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立县初,全县个体手工业者计500余户,除高炉几家酿酒作坊较有名气外,其余主要制作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的必要用具。1935年,纺织行业使用过简单的机械。至解放前夕统计,县内手工业有1000余户,属半工半农性质,以分散小型为特征,生产方式比较落后。
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23.84万元。其中个体手工业产值占89%;国营企业2个,产值仅占11%。据1952年统计,县内从事手工业者计1243户,分铁业、油漆业、砖瓦业、木竹业、纺织业、缝纫业、皮毛业、印刷业、油蜡化妆品业等。1953年起,组织各行各业生产合作社,至1956年,成立合作联合社,个体手工业者组织始告完成。是年,集体所有制企业增至22个,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84.6%,年产值为156.26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1.2%。
1958年,地方国营企业增至29个,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48.3%。由于对原料、技术力量、产品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均未作详细的调查,1960年,部分工厂被迫下马。1961年9月,贯彻《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从组织规模、收益分配、隶属关系、资产清理、工资水平、企业管理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工业生产有所回升。1965年,全县工业企业54个,工业总产值498.45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9个,年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7.1%;集体所有制企业48个,年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2.9%。“文化大革命”初期,由于领导班子瘫痪,职工闹派性斗争,不少工厂生产停顿,损失严重。
70年代初,贯彻兴办“五小企业”政策,县内兴建一批工厂,至197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418万元,与1970年相比增加2倍。在此期间,由于管理不当,亏损额随产值增加而增加。1979年后,为适应农业市场需要,对部分产销失调的企业进行调整。在企业内部实行改革,逐步推行生产责任制,初步摸索出稳步发展生产的途径。1980年后,工业生产速度平均每年递增10%。1983年统计,全县工业总产值7302万元,是建国以来的最好年份。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产值505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9.1%,集体所有制企业产值225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0.8%。
1950年,县人民政府内设工商科。1954年,另设手工业管理科。1956年,改为工业科,1958年改为局,下属10个厂(社)。之后多次易名,至1983年,工业局下属9个工厂。
食品工业
〔简述〕
食品工业是本县发展最早的一个行业,清光绪年间,开始酿制高粱酒。民国年间,有
“衡德打蛋厂”及制作蜜饯的手工作坊。解放后,为恢复和发展地方传统工业,1949年9月,建立高炉酒厂。之后,相继开办县榨油厂、面粉厂,各区镇小型粮油加工业也随之发展。1958年,县筹建肉类加工厂、打蛋厂,1960年,因经济困难,上述两厂下马,食品工业几度起伏。1973年,肉类加工厂复建投产。县面粉厂、榨油厂经过技术改造和扩建,产值和利润也有大幅度增长。据1983年统计,全县食品工业产值为3724万元,相当于1949年食品工业产值的71倍,与1966年相比,增长3倍,约占1983年县工业总产值的51%,居全县工业行业的首位。
食品工业的经营管理,大致以1980年为分界线。建立较早的酿酒业,50年代中期,按产品销售额除掉生产成本、税金、厂留用部分,剩余作分配。1956年后,酿酒业、粮油加工业均改为固定工资制。1980年后,食品行业各厂家,陆续实行定人员、产量、产值、利润、消耗。县榨油厂每月从盈余中提取16%,作为超产者的奖金。
〔酿酒〕
解放前,境内酿酒作坊主要分布在县城、高炉、义门、曹市、张村等各大集镇。主要产品为土烧酒(俗称“小药酒”)。
高炉集是县内大曲酒唯一产地。该集依傍涡河,集内深井水质优良,清澈透明,无杂质,沸水无沉淀物,人口微甜,十分宜于造酒。集内有酒坊10多家。其中,“广和作坊”的百年老井,名曰“甘泉”,水质更非他处所能比拟,至今仍在使用。清末民初,“会海作坊”利用高炉优越的自然条件,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采取传统的酿酒工艺,精心酿制大曲,用船运至京沪苏杭等地销售,获利甚厚。其酒味甘醇芳烈,香气扑鼻,沁人心肺。从此,名传远近,一时与“口子酒”齐名。建国之前,作坊大都停业,仅存“会海”、“广和”、“永源公”三家。
1949年9月,县人民政府接管“广和”、“会海”两家酒坊,次年又租借私营“永源公”酒坊的厂房设备,建立高炉酒厂,为全民企业。当时厂内生产设备十分简陋,蒸池、出池、装甑、出甑全用筐抬。晾渣用木掀翻扬。接管时,“会海”有草木作坊16间,锅甄一口,发酵池10多条,日产白酒200多公斤。1952年,由地方财政和省工业厅投资100万元,建酿造车间和原料破碎车间各1个,并扩建仓库、曲房、池房等,计5070平方米。同时安装1台20瓩的发电机。白酒日产量增至8500公斤。1954年,改高粱糖化曲为麸皮糖化曲,酿酒工艺有所改进。1958年,由省工业厅拨给高炉酒厂20万元,扩建厂房78间,仓库24间,酒库17间,酒池325个,锅甑14个,添置玻碎机、柴油机、电动机等设备。高炉酒厂已成为全省酿酒业中较大酒厂之一。在生产工艺上,酿酒发酵期缩短到4至5天,改用酵母发酵制酒,以糖代曲母原料,使产品的产量、质量均有增加和提高,是年产白酒2000多吨。“文化大革命”初期,高炉酒厂曾一度停产,产量产值明显下降。后因市场供需矛盾突出,1973年,由地、县各投资4万元,更新生产设备,实现半机械化生产。1980年,高炉酒厂从省人民银行贷款130万元,省工业厅拨款60余万元,筹建年产千吨大曲酒的机械化车间,至次年10月竣工投产。内有发酵池60条,5吨行车1台,转动锅甑1套,并设有机械化通风、晾渣、上甑等设备。至此,该厂有粉碎制曲、酒母、酿酒、机械酿酒、配制、锅炉7个车间,各类机械设备150台(件)。同年,省工业厅批准贷款78.4万元,续建配套工程,计有千吨酒库1栋,粮库1栋,曲房楼一座,水塔1座。1983年,年生产能力已达3500吨。
