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幼儿教育
(1)校园
1965年10月,在县城开办第一所幼儿园,1个班,入园儿童43名,教职工2人。1966年县幼儿园增至两个班,教职工增至6人;张村小学附设1个幼儿班;是年入园(班)儿童增至204人。1970年农村大办“红儿班”809个,入班儿童24500人;1971年“红儿班”增至1894个,入班儿童37116人。“红儿班”多为农忙时集中,农闲时解散。1972年停办。1973年再次兴办“红儿班”151个,1974年下降到123个,1975年又全部停办。1976年全县掀起学“向阳院”、办“红儿班”热潮,要求每个生产队都办,办到田边地头,一轰而起,兴办5939个,入班儿童10.95万人,为应付参观,摆花架子,不久一轰而散。1980年后,区、镇所在地小学开始附设幼儿班,入班儿童2182人。1984年3月,中共阜阳地委、阜阳行署作出《关于加强和改革教育工作的决定》,要求“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创办幼儿园,有条件的小学要开设学前班”,当年新办幼儿园2所,1985年新办19所。1985年末,全县已有幼儿园23所。
(2)部分幼儿园简介
利辛幼儿园1965年10月创办,1966年2月14日县人民委员会正式批准。1965年5月,利辛县设治正式办公,干部、职工陆续到职,随带3-6岁儿童80余人,为解决看管、教育问题,迫切要求开办一所幼儿园。10月,于向阳路北邮电局附近筹备两间房子,开办1个班,接收入园儿童43名,配备2名专任教师。后迁至文化路东财政局院内,筹备4间房子,开办2个班,教师增至4人。建园后由教育局直接管理,具体业务由实验小学代管。1971年入园儿童骤增,室内拥挤,遂迁至立新巷东端、建设路西原耕读师范院内,开设4个班,入园儿童252人,教师增至7人。1980年幼儿园由城关镇人民政府管理,1981年复由教育局管理。经过历年建设,1985年已有教室、办公室、宿舍60间,开设8个班,入园儿童520人,有教职工22人。园内有风琴10架、幻灯机3台、录音机1台、三用机1台、木马8匹、火箭式转盘1座、压摇板8副、秋千1架、滑梯1架、小篮球架4副、小排球场2个。学制3年,主要招收县城非农业人口学前儿童,分大班、中班、小班。开设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游戏等课,上午3节,下午2节,每节课30分钟。中小班尽量采用直观的游戏形式,以增进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大班则随着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课中游戏因素逐渐减少,为入小学作好准备。3年内,入园儿童可以认会100个常用字,会数100个数,可算20以内的加减法。建园至1985年已向小学输送学生2900多名,先后18次被地区、县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花园式学校、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教师张玲玲1977年被评为县、地区、省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副主任(副园长)王玉芬1980年被选为县人民代表。教师李怀芬、吕少芳、纪子莲、吕思英1983年被评为阜阳地区“三八红旗手”。
化肥厂幼儿园1978年兴办。初办只有4名学生,今已增加到30多名,教师6人。幼儿园占地面积250多平方米,1间大教室、3间运动场地。学生只收本厂职工子女。园内有滑滑梯、跷跷板、转马、电视机、录音机、电风扇、幻灯机、手风琴、脚踏风琴、小车子、幼儿音乐乐器、电动玩具等设施。入园儿童最小两岁半,最大6岁,组成1个混合班,年龄差别大,在教育上带来很多难题。经过几年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采用以大带小,由浅入深,以提高儿童学习兴趣。课程开设语言、计算、体育、音乐、美术、常识、游戏。上午3节课,下午2节课,每节课30分钟。1981年该园被省评为“幼儿教育先进集体”。
王人区幼儿园1982年创办。由顾兰云、顾利如2名小学教师借区工商所2间庵棚作教室,走街串户动员12名儿童免费入学,顾兰云自己拿钱买儿童读物作教材,在艰难中得到区委、区公所的支持,1983年学生增加到18人,原作教室的庵棚倒塌,区教办室主动让出办公室给幼儿园作教室。1984年入学儿童增加到25人,教室拥挤不下,区妇联主任李文英和教师顾兰云多方奔走,集资4000元,在王人小学南盖简易教室4间。1985年入园学生36名,教师3名,设中、小2个班,学制2年。
