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个地方,所以产生这样那样的风俗,是与该地的经济基础,以及文化素养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风俗以及人们的伦理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本志书的“风俗”,就是记载这一演变过程。
岁时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晨起燃“二踢脚”,谓“开门炮”。男女换新衣,中堂设香烛,全家先拜天地、先祖,后拜尊长。古时全天不吃荤。早餐吃扁食。解放后无此忌讳。早饭后,到宗族、亲邻家互贺,逢长辈行叩首礼,平辈或朋友打一稽首,曰:“拜年”。家家人备食品、糖果、花生、瓜子招待,给晚辈压岁钱,以午前为度。集镇有踩高跷、玩旱船、唱戏、说书者。是日,不准扫地,忌动刀剪。初二起走亲串友。初二去外祖父家拜年,初三去姑母家,初四去岳父家。初五旧俗称“破五”,为忌日,忌走亲访友。
解放后,节日中大部分传统习惯仍存、焚香罗拜和部分禁忌已废。“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过“革命化”春节,群众表面虽服从,但私下仍循旧习。70年代末,大年初一,领导干部看望在生产第一线的人员,慰问烈,军属和离、退休老干部,进行军民联欢。
〔立春〕
立春前一日,用彩幢装饰独轮车迎春。立春日,祭芒神,各家作春盘、春饼,饮春酒。此俗30年代中期废。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习食汤圆,观灯、放焰火。
是夜,比户悬灯,灯式品目繁多。儿童打灯笼,示意世代昌兴。农村用黄豆面或麦面蒸灯,外形似兽,色逼真。
城镇有玩高跷、竹马、旱船等,夜晚放焰火。用芒硝、硫磺、柳炭和犁铧尖制成花筒燃放;解放后,焚香磕头渐绝。自60年代起,湖南鞭炮、广东花筒在县内畅销。入夜,全城火树银花,嬉游达旦。“文化大革命”中,花灯、焰火均禁,但人们仍食汤圆,以示全家“团圆”。近年来,花灯、焰火渐兴。
〔二月二〕
涡阳人称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为“龙抬头”,食凉粉及炒玉米花。天未明,用草木灰在中庭和麦场上撒圆圈,最少三个圈,中间放杂粮一撮或硬币数枚,上覆断砖。谓之“围仓”,以示丰收在望。此节已废。
〔清明〕
户户以柳枝穿馍悬檐下,旧习称此馍到夏至时能治病。是日,男女盛服,携盒酒至郊外,添修祖茔,焚纸钱,祭祖先。祭毕野坐,醉饱而归。
解放后,逢节给祖茔添土之俗仍存,机关学校组织干部、学生祭扫烈士陵墓,缅怀先烈,启迪后人。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户户门首插艾和葛蒲。在旮旯处点艾叶熏蚊,在墙根角撒雄黄粉杀虫蝎,在小儿耳、鼻、眼窝、肚脐处涂雄黄,防患除病。并用五色线系小儿头颈,谓之“缚花绳”。妇女节前用黄布为外甥或小侄儿们缝肚兜,鞋上绣“虎头”、“五毒(蝎子、蜈蚣、蛇、壁虎、蟾蜍)”,是曰穿戴,谓“避五毒”。姑娘用硬纸叠棱椎形,内放白芷、花椒,外缠各色丝线;或用各色碎布做成香包,内放香料,外缀“同心结”,分赠朋友,日“送香包”。