酿酒业主要产品有高炉大曲、高炉特曲、高炉陈酿、高炉香泉、高炉双曲、高炉二曲6个品种。其中高炉大曲是高炉酒厂的传统产品。以高粱为主要原料,用大麦、小麦、豌豆制曲,采用“老五甑操作法”酿制而成。酒质无色透明,香正浓郁,醇厚净爽,属浓香酒型。浓度为60°,各种理化指标,均符合部颁标准。该产品入库储存90天出厂,年产量1300吨,年销售量1200余吨。1974年,在明光全省评酒会上,名列第一。1978年,省一轻厅在亳县古井酒厂召开的全省评酒会上,获得好评。高炉陈酿是高炉酒厂近年生产的最佳产品,选用颗粒饱满、色泽新鲜的优质高粱作原料,用小麦、大麦、豌豆制成的高温香曲,以传统酿造工艺为基础,采用双轮池底发酵技术酿制而成。入库储存1年以上出厂。酒质清澈透明,窖香突出,人口软绵,回味悠长。1982年被评为安徽名酒,获安徽省优质产品证书。1984年,被评部优产品,获铜杯1个。年产量30至40吨,远销苏、浙、赣、鲁、冀、沪、京、穗等省市。
〔肉类加工〕
1958年9月,省工业厅投资30.71万元,地方自筹14.5万元,在城东官路口筹建肉类加工厂,建230吨冷库1座,32间猪仓等,计7610平方米。购置压缩机2部,电风扇4个,水泵1台。1960年下半年,上述项目基本结束,因主要设备无着落停办。停办后,现有设备全部处理,房屋留人员看守。1970年12月,省投资123万元,复建肉类加工厂,建冷库平台、预冷间、醃制车间、生猪接收仓及生活设备,计1800平方米。生产设备由省订购,直接运至厂内。1972年招收工人,分批送至合肥肉厂培训。1974年,自筹资金25万元,购地24亩,建高压蒸气炼油锅1座。1981年,经县商业局批准,自筹资金约2万元,建化验室。后国家食品总局分配离心炼油器1台,始行低温炼油。1982年,国家拨款125万元,筹建500吨冷库1座,至1984年11月中旬投入使用。固定资产原值已达550万元。主要设备有冷压缩机10台,变压器3台,锅炉3台,深井泵5台,自动隧道1道,另有打毛、清洗、提升等机械。据统计,1973年至1983年,全县肉类加工产值17403.92万元,宰杀生猪88.31万头,实现利润266.28万元。
肉类加工的主要产品,1973年为冻肉和油脂。1974年起生产出口的分割肉和猪副产品,经省食品公司和外贸公司外销。白条肉主要供应津、京、沪三大城市,其余在省内销售。
〔粮油加工〕
1954年前,涡阳食用粮油加工用人畜推拉石磨。1954年7月后,县内相继开办半机械化的小型榨油厂、杂粮加工厂。由于设备简陋,生产能力小,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和饮食业的实际需要。至1957年,粮油加工大部分仍交个体农民代办,副产品抵算加工费,按规定折率(小麦80%,黄豆12%、芝麻47%)交成品粮油。是年,小型粮油加工产值为51.4万元。
1958年后,兴建油料和粮食加工工厂各1家,但仍不能满足全县需求。1965年统计,全县粮油加工计818.68吨。为解决这一问题,社队陆续购买打面机,开设集体榨油坊,70年代,县粮食部门组织闲散人员,开办“杂品厂”,加工挂面,又在义门区兴建小型面粉厂。据1981年统计,全县粮油加工21722.4吨,与1965年相比,粮食加工增加25倍,油料加工增加2.6倍。至此,县内人畜拉磨加工粮油的历史已告结束。
县内主要粮油加工厂:
地方国营油厂。1958年由省粮食厅投资25.06万元筹建,1959年1月投产。主要设备有水压榨48部,45匹马力高速柴油机1部,厂房118间。1959年末,年产值127.19万元,实现利润4400元,出油率10.46%。1978年后,国家投资和贷款27万元,陆续增购“200型”榨油机四部,建厂房449.5平方米,2吨锅炉1台,油罐14座。1983年末,产值404.3万元,利润16.04万元。
涡阳县面粉厂。建于1960年,县投资60万元,1983年投产。日产标准粉5万公斤。是年末产值58.9万元,盈利100元。70年代后,扩大生产能力。1978年年产值543.65万元,实现利润25.18万元。1982年,麦间工艺由二筛二打一去面,改为三筛1打一洗。粉间工艺由四皮三心一检查,改为四皮三心一碴一检查。该年增加建设粉、四号粉两种产品。据1983年统计,年产值534.47万元,实现利润53.23万元。
化学工业
〔简述〕
制蜡行业是涡阳化学工业的始祖,建国前后,均系手工操作。1956年统计,年产值为6700元,产品在县内销售。1957年,电厂发电,制蜡业逐渐衰落。1970年,西大印染厂转产农药,年产值仅5000元。由于原材料供应不足,经常变更产品。1974年1月,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地方国营化肥厂建成投产。之后,居民集资创办塑料厂,竹器社转产橡胶杂件,县内化学工业迅速发展。1976年统计,年产值为360.92万元。1981年5月,地方国营磷肥厂竣工投产。据1983年统计,年产值为1332万元,与1970年相比,增长699多倍,在全县工业行业中发展较炔。
县内最大的化学工业是化肥厂。1979年前该厂年年亏损,1980年,厂内进行挖潜改造,并制定一套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和奖惩制。财务管理实行收支一杆笔、出入一台秤,堵塞各种漏洞。对职工队伍注重智力投资,开展技术情报和赶超目标信息交流,提高技术和管理素质。是年,化肥厂转亏为盈。1982年起,将基本工资的20%、基本定额奖金、责任制落实奖、节能奖、节约包干费用奖、无泄漏车间奖捆在一起,结合经济责任制100分考核,计发各车间、科室奖金定额,然后评核到人。
〔肥料〕
氮肥1972年8月,省、县两级投资350万元,筹建县化肥厂。1974年1月出肥,原料是山西晋城、阳泉等矿的无烟煤和焦炭。产品为含氨量16.8%的碳酸氢铵。由于领导不力,职工技术水平低,当年产值仅66.92万元,产1100.61吨合成铵,亏损85.6万元,1975年,厂内扩建为锅炉、造气、碳化、合成、机修、仪表6个车间。1976年,投资338万元,扩建为年产5000吨的合成氨厂。该年产值162.72万元,产2595.56吨合成氨,亏损75.23万元。1980年后,改组厂领导班子,进行全面整顿,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选拔技术骨干充入各股室和车间领导班子,当年实现扭亏增盈。