城南幼儿园1984年创办。位于县汽车站南,占地面积2.95亩,建房11间,其中教室7间,桌、凳齐全,有风琴、收录机、中小型玩具10余种。入园儿童120人,教师11人,分大、中、小3个班,开设语言、计算、常识、体育、图画、音乐、游戏、早操8科。
1965—1985年幼儿教育统计表

(二)小学教育
(1)学校
建县前小学校清宣统元年(1909),义学、私塾改为小学堂。张村铺、阚疃集首办初级小学。
民国10年(1921),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民众掀起扒庙、砸神、改学堂活动,县境内各主要集镇兴办初级小学。
民国17年(1928),张村铺、刘家集、佛镇集兴办中心小学,分设初级班和高级班。
民国18年(1929),王人集、王市集、永兴集、张杨集(今大李集)兴办中心小学。
民国23年(1934),大联保改成乡(镇)。25年(1936)民国政府通令各乡镇应办一、二所完全小学,叫“中心国民小学”,乡村初级小学叫“保国民学校”。如原属阜阳县境的王人集等3个乡就辖中心小学32所、初级小学56所(班)。
1937-1949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许多小学停办。1948-1949年间,农村一度有私塾出现,以《四书》、《五经》为教材。1948年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恢复阚疃、胡集、江集、王市、孙集、路集、四庙、邓寨、高寨小学。1949年2月,恢复旧城、江老家、郑老营、崔园、程集、马店、永兴等小学。
1949-1951年,大部分小学为民办,1952年全部转为公办。1955年贯彻执行“整顿、巩固、重点发展”和“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纠正盲目发展的趋势。
1962年贯彻“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方针,农村耕读小学迅速发展。
建县后小学校1965年5月,从阜、涡、蒙、凤4县划拨公办小学322所,其中完全小学132所、初级小学190所,在校学生13945人;划拨耕读小学955所,在校学生57086人;合计划拨小学校1277所,在校学生7103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67%。同年7月,县教育局召开各中心完小校长、业余教育干部会议,要求小学不出村,生产大队办完小,班级可单式编制,也可复式编制,年龄大的学生可带弟妹入学。会后全县组织千余名中、小学教师组成办学工作队,分赴各区、社组织适龄儿童入学。在充实全日制小学的同时,新办耕读小学226所,新增在校学生1254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到76.6%。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同年秋,学校“停课闹革命”,1968年学生成立“红小兵”组织,取代“少先队”,学校正常秩序遭到破坏。一些教师挨批、挨斗;1967年秋“复课闹革命”,原来的教材和教学计划被废除,又无新的教材,便用政治课、劳动课代替文化课。
1968年秋,“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和“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各小学,谓之“工人、贫下中农管理学校”,领导小学校“斗、批、改”。同年11月,山东省侯振民(公社教育组长)、王庆余(公社教育组成员)投书《人民日报》,提出“教师都回本大队工作,不拿工资拿工分,不当干部当农民”的极左口号,严重波及本县,许多教师回所在大队,造成教师队伍的严重混乱。
1971年国家提出“普及小学教育是国家的大政方针”。1972年小学校恢复到1352所,比上年增加735所;在校学生达到105899人,比上年增加46953人。
1974年北京市小学五年级学生黄帅“反潮流”和河南省马振扶中学事件,在教育战线掀起轩然大波,于是“上挂下联”,把恢复不久的学校教学秩序说成“修正主义回潮”、“复辟”、“反攻倒算”,多数教师感到悚然,学校出现放任自流现象。
1975年贯彻“五·七”指示和推行“朝阳农学院经验”,强调“以学为主,兼学别样”,随之大办“三站”(气象站、农化站、病虫测报站)、“三场(厂)”(农场、饲养场、农机修配厂),脱离以学为主的轨道,导致学生学业荒废。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十年动乱,教育战线正常教学秩序得以恢复。
