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抗战胜利后,淮北区委路西二地委,在新兴、石弓、青疃、曹市等地建立雪涡县地方政权。1946年五六月,国民党政府挑动内战,遣五十八师、安徽保安团进逼县境。是年11月,第八军分区被迫西撤。县境为国民党控制。
当时,涡阳在八分区边缘,保安团700余人据守县城,装备低劣;城内工事简陋,外壕。浅窄。1947年初,豫皖苏边区5000余人,经河南鹿邑,沿涡河入县境,在涡北恢复县级地方政权。
为阻止解放军南下,国民党县政府滥扩各级地方武装。1946年7月统计,仅曹市镇公所自卫团就拥枪120支。为粉碎国民党的围剿,共产党在县境分设四个县级地方政权,协助解放军迅速解放县境。1948年5月,国民党县级政权垮台;次年春,恢复原涡阳县境,成立人民政府。
1945年8月至1948年底,涡阳县境内发生较大战斗20余次,解放军和地方武装歼灭国民党军4400余人;缴获轻重机舱178挺,手、步枪460余支,炮6门。
地方武装
〔自卫队〕
1912年,县建立保安军,营长郑瑞昭。次年,改为国防队。1917年,改为警备队,编制一营,人数不详。1923年后,改为人民自卫团,团部设县城,下属3个中队,计官兵390名。县境划12个自卫区,各区设分团,配常备团丁60名。1929年。国民党省政府合并涡、蒙、亳三县地方武装,改名自卫团,归省指挥,旋撤销归县。1931年,、改县人民自卫团为保安团,团部设县城,县长兼团长,计官兵200名。1932年,改保安团为保安队,县长兼大队长,计官兵596人,下属5个中队,1个特务排。1935年,县保安队直属省政府,调离县境。县政府抽各区壮丁,编组壮丁巡察队。总部设总队长1人,总队副2人,训练员4人,军需书记1人,录事2人。下属辖一中队,四分队(各有分队长、分队副2人),一骑兵队(队长1人),计官兵300人。有手提机枪4支,20响手枪20支,步枪100支,子弹25000发。
1937年,县编国民兵团。县长葛传尧兼团长,团副徐廷碧,下属3个中队,7个后备队,人数不详。每中队配8挺机枪;后备队配土造枪炮。1940年,团长先是王克明,后由李瑞五兼任。该年收容亳县的张云谷,编为四中队。后又扩建1个中队,共为五个中队。
1944年6月,县国民兵团团长为邵雨桥,副团长为张梓夫,团副4人。下属第一、二大队、警保大队、手枪分队、迫击炮分队、骑兵分队、涡北大队。第二大队计91人,其余人数不详。
1945年冬起,改国民兵团为自卫兵团。为准备内战,国民党政府滥扩地方武装。是年,县城自卫团,计有官兵400余人。1947年,改自卫团为常备总队,县长兼总队长,总队副先为王震五,后为刘轶千,下设5个联防区:
直属联防区,下辖2个大队。花沟联防区,下辖3个大队。义门联防区,下辖3个大队。龙山联防区,下辖3个大队。江集联防区,下辖2个大队。各区所属人员,时多时少,无定编。据花沟联防区1948年2月统计,区署内分管联防区军事的先后有29人。兵力,一大队237人,二大队201人,三大队178人,共计616人。
〔县大队〕
1940年春,豫皖苏边区涡阳县各界抗敌联合会内的农民自卫团,改建为抗敌自卫团。团长李晨,政委赵文甫,下辖3个大队,每大队有3中队,计500余人。1941年5月,并入新四军四师十一旅。
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分辖县境,另立4个县。各县的地方革命武装情况如下:。
雪涡县1945年至1946年,县设1个大队,后发展为独立团,1946年秋,并入十八军。1947年元月,县新配1班武装力量;是年4月至5月,发展至4个连,每连一二百人不等。县下各区,有武装1个班至两排不等。
涡阳县1947年11月,涡亳县大队1个排调入该县,后发展为连,约70人。同年底,发展至2000人。
涡亳县1947年7月,由雪涡县涡南办事处武装30多人、洛河区队四班编为县大队一连。连长林保友,指导员陈挺。是年8月,涡亳大队一连,改编为淮上支队,调至涡南工委。县将立德区队升调为县大队,编为一连。11月,调出一排至涡阳县。当时,县大队仅有一排武装,对外称一连。是年底,立德寺青年田义兰组织20余人,编为县大队二连。1948年3月,一、二连发展至200余人。同年4月,扩为3个连。7月至8月,升为独立旅三十五团。
宿蒙县县大队为4个连,计有400余人。
战事记略