1982年1月,国家投资660万元,扩建为年产15000吨合成氨厂,1983年底竣工,分两套系统生产。据1985年末统计,产值为540万元,产合成氨14674.34吨,利润226.3万元。是年,原料、燃料单耗居全省首位。
磷肥1980年,国家投资13.8万元,筹建地方国营磷肥厂,1981年5月竣工投产。生产原料由厂自筹,产品是含磷12%以上的磷肥。厂内设磷肥、机电两车间。1982年经省经委、省石化厅批准,生产纳入国家计划。自建厂至1983年,产量为8015吨,产值80.15万元,实现利润3.2万元。
〔农药〕
1970年由印染厂转产。当时厂内设备只有几口大锅,几只水桶,后选派4人去蚌埠农药厂学习猪毛溶液“DDT乳剂”生产技术,返厂后用土法生产“DDT乳剂”。1974年,年产值已达117.55万元。1978年,自筹资金征地19.3亩,建造漆涂料车间7间,零售门市部4间,添置碾磨机1台,反应锅4个,合成罐1座。1979年盈利3.3万元。1983年,有厂房90间,资金95万元,大小设备130台(件),年产值126万元,实现利润5100元。原材料主要有DDT原粉、六六六原粉、敌百虫原粉、1605原油,由省化工厅和省农业公司调入。乳化剂、甲苯等辅助性材料自由采购。产品为粉剂、乳剂农药计20多种,原由地区农资公司包销,1979年后,改为自行销售。
电力工业
〔简述〕
涡阳第一家发电厂,创办于1935年。该厂设备简陋,发电量小。日本入侵县城后即关闭。
1957年,为解决县城照明,县人民政府投资建发电厂1家。由于工农业和居民日常生活的需电量与日俱增,县政府于1960年筹建规模较大的火力发电厂1家,1962年12月投入运行。之后,电厂虽不断进行扩建,电力仍不足以供应县内需要。加之电厂管理不善,成本昂贵,长期亏损。为解决电力的供需矛盾,1969年4月,由省投资,兴建由濉溪到涡阳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1970年10月1日运行通电。该工程的建成,为发展涡阳的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能源。为了完善电网化,1978年由省投资,兴建淮北至涡阳,涡阳至阜阳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并建设相应的辅助设施。1979年10月,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这样,涡阳全境的供电,已纳入淮北发电厂供电的电网范围。
为保证各行业安全用电,县电业局设安全领导小组,配有专职技术安全员。,用电区、社有用电管理委员会,各所站配备安全员,形成上下用电安全网。对电器设备,按规程需求停运,操作按规章制度办事,采取安装能电保安器,整改三类线路,增训农电工等安全措施。每年在高峰负荷期间,组织力量宣传安全用电常识,对违章用电教育不改者,给予经济处罚或刑事处分。
电网供应初,电费收回一般由抄表员按表收费,月终汇总上交淮北供电局。1979年6月,属阜阳管理后,核定每月供电指标和每度电价。县局采取以下几种办法收回电费:①抄表计卡,按度收款。②实行“十户联表”(即每十户安一总表),相互监督,堵塞偷电漏电。③使用局制四联统一发票,防止抄表员私自抬高电价。④将回收电费列入岗位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岗位责任制共100分,收费一项占50分。超额奖励,完不成任务按比例扣罚工资。据统计,1957年至1980年,电厂供电收回电费253.35万元,1970年至1983年,电网供电收回电费额为2025.71万元。
电厂供电时,因成本高,管理混乱,自1957年至1980年亏损68.83万元。电网供电初,偷电现象严重。1983年起,根据各项指标,拟定考核记分办法。县供电局本身共分4项:出勤30分,遵守制度15分,不出事故15分,完成本职任务40分。各所站分4项:完成电费收回50分,安全用电无事故30分,按时完成各类报表10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10分。总分达到100、90、80分以上者,分三等给予奖励,总分低于80分的扣罚工资。各所站根据局定制度,分别将指标和责任固定到人。1983年,因初次实行这种管理办法,计罚款1528元。该年供电万度获利润22.9元,比1982年增加62%。据统计,自1971年电网供电至1983年,电业部门获利润102.47万元。
〔发电〕
1935年,由国民党县长朱国衡出面集资,在县城新华街华佗庙创办涡光电灯厂。县城士绅孙协三认股约2万元,官股数字不详。该厂可供220伏25瓦灯泡800只用电。实装600余只。此外,1936年在张村铺建一发电厂,装灯100余只。1938年5月后,上述厂均停产。
1957年,县人民政府投资3.5万元,在石狮子街(现红旗路18号)建发电厂。主要设备是80匹马力柴油机、90瓦发电机各1台。发电量只能供应县城晚上5时至11时照明。同年,张村建7.5瓩发电厂一家,能装25瓦灯泡400余只。义门建15瓩发电厂1家,能装25瓦灯泡800余只。上述两集镇发电厂至1960年停办。县石狮子街发电厂于1962年停产。
1960年,在县西郊筹建火力发电厂。1962年12月投入运行。设备有国产265瓩蒸汽发电机组2套,每小时6.5吨蒸汽锅炉1台,发电电压3300伏,年发电量最高103万度。所发电力仅能供应县城照明和部分工农业生产用电。1967年在原有设备基础上,扩建1500瓩汽轮发电机组1套,1969年投入运行,发电电压6600伏,最高年发电量为199.2万度。1970年10月1日,濉涡110千伏高压输变电路建成送电,电厂停产。1974年6月,将1500瓩汽轮发电机由发电状态,改为调相状态,征得省、地、淮北供电局同意,于6月14日并入淮北供电网。调最高负荷时,1度有功电可发14至15度无功电,有功损耗占无功发电量的5%,每月可发电100万度左右。1976年,淮北电网供电紧张,由省投资16万元,县投资4万元,新装每小时10吨蒸汽锅炉1台,同年9月重新投产使用。1980年4月,淮北——涡阳——阜阳220千伏输变电线路输电,电厂停产。
自1957年至1980年,电厂发电量计3327.37万度。