1978年教育部颁发《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使用全国统编教材,由春季始业改为秋季始业。开始试行《小学生守则》、《小学暂行工作条例》。
1979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提出加快普及小学5年制教育。1983年8月阜阳行署颁发《阜阳地区普及小学教育实施办法》,要求利辛县1987年普及小学教育。普及小学教育以举办全日制小学为主,大力提倡积极支持开办半日制、间日制、农闲制、早晚班、日校办夜校、巡回教学等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1983年城关镇、旧城乡、西潘楼乡、陆小楼乡、邵庙乡、谷圩乡、胡集乡实现普及小学教育。1984年12月8日,县人民政府向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7个乡镇颁发“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并各奖励人民币500元。
1985年全县有五年制小学551所,其中城关镇7所,农村544所,在校学生16309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7.1%,比1965年提高20.5%;教职工5842人,其中专任教师5464人,民办教师4179人。
1965—1985年小学教育概况统计表

(2)管理
民国时期,小学管理由督学视察、指导。学校内部由校长、训育主任、童子军教官、级任(班主任)管理。管理学生的方法,除训教外,主要是体罚,“棍棒底下出秀才”是管理学生的格言。体罚学生的工具有木戒尺、棍棒,大龄学生常遭到毒打,幼童也难幸免。1939年国民政府推行政教合一,规定各乡(镇)长兼中心完小校长,负责管理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校长负责制。1952年实行校长向人民政府负责、教师向校长负责制。1961年中央颁发《全日制小学工作条例》,小学改由县教育局和区(乡)党委双重领导,以县教育局为主,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未建党支部的小学,实际上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教学由教导主任全面负责,班级由班主任负责。少先队辅导员,具体、直接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教育培养。县重点小学和区、乡中心小学一般配正、副校长,正、副教导主任各1名,规模较大的学校配两名副校长和1名总务主任;一般完小配校长、教导主任各1名。区、乡中心小学负责辖区内农村小学、民办小学的领导和业务辅导。1967-1977年,一度实行“工人、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取消校长负责制,使学校管理造成严重混乱。1978年起,小学管理开始恢复正常。
(3)学制
民国初年,实行“壬子.癸丑学制”,规定:6岁入学,初等小学校(4年)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可入高等小学校(3年)或乙种实业学校(3年)。1923年起实行“壬戌学制”,规定初等教育6年,6岁入学,其中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2年。
1949-1964年,实行6年制,亦称“四二分段制”,初小4年、高小2年。秋季始业,实行升级、考试制度。
1965年在县城第一小学试行5年制。1969年全面实行5年一贯制,春季始业。1978年执行《小学暂行工作条例》,改为秋季始业。
(4)课程
民国初年,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历史、地理9科。女生加授缝纫,男生加授农业或商业。袁世凯窃据民国大总统后,增开“读经”课,男生加授农业课,女生加授家事课。民国11年(1922),取消“读经”课,改设“公民”课,增设“卫生”课。初级小学把卫生、公民、历史、地理合并为“社会常识”,自然、园艺合并为“自然常识”。1929年推行“党化教育”,增设“党义”课,不久改为“公民”课。1936年农村推行义务教育短期小学,一年制的设国语、算术、常识、公民、体育,二年制的设国语、算术、常识、公民、劳作、唱歌。汪伪时期,把“公民”改为“修身”。日本侵略者投降后,改“修身”课为“公民”课,增设童子军训练。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设国语、算术、常识、音乐、体育、美术、历史、地理等。1952年将国语改为语文、美术改为美工。1955年增设一节劳动课。1956年秋,低年级开始使用新课本,规定一年级语文课中用4周完成拼音字母教学。1957年每周增加一节周会,农村小学增设农业常识课。1964年一至三年级开设手工,五年级开设自然、地理;六年级开设历史、生产常识。
