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蒙城县有史可查的资料统计:发生较大的水灾67次,黄泛24次,旱灾19次,风、雹、霜冻23次,病虫害34次,地震7次。合计174次。
汉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决于濮阳,瓠子,注巨野,通淮泗,16郡受灾。
晋太康二年(281年),地震。
东晋大兴二年(319年),蝗灾。
东晋大兴三年(320年),蝗灾。
隋大业七年(611年),河南、山东大水,30余郡行洪,黄水入涡。
唐贞元六年(790年)八月,大水,复大旱,井泉皆枯。疫病流行。
贞元八年,大水。
唐中和三年(883年),汴水由涡入淮,毁坏民船数千只。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大旱。六月至冬无雨。
元至治二年(1322年),涝。
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元蒙军决汴堤,黄水主流泛涡。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原武等地黄河决堤22处,主流夺涡63年〔至正十年(1350年),贾鲁治河,堵口断流〕。
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开封黄河堤决,主流夺涡22年。〔正统二年(1437年)断流〕。
正统十三年(1448年)七月,黄河分流夺涡入淮20余年。
弘治二年(1489年)至正德三年(1508年),黄河堤决,分流入涡。
弘治六年(1493年),大雪。
嘉靖元年(1522年),蝗灾,饥荒。
嘉靖六年至二十六年,黄水分流入涡。
嘉靖九年,黄水冲进县城,部分房屋倒塌。
嘉靖二十一年,黄水冲塌城北门,城墙南缩三分之一。
嘉靖二十二年,大水,涡河改道,毁城墙、田舍。
嘉靖二十七年,大水。
万历七年(1579年),春涝,饥荒(连续三年水灾)。
万历十六年,大旱。
万历二十一年,大水。百姓避水住树上。
万历二十九年,商丘黄河决堤,当年黄水涌入县城。
万历三十一年,黄水涌入县城。
万历三十九年,大水。
万历四十四年六月,开封陶家店黄河决口泛涡。
万历四十五年,大蝗灾。
万历四十六年,大水成灾。
万历四十七年三至九月,无雨、大旱。
万历四十八年夏,冰雹,砸毁禾苗,打伤鸟雀。
天启元年(1621年)冬,大雨雪。
天启二年,地震。
天启六年,大旱,蝗灾。
崇祯七年(1634年),大蝗灾。
崇祯九年,水灾。
崇祯十三年,旱灾,饥荒。
崇祯十五年,开封朱家寨、马家口黄河决堤,主流入涡。
崇祯十六年,地震。
清顺治三、四、五年(1646—1648年),连年大雨,冲毁城墙,民舍。
顺治九年,旱灾。
顺治十年十一月,地震、大雪。次年,地震。
顺治十三年,大涝。
康熙六年(1667年),洪涝。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地震异常,民房震塌很多。
康熙九年十二月,大雪连旬,冻死树木。
康熙十年,蝗灾、旱灾、饥荒。
康熙十一年夏四月,蝗蝻遍生成灾。
康熙十三年,大旱,禾苗枯死。
康熙五十二年,大水。
雍正元年(1723年),大水。
乾隆二年(1737年),大水。
乾隆六年,大水。
乾隆七年,大水,大饥荒,出现人吃人的惨象。
乾隆九至十五年,连年水灾。
乾隆二十六年七月,中牟县杨桥黄河决堤数百丈,经贾鲁河泛涡。
乾隆四十三年闰六月,祥符黄河决口泛涡。
嘉庆三年(1798年)八月,睢州黄河决口泛涡淮。
嘉庆十八年九月,睢州黄河决口泛涡淮。
嘉庆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五年三月,仪封黄河决口入涡。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六月,祥符张家湾黄河决堤,主流入涡。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中牟九堡黄河决口,主流入涡。
同治十三年(1874年)秋,大水。