〔输电〕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1965年2月,省计委在淮北农业用电规划座谈会上确定,将阜阳专区西淝河以东的涡、蒙、亳、利四县农业用电,纳入淮北电网。在第3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濉溪——涡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1967年4月,四县会同编制成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规划,经省电力局、华东电管局、中央水利部批准,纳入1968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1969年4月底开始施工立杆。导线采用LGJ——150平方毫米,架设到涡阳110千伏变电所。110千伏线路总长88公里,1970年10月1日运行通电。
110千伏涡阳变电所出线情况:
涡阳——亳县,长62公里,原设计为35千伏线路,90平方毫米导线。在施工过程中,亳县与河南省鹿邑、郸城合作,架设110千伏输电线路,改变设计为120平方毫米导线。
涡阳——利辛,长47公里,架设35千伏线路,1969年施工,1970年10月1日运行。导线采用70平方毫米,装机容量3200千伏安,1973年至1975年,增容3600千伏安,总装机容量1.8万瓩,正常负荷3800瓩。
涡阳——蒙城,长51.4公里,架设35千伏线路,1969年动工,1970年10月1日运有。导线选用70平方毫米。装机容量3200千伏安,1974年增容到5400千伏安,负荷4400瓩。
10千伏配电线路有6条:
109线路,涡阳——城郊区殷庄,长11.2公里,1969年建,供涡阳城内照明、工业生产、副业加工。正常负荷3500瓩,装机容量6185千伏安,从涡河闸下游跨越涡河。
107线路,涡阳——丁集,长98公里,1976年10月1日起运行。杆子基数1024级,导线35平方毫米,负荷1500瓩,装机容量7240千伏安。供电范围:城郊区北部,龙山区、高炉区、牌坊区、张老家乡、闸北乡、河套乡、龙山乡、凡桥乡、赵庄乡、赵窝乡、吴桥乡。从王滩跨越涡河。
103线路,涡河——陆杨,长59公里,1970年10月1日运行。杆子基数431级,导线35平方毫米,负荷1700瓩,装机3650千伏安。供电范围:城郊区东部、马寨乡、种鸡厂、高炉区、双庙区、城关镇、八里丁乡、城南乡、蒙关乡、赵窝乡。从解沟跨越涡河,为两线一地。
108线路,涡阳——丰集,长98公里,1970年10月1日竣工。杆子基数736级,导线35平方毫米,负荷2100瓩,装机5969千伏安。供电范围:城郊区南部、双庙区、公吉寺区、城南乡、丰集乡、楚店乡、五里湾乡。为两线一地。
106线路,涡阳——花沟,长42.7公里,1972年6月兴建,同年9月送电运行。导线35平方毫米,负荷300瓩,装机4300千伏安。供电范围:城郊区西部、大王乡、信辛乡、标里区花沟乡。为两线一地。
105线路,涡阳——化肥厂,长3.4公里,1973年送电运行。负荷2200瓩,变压器容量3000千伏安,系直供化肥厂,1982年增容2000千伏安。正常负荷3600瓩。1983年,化肥厂从220千伏变电所重开窗口。
35千伏输电线路5条:
涡阳——邓楼,长20.2公里,导线LGJ,50平方毫米,三线式。1973年11月筹建,1974年12月竣工。投资17.6万元,线路经城西乡、大王乡、陈大乡、邓楼乡。
涡阳——李楼,长1.5公里,导线LGJ,70平方毫米,三线式。1976年4月兴建,1977年6月竣工,投资15000元。线路从葛楼、李楼南边与蒙城的35千伏线路支接。
涡阳——大曹,长21公里,导线LGJ,50平方毫米,瓷横担三角形三线式。1976年5月施工,1977年6月竣工,投资16.3万元。供电线路经五里湾乡、河套乡、张老家乡、吴桥乡、大曹乡。未投入运行。
涡阳——王窑,长27.5公里,导线LGJ,50平方毫米,三线式。1977年4月筹建,1978年12月竣工,投资12.95万元。供电线路经城郊东部、凡桥乡、龙山乡、王窑乡。
涡阳——王桥,长0.3公里,导线为LGJ,50平方毫米,三线式。1980年9月施工,1984年10月1日运行,下接涡阳至利辛35千伏线路,投资2100元。
配电线路10条:
从邓楼变电所出线,10千伏配电线路4条:①邓楼——标里,长11公里,1978年施工,1980年2月运行,投资5.5万元。主要供电范围:标里区中部、义门区邓楼乡。②邓楼——城父,长8公里,1976年施工,同年运行,投资4万元。主要供电范围在亳县。③邓楼——王安,长42公里,从义门镇东3公里处横跨涡河,1976年施工,同年底竣工,投资21万元。主要供电范围:义门、程楼、赵屯、周桥、耿皇、牌坊、马冢7个乡。④邓楼——杨楼,长8公里,1976年施工,同年运行,投资4万元。主要供电范围:邓楼、陈大两乡和义门镇。
从李楼变电所出线,10千伏配电线路3条,①李楼——曹市,长20公里,1976年7月施工,1978年9月竣工,投资12万元,从李楼横跨涡河。②李楼——西阳,长5.5公里,1976年10月兴建,1977年2月竣工,投资3万元。③李楼——郭寨,长4.7公里,1977年施工,同年竣工,1978年12月运行,投资3.1万元。
从王窑变电所出线,10千伏配电线路3条:①王窑——青疃,长8公里,电线杆89根,变压器11台,容量800千伏安。1980年施工,1981竣工,投资4万元。②王窑——石弓——丹城,长16.5公里,电线杆94根,变压器19台,容量1045千伏安。1980年施工,同年竣工,投资4.5万元。③王窑——马店,长4公里,电线杆55根,变压器7台,容量450千伏安。1980年施工,同年竣工,投资2万元。
变电所八所:
110千伏涡阳变电所,位于城南三里黄,蒙亳公路南侧。1969年冬施工,徐州电业局完成土建,接由安徽省电器安装送电工程处完成安装任务,1970年10月1日运行。建设面积6667平方米,中型房内式,原设计容量4万千伏安,投产运行1万千伏安。1972年增容1万千伏安。
自1973年至1983年,在邓楼、李楼、大曹、王窑、王桥、化肥厂、龙山水泥厂建35千伏变电所7所,总计投资109.99万元,有主变压器12个,容量1.35万千伏安(龙山水泥厂不计在内)。
220千伏输变电工程
1974年,由省电力局、电力设计院规划淮北——涡阳——阜阳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设计方案。规划线路总长150公里,兴建涡阳、阜阳变电所两座,投资1590万元。其中线路750万元,涡阳变电所500万元,阜阳变电所340万元。
220千伏输变电线路在县境长46.5公里,东北西南走向,途经青疃、龙山、城郊、双庙等区。1978年10月由省送变电工程处施工,1979年10月竣工。