1967-1971年,正常教育秩序被打乱,教学无计划,随意变动。教学内容:(1)毛主席著作课:中、高年级学习《毛泽东著作选读》,低年级学习《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毛泽东著作《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请老贫农讲村史、家史,请老干部讲“两条路线”斗争史,开展忆苦思甜;(2)生产劳动课:学习农业生产知识和工业生产简单知识,在老贫农、老工人带领下种试验田或到工厂参观;(3)文化课:语文、算术;(4)军事课:高年级在体育活动时,学习军事知识。
1972年执行安徽省颁发的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开设语文、算术、常识、音乐、体育、美术,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外国语。
1978年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小学课程设政治、语文、数学、自然常识、音乐、体育、图画。
1981年秋,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高年级恢复历史、地理等。
(5)部分小学简介
利辛县第一小学前身为黄湖小学,1958年创办,1965年5月改称利辛小学,1966年易称利辛县实验小学,1968年改名“五七小学”,1979年定名利辛县第一小学。位于城关镇文化路西、立新巷南。1965-1980年直属县教育局管理,1981年交城关镇人民政府管理,1982年复归教育局管理。1985年有教学楼2幢,平房61间,23个教学班,学生1820人,教职工75人。
1980年以来,学校突出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成立科技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聘请教师作辅导员,每周二、四、五课外活动及节假日为科技活动时间。1981年学校派出老师参加省辅导员航模训练班。1982年3次派人到淮南、蚌埠体校、上海少年宫参观学习,组织航模、海模、剌绣、书法、绘画、教具等兴趣小组。利用废旧材料、旧纸板、医用照相底片、肥皂、木片、黄泥等材料,从办公费中挤出一部分资金购买科技资料及制作材料,几年间制作飞机、轮船、汽车、坦克、小鸟、宝塔等仿真模型和数学、自然、地理教具、小火箭发射、无线电遥控汽车、电动飞机、航海模型、无线电摇控导弹快艇、电动火车等科技作品万余件。1983年6月1日举办首次作品展览,受到县、地领导机关的赞扬。1984年举办小发明竞赛,配合电化教育,改制幻灯机,绘制幻灯片。1985年6月1日举办“科学成果汇报表演”,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常委、县政协等机关领导人和兄弟县、兄弟学校代表观看学生海模、航模、电动、遥控、电子模型等表演,县广播电视局为其拍摄电视新闻。表演后,县直部分单位赞助人民币600元,赠送书籍、匾额,评选出优秀作品100多件。同年8月1日,阜阳地区团委组织全地区少先队辅导员150多人到该校参观航模、海模、绘画、刺绣、手工6个小组的制作活动。1983年校长李启云被评为安徽省、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1984年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礼貌先进集体”。1985年阜阳行署命名为“红旗学校”。
王市区中心小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创办,由初小发展到完小。80多年来,几经兴衰,为社会培养上万名有用人才。多年来学校都是土墙草房,1985年区、乡党委、政府组织群众集资15万元,先后建筑44间标准砖瓦结构教室、办公室和教师宿舍,添制21张办公桌、317张课桌,砌筑15个水泥讲台、讲桌,修建2个大花池、78米下水道,配备一套完整的教学挂图、教学仪器、教具等,使古老的小学焕发青春。学校有5个年级、15个班,在校学生845人,教师40人。学校教育以突出文明礼貌为特征,制定“学雷锋,学赖宁,创三好”条例,每逢节日,学生自动组织起来,打着红旗,带着礼品,为王市敬老院送温暖,为老人挑水、洗衣、清扫室内外。1985年11月,学校被评为“阜阳地区文明学校”、“阜阳地区普教先进单位”。教师赵建英被评为阜阳地区先进工作者,王翠真被评为阜阳地区“三八红旗手”,陈平被评为阜阳地区优秀作家。
