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蒙城县位于淮北平原中南部,北纬32°56′—33°29′,东经116°15′—116°49′,东邻怀远,西靠利辛、涡阳,南接风台,北连濉溪。1985年,全县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4425个自然庄,总人口90.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3万人。
蒙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较长,雨量适中,但时空分布不均,灾害性天气时有出现。据县气象站1957—1985年观测资料记录测算,年均气温为14.8℃,历年极端温度为-23.3℃至40.3℃,年均无霜期211天,降雨量821.5mm,日照时数2341.2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53%,太阳辐射地面每平方厘米124.8千卡。
蒙城县地处华北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其中北淝河、芡河流域为河间浸蚀平原,沿涡为黄泛冲积平原。境内分布着约万亩以上的碟状封闭型湖洼地42处,岛状山丘12座。自北向南有澥河、北淝河、涡河、芡河、茨淮新河等5条东西流向的河流过境,总属淮河水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坡降为1/8500,平均海拔25米。
蒙城县物产丰富。粮食作物以小麦、山芋为主,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经济作物以棉花、大豆、油菜、芝麻、花生为主,中药材有538种,其中半夏、蝉蜕品质优异,远近闻名。家养畜禽品种繁多,黄牛、生猪、山羊、鸡鸭饲养量较大,1985年统计资料表明,黄牛饲养量居全省首位,在全国也名列前茅,是全国黄牛改良试验基地县。主要矿藏有煤、石灰石,许疃煤田探明储量为4.5亿吨。

蒙城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人类已在这里繁衍生息。夏朝,境西北为有虞氏,东南为涂山氏,商朝建嵇方国。战国时属楚,先后建有瑕城(今乌集)、漆园(今香山乡),古代伟大思想家、哲学家庄周就出生在这里,并曾在漆园做官治事。西汉始设山桑县。南北朝以来,先后设涡阳县、蒙郡、涡州、西徐州、北新安郡、马头郡,至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称蒙城县。以后蒙城县名一直沿用。民国37年(1948年)6月28日全境解放后,蒙城县属安徽省阜阳地区。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1985年,全县设11区和1个区级镇,49个乡和2个乡级镇,573个行政村。
蒙城县境内,历史上战争频繁,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公元前21世纪,夏氏族就在这里同过氏族发生过战争。东周襄王五十四年(公元前638年)这里发生过楚宋泓水之战。秦朝末年,这里是农民大起义和楚汉相争的重要战场。东汉建武四年(公元28年),刘秀督捕虏将军马武围攻垂惠聚(今小涧镇红城),打败王莽统辖的梁王刘纡军队。魏晋南北朝时,这里发生8次较大战争,南朝宋太尉檀道济“唱筹量沙”智退魏兵,即发生在县北境的坛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岳家军曾在县西境驼涧击败金兵。明崇祯八年(1635年),闯王军在蒙城和明朝军发生过战斗。晚清,这里是捻军鲁王任柱的家乡和捻军活动的根据地。清末至民国初年,这里曾发生过李大治、黄二诚、孟兆贵等领导的多次农民起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蒙城人民同外国侵略者和国内反动派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民国8年(1919年)5月8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蒙籍学生,在县城成立旅外学生会。民国17年,中共皖北特委派刘贯一来蒙组织成立首届中共蒙城县委。民国27年,国民党一七三师副师长周元率一○三三团来蒙抗日,浴血奋战,20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民国29年,杨子仪、李季臣、尚志中、卢锡璜等共产党员为革命英勇献身。建国后,蒙城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50年代和80年代又为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献出许多英雄儿女。

