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家具
民国时期,县城有木匠铺10多家,工匠约150名。生产家具、门窗、厅堂悬匾、招牌,其中赫同善、甘玉春、刘兴业三匠精于木雕,镌刻的八仙过海,驰名城乡。乡村木匠约1000名。
1954年,城乡组织木业生产组(社),次年入社约200人。1958年,县城北关木业社改称木制厂,职工170名,1959年升为国营企业。购木工机动带锯圆盘锯各1台,20匹马力柴油机3台。1962年转为集体企业,职工90名,年产值12万元。1969年,购进专用机械6台,实现半机械化生产。1972年,产值37.5万元。1980年,产值62.1万元。同年,白铁五金社扩建为五金家具厂(集体企业),生产钢丝床、金属折叠椅等新型家具。1985年,于城南三里杨庄建新厂,改称钢木家具厂。两厂计有职工250名,其中技术人员1名,管理人员29名,女职工184名。产品有衣柜、衣橱、沙发、钢丝床、梳妆台、写字台等新式家具。产值193万元,上交税金7.1万元,利润7.6万元。机械总动力665千瓦,半机械化生产。
区乡木业厂(社)兼营木材加工,制作家具,年产值约170万元。
棉花加工
1951年,县供销社成立轧花厂。加工设备有32寸皮辊轧花机20台,全部使用临时工,厂址在西马道街(现在老油厂院内)。年加工皮棉19万公斤。1956年,厂迁至东关外,添置手工打包机2台。1958年,购置80片锯齿轧花机2台,年加工皮棉200万公斤。1962年至1963年,皮棉产量分别为19万公斤和5万公斤。1974年,县供销社成立棉麻公司,下辖加工厂。当年加工皮棉332万公斤,产值40.61万元,上交利税13.3万元。1984年,皮棉产量560万公斤,产值826.89万元,上交利税20万元,1985年,皮棉产量387.2万公斤,产值1059万元,上交利税23.4万元。主要设备有:80片锯齿轧花机8台,141剥绒机22台,绞轧打包机2台,液压打包机5台,棉短绒清理机和排尘回收设备3套。职工85名,其中行管人员12名,科技人员5名,工人68名,年临时用工200名。厂房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部分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