展沟小学1919年创办,当时叫“洋学堂”,从外地聘请刘子厚任教,学生十几名,开语文、数学两科。后改称乡小,由凤台县教育部门委任王石生当校长。1941年国民党某军一个师部驻展沟集,师长傅立平关心教育,派人到小学充当教员,上尉宗德志、李×教学生唱《保卫黄河》、《红缨枪》、《大刀进行曲》等进步歌曲,发动学生出墙报,题目是《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交公粮》等。1943年国民党骑兵第八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卢广伟,令下属向学生宣传解放区新闻,教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鸡蛋碰石头》等歌曲,并募款建校,派员任教,立有碑记(已佚)。校址曾经三迁:初建,在集北头大庙。1949年秋,迁至集南头楼院。1951年秋,迁至集东。1953年秋,迁至集西现址。学校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有教室45间,住房12间。1973-1978年,曾附设初中班,学生达千余人。1985年有高小4个班、初小7个班,在校学生540人。展沟小学,人才辈出。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副主任、副教授陈国良、沈阳工学院数学系教授黄士碧、阜阳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王瑞雪、济南汽车制造厂副总工程师王中普、四川葛洲坝副总工程师侯广忠、四川电视台编辑主任王中周、中共湖南省委委员王永义、西藏军区驻京办事处主任侯纯、中国民航总局科长王永科,都曾在展沟小学就读过。曾在展沟小学任教的宋涛(侯锡九)教授,现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江集区中心小学1973年创办。位于江集西侧。1985年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2人,教师22人。该校是县电化教学试点学校,以教学改革为特征。1980年10月,在部分班级使用辽宁省黑山教材,是阜阳地区最早推行黑山教材的学校。据1980年10月15日到1981年1月统计,一年级实验班教完黑山第一册小学课本,幼儿园教完一半,共教生字544个,比统编教材多教245个,期终公社统考,95%的学生会写、会读、会用,全班平均成绩95分。黑山教材的特点是集中识字教学,它首先强调汉语拼音、汉字笔划、笔顺、偏旁部首,然后利用形声字、基本字、形近字归类,以字串字,使学生识字多,见效快。缺点是学生负担过重。教师马顺梅,1979年被评为阜阳地区、安徽省和全国“三八红旗手”,被选为1980年、1984年县人民代表,并担任第三届县人大常委委员。教师王朝信,1982年阜阳行署授予“少年儿童工作的热心人”称号。教师孙凤侠、江杰,1982年被评为阜阳地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教师吴开锋被选为县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委员。学生岳海《我喜爱小黑子》作品,获《中国儿童》杂志社颁发的头等奖。1984年起,学校实行聘请承包制、岗位责任制,开展目标管理,奖勤罚懒,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推动教育改革。
巩店小学1949年创办,为1-4年级初级小学,1948年改为1-6年级高级小学。校址在巩店集中心磨盘街,1953年迁至集西今校址。学校以勤工俭学、校园绿化、文明礼貌为特征。1958年秋,学校自办小农场、木材加工厂、印刷厂、沙发厂,坚持不懈,1958-1960年连续被评为阜阳县、阜阳专区和安徽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80年学校制定《文明礼貌条例》,深入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树新风”、“文明礼貌教育”、“小红花百赛”、“五朵金花争夺赛”(文明、纪律、学习、劳动、体育)、“学雷锋,做好事,送温暖”、“夺红旗,争先进”、“英雄就在我心中”等活动,取得显著成效。1981年4月9日《安徽日报》全文刊登该校制定的《文明礼貌条例》,并刊登评论员文章。1968年附设初中班,由5个班级增加到12个班级。1981年取消初中班,列入阜阳地区重点小学,后改为县重点小学。1984年有9个教学班,408名学生,26名教师,学校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校舍57间,其中砖瓦结构18间,实现校园绿化、美化。