早餐食汤圆、糖糕、粽子、油条,并在亲友中互赠。中餐设宴,饮雄黄酒。晚餐如平日。
涡阳人以端午节为一年之大节。饮雄黄酒、缚花绳、避五毒等虽已早废,但门首插艾、早餐食糖糕、粽子,并互相赠贺之俗尚在。是日重中餐,分家的儿女节前要以鸡、肉及酒孝敬父母。近年,端午节往岳父母家送礼之风渐盛。
〔六月六〕
是日,购鱼鳖在水中放生,意可化龙。晨起,以冷水和“六一散”“、自糖饮之,意为可不伤暑。此俗抗日战争后废。晾晒书画衣被之俗,虽不定于此日,因农历六月酷暑,至今仍在月内搬箱晒衣,以防霉变。
〔七月七〕
是日,有女儿的人家,盛水一碗,放在暴日下,命女儿投小针入碗,再视水底日影变动,以此预卜其手艺。是夜,妇女陈设瓜果,捏绣花针,对月穿线,以穿入者为巧。此习俗在民国初年废。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谓“鬼节”,家家扫墓,也有办“盂兰盆会”,诵经放焰口,超度亡灵。此俗在20年代已断迹。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各家备月饼,瓜果,在亲人中互赠,午餐设宴饮酒,至夜全家团聚,焚香祭月,分尝月饼、毛豆等,玩至中夜。
涡阳人以中秋为一年的大节,素来隆重。儿女要在节日买肉、鸡、酒、月饼、水果等孝敬长辈。礼品以双数为吉利。1958年前,尚有全家设筵赏月俗。中餐颇丰,以食公鸡为主;晚餐一般烙焦馍,喝糖稀饭。1958年后,夜筵渐消。
〔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县城内士绅宴赏秋菊,吟菊花诗,登高远望。此俗抗日战争后废。
〔十一月〕
农历十月一日,如清明仪式祭扫祖茔。此俗延至今日仍存。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早餐以五谷并各类副食品煮粥,日“腊八粥”。信佛教者,是日布施穷人。此俗至今,煮粥原料变为面条、大米、花生米、麻花、粉丝、猪肉或羊肉等。城乡有:“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之说。
〔祭灶〕
“官祭三,民祭四”,即指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与二十四日为祭灶日。是日,各家扫尘拂舍,焚香点蜡,以饴糖泡米花制糖饼奉灶君,并率家小罗拜,言:“辛甘臭辣,灶君莫言。”现祭灶活动已为少见。
涡阳农谚:“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孩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祭灶之后,就要开始打扫卫生,制作过年食品。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为除夕。是日,换桃符、贴春联、易门神。人夜,明烛烧香,具礼祀神,合家聚餐。后围炉环坐至达旦,谓“守岁”。午夜时,放爆竹,曰“关门炮”;长辈分压岁钱,多少不定。
除夕为传统节日,古之风俗,多数仍存。节前,购置物品,备新年用。如二十六、七日,家家磨绿豆、炸丸子、麻花、麻叶和家常鱼。入夜时,炊烟飘绕,油香四溢。二十八、九日蒸馒头、枣花、枣山、宰鸡、煮肉。与旧俗不同的是,除夕,全家聚餐由夜晚移至中午。
祝祭
〔婚嫁〕