蒙城县是平原农业县。大约5000年前这里的人们就开始了各种农事活动。但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关系的制约,加之自然灾害和战乱的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明正流年间(1436—1449年),全县垦植面积约8.4万亩,仅占当时总面积的1.8%,亩产粮食不过百斤。民国4年(1915年),耕地250万亩,粮食总产1.02亿斤,亩产仅40斤,人均产粮300斤。1949年,农业总产值 9794万元(折合人民币,1980年不变价),其中种植业占85.26%。粮食总产3.82亿斤,平均亩产128斤,人均产粮636斤。1951年,土地改革后,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加上政府提倡互助合作,实行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1955年农业总产值增至1.21亿元。1956年农村实行合作化,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走向集体经济的道路。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搞“大跃进”,农业生产出现浮夸风,“一平二调”(产品平均分配,生产资料无偿调拨),大办食堂,1959—1961年出现严重饥荒,生产力受到严重挫折。1962年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恢复发展农业生产。1965年农业总产值7515万元,粮食总产17万吨,人均301公斤,大牲畜存栏6.08万头,生猪9.6万头。“文化大革命”期间,“学大寨,赶郭庄(肖县郭庄大队)”、“超《纲要》(《农业发展纲要》)”、“批林(彪)批孔(丘)”、“开展路线教育”等政治运动不断,农村派性斗争严重影响生产。其间农田水利虽然投资很多,配备大量农业机械,但效益甚差。1976年,农业总产值1.26亿元,其中种植业1.1亿元,林业233万元,牧业1200万元,副业24万元,渔业97万元。粮食总产27万吨,人均产粮356公斤。棉花2185吨,大牲畜存栏7.7万头,生猪22.6万头。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科技逐步应用,农业生产发展迅速。1985年,农业总产值3.61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56亿元,林业780万元,牧业7444万元,副业2142万元,渔业161万元。粮食总产47.6万吨,亩产194公斤,人均产粮520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棉花3951吨,亩产34公斤,油料3.8万吨,大牲畜存栏23.44万头,生猪25.9万头,家禽252.1万只。造林1.01万亩。水面放养2.07万亩,水产品1312吨。
1949—1978年30年平均:每年粮食增加1790吨,增长0.8%;棉花增加67吨,增长6.4%;油料增加39吨,增长1.4%。1978—1985年7年平均:每年粮食增加33266吨,增长10.1%;棉花增加230吨,增长7.78%;油料增加5025吨,增长41.94%。1985年,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提高2.69倍,粮食总产量提高1.49倍。农业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转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蒙城县工业基础薄弱。到1949年,工业产值仅52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建国初,人民政府一边组建个体手工业者生产合作社,一边创办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品以县内销售为主。1956年,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1958年,不顾客观条件“大跃进”,“大办工业”,“大炼钢铁”,工业产值陡升至1320万元,其中无效虚假产值居多,致使工业生产元气大伤,1963年,产值下降到320万元。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工业生产缓慢回升。“文化大革命”,日用工业品紧缺,集体工业发展较快。70年代初,先后办起化肥、水泥、机械制造和卷烟等小型地方国营企业。1978年,工业产值3474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营方式实行改革,工业产品由包销转为产销挂钩,自产自销,部分企业开始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产品积压,亏损严重。1981年后,经过调整,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工业高速增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5年,全县拥有机械制造、纺织、食品、卷烟、酿造、化工、建筑建材、服装加工等工业行业。工业总产值1.29亿元,是1949年的37倍,1978年的5.59倍。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3%。黄山牌、味美思牌雪茄烟、漆园春牌特曲饮料酒,火腿腐乳,各类制冷压缩机、微型水泵等被评为省名牌优质产品,畅销全国。皮革服装、帆布箱等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在封建社会,蒙城县商业发展缓慢。建国初,先后建立百货、烟酒、盐业、食品、花纱布等国营商业公司。1956年,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营商业的比重大大增加,商业逐渐繁荣。在1958—1962年和“文化大革命”这两段时间内商业受到重大不良影响,许多商品短缺,需凭票证供应,常常有排队购买现象。1978年后,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国营、集体商业逐步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鼓励个人从业,大力发展集市贸易,商业迅速繁荣。粮食统购统销改为合同定购、议购议销。生活资料除粮油和极少数名牌高档产品外,都取消了凭票供应。生产资料计划供应比例逐年缩小。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出口商品主要是农副产品和轻工业品,多达几十个品种。1985年,外贸出口额1416万元,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6623万元。

民国时期,财政滥收滥支现象严重,常年入不敷出。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随着工农商业的发展,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发展迅速,财政收入增加较快。1978年,县财政收入789.6万元。1984年,建立乡级财政,税收实行联收计酬岗位责任制,推行利改税政策,当年财政收入1654.7万元,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上交国家和省财政628.8万元,在全省县(市)中占第13位,在阜阳地区仅次于阜阳市和亳县,增长速度为全地区第一位。1985年,全县财政预算内总收入3488.3万元,其中县内预算收入2239.6万元,较上年增长35%,工商税收1650.2万元,占县内预算收入的73%;农业税收502.8万元,占22.3%。同年,蒙城县人民银行投放货币2.68亿元,回笼2.19亿元,分别为1954年的20.7倍与16.7倍。

教育事业。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县城建黉宫(文庙),成为以后历代祭孔朝圣演礼办学的场所。明、清、民国时,也各建有办学机构。至1949年,全县有小学367所,普通初中1所,共有学生10313人。
建国初,人民政府积极恢复开办中、小学,开展工农业余教育。1957年,全县开办中学4所,在校学生2067人;小学312所,学生54523人;师范1所,学生701人。中小学教职工184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学校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1978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后,中小学教育质量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健康发展。1985年,全县有各类学校648所,其中中等师范学校1所,学生758人;普通中学46所(完全中学6所,初中40所),学生28192人;农业职业中学16所,学生1210人;小学538所,学生127912人;幼儿园47所,在园幼儿7530人,蒙城师范、三义农中为省重点学校,蒙城一中为地区重点学校。
随着教育发展,科技队伍不断扩大。1985年,科技人员增加到753人(其中高中级科技人员218人)。全县有24个专业学会,拥有会员2.4万人。许多科技成果在生产中发挥重大效益。
建国后,蒙城县人民的文化生活、卫生条件得到很大改善。1985年,全县有县、区文化馆13个,乡文化站52个,村文化室257个,县、区、乡有线广播站66个,自然村通播率95%。县广播电视台,电视覆盖半径30公里。县、区、乡(镇)影剧院10个,电影放映单位108个,年放映1.8万场次,观众2629万人次。全县开设县、区、乡(镇)医院58所,村卫生所467个,个体诊所33个,病床946张,卫生技术人员1293人。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本县人民的体质和体育竞技能力也大大提高。1984年,老工人慕东汉参加在美国举行的世界第17届老年人万米长跑锦标赛,和淮南市、合肥市2人合作获团体第3名。

经过建国以来37年的努力,1985年,蒙城在全地区11个县(市)中,农业、工业和工农业总产值分别为第2、第3和第4位。形成了一定的农业和工业基础。但蒙城还有一定的劣势和薄弱环节。如水利设施不完善,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灾害的制约;工业基础还较薄弱,县办工业中,不少企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产品和质量优势;乡镇企业在管理、资金、技术力量方面和发达的地区相比均存在着较大差距;市场数量少、规模小而且机制不健全,流通不畅。
蒙城县人民是蒙城历史的创造者。千百年的历史磨炼,使蒙城人民深切懂得:只要在共产党领导下,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注重人才培养,上下同心同德,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定能开创蒙城更光辉的未来,蒙城县步入小康已经为时不远了。
1949—1985年蒙城县工农业总产值及人均产值表
(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

附:蒙城县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
(当年价计算)
单位:万元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