1946年1月7日,国民党县政府自卫团四中队队长侯老四,率该中队进扰龙山,在郭洼与豫皖苏边区雪涡县龙山区队遭遇。区队败,损失机枪2挺。后区队得三十五团支援,在赵庄歼四中队,俘侯老四以下90余人,获机枪4挺,步枪60余支。是年春,华中八分区一连,经丹城集,遭国民党丹城、石弓两乡公所乡队狙击。战1小时,击溃乡队,毙保丁12人,俘7人;获步枪24支。是年7月,国民党一八三旅1个团,国民党涡阳县自卫团4个大队,计2000余人,包抄驻单集的雪涡县独立团二营四连,曹市区队(计160余人)、四连一、三两排及区队,出寨阻击。当天上午10时,独立团五、六两连,计200余人,沿青羊沟东岸来援。国民党军在集东泰山庙,堵击援军。激战近2小时,未近集寨圩。此时,据守单集的四连、曹市区队,击退国民党军18次冲锋。下午4时,战斗暂止。5时许,国民党军发起冲锋,被寨圩内土炮轰散。是夜,四连及区队,顺青羊沟西岸北撤。9月20日,八分区司令员张太生,率2000余人,拂晓前包围国民党县政府龙山据点。部队一路插北门,一路夺东门,占领龙山。歼国民党县政府自卫团24人,俘90多人;缴获轻机枪4挺,步、手枪100余支,子弹3000余发。9月25日,国民党亳县县长率700余名匪徒,在新德寺抢劫。涡亳县长余筱仙,率县区武装,配合解放军魏凤楼部,击溃匪徒。毙70余人,俘400余人,缴获枪500余支。
1947年5月初,豫皖苏六分区十一团、三分区三支队进抵涡南花沟集,遇国民党花沟区区长黄子臣率150余人阻击,激战30分钟,攻占花沟集,俘黄子臣以下90余人,毙伤60余人。是年末,国民党标里区长徐良法,纠集土匪900余人,在标里与涡亳大队一排、花沟区队遭遇。战斗自中午延至夜7时。因兵力悬殊,县大队、花沟区队撤回原防。涡亳县委获悉,派三个连增援,击毙匪徒400余人。
1948年4月18日,解放军三分区主力,击溃驻县城的国民党县常备大队,并在高炉集北歼其余部。是役,击毙常备大队90余人,俘300余人,解放壮丁70人;获机枪12挺,步、手枪300余支;马54匹,电台1部。是月19日,六分区主力,配合地方武装,在西阳集击溃自蒙城增援涡阳的国民党七十四师一百五十三团,击毙80余人,俘60余人,获六炮1门、轻重机枪8挺,步枪70余支。同日,六分区十一团,分三路包抄驻刘染坊的国民党七十四师五十一旅一百五十三团。十一团二连为突击队,夜7时发动攻击,二、三营从侧翼入庄,经30分钟激战,歼一百五十三团三营。毙伤100余人,俘397人:缴获重机枪3挺,轻机枪23挺,炮3门,步枪500余支,子弹数万发。是年7月,解放军一部,在西阳、丰集击溃土顽邓信芝部500余人,毙伤40余人;缴获冲锋枪1支,步枪00余支。
自1945年至1948年,解放军先后五次解放县城:
1945年9月20日夜晚,魏凤楼率豫皖苏军区第十二旅、新编独立旅、八县联防支队,计1500余人攻县城,击溃国民党县自卫团400余人;获子弹5万余发,枪70余支;毙伤自卫团30余人。1946年8月26日,魏部1500余人,在城南五里湾击溃国民党县自卫团500余人。国民党军一团,从宿县抵涡河北岸,枪击城内,相持2天1夜。魏部于晚10时退出县城。1947年1月6日,豫皖苏军区独立旅、军区特务团500余人,地方武装2000余人,自亳县入县境,攻占立德寺、古城、花沟,歼乡丁60余名,缴获马步枪20余支。当夜,抵县城近郊,三十团攻县城西关,三十四团攻东关,特务团布在北关外。次日凌晨1时,三十团、三十四团突入县城,特务团因不谙地形,未在指定时间到达。国民党县长丁相灵率90余人,由东北方向出城逃脱。是役,歼国民党常备大队3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7挺,步枪386支,子弹4000余发。7日夜,国民党五十八师十旅二十九团,自永城南下。8日上午,在县城北枸杞园进攻三十团:在县城东赵楼、席楼间进攻三十四团。两地均战20余分钟,二十九团溃退。战斗后,解放军亦北撤。1947年10月11日,魏部1500余人,进逼至县城东、西、南三面,击溃由国民党县长廖福宗率领的千余名常备队,入城驻5天,返回原防。1948年5月20日,六分区,雪涡县县大队,在县城东蔡沟嘴,击溃国民党县政府常备队,毙调查室专员王省三等。民兵支前
民工出征1948年9月,涡阳县境划为四县。为支援淮海战役,雪涡县成立战勤指挥部,组织担架营,制订《支前公约》、《民工公约》;涡亳县成立支前指挥部,规定民工奖惩条例;涡阳县组成战勤指挥部,18岁至45岁男劳动力入担架队、运输队;宿蒙县成立战勤指挥部,民工分为随军、二线、临时3种。担架6人一副,两副担架为一小队,3个小队至5个小队为一分队。据统计,上述四县出动担架2300余副、民工20000余人。花沟区30多人评为“支前模范”;临湖、吴桥区民工,出征中遇国民党飞机轰炸,牺牲70余人。