220千伏涡阳变电所设计规模属大中型,型式属于中型户内式布置。1979年5月施工,主变规划装机2台,容量为18万千伏安。已实施1台,容量为9万千伏安,完成投资500万元。1981年10月13日竣工运行。
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枢纽,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分站。由淮北发电厂将220千伏电压枢纽变送整个阜阳地区(除颍上县外)。涡阳变送110千伏电压负担涡阳地区负荷,供涡阳(包括亳县部分地区)、蒙城、利辛、海孜四条线路。
〔供电〕
1957年,石狮子街电厂投产,在城内平等、健康、文明、石狮、东大街、新民六条街道上装灯1200只,线路长1885米。1962年12月,西关电厂投入运行,除供城内照明外,工业用户有油厂、面粉厂、农机一厂等;农业用户有城南公社、长青大队等。由于受发电能力的限制,只能白天供应部分工农业生产单位用电,晚上主要供应城内照明。1969年,西关电厂扩建后,重新架设城内照明和生产线路。自1957年至1980年,电厂供电3060.98万度。
供电纳入淮北电网后,用电户逐年增加,自1971年至1983年,供电31660万度,售电25152万度。全县15个区、镇(场),用上电的占93%;74个乡通电56个,占75%;785个行政村已通电264个,占35%。
因分配的电量少,需要量大,电业部门本着“谁超限谁、超用归还、节约归己、择优供电”的原则,实行计划分配。由用户申请需要电量,供电部门核实计划,超用的拉闸限电,今超明还。并采取调荷节电五项措施:(1)实行工厂轮休制,调节负荷。(2)要求生产单位,每月报告用电量,以便安排生产时间。(3)调换设备,调整负荷,防止大设备负荷小的现象发生。(4)搞红外线加工,节约用电。(5)对照明用电采取“十户联表制”。
1971年至1979年,电价由淮北供电局按每度3分8厘趸售给本县。1979年6月至1983年,由阜阳电业局按每度5分5厘趸售给本县。照明电价,电厂发电时,每度电8角5分。1960年,降为1角9分。1971年,公用变电器每度电1角9分,自备变压器每度1角3分5厘。工业电价,1960年至1961年,每度电3分5厘,1971年后,自备变压器每度3分8厘。凡变压器容量在320千伏安以上的工业用电户,实行大工业电价;纳入电网后,大工业电价中基本电价每千伏4元,电度电价每度5分5厘,力率调整标准0.85元,按照力率调整电度表所定百分数,增减其当月全部电费。农业电价,农业排灌和农副业加工,均按每度6分。1982年起,因社队集体用电改为农户用电,农业电价改为普通工业电价,每度电价为3分5厘。同年,县供电局对各所站实行高压计量电费指标考核电价。另外,以油换电每度0.166元,以煤换电每度0.12元。
机械工业
〔简述〕
涡阳机械工业,在手工业社组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产品多系农机及其配件。1956年,机械工业产值为52.1万元,与1949年相比,将近翻一番。1958年,城关铁业社扩建为县农机一厂,各区、镇也相继建立农机修配厂。据1961年统计,机械工业产值为257.7万元,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4.7%,“文化大革命”初期,机械工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1970年,年产值已降至177.2万元。1971年起,县拖拉机站改为农机二厂,手联社铁器厂改为汽车配件厂,手管局投资5000元建一家五金厂。1978年,年产值增至833.1万元,比1970年增加3.7倍。1981年,因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变化和农民家底贫穷,农业机械滞销,部分企业转产。1983年,富裕起来的农民大量购买小型农机具,机械工业生产又有回升,年产值由1981年的517万元增至764万元,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0.4%。
械机工业中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计件工资(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为计时工资)。1980年,实行以销定产,并增技检一关。在全系统生产过程中执行不合格原料不投产,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接收;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不入库。提倡自检、专检、互检。
全民所有制企业,1958年,实行定额管理,车间核算制,企业利润按完成计划的15%留成。1960年,压缩基本建设投资,采取“以修为主、修造并举”的办法,在区社设立农机具修配网点。把加强对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作为搞好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政治代管理,各项制度尽被废弃。1974年,按“大庆式”企业的6条标准管理企业。1979年后,实行“平均先进定额”经济责任制。超额者按一定比例奖励,并制定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制、质量检验制、技术操作规程,逐步完善财务、工资福利、奖金等各种规章条例和实施办法。
〔农机制造〕
1958年,县投资16万元,建地方国营农机一厂。是年完成产值93.29万元,盈利5.01万元。60年代,增添部分机床,能制造少量的耕耙农具和拖拉机部分零件。1971年6月,县拖拉机站改为县农机二厂。当年以维修拖拉机为主,1973年自制1台卡腰3节多排风口化铁炉等设备,生产缸套。之后,农机制造业逐年扩大。1976年,全县产值182.42万元,利润12.08万元。1977年,县农机二厂建成第2条缸套加工线。1978年,农机一厂由省投资5万元,研制联合收割机部件。据该年统计,全县农机制造产值增至256.02万元,实现利润13.03万元。1981年,农机市场供需发生急剧变化,农机产品和缸套积压。为维持企业正常开支,农机一、二两厂改为生产市场适销的产品。是年,农机制造产值仅67.56万元,亏损4.18万元。1982年农机二厂停产。1983年,农机一厂购置轧钢机一组,转产小型农机具,年产值85.23万元,实现利润2.06万元。
