筑砂石公路7.5公里,建永久性公路桥梁5座。与此同时,先后兴建小学、幼儿园、广播站、图书室、民兵之家等公共文化教育设施和村民住宅。1985年,全村302户、1186人,耕地增加到104.33公顷。新建砖木结构平房38184平方米,二层楼房432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30.8平方米。建沼气池17个.被省评为“节能村”。周围山地已全部绿化,呈现出“山坡板栗山顶松,山洼毛竹郁葱葱”的优美景象。
六安地区1985年村庄数量及占地情况表

六安地区1985年乡村农房建筑和公用设施情况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