旧时婚姻多由媒人提亲,介绍男女双方家庭、年龄、性格及政治、经济各方面的情况。经双方家长同意,由男方正式请出“四大媒红”,求婚时,男方家长备“谢允帖”,由媒人送给女方家长。帖内向女方表达仰慕之意。女方回帖,俗称“谢允”。男女双方换庚帖,俗称“传书”。传书时,男方宜备首饰、布匹作聘礼,女方则答以书籍、帽子等物,多寡随意。传书后,男方请原媒到女方征求结婚日期,俗称“要生日”。女方若不同意,则另选吉日。婚期已定,百事纷来。首先约定花轿、响手(奏乐的工人)。期前十一、二日,男女须请媒人、舅舅、迎客(必须是女性)及其他至亲厚友。漏落一人,必至见怪。女方须请送客,最合适的送客是女方叔父、舅舅或近亲。婚前一日,响手导花轿至女家,女家备酒席招待。俗称“过轿”。至期,城镇富庶之家,嫁女穿红衣,着艳裙,戴眼镜,蒙红头巾,入轿,响轿在前,嫁妆随后。嫁妆有小四件、单八件、巧十三。花轿行至男家,由男家铺一席,设供案,焚香奏乐,鸣鞭炮,新婚夫妇面南背北,女上男下双拜天地。礼毕,设宴款待宾客。宴前,设帐桌记帐。至亲者礼重;贫穷的至亲,由“大总”记空头帐,俗称“内收”。宾客之中以“送客”、新郎舅父为最重,招待均需至敬尽礼。宴前由新郎向宾客致礼道谢。当晚,诸亲友欢聚,唱送房歌,戏耍新郎、新娘,至夜方散。次日上午,新妇对婆家的父母及一切尊长行开拜礼,也有结婚之日即行,古谓之“庙见”。受拜者须给见面礼(钱),多少不等。下午,新夫妻同往男家祖坟烧纸跪拜,名曰:“烧喜纸”。婚后第3天,女家请至亲,由媒人引导,往男家瞧看嫁女,曰“三天瞧”。婚后第六天,女家接女婿和女儿作客,男家备肉、酒、果品、鸡或鱼“四首礼”,由媒人引导到女家,午后新婚夫妇同回。至满月,新婚夫妇同到女家,日“回门”,向所有的尊长行叩拜礼,受拜者亦给见面钱,多少不等。女方家长设筵招待,并请人作陪。婿下午即回,女须住28天后回婆家。新婚前后历经八个环节,均有媒人作公,每次都备整席筵请,谓之“媒八嘴”。
1951年,颁布《婚姻法》。实行婚姻自主,父母和他人不准干涉包办。结婚仪式大为简化,领结婚证后向人民领袖行鞠躬礼,入洞房即成夫妻。机关单位职工,一般安排在节假日举行;农村大多数选择农闲的双头日子。女方不要男方彩礼,男方也不要女方嫁妆。70年代后,旧习渐起,仍有不少人循俗行事,尤以农村为甚。
80年代,农村订婚,女方要彩礼甚重。一般要见面礼50元至100元,瓦房3间,缝纫机1台,自行车1辆,衣服4至8套,鞋袜、毛线衣另外。女方陪嫁一般有小4件、单8件,另有被单、衣物等。换花轿为汽车,以鞭炮或录音机代乐工。城内条件更高,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个别还要照相机,故称“三转、一响、一卡哒”。近年来,陪嫁需有大立柜、五斗橱、写字台、梳妆台、电视机,沙发等几十条腿。迎亲时雇汽车招摇过市,播放音乐,滥放爆竹。虽有旅行结婚者,但仍要收礼侍客,少则几桌,多则几十桌。此习奢侈浪费,有待易改。从简办婚事和不要彩礼、退彩礼者也有,但为数甚少。
回民婚姻,与汉人大体相同。只是男方:‘谢允”后,要择出两个“主麻日”,请女方选定。结婚日,男方须请阿訇参加婚礼,并由阿訇念“女歌”。婚后三日天未明,女家要将新娘接回,当日中午,需送回婆家,名日:“偷三”。婚后一个月为“归宁日”。伊斯兰教规定:本族人不准与外族通婚。解放初,《婚姻法》虽已颁布,回族人若与汉族人通婚,长辈仍百般阻挠。1957年后,回汉两族通婚已视为正常。
〔生育〕
