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邮路
民国3年(1914年),六安邮局邮路仅通六安县境20余处邮政代办所。民国10年,舒城县邮局邮路分别设舒城至桐城、六安和三河三线逐日班,各设2人。民国16年,六安邮局有干线邮路7条,县内邮路2条,总长438公里。干线邮路:六安至合肥,隔日步班,4人对走,途宿官亭;六安至舒城,4天步班,2人,途宿施家桥;六安至霍山,隔日步班,2人对走;六安至麻埠,逐日班,1人,在苏家埠交换邮件;六安至正阳关,隔日班,4人对走,途宿隐贤集;六安至寿县,3天班,1人,去宿东桥、保义,回宿戈店、众兴;六安至叶集,3天步班,1人,去宿西皋店,回宿大顾店。县内邮路:六安至范家庵,2天步班,1人,途宿韩摆渡;六安至丁集,2天步班,1人,途宿丁集。此外,正阳关至蚌埠,小轮水运,3天班;正阳关至阜阳有水、旱两路(水路不正常),隔日班;正阳关至霍邱,逐日班,2人;正阳关至凤台,经寿县交换邮件,逐日班,1人;霍邱至叶集,隔日班,1人。民国27年,日军侵占寿县,六安至寿县邮件,改在保义交换,同时增加六安至吴山庙邮路,3天班,1人。1949年初,全区邮路总长度766公里,除舒城至花子岗、舒城至大关两条邮路用骡马邮运外,全系人力挑、背步行。
建国后,境内邮路不断进行调整。1952年春,舒城至肥西、桐城两条步班邮路改为委办合肥至安庆客车邮路。同时开办寿县至霍邱河口集委办轮船邮路。寿县至合肥邮路,改在淮南八公山火车站交换邮件。随着境内公路交通的发展,1955年起,境内各县邮件,改以六安为运转中心,实行委办汽车邮运。不通汽车的区乡邮路,逐步实行自行车邮运。1956年春,合肥邮电局首次开办合肥至安庆自办汽车邮路,沿途舒城邮电局、所的邮件,交自办邮车邮运。1957年,全区邮路总长8649公里,其中汽车邮路859公里,自行车邮路1821公里,步班邮路5969公里,分别占境内邮路总长的10%、21%、69%。1959年,寿县邮电局开办寿县至淮南、合肥、正阳关委办汽车邮路。1962年,六安专区邮电局全部开办六安至寿县、霍邱、霍山、金寨、舒城委办汽车邮路。1964年6月,合肥邮电局开办合肥至寿县自办汽车邮路。1965年,境内邮路总长达16822公里,其中汽车邮路1210公里,自行车邮路3965公里,步班邮路11647公里,分别占邮路总长7.2%、23.6%、69.2%。1966年9月,开办合肥至阜阳,途经寿县自办汽车邮路。1970年,开办合肥至霍邱,途经六安、金寨、叶集自办汽车邮路,沿途局、所邮件,均交自办邮车运输。1975年,六安专区邮电局开办六安至霍山自办汽车邮路,去途经城南、青山、下符桥、霍山、佛子岭等邮电局、所;回途经与儿街、毛坦厂、东河口、张家店、中店等邮电局、所,长180公里。1976年12月,自办汽车邮路调整为合肥至霍邱,途经寿县;合肥至金寨,途经六安。1977年春,开办寿县至众兴自办摩托车邮路。9月,开办舒城至芦镇、晓天自办汽车邮路。1978年7月,六安至寿县委办汽车邮路停办,六安、寿县互寄邮件由合肥邮电局经传。至此,境内各县邮电局进出口邮件,全部实行自办汽车邮运。1978年,境内邮路总长16623公里,其中汽车邮路3387公里(省内汽车邮路550公里,县内汽车邮路2837公里);自行车邮路9245公里;步班邮路3991公里,分别占邮路总长的20.4%、55.6%、24%。1985年,全区邮路单程总长3522公里(至各邮电支局、所,不含农村投递线路),其中自办汽车邮路85公里,委办汽车邮路1739公里,轮船邮路18公里,自行车邮路1451公里,步班邮路229公里。全区有邮运汽车7辆,摩托车14辆,自行车467辆。其中六安地区邮电局分别为7辆、1辆、126辆。
二、邮件
1.函件:六安州邮政局始办信函寄递业务,后增明信片、贸易契、印刷品。中华邮政时期(1912~1948年),信函分平信和挂号信。平信后又分快信,快信又分平快、挂快和航空信;挂号信又分单挂号和双挂号。民国36年(1947年)12月11日,邮资调价,平信重20克,邮资2000元;平快20克,邮资4000元;航空信邮资5000元。次年7月21日,国内平信邮资每件猛增1.5万元(法币),业务量很少。