1949年3月21日,为支援渡江战役,县组织担架500副,成立中队,与颍上、临泉两县合编为1个大队。另向大队派供给员、会计、运输员各1名,通讯员3名。从高炉、赵屯、义门等地选拔水手40名,以协助部队强渡长江。全县计出征民工2800人。
军需供应淮海战役期间,为支援前线,涡阳县各区、乡成立后勤运输队。筹备粮草组、碾面组、做鞋组。在县境殷庙、丹城两处设立兵站;涡阳县城、西阳集设有面库。全县出动四轮大车1100辆,民船100多只。支前粮面300余万公斤,军鞋10万余双,棉花1050公斤,土布5万余米,柴草550万公斤,棉被6500床。1949年3月,为支援渡江战役,全县筹集粮面,组织运输队。丹城一个百来户的乡,支前面粉3500余公斤,白布300余米,军鞋600余双。
民兵参战县境地处淮海战役战场边缘,各区、乡组织民兵战斗队,堵截消灭南窜的国民党军残部,维护地方治安。出征的民工,路途遇敌,即参加战斗。1948年11月初,牌坊区担架队返乡时,经夏楼庄(亳县观堂刘集公社),遇国民党军残部近千名,攻击共产党义门区队,企图突围南窜。民兵副队长燕朝清率150余人,占领庄北高地,堵袭国民党军,迫其投降。1949年元月上旬,丹城区李庄民兵50余人,在100余名群众协助下,手持大刀、长矛,在庄东全歼200余名国民党军队。据统计,淮海、渡江战役中,涡阳县民兵参加大小战斗12次,歼国民党军队800余人,俘1400余人,缴获武器1600余件,战马6匹,子弹5000余发。
协助剿匪解放初,县境土匪、国民党军残部,勾结地主恶霸成立,、五县联络办事处,发展地下军“喜教会”、“把子会”、“英雄会”、“兄弟大队”等组织,妄图暴动。县民兵配合部队、县公安部门,坚持站岗、放哨、巡逻、护桥、护路、护仓、护水利建设、护农具等活动。据1949年10月至1954年统计,民兵参加清剿土匪12股,镇压反动会道门暴动6起,破获大小案件735起,取缔反动会道门62种,逮捕土匪、特务、恶霸522人,镇压反革命132人,缴获各种枪支642件,子弹7565发,手榴弹150枚,电话机11部。
附:许秀英支前事迹
许秀英,涡阳县丹城人。淮海战役期间,任丹城乡妇女主任,为支援前线,组织杨楼、白果等10余村庄36名女民兵,成立支前小组,专事护理伤病员。先后洗衣服3000余套,血绷带8000余条,亲手护理伤病员200余名,视伤病员如家人。她被豫皖苏三分区授予“一等支前模范”称号,《中原日报》称她为“人民战士的母亲”。她的照片现陈展在淮海战役纪念馆。附:建国后民兵建设
1950年6月,成立县人民武装部,负责指导、训练县境民兵。县下各区,成立区人武部。“文化大革命”初,县中队交县人民武装部代管,1975年12月县中队又分出。
1974年,县、社分别成立“民兵指挥部”,由县委一名副书记任县指挥。
解放后,县境民兵编制,分普通、基干、持枪(武装基干)三种,1951年,民兵以乡为大队,村为分队,庄为小队。1958年,全县民兵编为1个师,辖99个团。1974年,为战时扩编需要,县内民兵核编4个团,辖16个营,80个连,320个排。并组编高射机枪、地炮、通讯、侦察、工兵、四火箭筒等专业兵种分队。1981年,对民兵组织进行缩编、调整,民兵层次分为基干、普通两种。基干民兵服一类预备役,普通民兵服二类预备役。
民兵军事训练,1953年,在赵屯区张老家乡开始试点,1955年初,县人武部分批集训各区、乡民兵分队长,1958年后,每年春季,分区、乡民兵进行一次整组和基本军事项目训练。武装基干民兵训练内容,由县人武部制定,每期训练80个小时。内容为射击;进攻战斗中的战士、游击战;投弹刺杀;“三防”教育;民兵勤务;游泳;夜间基础训练;爆破。1979年后,为适应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军训时间由春季改为冬季。对未拿到指挥训练合格证的区乡武装部长,每年集中至军分区统一集训,时间为1个月。1981年,训练重点转到以民兵干部、民兵专业技术兵为主。训练周期2年,每次训练时间不少于30天。训练内容:列队、操枪法、射击,投弹、爆破。根据平原作战特点,专题进行地雷战、游击战训练。训练中,政治教育时间不少于10%。
涡阳县1950年至1983年人民武装部设内机构及领导人更迭表

续表涡阳县1950年至1983年人民武装部设内机构及领导人更迭表

涡阳县1950年至1983年人民武装部设内机构及领导人更迭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