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六安地区纺织业,本世纪30年代以前,全系民间手工土纺土织。民国26年(1937年),六安人潘节三在毛坦厂创办“十一纺织厂”,有铁织机1台、木织机30台,雇工百余人,始生产白细布。抗日战争期间,官办或官商合办的民生工厂,多从事棉、麻、丝纺织和印染生产,主要产品有白细布、色织布、线布、纱卡、线卡、纱袜、毛巾、手套、麻线、麻袋、麻绳、生丝、土绸、丝线等。抗战胜利后,这些厂大多外迁或关闭。民国37年,皖西行署工商局在六安县毛坦厂开办皖西裕民布厂。1949年,全区纺织业总产值171万元(1952年不变价)。50年代中期,个体纺织手工业,多组建为小型集体纺织企业。1957年,全区纺织工业总产值410万元(1957年不变价)。1958年,专区兴建地方国营六安纺纱厂,1959年建成投产。1960年,全区纺织工业总产值增到1338万元。60年代,因原料紧缺,纺织工业发展不快,1970年产值1906万元。70年代,增办麻纺织工业,1978年全区纺织工业总产值上升到4584万元。80年代,各县先后兴办一批国营或集体棉纺织、化纤针织、丝纺织企业。1985年,全区纺织工业总产值10206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13%,为1949年的59.7倍。全区有独立核算纺织工业企业67个,职工12258人,年产值10198万元,利润总额539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021万元、净值3861万元。其中全民企业9个,职工7420人,产值6854万元,占全区纺织工业总产值67.2%,固定资产原值3513万元,净值2588万元。
一、棉纺织
民国初年,六安城区有爱国、利国、维新等私营小织布坊数十家,生产土布。后因“洋布”倾销市场,土布生产相继倒闭。抗日战争期间,六安县官商合办的第二民生工厂,生产土纱土布,有资金15.5万元;六安固源纺织工厂,有资金50万元;霍山县官商合办民生工厂,生产土、细布等,有资金30万元;舒城省立纺织厂,有资金12万元;舒城县官商合办的民生工厂,生产土布、细布、漂染等,有资金70万元;霍邱县官商合办的民生工厂,生产细布、土布、棉袜、毛巾、印染等,有资金30万元;寿县民营民生染织厂,有资金0.8万元。抗战胜利后,官办或官商合办的企业多外迁或关闭。皖西裕民布厂(迁六安后更名为六安专区胜利染织厂)有铁木布机42台,木制布机20台,生产细布、条格布、日产1200米。
建国初期,个体手工纺织业遍布城乡。1954年,全区有棉纺织、针织、印染手工业2590户,从业5938人。50年代中期,逐步走上集体化道路。1957年,全区有纺织生产合作社、组64个,从业2064人,年产白市布31.6万米、土布13.2万米、民用线1459公斤。1959年,国营六安纺纱厂建成投产,因机械为30年代英美产品,初期只能生产中、低支纱,质量低劣。1960年扩建针织车间,增产棉毛衫裤和汗衫背心产品。1966年,专区百货厂并入纱厂,扩建织布车间,安装铁木布机112台。1975年,针织车间划出,建立地方国营六安针织厂,年产棉毛、晴纶衫裤350万件。80年代,先后兴建六安被单厂、寿县织布厂、六安县棉织厂3个全民企业和六安市羊毛衫厂、六安县织袜厂2个市、县属集体企业,以及乡镇集体棉纺织企业。1985年,全区有独立核算棉纺织企业19个,职工4757人,产值4638万元,占全区纺织工业总产值45.5%,利润总额212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02万元、净值1442万元。其中全民企业3个,职工3371人,年产值3865万元,利润总额15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591万元,净值1166万元。