女子临产,娘家送红糖若干斤,谓之“催生糖”。产后九天报喜,以鸡蛋染红馈赠,为2至4个,男单数、女双数。至第12天,亲友来送“宗米”,一般为小麦(喻根深叶茂之意),小儿服装、被褥、红糖、米花之类。因添人进口,宴客的席面比婚丧嫁娶讲究。第28日,产妇由生父接回娘家,谓之“接满月”。未满月之前,产妇忌进他人宅院,若入他家,则被认为“晦气”,须由产妇放炮除晦。此习虽系蔑视妇女之风俗,但至今尚存。
幼孩周岁后,由德高望重的人,集百家之布做衣赠之,曰“百家衣”。还有用红布做圆形项圈(俗称脖圈),套在小孩颈上,以示娇贵。还有娇儿留辫子的。小儿12岁时抹脖圈、剃辫子,须设宴招待亲朋。此风在农村至今仍有。(祝寿)
涡阳为耆老祝寿年为“66”、“71”、“73”、“80”。俗称“六十六吃块肉,七十一吃只鸡,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窜”。
年至66岁,儿女和至亲,在农历正月初六或十六,为老人送点红点的小馒头66个、饺子66只,只准多不准少。猪肉6.6斤,少则3.6斤或1.6斤(以上均为市斤),总之要带“六”字,并带点心数包前往祝寿。71岁,祝寿期改为农历正月初一或十一、不送饺子,把肉换成鸡。73岁,祝寿期改为农历正月初三或十三,礼品同71岁寿,唯将鸡换为鲤鱼一条,意为让老人吃条鲤鱼,度过所谓“七十三不死鬼来缠”之生死关口。至老年,庆80、90岁,祝寿期改为农历正月初八,初九,礼品为白面蒸的寿桃。富裕之家送寿衣、彩幛或玻璃匾。
解放前,仅儿女和至亲为老者祝寿。近年连邻居,朋友均为送之。礼品有改为送钱者,一般10元,多则不限。
〔丧葬〕
丧葬规模,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定。
老人年迈,下辈着手制寿材。木质为:一柏、二杉、三梓楸,次者为桑,槐,忌用楝木。棺底厚四寸,帮五寸,盖六寸为上乘,俗称“四五六”式,还有“二三四”、“四四五”等式。漆生漆,要求三遍。寿棺将成,好友以仪物来贺,喜其成又祝其不即用。此俗为县境特有,俗称“翻棺材底”。寿衣一般要求3至5件。穿单不穿双,意黑,常为蓝、红两色,上下衣棉絮宜厚。初死,不可举哀,须给死者整好衣服。棺内放草木灰,底铺表芯纸或其它陪葬物。老年女性,由孝子光脚去死者娘家报丧。入殓时,死者背垫一铜钱,为“垫背钱”。口噙一铜钱,为“噙口钱”。手中拿饼子,曰“打狗饼子”。脸蒙1纸,为“蒙脸纸”。棺头上放盏点燃铁灯,曰“引魂灯”。放一小罐,内装面条,上覆1蒸馍,插筷1双,曰“蜜蜂罐”。入殓毕,全家方可尽情痛哭。之后,往亲戚家报丧,至亲可启棺轮流瞻仰死者遗容。第三日,亲属视毕,用箔贴以棺材口,俗称“封材口”。是日下午,全家穿粗布白衣,俗称“孝服”。子穿孝袍戴撮头帽,孙戴羊角帽,重孙帽上缀红绒;女儿穿孝袍顶白头巾,女婿带“拉尾巴帽”。来吊唁的亲朋,奠仪以纸箔为主,交往深厚的加祭菜,俗称“摆三牲”,即鸡一只,肉3.3斤,纸3.3斤。死者家属陪吊客而哭。第三日晚,全家哭入附近神庙,或村外的三岔路口粘钱,俗称“送三”。其仪式是:用木托盘斜立地面,死者亲属逐一向死者祷告,告以未了之事如何办等。祷告毕,以中指按一铜质圆钱,在托盘中上下推动,略一粘着,便以为死者灵魂已至,举家痛哭,尽哀始还。此俗,部分农村仍存。
葬地及出葬日期,均由阴阳先生按八卦选定。埋葬时实行家祭礼,一切仪式均由地方上较有声望者指导。若父母死亡,出嫁之女除摆“三牲”外,还要请乐队,扎纸人纸马等物。富庶之家,还有请和尚道士诵经,超度亡灵者,曰“亡棚会”。