1984年区、乡中心小学一览表

(三)中学教育
(1)学校
建县前中学校1940年底,涡阳抗日建国中学因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迁校至张村铺北头,即今张村中学校址处,改称涡阳中学。
1943年秋,永兴集创办安徽省私立养正初级中学,只收一届初中,因地方派系斗争停办。
1944年,江苏省私立彭城中学由徐州迁至刘集,办学1年,1945年迁回;同年,王人区九三小学创办安徽省阜阳县私立王市淝英初级中学,1947年停办;同年秋,阚疃民强小学创办凤台县私立金石中学,1947年停办。
1946年安徽省私立淮上中学,由太和县苗集迁至王人区邓寨,1948年停办。
1947年10月,中共豫皖苏六分区于张村铺涡阳中学旧址创办第六中学,1949年1月停办。
1949年秋,阚疃集兴办凤台县金石初级中学。
1950年涡阳中学于江集开设初中分班,1951年停办。
1956年王人区邓寨兴办阜阳县第三初级中学,即今王人中学;江集开设涡阳中学江集分班,即今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1958年兴办阜阳县马店初级中学、阜阳县胡集初级中学、阜阳县王市初级中学、蒙城县望疃初级中学、凤台县展沟初级中学、涡阳县阎集初级中学。
建县后中学校1965年5月,阜阳县划拨邓寨、王市、马店、胡集4所初级中学;涡阳县划拨张村高级中学、阎集、江集2所初级中学;蒙城县划拨望疃初级中学;凤台县划拨阚疃高级中学、展沟初级中学。
1969年4月,中学下放,社社办高中,大队小学普遍增设“戴帽初中班”。胡集区高大大队高中、初中、小学一条龙。高、初中师资严重不足,滥竽充数,节节拔高,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1978年调整学校布局,精简高级中学7所,保留16所。1979年又精简高级中学3所,保留13所。
1980年根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保留利辛一中、二中、张村、阚疃、江集、王人6所完全中学,其余高级中学全部精简。保留胡集、马店、望疃、西潘楼、孙集、王市、展沟7所初级中学,由县教育局管辖;纪王场、旧城、永兴、中疃、程集、李集、巩店等9所初级中学,由各区管辖。并规定小学附设初中班,每公社保留1所,不得超过2所。
1984年改王人完全中学为高级职业中学。1985年改江集完全中学、王市、胡集、马店、望疃初级中学为高级职业中学。
1965-1985年中学教育概况统计表

(2)管理
民国时期,公立中学由县教育部门直接领导、拨款;私立中学由学校董事会自筹资金,学校聘用教师。公私立学校都接受县教育部门领导,通过督学进行。私立中学的校董会,只负责筹款,学校事宜,由校长总理校政,下设教导、训导、总务,分管教学、思想教育和日常事务。
1949-1956年,完全中学由行署教育局直接管理,县人民政府协助;初级中学由县教育局直接管理。1957年完全中学管理权下放,由县委宣传部和教育局管理。中学实行校长负责制。
1966年秋至1968年6月,学生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建立“红卫兵”造反组织,学校管理一片混乱。1968年6月26日,县驻军“支左”领导小组派出“工宣队”,“贫宣队”进驻学校,领导“斗、批、改”,废除校长负责制,取消教导处、总务处、班主任。学生按班、排、连、营建制编队,设政治指导员。1969年中学下放公社,实行公社党委和教育局双重领导,学校成立由干部、师生、职工三结合的革命领导小组或革命委员会,负责对学校的管理。
1978年起,县办中学由教育局直接管理;社办中学以县教育局管理为主,公社管理为辅。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取消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革命领导小组),恢复校长职称。学校由校长、党支部、教导处、总务处、团委会分别承办各项事宜。
(3)学制
民国年间,实行“壬戌学制”,初级和高级中学各3年,秋季始业。
1949-1968年,沿用旧学制。1969年改为“二二”分段制,初中、高中各2年,春季始业。1978年改为“三二”学制,初中3年,高中2年,秋季始业,恢复升学考试制度。1982年起,利辛一中、张村中学、阚疃中学、相继改为高中3年制。
