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总人口
民国17年(1928年),境内总人口2468570人,民国21年2927148人,民国25年2902456人。随后抗战军兴,民国28年总人口2900140人,29年2817337人,32年减为2388892人。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6年统计,总人口2482945人。减少原因:一是人口迁移或在战乱中死亡;二是逃避抓丁,人口上报不实,统计不准。
建国后全区总人口,1949年2997042人,1952年3256170人,比1949年增加8.6%;1957年3645981人,比1952年增长11.9%;1960年3398742人,比1957年下降6.8%;1965年3695584人,比1960年增长8.7%;1970年4430378人,比1965年增长19.88%;1975年5048611人,比1970年增长13.95%;1980年5429208人,比1975年增长7.5%;1985年5691802人,比1980年增长4.8%,为1949年的189.9%。
二、人口出生、死亡和自然增长率
建国前,人口出生多,死亡也多。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区60——64岁年龄组妇女72380人,生育407584人,死亡154242人,占37.8%。舒城县清嘉庆七年(1802年)人口396334人,民国36年(1947年)人口447834人,144年净增51500人;年均增加358人,平均增长率不到1‰。人口再生产表现为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
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出生多,死亡少,50年代平均自然增长率14.55‰,其中1954年最高为27.18‰,1959年最低为7.88‰;60年代平均自然增长率26.17‰,其中1962年最高为47.99‰,1960年最低为-48.3l‰;70年代平均自然增长率18.84‰,其中1971年最高为29.73‰,1977年最低为10.45‰;1980年至1985年平均自然增长率7.5‰,其中1980年最高为9.4l‰,1985年最低为5.68‰。人口再生产由70年代以前的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转变为80年代前期的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
六安地区人口出生、死亡、自然增长统计表表3——1(1949——1985)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