安葬时以木弓、黍矢及五谷少许撒棺盖上。由长子扛幡。男性在前,女性在后,至村口停棺,长子“摔老盆”,领棺下地,女眷止步,尽哀即还。至墓地,长子引棺在墓穴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为“划地为宅”。之后,背棺入穴,在墓前跪拜焚纸。葬毕皆还,即宴谢吊唁的亲朋。
次日,孝子到送葬礼诸家叩头,曰“谢孝”。第三日圆坟,全家同往,大力修筑,丧葬即告结束。如属幼丧,父母尚在,当时即葬,不举行上述仪式。
丧主例须家居,不便外出,亦不能执业。交往较厚者,备宴请其出孝,俗称“抹孝帽”。农历年关,头一年大门不贴对联,第二年贴蓝纸斗方,第三年贴紫纸斗方,三年后方可贴红纸对联。守孝期间,不参加一切庆贺仪式,三年期满。另外,如果死了儿女,还有“解恼”之俗。
解放后,提倡办丧事从简,废除旧俗。七、八十年代,城镇办丧事,一般实行搭灵棚、送花圈、挽幛,燃放鞭炮,开追悼会,然后安葬入士。
60年代末,平整土地,将坟墓迁至沟岭或废地,有的实行深葬。1977年,县建火葬厂一座,并备有机动汽车一辆接尸体火化。同年11月9日,县革命委员会公布“废除土葬,实行火葬”的6条规定。但至今火葬者为数甚少。
回民丧葬,人亡时曰“五常”,称死者为“亡人”。报丧后,吊唁者例送香沫或长香。“亡人”停放第三日,家庭请点传师为“亡人”淋浴两遍。亡男,请男侍;亡女,请女侍。,‘亡人”淋浴后,要裹白布。贴身所裹白布称“小褡袢”,长3米;外面所裹白布称“大褡袢”,长约5米;脚裹布长2.7米,其它用布1.8米,计用白布12.5米。裹白布全过程称“达葬”。“亡人”达葬后,不用棺木,将“亡人”放入“经匣”。出殡前,请阿訇颂经,送葬者在阿訇面前抛硬币(或铜钱)。埋葬“亡人”时,阿訇随送葬队伍,将收集的硬币撒在地面。孝子不扛纸幡,经匣上覆盖花篮。墓用砖砌。至墓地,抽出经匣底板,“亡人”落入墓内。富者,墓内放一柏木踏步,并挂帐子。贫者无力砌墓,也可挖一土墓,名曰“偏堂”。坟头为平顶。葬后7天、40天、百天、周年为“亡人”念经、添坟,并炸“油香”之类食品分送亲朋。家庭
〔成员〕
涡阳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喜多代同堂,以人口众多为佳,故多早婚。家境富庶者,儿子结婚,仍不分出。民国初期,城内有五代同堂之家,竟达40多口人。抗日战争时期,虽屡遭战乱,仍有合6兄弟为一家者,达四、五十口人。以长子或幼子当家理财。全县每家人口均在5口以上。至60年代中期,县境每户人口平均为三、四口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口急增,1982年人口普查,县境每户人口,少者4人,多至9人。独子若与长辈分家,为亲邻所嗤。近年家庭日趋小型化。
〔妇女地位〕
清道光、咸丰年间,县境女子受封建礼教影响,慕“节义”,常有殉夫之事。捻军失败后,此风稍息。民国初年,城镇居民之家,仅少数妇女从事手工行业,妇女中普遍缠足。1935年,提倡放足,虽逐户查劝,成效甚微。多数女子依附丈夫生活,故有“女儿乐,女儿欢,寻个女婿管吃穿”之说。
解放后,妇女参加工作者与日俱增。因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妇女的家庭地位逐渐与男子趋于平等。在农村,家庭一切事情由男子决断的状况,亦日趋减少。