县农机制造业,截止1983年,计革新大小项目105项。其中,农机一厂革新100吨摩擦压力机1台,农机二厂回收铁屑由煤结法改为冷压法。
农机制造的耗料为各种类型钢材,由国家物资部门调拨,1981年后改为自购。主要产品:50年代为“6204”轴承、鼓风机、离心水泵、打井机。60年代初改为面粉机、红芋切片机、轧花机、机引悬挂耙。70年代产品为8J180×10深井水泵、8HB混合水泵、喷灌机、榨油机、制砖机、S195柴油机缸套。1981年,农业机械滞销,改产铝锅、砂锅。1983年起,生产小四轮前桥总承、农机拖车等。产品原为物资部门统一包销,1981年后改为自销。
〔汽车配件〕
1968年,西关汽车配件厂生产汽车配件。当时,主要设备有C620机床1台,简易车床3台,简易小铣床1台,20匹和8匹马力柴油机各1台,小型翻砂搬炉1座。固定资产原值5.9万元,产值24.76万元,利润1.59万元。1977年后,汽车配件订贷骤增。1977年统计,年产值350万元,实现利润40万元。至1983年,该厂拥有Y631花键铣床1台,液压仿形铣床1台,液压双头中心孔钻床1台,各种切削机床16台,锻压设备16台。该年产值248.14万元,利润12.41万元。
主要汽车配件有CA——10前后制动鼓,CA——10前制动器总成等60余种。该厂为全国汽车配件联合经销部成员之一。通过鉴定合同,承接原料加工。
建材工业
〔简述〕
解放前,县内建材工业的产品主要是砖瓦,多为私人开办的小窑生产,仅供邻近村落建筑用,1949年,产值2.47万元。1959年,县境始有第一座轮窑。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为解决建材紧缺问题,县水利局投资兴建水泥预构件厂,县投资兴建24门轮窑厂。据1970年统计,年产值增至102.8万元。1980年,由省、地两级投资,在石弓建大理石厂1家。次年,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农民始渐富裕,盖瓦房之户日多,砖瓦需求量骤增,建材工业发展迅速。1983年,建材工业产值增至560万元,比1949年增长219倍。
建材工业的工人,一般实行计件工资。由于各工序互不过问,互相扯皮,致使废品增加。为改变上述不合理现象,70年代中期,推行一条龙生产。从加料到成品,交车间负责计件(或成本)包干。砖瓦行业自1980年起,取消工人基本工资,实行联产计酬,多劳多得。各类消耗实行定额大包干,节奖超罚。
〔砖瓦〕
1952年,县公安局兴办劳改窑厂,由100余名劳改犯人手工生产砖瓦。厂内有容量10万块砖坯马蹄窑1座。1956年,劳改犯人多至1000余名,建土窑10座,每年产平瓦约100万片,砖约400万块。1959年,县公安局收回劳改犯,厂停办,设备交县财政处理。1960年下半年,仍交公安局,次年恢复生产,安置劳改释放就业人员,年产砖30万块,瓦20万片。1965年11月,厂停办,设备交县房产。
1956年6月,手联社开办1座窑厂,有甲型窑1座,瓦机1台。1957年9月,购4条水牛踩泥。1958年,建立3座大窑,每窑产砖10万块。次年11月,轮窑竣工。翌年初,压缩基本建设,厂停办。1963年下半年恢复生产,至1969年,生产砖约100万块,瓦50万片。
1970年2月,县工业局建地方国营轮窑厂,接收上述两厂设备,同年10月投产。主要设备有:制砖机2台,厂房70间,24门轮窑1座。下设制砖、制瓦、成品、陶瓷、机修5个车间。当年产砖368.28万块,瓦21.8万片。1971年,购置电动磨擦瓦机1台。1974年,购置电动道拐瓦机,年产砖增至966.94万块,瓦64.73万片。由于管理不善,年亏损5万余元。1976年春,自制400型制砖机,机制砖年产量1910.9万块,瓦114.75万片。据1983年统计,年产砖1359.53万块,实现利润2万元,上缴税金1万元。
粘土标准红机砖,规格240×115×53毫米。该产品抗折、抗压性良好,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本县3至5层楼建筑物均用此砖。
粘土标准红机瓦,规格380×240×15毫米。砖瓦销售情况良好,供不应求。
〔水泥构件〕
1969年,县水利局借用涡阳一中校舍和操场,兴建一水泥制管厂。1974年后,厂址迁至涡阳节制闸下游的三角洲,新建车间1145平方米,仓库594平方米,宿舍1092平方米,生产场地5000平方米。1979年10月,改为水泥构件厂,为全民企业。1983年,主要设备有破石机、卷扬机、拌料机、震动机、制杆机、吊车、墩头机、顺直切断机、拉丝机、对焊机、电焊机、张拉机、锅炉等,价值41.4万元。
主要产品有水泥井管、予应力高压水泥电杆、通讯电杆、空心楼板等水泥构件20余种。1975年后,原料来自新建的龙山水泥厂(1975至1983年计生产3.9359万吨)。主要供应县内农田基本建设。自建厂至1983年,计生产井管18.1524万米,电杆1.8945万根,其它制品3505.69立方米。获利润59.62万元。
〔大理石〕
1980年9月,省、地两级社队企业局及县财政拨款32.7万元,征收耿楼大队山南土地79.24亩,筹建大理石厂。同年12月动工,购置锯床2台,切断床1台,粗磨1台,光磨5台,柴油发电机1套(96瓩)。修建房屋24间,计682平方米。建简易水塔1座,容量14立方米。1981年元月投产,年生产能力为4000立方米。
产品有4种:“彩云”,为黑底红花;“稻香玉”,为黑底黄花;“墨玉缎”,又名暗花玉,为黑底暗花;“墨玉”,又名黛玉,为纯黑。1981年产量为320平方米,1983年产量为400平方米。
因石弓山周围群众任意放炮开山,毁坏大理石资源,1982年9月,经县政府批准,施行封山。1982年底,该厂借产品试验费等名义,不合理支出款60669元,致使严重亏损。1983年起,实行经济承包,年产值为30万元,实现利润7万元。
皮革工业
县内皮革生产历史悠久,因技术落后,仅能加工少量板皮。1955年,在县城西关成立皮革生产小组,1961年,扩建为县皮革厂。但因设备简陋,方法原始,只能生产车马鞍具等农业生产和运输急需品。70年代初,增添部分机械设备,皮革业规模略有扩大,1971年建立皮鞋厂。主要生产设备为18型缝纫机6台,片帮机、外线机、内线机、冲床等。设划料、做帮、配底3车间。
1977年,县投资39.5万元,成立皮革制品厂,购置机械设备7台,建厂房20间。1978年统计,全县皮革工业产值53.96万元,利润12400元。
1980年,因皮革厂排放的废水污染环境,该厂从县西关迁到县火车站东。计投资37万元,建车间5栋,水塔1座。内设生皮、揉制、成品、机修4个车间。主要设备有割皮机、削皮机、挤油机、拔毛机、伸展机、锅炉等20余台,年产值38.97万元,利润3400元。由于没有及时研究市场趋向,该厂部分产品滞销积压。1981年起,部分皮革制品出口,全县皮革工业产值和利润均有较大幅度增长。1983年统计,产值121.47万元,利润58600元。