1949年境内解放后,各邮政局、所,除开办一般函件业务外,增办国内装钞保价信函业务,全区出口函件8.37万件。此后,随着经济恢复和发展,以及大别山区兴建水库,境内函件出口量上升,1957年,全区出口函件355.26万件,比1950年增长3.5倍。其中六安专区邮电局91.28万件,占全区出口函件量的25.7%。1960年,增办特种挂号信业务,邮寄粮票、布票、户口、粮油簿籍等6种票证。1962年,全区出口函件405.68万件,1965年增至533.09万件,增长31.4%。1966~1976年,全区年平均出口函件593.1万件,其中六安专区邮电局年均出口函件203.8万件,占全区34.5%。1979年以后,业务量增加。1980年,全区出口函件664.63万件,进口函件671.15万件,转口函件727.99万件。其中六安专区邮电局出口函件224.34万件,进口函件222.46万件,转口函件235.36万件,分别占全区函件交换量的33.75%、33.15%、32.33%。全区函件业务收入48.53万元,占全区邮政总收入的44.2%,其中六安专区邮电局函件业务收入17.49万元,占邮政收入的47.2%。1984年,舒城、寿县、霍邱、金寨4县进出口函件,直接由合肥邮电局经转,转口函件量骤减。1985年,全区出口函件916.12万件,进口函件1382.43万件,转口函件14.94万件,进、出口函件分别比1980年增长105.9%和37.84%,转口函件下降93.6%。全区函件业务收入56.64万元,占全区邮政总收入32%。是年,全区平均每人发出函件1.6件,收到函件2.45件。
2.包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境内邮局始办包裹寄递业务。民国24年(1935年),增办快寄小包和航空包裹。境内解放前夕,包裹业务一度停办,1949年8月恢复。1950年增办保价包裹业务,出口包裹多为茶叶、木耳等土特产品。是年,仅霍山邮政局办理茶叶包裹寄递达12.5万公斤。1953年,包件限重15公斤以下,超重包裹由交通部门托运。1957年起,国内普通包裹计费起重单位由500克降为100克;快递小包限重500克,按信函寄递程序处理。是年,全区出口包件6.04万件,比1950年增长2.18倍。其中六安专区邮电局占全区出口包件量23%。1958~1964年,境内包件出口量年均5.42万件,其中六安邮电局占30.4%。1965年以后,出口包件量逐年上升。1966~1978年,全区年均出口包件13.38万件,比1957年增长1.2倍。其中六安专区邮电局占28.9%。1979年7月,增办乙类保价包裹业务。1981年增办代收货款和商品包裹业务。市场开放以后,境内包件出口量、转口量有所下降。1985年,全区出口包件16.16万件,比1980年下降17.2%;转口包件0.28万件,仅为1980年的1.2%。进口包件量仍逐年增大,1985年26.99万件,比1980年增长33.5%。全区包件业务收入13.76万元,占全区邮政业务收入7.8%,六安地区邮电局包件业务收入5.05万元,占该局邮政业务收入7.3%。
3.汇兑: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安州邮政局始办国内普通汇兑业务,寄递小额汇款。民国22年(1933年),增办电报汇兑业务。民国28年开办定额汇兑。建国后,1950年恢复普通汇兑业务,最高限额5000元(折新币)。是年,全区出口汇票1.8万张。1953年,邮电局只办私人小额汇兑,限额降至300元,全区出口汇票13.79万张。1958年,六安专区邮电局恢复电报汇兑业务,1961年各县邮电局亦相继开办电报汇兑业务。1964~1978年,全区年均出口汇票22.1万张,比前10年年均增长50%,其中六安邮电局占34.3%。1982年,全区各邮电局增办高额汇兑业务,每张汇票限额5000元。1985年,全区出口汇票30.76万张,进口汇票27.1万张,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出口汇票比1950年增长16.1倍。汇兑业务收入13.82万元,占邮政收入7.9%。六安邮电局出口汇票9.71万张,进口汇票3.15万张,业务收入4.93万元,占该局邮政收入7.2%。全区办理普通汇兑业务的邮电局、所173处,办理电报汇兑业务的邮电局6处。
4.报刊发行:民国时期,境内各县城均有私营报纸分销处,六安城有4家,分别销售上海《新闻报》、《大公报》、《申报》、《文汇报》等。报纸通过邮局邮寄,由分销处送到订户或零售。民国23年(1934年),境内各县邮政局先后开办代订、代购刊物和书籍业务。建国后,1950年6月,实行邮发合一,各县邮政局先后开办报刊发行业务。1957年,全区报纸期发数6.5万份,累计发行量753.2万份,刊物期发数3.74万份,累计发行量63.68万份。1958年,报刊发行量猛增,全区报纸期发数16.05万份,累计发行量达1930.25万份;刊物期发数7.69万份,累计发行量106.26万份。1961年,报刊发行量急骤下降,全区报纸、刊物期发数,分别只相当于1958年的16.1%和28.9%。1964年以后,报刊发行量开始回升。1978年全区报纸期发数14.17万份,累计发行量4103.14万份;刊物期发数13.76万份,累计发行量148.24万份。1980年以后,各邮电局增办报刊零售业务,组建社会报刊发行站(员),发行量逐年增加。1985年,全区报纸、刊物期发数,分别为32.49万份、41.82万份,累计发行量分别为3919.5万份、535.42万份。