(4)课程
民国时期,开设社会(包括修身、历史、地理)、国文、英文、算术、艺术(包括图画、手工、音乐)、体育。豫皖苏第六中学分行政、财政两大班,开班上大课,学语文、数学,政治课学《论人生观》、《四大家族》、《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
1952-1965年,使用全国通用教材,开设政治、语文、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生理卫生、动物学、植物学、历史、地理、英语、音乐、体育、美术16门课。
1966年暑期后,学生串联,“停课闹革命”。
1967-1968年,学校自选自编教材,语文、政治都教毛主席著作。学生上讲台、工农兵上讲台,《毛主席语录》代替课本。
1969年使用安徽省统编教材,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物理、化学,改为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两基”课均以班为单位“厂校挂钩”、“队校挂钩”,学生到工厂学机器,到农村学种田;语文课搞社会调查,写家史、村史、队史;体育课按班、排、连编制,学军搞拉练。
1974-1975年,高中设红医班、政治班、机电班,开设医学、农业机械、电器维修课。班级利用大量时间搞“大批判”,批“右倾翻案风”,受到社会上一时间流行的黄帅“反潮流”、张铁生“交白卷”的不良影响。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教学秩序开始恢复。
1979年开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政治课开设社会发展史、青少年修养、法律常识、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常识。
(5)招生
1950-1965年,初、高中招生,由行署教育局或县教育局统一命题,按学区分点考试,定校录取。
1966-1967年,初、高中停止招生。1968年初中招生2000名,高中停止招生。1970年恢复高中招生。1971-1976年,初、高中招生没有定额,录取学生,由生产大队、公社革命委员会根据学生家庭出身、成份、政治表现、社会关系推荐。
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到1981年,应历届学生均可报考,由县教育局统一命题,以区为录取单位,区属中学可在全区范围内录取最高分学生;县城中学,除招收城内学生外,在全县范围内择优录取。1982年仿高考预选办法,由各区筛选考生,然后集中到县统考。1985年应、历届分开预选、录取,旨在提高应届生入选量。
(6)部分中学简介
张村中学前身为涡阳抗日建国中学和豫皖苏边区第六中学。1939年底,民国政府安徽省教育厅决定由王立仁在涡阳县东关原“农职”学校旧址开办一所中学,定名“抗日建国中学”,收初一、初二两班,100人左右。丁焕曾任教务主任,任雅安任总务主任。聘任教师王梓才、朱秀明、张克如、文步周等。开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英语、音乐等科。1940年日本侵略军对涡阳县城不断轰炸,校舍焚毁,同年底迁到张村铺北头(即今校址)办学,改称涡阳县初级中学。1941年秋,开设4个班,学生200人。1947年8月,开设高中2个班,初中6个班。不久停办。教职工以小麦作月薪,校长180公斤,教导主任、总务主任175公斤,教师170公斤,职工150公斤,工友100公斤。中央七机部原副部长王步云、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第一副部长王汉民等曾在此校就读。1947年10月,豫皖苏六分区在原涡中旧址开办第六中学,由分区副司令员李晨兼校长,王绍良、张兴澜任副校长,常冰如任教导主任,收学生300余人,年龄大者30余岁,小者十三四岁,分行政、财经两大班,按人数分一、二、三、四队。班有班长,队有队部、辅导员。开班上大课,学习《论人生观》、《四大家族》、《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教材,也学语文、数学。早晨练习打被包、上操;上午上一堂课,后学唱歌;下午分队、组讨论,或扭秧歌,或上街宣传。学生全部供给制,吃住在校,有病公费医疗。1948年10月,学校任务主要是宣传,支援淮海战役前线。国民党军黄维兵团过境,学校随六分区北撤25公里到亳县立德寺、岳老家等地,在群众家里吃住,宣传群众闹翻身,支援解放战争。黄维兵团过后,学校随六分区复回张村,主要任务是建立兵站,催物资供应,称草、称面,编节目慰问演出。1949年2月,一部分师生随解放军第18军渡江南下,一部分到地方工作,年龄小的由教导副主任李明真、辅导员魏思奎带队,携校具到蒙城,组成蒙城联中。利辛县委书记夏光、安庆地委书记侯玉坤、阜阳县委副书记吕凤亮、阜阳行署粮食局副局长刘志成等,都曾是六中学生。