光绪二年(1876年),蝗灾,旱灾。
光绪八年三至九月,大雨连绵,淹没庄稼。
光绪十三年,郑州十堡黄河堤决,分流泛涡。
光绪十九年九月初四,地震,房屋摇晃有声。
光绪二十二年三、四月,大水。八月,地震有声,自东北而西南。
光绪二十三年,大水,荒年。
光绪二十四年,大水,饥荒,饿死多人。
光绪三十一年二月初一,冰雹。十五日晚大雷雨夹冰雹,水灾。
光绪三十二年夏,大水,淹没庄稼。
光绪三十四年,水灾,六畜生瘟,麦生黑虫。
宣统二年(1910年)六月二十七、八、九日,昼夜暴风雨不止,平地积水约1米,部分城墙、田舍倒塌。
宣统三年,水灾。
民国2年(1913年),旱灾、蝗灾。
民国3年7月19日、20日,两夜大风雨,拔树倒苗,城北关一庙扫去屋脊,刮倒南门石坊,砸坏民房,压死1人。
民国3年7月24日至8月15日,大雨,涡、淝、芡河出湾。夏、秋、蝗灾。
民国5年,飞蝗遍野,食尽禾谷,扑杀5万多公斤。
民国10年6月至8月,阴雨连绵。
民国17年夏,大水,秋季作物被淹。冬,大雪,平地积雪约1米。
民国18年,涡河冰封,可通行太平车。
民国19年夏,冰雹,板桥集砸死1人,伤多人。
民国20年夏,大雨。房屋倒塌,涡河出湾,平地行船。县城东北角东怀德桥面漫水,河水入城。
民国21年,大旱。6月、10月、11月无雨。年降水仅450.7毫米。夏,刮18场西南风,瘟疫(霍乱)流行,全县病死3万多人。
民国23年8月,降水233.1毫米,水中收高粱。秋,蝗灾。
民国27年6月2日至6日,国民政府军决开郑州附近赵口、花园口南堤,黄河主河道断流,分流泛涡9年(涡河未出湾,民国36年3月15日堵口)。
民国30年秋,大水。
民国32年秋,涝。
民国33年初夏,霜冻。
民国34年5月29日,涡北五里房一线,冰雹大如鸡蛋,打死飞鸟,砸坏庄稼,午季无收。
民国35年7月,大水。秋,飞蝗蔽日,吃完庄稼及部分房草。
民国38年7月,三义候圩下冰雹,1.9万亩秋禾成灾。
1950年夏,大水,淮水倒灌,淝河、芡河出湾。蟋蟀吃光秋禾20万亩。
1951年,岳坊区9416亩棉花普生小造桥虫,1480亩无收。
1952年,蝗虫、蟋蟀、钻心虫为害,境内部分庄稼被吃光,成灾50万亩。8月,降水431.2毫米,51万亩秋苗受灾。
1953年4月11日,严霜冰害,麦苗枯萎,根部复发,减产三成。秋旱。8月、9月蒙城降水82.4毫米,147.9万亩秋禾受旱,减产三成。
1954年,大水灾。全年降水1444.5毫米。7月,雨日19天,降水638.9毫米。其中7天降水323.5毫米。蒙城涡河水位26.02米,最大流量1680立方米/秒。各沟口倒灌,移村一带涡河出湾,平地行船。7月23日3时,怀远禹山坝漫决,立仓,顺河、陈桥等地,平地水深二三米,倒房7000多间,死20人。地、县组织木船42条,抢救灾民6万余人。32.4万亩作物无收。65.9万亩减产三至六成。
4月19日,寒朝,麦苗受冻。
春,小麦普生吸浆虫及黄疸、黑疸病。
秋,泰山乡1289亩秋禾被蟋蟀吃光293亩。
1956年4月,136万亩小麦普生红蜘蛛,药物防治66.5万亩。
5月初,小麦扬花期多雾雨,形成“上淹”。
6月2日至8日,收割期降水363.5毫米。全月雨日20天,水中收麦,减产七、八成。8月,降水342.6毫米。午秋200余万亩庄稼受灾,减收1亿公斤。
1957年,全县小麦普生吸浆虫,穗均幼虫3—5条,最多的74条,减产9.3%。
6月10日,冰雹,历时10余分钟,大的如鸡蛋,18个乡受灾。
7月,涡河上流商丘等地大雨,蒙城涡河水位26.5米,最大流量2050立方米/秒,22处沟口倒灌。大水由潘大沟泛北淝河,危及津浦路。
1958年,100万亩小麦普生吸浆虫。
1959年,普生麦蜘蛛71.2万亩,吸浆虫59万亩,粘虫15.6万亩。伏旱。
1960年,小麦普生条锈病136万亩,麦蜘蛛75.6万亩。黑穗病46.8万亩。红芋黑斑病15.6万亩。板桥区赵集900亩棉田,地老虎(地蚕、土蚕、切根虫)每平方米99条,咬毁棉苗50%。
7月11日下午5时,暴风雨,毁坏房屋约万间,死2人,伤4人,倒树数千棵,刮倒高杆作物2万余亩。
1961年,小麦黑穗病58万亩,碗豆象15万亩,地下虫害50万亩。
1962年,春旱。元月至3月仅降水13.7毫米,部分麦苗枯萎。