皮革工业产品有车马鞍具、皮革、猪鬃、皮鞋和帆布箱等。
木材加工工业
县境木材加工工业,解放前均系私人单独经营。1936年,竹木两业工人,从事家具和农器及车船制造,技术虽不甚精致,制品尚称坚实。据1949年统计,全县木材加工业共301户,663人,90%以上散在农村,年产值仅18500元。随着农业合作化开展,个体木业也基本实现合作化。据1956年末统计,生产木制农具42508件,竹制农具6875件。1958年,县东关爱国木业社,扩建为县木器厂。至1961年,全县木材加工业年产值已为59.6万元,比1949年增加近30倍。“文化大革命”初期,禁止个体经营加工木业,产值骤然下降。
1974年,县木器厂增添行车带锯、车床、刨床,实现半机械化操作。随着境内所植树木成材,木材加工业逐年兴旺,1978年产值为72.195万元。1981年,县木器厂内设木工、油漆、带锯、机修4个车间和一个服务部。1983年,主要设备有磨具机3台,带锯1台,园盘锯3台,平板刨3台,固定资产总值为8.2万元。并设3个零售门市部,1个知青厂。由于允许个体经营,全县木材加工业产值该年上升至91万元,是历史上产值最高年份。
县木器厂所用原料小部分由木材公司拨给,大部分自购。1957年,生产中小农具和少量家具用具。70年代初,从事木制家具和办公用具及成套结婚家具,均在县内销售。1983年,产品增至60余种,有大衣柜、五斗橱、菜橱、电视柜、沙发等。销售方向为本县、阜阳、淮北、合肥等地。
1958年,木器厂由集体所有变为全民所有制。因任意扩大生产,供销平衡失调,厂内发不出工资。1962年5月采取如下措施:①调整为集体所有制。②明确隶属关系。③收益分配比较适当。④清理资产。⑤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使生产遂渐恢复正常。至1966年,该厂获利1万余元。1979年后,实行车间承包制度,门市部固定营业额,超额奖励,短缺罚款。各车间承包方法:带锯车间实行定额提取;油漆车间按人包利;木工车间实行材料统一管理,奖金统一使用,年终统一核算,每人每月上交定额利润30至50元。
纺织工业
〔简述〕
建国前,县内用纺车纺线,靠木制织布机织布。1950年起,组织个体纺织工匠,成立针织、丝织生产小组。1955年,县内始购置新式各类织机。70年代初,由于针棉织品市场供应较为紧张,县内相继建立织带厂、棉织厂、袜厂等,产值迅速增加。1981年以来,市场竞争激烈,纺织工业经营困难。
1957年前,涡阳纺织工业实行计件工资,年产值不足20万元。1958年,受“左”倾路线影响,将集体所有制变为全民所有制。发现错误后,于60年代初恢复原来所有制。“文化大革命”中,纺织行业各家管理不善,亏损严重。1981年起,推行计件工资。1983年,部分厂家实行产值、利润、消耗三承包。因产品落后,各厂获利甚微。
〔棉织品〕
1935年,县内有机房七家,主要生产罗底、包头、腿带、土布,销于县境及毗邻各县,年售价约5000元。土布质粗,面宽8寸,建国后各集镇仍有出售。
1956年,城关针织丝织生产小组,改为生产合作社,购置织袜机8部,毛巾机1部,制帽机2部,铁木新式织布机4部,木新式织布机1部。1958年,该厂增购各类机器43部(件),扩建1个2500纺绽的纺纱车间。1954年,增添线球机、麻袋织机、铁合制机、铁木合制机。70年代初,该厂改为涡阳棉织厂。1975年10月28日,建地方国营涡阳县童袜厂。据1978年统计,全县棉织品年产值55.58万元。1980年6月,县财政和县建设银行投资16万元,在城南涡双路东侧,筹建袜厂新区,新建厂房2609平方米,购置机械化设备数10台。与此同时,县棉织厂增添8台“75吋”织机,12台“1511G型”44吋织机、1台捻线机、4台提花机、1台打花机。1983年统计,全县棉织品年产值58.2万元,实现利润7000元。
棉织品所用原料由地区工业局调拨。1956年主要产品有袜子、花条布、绒帽、毛巾等。
1958年增达数十种。1970年,新增产品有手套、鞋带、白纱带、松紧布等。1972年后主要产品为棉布,另有尼龙化纤袜、女细袜、大球袜、棉织丝袜等10余种,1980年5月,增添提花蚊帐、印花被单,大部分在县内销售。
〔丝织品〕
1935年,开始生产罗底。1968年,县城居民在向阳路南首东侧集资建麻袋厂,除生产麻袋外也生产罗底。因面粉加工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罗底销售量日渐减少。1974年,义门镇开办丝织厂,因产品无销路停办。1980年,县城向阳街麻袋厂改建为丝织工艺美术厂。该厂计有厂房71间,1500平方米,分织带、丝织、印刷3个车间,设备167台(件)。
1974年前,丝织产品仅有罗底1种。之后品种数量增加,主要有被面、包头、花线、纱巾、窗纱、旗须、排须7种。1983年,生产羽纱和美丽绸,年产值34万元,获利6000元。原料由省美术公司供应,不足部分自购。产品由地区二级站包销,后改为自销。主要销售方向为广西、云南、山西、陕西、山东和本省部分地区。
印刷工业
县内印刷业,始于1931年。当时县城内有“广寒斋”、“铸文阁”、“利美斋”3户私营印刷店。不久“铸文阁”倒闭,继之有“光华印刷厂”、“三友印刷厂”、“社会服务处”、“银行员工合作社”等。能用石印和木刻印刷,生产大小抄本、信封、簿册等。1938年后,县境战事频繁,印刷行业时停时开。
1955年,“文一”、“光明”、“联合”、“利华”4家印刷店合为”公私合营利华印刷厂”。主要设备有圆盘铅印机6部,铅字和空铅400余公斤,厂房10间,全部资金为6000元。1956年2月,由专署工业科拨款3000元,建车间和宿舍。1958年,转为“涡阳报社印刷厂”。主要设备有:切纸机1台,四开印刷机1台,圆盘机7台,厂房44间。年产量5437万印,利润43100元。1960年报社停办,改为县印刷厂。1968年,增置8台自动化圆盘印刷机,1台打捆机,1台烫背机,二台自动化平台切纸机。是年,全县印刷工业产值15.84万元,实现利润3万元。
1979年后,县内相继开办各类小型印刷厂10多家。由于印刷业务量逐年增加,县印刷厂也添置印刷设备,并设排字、装订、机印、机修4个车间。1983年印刷行业产值56.5万元,实现利润2.89万元。
印刷业所用原料自购,产品为簿册、信笺、表格、发票等,并承印书籍、资料、图表、大部分在县内销售。
印刷术为石印、木刻两种。1953年始有全色和5色彩面铅印。70年代初,增添铜锌制版、彩印、烫金等业务。80年代始,增加照相制版、胶印等业务。