六安邮电局发行报纸510种、刊物2230种,分别占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种数的85.4%和82.5%。其中33种报纸期发数达500份以上,发行量最大的为《安徽广播电视报》,期发数达241859份;其次为《文摘周刊》、《安徽日报》、《参考消息》,期发数分别为11011份、9865份、5058份。47种刊物期发数达1000份以上,发行量最大的为《党员生活》,期发数达23238份;其次为《红旗》、《故事会》、《大众电影》、《中学生作文》、《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中国青年》等。
1985年,全区报刊发行流转额370.21万元,其中社会集团订购额244.83万元,占流转总额66.1%。六安地区邮电局报刊发行流转额122.49万元,占全区33.1%。全区报刊发行收入73.92万元,占全区邮政收入42.1%,其中六安地区邮电局报刊发行收入25.48万元,占该局邮政总收入37.2%。
5.机要文件:1950年,六安军分区设军邮局,党政部门机要文件由军邮局传递。1953年3月,六安专署成立机要交通局,设3个交通班。1957年4月1日,专署机要交通局并入六安县邮电局,设机要股,各县邮电局配备1名专职机要人员。1967年,独山邮电支局增设机要分站,配备1名专职机要人员。1957~1978年,全区年均出口机要文件2.96万件,其中六安专区邮电局年均1.14万件,占38.5%。1979年以后,国家转入以经济建为中心,1985年全区出口机要文件1.18万件,进口2.54万件。六安地区邮电局机要科,每日接发合肥至金寨邮车各1次,押运六安至霍山邮车1次,经转押运至舒城、独山、响洪甸、霍邱、寿县5条邮路1次。
三、投递
1.城市投递:1949年以前,六安邮政局仅有信差2人,各县邮局1人。1950年以后,随着邮件量增大,划分投递段。1954年始用自行车投递。1962年六安市划分6个投递段,1971年增至9个,1980年增至12个。1985年,划分22个投递段(含城郊4个投递段),日投递两次。各县城日投递1次。县城和自办邮车沿线的集镇,均可看到当日《安徽日报》。六安邮电局邮政科下设投递组,1985年有29人,投递点187个,行程31公里。
2.农村投递:1949年以前,六安邮局只有3条郊区步班投递线路(六安至苏家埠、范家庵、丁集),无邮政代办所地方不通邮。1955年,委托供销社代售邮票、收寄和转交信函。1958年以后,逐步增设自办邮电局、所,配备专职投递人员,扩大直投面。1962年,人民公社实现了逐日班,大队隔日班。沿投递线路的生产队,均由投递人员直投。1980年,始行聘用委办投递员,发挥社会投递力量,扩大农村投递面。1985年,全区农村投递线路总长14424公里,其中自行车投递线路10541公里,摩托车投递线路90公里,步班投递线路3793公里。全区379个乡、镇,全部通邮,其中逐日班367个,隔日班12个;3393个行政村,通邮99%,其中逐日班2444个,隔日班929个;村民小组48159个,通邮11548个,占24%,其中直投的7773个(逐日班6140个,隔日班1633个),委办投递3775个。尚有36611个村民小组依靠社会力量捎转。
四、集邮
建国后至70年代,境内只有少数人自发开展集邮活动。1979年起,六安地区邮电局由营业厅售票台兼办集邮业务。1980年设集邮专柜,配专职人员1名。1983年,始设集邮门市部。是年3月,舒城县邮电局亦设集邮专柜。5月,金寨县邮电局由知青门市部兼办集邮业务。是年底,成立六安地区集邮协会。1984年,寿县、霍邱、霍山3县邮电局,亦先后设集邮专柜,配备专职人员。1985年1月,成立六安邮票公司,春节期间与集邮协会联合举办“新春邮展”,历时5天,出售自制“新春邮展纪念封”2.23万枚;售邮戳6600个;贴票戳卡994张。3月,10省、市女子排球队在六安市比赛,六安邮票公司出售自制“10省市女排六安比赛纪念封”4333张。夏,六安邮票公司、皖西报社、六安县广播站联合举办中学生集邮活动,开展征文竞赛和集邮知识竞赛。10月,六安地区邮电局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展会,展出“皖西苏区赤城县邮政支局实寄封”一枚,获锦旗1面。年底,六安地区集邮协会会员发展到238人。
六安地区部分年度邮路统计

六安地区1949~1978年邮政业务量统计(1)

六安地区1949~1978年邮政业务量统计(2)

六安地区1980~1985年邮政业务交换量统计(1)

六安地区1980~1985年邮政业务交换量统计(2)
下一篇:第三节 电 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