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金属制品昔称“五金”制品(金、银、铜、铁、锡),在境内生产历史悠久,遍布城乡。经营特点为前店后坊,亦工亦商,自产自销。建国后,人民政府大力支持恢复和发展金属制品生产。1952年,全区有金属制品业1795户,从业4526人。1956年私营铁业铺组建为铁业社、组。1957年,全区有铁业社、组205个,职工4664人,年产值503.7万元。1958年,一部分铁业社、组上升为地方国营机械厂,一部分下放为社办机械厂或农具厂。1962年以后,上升为国营厂的又恢复为集体所有制铁业社、组。“文化大革命”期间,区内金属品生产处于停滞阶段。1978年以后,再次发展。1985年,全区金属制品有独立核算企业187个,职工4112人,工业总产值197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906万元,净值639万元。
1957年以前,金属制品业设备仅有化铁炉或锻铁炉、铁砧、铁锤、泥模、木制风箱等古老落后工具,全系手工操作。1965年,在部分企业中,开始用机械生产。1970年,专区组织全区14个厂、社,自力更生,进行车、刨、钻三床会战,历时两年,部分较大企业基本实现半机械或机械化生产。进入80年代,通过自制或购置,技术设备进一步更新,机械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金属制品业的产品结构和质量,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不断变化和提高。60年代,以铁制小工具为主。70年代,增产元钉、铁丝、标准紧固件、螺丝刀、钢丝钳、钳工锤、订书针、锉刀、汽缸垫、轴承壳、铝制品等产品。80年代先后生产各种斧、锯、镀铜元钉、镀锌铁丝、钢板网、卷闸门、电冰箱蒸发器、塑料电线等新产品。刀、斧、锯、元钉、铁丝等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仅二轻工业系统所属企业,年出口产值200万元左右。
一、铸铁锅
铸铁锅为区内传统产品。铁锅生产,金寨县汤汇始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舒城县芦镇始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六安城关始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霍山县转步园始于清同治元年(1862)。1949年,区内年产铁锅88万张,约合17万口。1950年,六安金、刘两家私营锅棚,分别改为公营建和锅厂和公私合营新华锅厂。1952年,全区产铁锅52.7万张,约合15万口。1956年合作化时,全区组建金寨太吉坪、长岭、霍山转步园、舒城芦镇、晓天5个铁锅厂、社。1958年,铁锅厂、社全部转为炼钢铁。1961年恢复和重建舒城红旗、燎原、霍邱叶集、霍山黄石河、陡沙河、转步园6个集体铁锅厂、社和国营六安县锅厂。1963年,生产铁锅25.7万口。1966——1972年,区内铁锅年生产量保持20——25万口。70年代前期,六安县锅厂改建为炼钢厂;霍山转步园锅厂与黑石渡铁业社合并,改建为霍山县炼钢厂;舒城县燎原铁锅社亦改为炼铁厂。到1974年,区内年产铁锅仅8万口。1977年,舒城县红旗铁锅社与县砖瓦厂合并,更名为舒城县锅厂,时为生产铁锅较大的专业厂家。1980年以后,铁锅产量回升。1985年,全区产铁锅22万口。
1957年以前,用木炭、瓦生铁铸锅,薄且轻,音皮发颤,保持六安州锅的特点。1961年改用焦炭和高炉冶炼生铁铸锅,失去六安州锅的特点,一度销路不畅。1977年,舒城县锅厂通过更新技术设备,质量标准在全省同行业评比中名列前茅,产品增加到30多种,年产锅10万口左右,销往合肥、长丰、肥东、肥西、庐江、桐城、潜山、太湖、枞阳、九江等市县。
二、元钉、铁丝
60年代以前,六安地区所需元钉、铁丝,仰赖外地供应。1970年,六安县竹器厂自制拉丝机1台,利用废旧汽车钢圈代替铸件盘筒,并购进弹簧制钉机、鞋钉机各1台。1971年试产元钉、铁丝,创该业之首。1973年,该厂更名为六安县五金二厂,自制“711”、“714”型制钉机各1台,拉丝机2台,产品正式投放市场,年产元钉145吨,年产值37.5万元。1978年增加镀锌工艺,产镀锌铁丝351吨、元钉178吨,年产值98万元,盈利5.2万元。1979年,元钉在全省同行业质量评比中名列第二。1980年新建厂房,应用无铵弱酸钠盐电镀工艺,增加镀铜元钉和异型钉等新产品。1984年,出口镀铜元钉、镀锌元钉、镀锌铁丝计200吨。1985年,该厂拥有制钉机13台、拉丝机10台,多头拉丝机1台,镀锌生产流水线2条及车、刨、磨床等机械设备,配套齐全,实现了生产半机械化。生产元钉985吨、镀锌铁丝1306吨,年产值378万元,盈利20万元。是年,在全省元钉质量评比中,三种产品规格全部夺魁,出口1250吨,远销美国、阿根廷、西德、荷兰、日本、新加坡、叙利亚、科威特、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三、锯条
六安地区锯条生产始于1957年。舒城县是年产锯条500根。60年代初,各县铁业厂、社,以钢板边角料生产土锯条,年产量2000——3000根。后因用手工剪齿、冲齿、质量差,多被淘汰。唯金寨县梅山白铁社,产品质量较好,1967年产量达7800根,1970年增到77300根。同年,该社更名为金寨县五金厂,为境内生产锯条的唯一厂家。后经扩建和技术改造,1974年增产带锯条、绕锯条等新产品。1977年,该厂利用史河花岗岩风化粒,经精选代替60——80——100#金刚砂,经省地有关部门鉴定,产品质量合格,年产值176.8万元,盈利29.8万元。1978年,在全国带锯条质量测试会上,因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不够标准,一度声誉大降。此后,该厂赴外地学习,通过技术引进,改革工艺流程,健全产品质量检验制度,产品质量很快提高,抗拉强度达144.6公斤/平方米,延伸率达4.5%,硬度达HQA了3——75。1979年增产手板锯、截锯、龙锯等产品,年出口手板锯1.57万把,截锯2万把,为六安地区金属制品业首次出口产品。1981年,该厂被省机械进出口公司定为出口产品定点生产厂家。1979年——1985年,各种锯条产品,在国内畅销27个省、市、自治区;手扳锯、截锯、龙锯、多用锯、2寸有齿带锯等产品,先后销往美国、法国、秘鲁、菲律宾、西德、印度尼西亚等12个国家,创汇764万美元。1984年获省机械进出口公司优质产品证书、出口产品证书和出口免检产品称号。1985年生产带锯条23万米,手扳锯9万把、木工手锯条24万把,总产值205万元。技术设备由单机生产发展到多机并用,实现半机械化生产。
四、自行车辐条
六安县雨具厂始制油布伞钢骨。1972年增产板车条帽,1979年增设辐条生产车间,当年生产65型板车辐条帽625.5万件、自行车条幅208万件。1982年10月,车间划出建立六安市自行车辐条厂。1985年该厂拥有机械设备41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46.7万元,生产自行车辐条7060万件,产值380万元。“佛子岭”牌28×130镀锌自行车条帽,获省优产品和地区优秀产品称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