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城
西汉初年置山桑县,治所在坛城。魏晋南北朝时期,治所南迁涡河岸,改置涡阳县。唐天宝元年(742年),迁县治于今城,改称蒙城县迄今。
蒙城县城位于县境中北部(北纬33°16′,东经116°33′)。北宋时期,一度繁荣,建宝塔,修庄周祠,筑涡河桥,设蒙馆镇。此后,金人南下,县城破败。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县城居民仅1000余人。正德六年(1511年),改筑砖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黄水泛涡,冲塌北门,城墙南缩重修,周长5里,开五门。
清代中叶,县城再度繁荣。民国初年,居民增至1万余人。开设店铺(不含饭店)98家。
民国29年(1940年),为纪念守城抗日殉国将领周元,改名周元镇。此期,这里成为宿县、蚌埠的食盐、京广百货及阜阳、豫南等10余县的粮食、土畜产品中转站。北关河下、搭上、下浮桥两座,经常停靠木船三、四百只。工、商服务业相应发展,开设商店行栈300余家,饭店120余家,浴池6家(600座)。
民国37年底,改称蒙城市。1950年改设城关镇。城镇居民1.5万人,房屋1万余间(12万平方米),草房占85%,而且十分破旧,街道狭窄,多为条石铺筑,经济很萧条。此后逐年都有些改观。特别从1978年以来,经济建设与市政建设速度加快,新建、扩建工厂,拓宽街道,市区逐年扩大。1985年,城镇居民增至5万余人。新建、改建成楼堂瓦舍4万余间(90万平方米),草房下降到5%。市区面积扩大到5平方公里,新辟、改造十余条宽5—30米的柏油、水泥街道。主要干道两旁留有绿化带,广植法梧、雪松、花草。排水、供水、供电、邮电、照明、公共厕所等公用设施齐全。蒙阜、蒙蚌、蒙凤、蒙涡、蒙濉、蒙宿等柏油干线公路绕城而过,更有涡河蒙城枢纽工程,因此水陆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县城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且初具规模。拥有机械制造、化工、卷烟、印刷、印染、纺织、食品、服装加工、酿造、面粉、榨油、家具等年产值超过100万元的工厂十几家,镇办工业总产值约0.85亿元。开设商业店、铺、行、栈、摊、点1800余家,社会商品零售额约0.9亿元。开办中等学校5所,小学12所,幼儿园5所,医院3所,公共图书馆、影剧院各2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除收转外,还自办节目。城镇文明建设,受到广泛赞誉,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见“蒙城县城关镇图”)
集镇(区公所驻地)
双涧镇因东涧、西涧两条大沟由此入涡得名。位于县城东偏南15公里,北枕涡河,南靠蚌阜公路。明代兴集,民国5年(1916年),居民210户。1954年,在沿涡三里长街东首,开南北街一条。1980年拓宽原南北街,铺设柏油路面;增辟东西街(长800米、宽18米),南北街各1条。新建楼房100多间、砖瓦房3000余间,市区扩大到0.8平方公里。1982年,农业居民4843人,非农业居民1186人。有完全中学1所,小学2所,在校中、小学生1827人。1983年,全镇开办工业、手工业50余家,年产值176万元。商店门面1080间、1260人从业,年交易额1223万元。
小涧镇位于县城西北12.5公里。齐山、黄柏山涧水由此入涡而得名。小涧依山面水,民国4年(1915年),镇周建高4米的石基土圩墙1225米,圩壕宽5米,开6门,各建门楼。全镇3街6巷,双十字街口,居民280户。1980年,主要街道拓宽至18米。1982年,农业居民4225人,非农业居民459人。1985年,开设各类店铺65家。
坛城集位于县城北20公里坛城山麓。系汉、曹魏、晋及南朝宋时的山桑县治所。原名山桑,因南朝宋太尉檀道济困守于此,“唱筹量沙”智退魏军,演化为檀公城、坛城。民国5年(1916年),中心老街宽仅5米,居民70户。70年代,中心街拓宽至9米,蒙濉公路由此通过。1982年,农业居民858人,非农业居民684人。1984年,中心街再拓宽至25米。新辟南北街2条,东西街3条。1985年,开设各类店铺150家。
楚村铺明代为邮传铺,清末形成集市。位于县城南26公里,蒙凤公路东侧。民国5年(1916年),居民70户。民国20年,开设店铺20家。1980年,3户农民联办人造革提包厂,当年产值6万余元。1982年,农业居民2305人,非农业居民429人。1984年,人造革提包厂产值达14万元。1985年,过往汽运客车每日44班。各类有证工商业户200家。
乐土铺位于县城南13公里,蒙凤公路纵穿中心。明代兴集,设邮传铺。原名骆驼铺,因其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若驼峰而得名。后取吉祥,演代为乐土。民国5年(1916年),有居民80户。民国26年,开设各类店铺27家,常住居民906人。80年代初,中心大街由7米拓宽至25米。1981年,4户农民联办食品厂,当年产值11万元。1984年,食品厂产值44万元。1985年,开设工商企业125家。