80年代,较大的棉纺织企业,先后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1985年,经委系统所属国营棉纺企业,拥有纱绽32112枚,线锭7392枚,棉织机796台(自动织机788台)、针织台车23台、棉毛车51台、电动织袜机78台、热定型机1台、毛巾织机28台、毛针织环机36台。随着技术进步,产品由70年代纯棉纺织发展到棉涤麻混纺纱、混纺布、晴纶针织内衣等。主要产品品种有32ST65/C35涤棉普梳纱、11S棉麻混纺纱、涤棉30S上蜡纱、涤棉32S精纱、32S纯棉普梳纱、T65/C3545S×45S涤棉布、21S+21S阔幅中平布、化纤混纺布、床单、棉毛和晴纶衫裤、背心、羊毛衫裤、棉纱手套、各种化纤袜等。1985年全区主要纺织品产量:棉纱6342吨、棉混纺纱630吨、纯化纤纱11吨、棉布1894万米、毛巾152万条、针织衫裤302万件、袜子31万双。国营六安纺织厂1981年生产的“兰凤”牌纯棉纱、线首次打入国际市场。到1985年,该厂产品发展到20多个品种,先后销往香港、日本、东南亚和西欧1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创汇1809.4万美元。
二、麻纺织
抗日战争期间,私营六安惠农麻纺厂有资金3万元;省营官商合办苏家埠麻纺厂,有资金20.8万元;六安厚生工厂有资金1.5万元,主要生产麻线、麻袋、麻绳。建国后,舒城县1959年曾兴建麻纺厂,后因财力、物力和技术跟不上,次年停产。1966年,投资260万元,再次筹建国营舒城麻纺织厂,1970年5月投产。初建规模为52台织机的半套麻纺织设备(国家纺织工业部规定,104台织机为一套设备),生产麻袋和麻包布,设计生产能力年产麻袋380万条。1979年又增置半套设备,1983年投产。1985年,该厂再次扩建,新增一套设备(包括地毯底布织机6台及其配套设备)和宽幅织机20台,总设备为2.25套,为全国3个大型麻纺织企业之一。是年,霍邱县供销社亦兴建集体所有制霍邱县麻纺厂,拥有设备168台,设计年产麻袋400万条。1985年,全区生产机制麻袋1202万条,麻纱线368吨。
舒城麻纺织厂,自1970——1985年,累计生产各种规模麻袋6699.7万条,麻纱线180吨,累计产值14459.5万元,累计利税3263.7万元。其中出口麻袋2925.9万条,产值5904.4万元。1985年,该厂有职工2212人,年产各种规格麻袋1082.7万条(折合标准麻袋942万条),麻纱线36.8吨,年产值2107.2万元,人均产值10816元。主要产品为“龙舒”牌麻袋、麻布、麻纱线和电缆线、钢丝线、缝边线、包口线等。其中GB731——73黄麻袋、6635中粮袋——1,先后销往日本、美国、荷兰、西德、伊朗、也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黄麻工艺纤维支数达300——400,拉力高于国家标准12%。“龙舒”牌麻袋,1980年在全国同类产品评比中,被评为优良产品;1982年在全省同类产品评比中,被评为一类品;1985年在全国部颁7项技术经济指标综合评比中,名列第六,百元产值利润率名列第三,获安徽省1985年创最佳经济效益先进单位称号。
三、丝绸纺织
建国前,民间用土法缫丝,木机织丝。建国后丝绸纺织集中在金寨县开发。
1、缫丝:1978年,由省纺织工业厅和地方财政投资197万元,兴建地方国营金寨县缫丝厂,安装缫丝机60台1200绪,1980年投产,当年生产“梅花”牌白厂丝12.78吨,产值89.3万元。1982年、1983年两次进行扩建,到1985年,该厂有职工1081名,拥有立缫机280台5600绪、2台选茧机3组、复摇机7组、104笼链条式煮茧机2台,年产白厂丝85吨,总产值340万元。主要产品有19/21、20/22、24/26、27/29等规格白厂丝,产品质量达3A+10。1981年,产品销往法、意、瑞士等国。到1985年,共出口优质丝136吨,创汇250万美元,居全省13家同行业的第二名,被省丝绸公司列为重点出口厂家之一。1985年,金寨县第二缫丝厂建成投产,属南溪乡办集体企业。
2、丝织:1980年兴办金寨县丝织厂,仅1台织机,生产“龙凤吉祥”软缎被面。1982年,扩建厂房,增置织机30台,生产棉丝混织品“金梅绸”。是年,参加广交会展销,深受外商好评,订货9万米。1984年,“金梅绸”获省纺织工业厅新产品设计奖,并为出口定点生产厂家,产品销往美国、新加坡、香港。1985年产丝织品72.19万米,产值103.7万元,纳税10.2万元。1984——1985年,境内又先后兴办六安市中市街、金寨县江店镇两家集体丝织企业。
3、丝绸炼染:1984年,金寨县江店镇创办丝绸炼染厂,1985年投产,设计年炼染丝织品90万米。是年,炼染丝织品17万米,产值5.7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