家务,解放前为妇女理尽。农村妇女要下地干活,哺乳孩子、烧锅做饭、缝补洗浆,其繁重劳动甚于男子。解放后,双职工家庭男女各自分摊家务。
涡阳旧风,请客设宴,男女分桌,家庭如来亲朋,妇女下厨,宴请时,由男子陪伴。此风农村仍存。
〔文化结构〕
清末,唯有富庶之家才有小学毕业生。城内一般家庭,十有八、九都是文盲;农村识字者,以村落为计。民国期间,城内多数家庭每户有一小学毕业生。上中学者均为富庶人家子弟。解放后,有文化的家庭渐增。高中毕业生在全县每百户家庭中,1964年占1.5户;1982年7月,占11户。初中毕业生在全县每百户家庭中,1964年占11户;1982年7月,占55户。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以后,部分农民子女中途辍学。文盲多系女性。
〔离弃〕
旧时,若夫妻离婚,女方父兄等要纠众示威。若女方自尽,其夫往往被杀。也有报复殴辱,辗转仇讼,酿命倾家。
解放后,夫妻离婚,主要为家庭经济纠葛或感情不和而致。也有男方嫌女方不生育,或生女孩而虐待女方;或某一方道德水平低下,视婚姻为儿戏等等。
生活方式
〔习尚〕
县境原为四县接壤之地,因水旱灾害,官府压榨,故民风强悍、诚直,拳勇好武,朴实仗义。立县后,虽经文化启迪,但部分家庭仍重武轻文。本世纪五十年代后,增设学校,加强治安,转化民风,县境始行文武并重。
〔交往〕
县人交往,重信义。捻军结捻时,捻首都是行侠尚义之人,故能交接四方,一呼百应。延至解放后,交往仍重信义,但多以互惠为条件。
探望病人,应在上午。下午意为夕阳西下,不宜探望。此俗至今仍存。
〔娱乐〕
下棋、听说书、看戏、来“六州”,为民间日常娱乐方式。“六州”即在地上划横竖各6条直线,成棋盘格状,任选一物作子,两人对奕,以逐出对方子为胜。
本世纪50年代初,电影传入县境,渐为普及。青、老年人娱乐方式悬殊甚大。老年人喜听戏曲,青年人爱看电影,听流行歌曲。
〔时间概念〕
县境因工业落后,长期以来,民众思想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概念。农村以看太阳而定上、下午。本世纪60年代起,农村开会仍以看太阳为准。70年代末,农村有钟表者逐渐增多,时间概念增强。县城机关、工厂,上、下班习惯以钟点定时间。由于机关干部和工人影响,大部分市民也习惯于定时作息。县城的商店,不再是日出而开门,日没而落锁。古会
县内逢古会处,主要在县城、义门、高炉、龙山,会期一般在麦收前。1957年前,逢会时,县内外客商云集,少者数千人,多者万人以上。集上百货土产俱全,市面繁荣,还有剧团演出节目,热闹非凡。1958年后,县里以妨碍生产,破除迷信为由,取消会期。70年代后期,古会改为物资交流会,逢会传统逐步得到恢复。
陋习
〔烟毒〕
清末民初,涡阳为罂粟产区,吸烟最盛。城内有烟土行三、四家,烟馆10余处。
烟馆分官开、私开两种。宫开烟馆称“民膏局”,以丁志培、王准庆开设的最大。设在西关邮电局旧址,门面两间。馆内备烟灯、烟枪,日夜营业,入馆抽烟者络绎不绝。私开的烟馆,西关的刘麻成最有名。
解放前,涡阳人以鸦片为应酬品,嗜者普遍。富家在家中卧床吸大烟;贫者在街上铺席烧烟。乞丐吸“回笼烟”,既吸入他人鼻孔喷出的烟气。故涡阳有:“铺狗皮,枕砖头,鸡蛋壳子淋蜡油”之谣。
清末民初,烟价昂贵。一个泡大则几十个铜钱,小则几个铜钱。1934年禁烟时,烟价涨至一、二块大洋1两,最高卖到20块大洋1两。当时县城有一富商刘来斌,因吸烟花光家财,夏日光脊梁,冬日披麻袋,沿街乞讨。