7月7日,暴雨。立仓区41个庄进水。
1963年7月,降水476.8毫米,8月降水269.2毫米。蒙城涡河水位达27.1米,洪峰流量2080立方米/秒,各沟口倒灌,606个庄被水包围,502个庄进水,倒房2万多间,砸死17人,伤56人。涡、淝、芡三河沿岸洼地水深1—3米,被淹秋苗达32.6万亩,颗粒无收。
3月6日、17日、26日,4月18日,4次霜冻。
6月8日,三义、乐土、城郊、双涧、板桥等地冰雹。三义区局部积雹5—6厘米。7月21日,立仓、乐土、城郊等地冰雹。
8月4日,龙卷风(风口宽约50米)随暴雨袭击王集乡王桥、许寨等庄,刮断大树,吹翻石槽,一家室内小桌飞一二百米。刮倒民房数百间,砸死4人,伤17人。
岳坊、三义、城郊及双涧等地,麦锈病苗65万亩。
1964年,上年10月10日至本年元月9日,降水10.9毫米,小麦胎里旱,31万亩缺苗5成。
2月7日至12日,电线结冰,压断275处,压倒电线杆740根。
6月13日、14日两次冰雹,大的如乒乓球。
秋,全县普生五色豆天蛾,每平方米约500只,阜庙乡段湖村,一棵红芋秧竟有豆天蛾72只。
1965年7月,雨日19天,降水328.5毫米;8月,雨日14天,降水302.5毫米,涡河上游各地降水400—500毫米,蒙城涡河水位26.83米,洪峰流量1920立方米/秒。蒙城以上12个敞开的沟口倒灌,水围45个庄,秋季作物全淹33.1万亩。岳坊、坛城、板桥3个区灾情最重。
1966年,旱。上年10月至本年2月,降水65.8毫米,小麦胎里旱。8月至9月降水15.4毫米,196万亩秋苗受旱。
1967年8月17日,县城一带冰雹。
1969年1月28日至30日,大雪。平地积雪约0.5米。1月30日至2月9日,涡河冰封,可通车辆,近半数楝树冻死。
1972年6月14日,10级大风夹冰雹,倒房约5万间,伤39人。
6月,雨日11天,降水222.9毫米,未收的小麦普遍生芽、发霉。7月,连阴雨18天,降水647.6毫米。其中7月2日,一夜204.5毫米,为有记载的集中降雨最高值。蒙城涡河水位26.21米,洪峰流量1760立方米/秒,内外排涝受阻,形成“关门淹”,92万亩庄稼受灾,1000余村进水,淹倒房屋1万余间,砸死4人,伤12人。
1974年,上年10月至本年元月,降水26.3毫米(11月、12月0.7毫米),小麦胎里旱,午收籽、糠、杆重量大体相同。
1975年,小麦腥黑穗病害,9个粮站所购粮食中,病粒占25%。
1976年,水稻普生三化螟,白穗率40%。
1977年5月13日,三义等乡暴雨夹冰雹,历时1小时。
小麦普生粘虫,每平方米约106条,吃光部分田块的麦叶、小穗。水稻卷叶螟发生率占38%。
1978年,大旱。全年降水505.6毫米,系建国以来的最小值。春旱,4月至5月,降水36.6毫米。夹秋旱,8月至9月,降水89.6毫米。
6月8日,三义区冰雹,大的如鸡蛋。
1979年9月,雨日14天,降水258.9毫米,其中12日降水124.6毫米。淝河、芡河出湾,119.2万亩农田受灾,减产0.5亿公斤。
1980年4月14日,霜冻。109.5万亩麦禾受冻,重灾40万亩。
6月23至26日,大雨,淝河、芡河出湾,56万亩秋季作物涝渍。
全县普生蟋蟀,平均每平方米20只。稻飞虱首次发生,庄周乡500亩水稻无收。
1981年7月29日,三义、立仓等区暴风雨、龙卷风。
1983年10月4日至20日,阴雨连绵,降水168毫米,27.9万亩麦田积水,部分麦种泡浆不发芽。
庄周乡黄海队小麦90%条锈病。
1984年9月,降水300.8毫米,为历年同期的最高值。淝河、芡河出湾,涡水倒灌,红芋受灾50.7万亩,鲜红芋坏烂1.75亿公斤,霉烂黄豆130万公斤,芝麻36.5万公斤。
1985年春,普生麦蜘蛛16.7万亩,棉铃虫15.5万亩。
初夏旱、伏旱,5月28日至8月31日,降水150.8毫米,田地龟裂,秋粮减产3—4成。
9月,雨日15天,降水171.4毫米;10月,降水154.9毫米,全县涝渍,红芋坏烂,小麦播种期普遍推迟30余天,年终90%的麦苗未分蘖。
蒙城县1949—1985年水旱灾害与粮食产量统计表
上一篇:第七节 物产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