印刷业经营管理,1958年起实行产销并重,以销定产的方针。因纸张供应困难,县印刷厂将切纸的边角废料印刷成工分票、饭票等。1962年至1963年,因货源不足,抽调部分工人搞染纸和粉笔生产,年利润3000余元。1980年后,实行平均先进定额经济责任制,将平均先进定额落实到车间或班组,并以此为核算单位,超额者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低于平均先进定额者按一定比例给予罚款。
其他工业
其他工业包括服装、制帽、布鞋、竹器、砂轮、猪鬃、家具、电镀车辆、筛网以及饲料加工等9个厂家。除饲料加工为地方国营企业外,其余均为私人集资创办,后又转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其产品随市场需要而定,故经常发生转产、改产。部分厂家,因经营无方,时常出现停产现象。此类行业,建国初期产值仅12600元。1976年猛增到678.8万元,占当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1.4%。产值为建国以来该行业最高年份。
服装制帽业,建国前系私人经营。1956年,由若干服装生产小组合并成县服装制帽厂。自50年代始,为半机械化生产。70年代初,逐渐引进电剪、电烫。1980年后,个体经营者骤增,有从浙江温州、金华等地入境经营者颇受欢迎。1983年,县服装制帽厂拥有各种缝纫机90多部,分2个成衣加工车间和3个来料加工营业门市部,生产基本上实现机械化。该厂年产值为184.84万元,获利2.04万元。
1954年7月,由制鞋供销生产小组7户鞋工,自筹资金420元建布鞋厂。1956年与制革业合并。1961年扩建为县布鞋厂。1973年增添机械设备,实行半机械化生产。1983年,有各类生产设备58台(件),年产值44.5万元,获利2800元。主要产品为布鞋,计10个品种。
1974年,由8户集资800元建砂轮厂。1983年有厂房42间,计616.5平方米,资产46万元,设备43台(件)。原料由厂方自购。产品为砂轮、胶木线铃、电器开关等。1976年改产包骨、撑角、横担等电器。1981年后,有机械砂轮、28型椎形磨及配件、制瓦机、搅泥机、手压井泵、铁锅、砖、瓦等,产品均在县内销售。是年底,厂内实行承包,年产值为53万元,获利25300元。与1974年相比,产值增加10倍,利润略有增加。
1974年,由健康街道集资2000元,建立猪鬃厂。1981年有厂房30间,设备6台(件),资产6万元。该厂原料由县肉类加工厂、外贸局供应,产品为猪鬃,由上海市进出口公司包销。平均年产值5.6万元,利润仅几千元。
1980年,将西关汽车配件厂附设的家属厂改为家具厂,单独经营。该厂设备由汽车配件厂支援。厂房1000方米,下属门市部2。1983年,安装138木工带锯1台,16吨冲床2台,25吨冲床2台,C6136车床1台。主要产品有9050钢管硬背折迭椅,60×80钢箍尼龙、棉布晴雨伞,单人镀铬简易沙发和木制家具。年产值约20万元。
电镀行业,原由城关自行车修配生产组经营。1973年,修配组改建为电镀车辆厂,经营冲电和镀铬业务。1983年,主要设备有618车床1台,B665刨床1台,32K钻床1台,J623——冲床1台,硅整流器4台,硅冲电机2台。设10个门市部,该年产值31.4万元,获利1万元。
筛网由城关罗底社生产。该社1978年以来,添置专用生产设备10多台(件).扩建厂房1千平方米。1978年,该厂产值28.99万元,为历史上最高年份,获利12.37万元。之后,原料提价,费用增加,产品销路不畅。1983年,年产值为77.1万元,利润仅8千元。该厂主要产品为聚乙烯筛网、编织袋、塑料内膜。自行在县内销售。
在县面粉厂内,设有饲料加工车间。主要设备有2台粉碎机,6个料仓,1条高压风网,6个配料盘,8条传动线,3道绞龙,电动机总装机容量33.5瓩,年单班生产能力为4千吨。1982年,产量为1100吨,产值为22万元,实现利润15900元。是年底,省粮食局投资22万元,将上述车间扩建为单班年产6千吨的饲料加工厂。1983年11月26日竣工投产。新购饲料机组1套,扩建厂房218平方米。1984年4月,由省粮食局投资2.5万元,兴建化验室,能分析蛋白、粗纤维、钙、磷、盐、脂肪、水分、灰分等项目。年产混合饲料3354.88吨,产值为71.16万元,实现利润4.4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0331万元。该厂原料和产品均由县粮食局二库供应和销售。主要产品有育肥猪料、仔猪料、母猪料、小鸡料、中鸡料、肉鸡料、蛋鸡料、鱼料、食用牛料、奶牛料等10余种。厂内实行联产计酬。每生产1吨饲料,发给1.5元工资。之后实行以产计分,以分计酬的管理办法。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产品,解放前均是农村急需的铁、竹、木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品。据1935年统计,县内乡镇作坊,以纺织、铁业、竹木业居首。其中,铁业有58家,制造农具刀斧等,工人200余名,每年收入约万元;竹木业制造农具及车船(每年平均造船2.3只)的计有260人,年收入约3万余元。1938年,日军入侵县境后,手艺人陆续流落他乡,作坊日趋减少。
有组织的发展乡镇企业,始于1958年。该年乡镇企业数占全县企业数的56.4%。据1959年统计,年产值为561.3万元。由于不重视企业管理,加之盲目发展,到1960年,大部分乡镇企业都因原料不足,或产品质次价高而停办。1961年,年产值降至280万元。
1967年,县内乡镇企业年产值仅15万元。1970年后,重新组织已分散的乡镇企业。据1976年统计,年产值为1843.98万元。因对市场供需关系未作仔细研究,片面追求产值和企业数,1977年,不少乡镇企业产销失调,无原料,无销路,先后停产,年产值减至576.88万元,上缴税金9,92万元。
1979年,县成立社队企业局,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试行草案)》。1980年,年产值上升到1442.8万元,上缴税金11.01万元。1981年统计,全县社队企业占用劳力为农村劳力的2.87%。规模最大的是铁木农具修造业计26个,砖瓦建材业179个;粮食加工企业2个。1983年,全县乡镇企业年产值2036.88万元,上缴税金33.2万元。
乡镇社员联产企业,1980年后始有。据1982年统计,全县计635个。
全县乡镇企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表

上一篇:水利
下一篇:商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