1934年,实行禁烟。先将各机关烟灯一律肃清,公务员吸食鸦片者,应予免职。后逐渐行及民众,并设立戒烟所。行至两年,虽有成效,但仍未彻底铲除。吸食鸦片者由明转暗。后戒烟办法甚烈,对屡教不改者,枪毙近10人。1939年,县城设一戒烟所,经费5千元,医生1人,床位30张,入所戒烟141人。
抗日战争期间,地方政府管理松弛,吸烟者渐增。1948年解放时,虽严令禁种罂粟,但种植者仍有,吸食者不断。50年代初,在义门集东北的杨楼,办一戒烟劳改场。1955年后,县内吸食鸦片者方绝。
〔赌博〕
解放前,涡阳赌博分公开聚赌和私人设局两种。公开聚赌,在城内划有专地,为开宝、牌九、纸牌、骰子,以开宝为最盛。私家设局,多为麻将。
立县前,窑(姚)街子与文明巷接口处是雉河集公开聚赌场所。立县后移至城中,即现人民影剧院门口。赌者少则几十人,多则百人。当时,“街头巷尾,常呼卢喝雉,一般妇女,亦乐而不厌。”
设私局者,也可参与赌博。主要是“打头”,即抽胜者十分之一,以烟茶供客。城内设较大私局的马廷臣,每晚可“打头”几十块大洋。次之是王杰三,设在南关。另外,大商号后堂内,也多设赌局,“打头”百分之四、五,为号内学徒的薪水。时有“谁买牌,谁发财,只许打头不许来”之谣。
民国初期至30年代,赌博在涡阳视为行业,输赢大至数万元。城内一姓孙者,赌博后数十间房屋典卖至尽。西关一姓李家,还不清赌输之债,上吊自尽。历任国民党县长,嚷禁赌,但春节却公开放赌,延至农历二月二日止,谓之“官赌”。故赌风日炽。1934年,取缔公开赌场。但设在私家的赌局依旧行赌。1938年,国民党县政府逃离县城,城内赌风大炽。后战事频繁,赌博之风稍为收敛。解放后,人民政府严禁赌博,涡阳赌博之风基本杜绝。1970年后,用扑克、牌九、麻将赌钱者又有抬头。1980年后,加强管理,赌风渐煞。
〔娼妓〕
涡阳县城自民国初年开始有公开娼妓。
涡阳妓女有“扬州帮”、“河南帮”之分。自苏、扬一带拐买而来的,不缠足的为“扬州帮”;自北方拐买而来,缠“三寸金莲”的为“河南帮”。经营方式有三种:一是在店家租房赁屋,自卖自收;二是终身卖与鸨儿;三是与老鸨儿签订合同,俗称“捆的”,期满后可以离开。
本世纪30年代初,城内妓院有10多家。最大的一家设在西关当典街的“刘家店”,有妓女10多人。另有南门内盖的第一楼、雉河旅馆,均开店蓄娼。暗娼多在城西北角炮台下。1934年,曾下令禁娼,饬劝改业,关闭公开妓院。外地妓女陆续离涡,当地妓女由明转暗。1938年,县城连遭日军轰炸,大部分妓女迁至界首。涡阳解放后,娼妓方绝。
〔占卜〕
县境东北青疃集一带,每年年末,有人以黄雀叼签卜凶吉。其法是以纸制成签,签内绘12属相,每相3张,1张腾达,1张坎坷,1张平妥,共36张。每签薄厚不一。先饿所养黄雀(或白玉鸟),后以食诱之,使其形成条件反射,教以叼签。
术者持黄雀,每入一村,都宣称黄雀叼签,神通广大,凶吉皆卜。若有人问卜术者必先问其属相,视其服装、兴致,察颜观色,决定其属相好坏。然后平摊36张签于笼前,黄雀视术者手势,衔出其一,必是卜者所属之相。例如:问卜者属龙,而貌相富厚,则使黄雀叼出在天之飞龙,表示前途腾达;若貌似贫穷,则必使黄雀叼出潜水困龙,表示前途艰难。其术粗成如此,仅能在农村游转。1938年后,此术渐消。
上一篇:人民生活
下一篇:宗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