岳坊寺明代在此建岳王(岳飞)寺而得名。位于县城西偏北15公里,蒙涡公路南侧。民国30年(1941年)兴集。1980年后拓宽南北街,新开东西街,宽18米,两旁植法梧。1982年,农业居民280人,非农业居民481人。1985年,开设各类店铺170家。
板桥集因集北淝河建有木板桥得名。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蒙宿公路东侧。集市形成于明代。民国5年(1916年),居民110户。1982年,农业居民1775人,非农业居民650人,1985年,商业街道3条,开设各类店铺200家。
三义集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因建有刘备、关羽、张飞三义阁而得名。清末形成集市。民国5年(1916年),居民120户。抗日战争时期,一度繁荣,开办三义农业职业中学。1982年,农业居民1912人,非农业人口631人。1985年,商业街道2条。开设各类店铺155家。
立仓集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明代形成集市,原名立枪。相传五代时刘金定征南唐,曾在此“立枪”过夜。又传此处原无居民。狐兔遍地,狩猎者常在此聚集,燃篝火,支猎枪过夜,所以集名“立枪”。后来人们在此定居。开荒种地,年年丰收,柴如山,粮满仓,演化为“立仓”。民国5年(1916年),居民60户。1954年大水后,立仓区公所、立仓乡人民政府迁老集西北,建新街。1982年,农业居民712人,非农业居民497人。1985年,商业街道2条,开设店铺57家。
附:地名传说
陈仙桥城南23公里,横跨芡河,三孔石桥。桥南沟塘呈“人”字形,传说是陈扌专老祖睡此800年的“巨人迹”,因建陈仙桥。张果老骑驴过桥,桥摇晃不止,张果老遂用两根柳枝插入桥北土堆,把桥縻牢,此土堆故名“縻桥桩”。桥面石板有两个凹坑,传说是张果老所骑之驴的蹄印。
1978年,疏浚芡河,拆桥建闸,在河北岸兴建新陈仙桥集,河南老陈仙桥集遂废。
上天梯位于城南45里,现名王店。相传:古时候童养媳林英在此开店。有年腊月大雪,八个乞丐(八仙)投宿,林英烧水做饭招待。婆婆回来,怒打林英。八仙点石成金,赎出林英。八仙刚走,黄金又成石头。林英随着八仙升天。
刘海井位于老城西北隅,青石井台,内径绳痕累累,难以计数。相传:金时刘海,自幼父母双亡,靠此井水灌园种菜。井内,有只金蟾(三足蛙),修成仙女。刘海汲水,金蟾扯绳相戏,说:“你我二人,咫尺天涯,妾身遭贬,难出苦井。刘郎若能救出苦海,愿结终身!”刘海大喜,置绳系之,井沿磨成道道痕迹,终于系出金蟾。两人结为夫妻,双双成仙。
拉马沟西起小涧乡齐山东麓,经泰山、香山、全集等地流入涡。相传:宋初齐山公主刘金定的坐马,脱缰东奔。刘从后追赶,拉回战马。刘见沿途多处积水,庄稼无收,便发动乡民顺此挖沟排水,因名“拉马沟”。
洼窝村位于城西18公里。明初,山东省老鸹巷葛姓农民迁此,广植林木,大量洼子(鹭鸶)构巢繁衍,鸟粪多,庄稼好。葛临终时嘱咐儿女道:“肥多粮丰,全靠洼子,后世子孙,谁也不许伤害洼子。这里就叫洼窝……”1958年,“除四害”队伍进村,轰死洼子100多只。此后,大树砍光,洼子无处栖身,逐渐绝迹。1978年后,洼子重返故土的逐渐增多。
一人巷位于县城新民街中段。相传:明嘉靖年间,何李两户在此建房,为争一墙,诉诸官府。何家修书至京,何惟心敬御史回诗云:“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人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尚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何家先让一墙,李家亦让一墙,留下此巷。
柳林寨今柳林乡政府驻地,原名张寨。清咸丰年间,席奎光等在此办团练。一天,闻苗沛霖军来攻,席令部分团勇藏在寨外数百棵大柳树上。入夜,千余苗军果来偷袭,树上团勇突然杀出。苗军腹背受敌,溃不成军。次日,席摆宴庆功。张寨遂改为柳林寨。
葛老寨位于城西20公里。咸丰年间,捻军首领葛苍龙在此结捻起义。今寨西七亩半地,四面环沟,即其练兵场。先后出土马镫、铁马铃、大刀、铁枪头等物。
龙沟北通淝河,南通涡河,纵穿瓦埠、板桥、王集、马洼四乡,长18公里。相传:古时在此开沟,过一夜便长出新土,多日无功。后来深挖一段,挑断龙筋,血水流淌,此沟遂成,故名“龙沟”。
炮台沟北通涡河,南入芡河。纵穿移村、白杨林场、阜庙、李寨、立仓四乡一场,长20公里。建国前,两岸人常为放水、堵水械斗,构筑炮台相威胁,故名。
白洋沟北通淝河,南入涡河,纵穿唐集、泰山、香山三乡,长17公里。民国初年,大饥,美国传教士罗炳生(俗称白洋人),用“华洋义赈会”捐款,以工代赈挖成,故名。
坝湖位于城西(偏北)23公里。民国27年,国民政府军队炸开黄河花园口,黄河水入涡。次年,当地乡民筑坝堵水,故名。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