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公立办学经费
清末,教育经费来源一靠省、县署拨款,二靠学田、公产、田、房契税,三靠收缴束(学杂费)。
民国时期,教育经费有中央拨款、地方财政拨款、地方自筹、学田收入、祠庙产业、教会基金及地方人士捐款等项。民国10年(1921),各集镇扒庙建学堂,以庙田作学田,使学田大增。据《阜阳县志》记载,仅五区(今王人区)就有学田88顷58亩。张杨镇(今胡集区大李集乡)有学田12顷48亩,分布在23个村庄。民国36年(1947)安徽省教育厅拟定,私立中学收费项目有10种:学费、杂费、损失费、试验费、自修灯油、主副食(收实物)。民国37年(1948)安徽省政府规定向农民加征学谷捐,作为教育事业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办中、小学所需事业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由财政部门按照核定的指标拨付,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使用。1965年全县教育事业费支出122.13万元,1985年增长到705.05万元,平均年递增9.2%。其中教职工工资1965年支出90.86万元,1985年增长到487.21万元,平均年递增8.8%;职工福利费1965年支出4.17万元,1985年增长到42.49万元,平均年递增12.3%;公务费1965年支出3.99万元,1985年支出36.62万元,平均年递增11.7%;中学经费1965年支出28.55万元,1985年增长到213.15万元,平均年递增10.6%;小学经费1965年支出84.72万元,1985年增长到255.96万元,平均年递增5.7%;民办教师补助费1965年支出5.20万元,1985年增长到125.78万元,平均年递增17.3%;业余教育经费1965年支出1.97万元,1985年增长到13.12万元,平均年递增9.9%;幼儿教育经费1966年支出0.16万元,1985年增长到6.15万元,平均年递增21.1%。
(二)集体办学经费
1949年以前,私立中学办学经费主要是捐田所获租金。捐田学田不同于官学田由教育行政部门经营,而是由校董会管理。学田收入不足,由县教育行政部门酌予补助,或各方人士捐款或收费。校董会成员主要是地方绅士、名人,帮助学校筹集经费。乡保小学主要依靠主办者筹集经费或地方摊派。教师报酬,折粮计算,由校董会或地方负担。
1965年5月建县后,农村社队集体办学经费,本着“集体办学,个人负担,国家扶持”的三结合原则筹措。1981-1983年全县“三结合”建校舍6427间,县教育局按每间200元补助,实际补助123.3万元,省人民政府为此奖励7万元。西潘楼区“三结合”建校舍460间,改建170间,筑围墙2400米,被评为省“三结合建校先进单位”,获奖1万元。1985年全县群众集资858万元,建筑校舍4697间,购置校具2.77万件。大部分区、乡学校已建成砖瓦结构标准教室和配备木桌凳。
民办教师补助,1977年中学教师年补助210元,小学教师年补助170元。1983年中学教师年补助调整为260元,小学教师年补助调整为220元。
1965-1985年教育事业费支出统计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