1952年秋,在六中旧址兴办涡阳县第一初级中学,招收学生8个班,学生400人。1953年改称涡阳县第二中学。1955年易名涡阳县张村初级中学。1959年收高中2个班,改称涡阳县张村中学。1965年5月,随利辛建县,更名利辛县张村中学,并函请郭沫若题写校名。学校校园占地7.5万平方米,有教学楼2幢,教学用房60间,行政生活用房125间,有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馆藏图书13.5万册。体育场有400米跑道,篮球场4个,排球场2个,足球场1个,校办农场1个,农用耕地20亩。有高中8个班、初中12个班,在校学生1100人,教职工115人。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英语、音乐、体育11科,日学习8小时。
1984年在高中政治、数学、语文、物理4科推行湖北大学心理学教授黎世法提出的“最优中学教学方法实验法”,取得显著成效。1985年8月,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推广该校教学改革经验。
1952年建校以来,1955年被评为阜阳专区、安徽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1956年被评为涡阳县绿化先进单位,1958年被评为省统考先进单位;1984年被县授予教育改革先进单位。
阚疃中学前身为金石中学。1944年秋,阚疃天主教堂神甫张敬业,在民强小学的基础上创办“凤台县私立金石初级中学”。校长古崇仁(青岛人,北京辅仁大学毕业),教导主任王大球。招收初一两班和1个补习班,共150人,开设国文、数学、地理、历史、英语、修身等科,教师实行聘请制,学制3年。1947年学校迁至怀远天主教堂。1949年秋学校恢复招生,沿旧称,收初一学生50人,初二插班生20人,学校负责人周茂起,1950年秋派曹伯衡任校长。1951年第一届毕业生29人。1952年9月,改称凤台县第二初级中学,收初一4个班,学生200名。1958年秋开始招收高中,易称凤台县阚疃中学。1965年5月,随利辛县建制更名利辛县阚疃中学。学校校园占地6.47万平方米,校舍面积6340平方米,有图书室、资料室、物理、化学实验室,体育场地有250米环形跑道1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1个。现有17个班,其中初中11班,高中6班,在校学生813人,教职工82人,其中高级教师7人,一级教师15人。
自建校到“文化大革命”前的20多年,学校曾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前清秀才陈一凡、前清武生侯益群、书法家孙逸久等,曾是学校开创时的董事。安徽师范大学教授、语言学家张涤华、治金部副部长周学典都曾在金石中学任过教。济南军区副参谋长邵凤学、扬州市京杭大运河指挥部工程师兼总指挥孙启新、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授徐德章、阜阳市市长王涛、淮南市委宣传部部长单振国,都是该校毕业生。1977-1985年考取大学32人,考取中等专业(技工)学校84人。
利辛县第一中学前身为阎集区中学。1958年秋创办,校址在王五庄。1959年春迁至现人民路东、五一路南;秋,再迁至现校址,称涡阳县阎集初级中学。1966年2月19日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改称利辛县初级中学,1970年改名安徽省利辛中学,1980年定名利辛县第一中学,同时被列为阜阳地区重点中学。初建,仅有草房20间,初中3个班,学生155人,教职工12人。经过历年建设,校园占地面积3.92万平方米,校舍458间,建筑面积7130平方米,各种教学设施比较齐全。1985年有高中12个班,初中14个班,在校学生1713人,教职工125人,专任教师中有大学本科生45人,专科生40人,中专高中毕业生9人。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制度后,至1985年累计考入大学学生199人,考入中等专业(技工)学校249人。学校体育活动卓有成效,多次被评为县、地、省先进单位。1980年、1982年分别被命名为省田径传统项目和排球传统项目学校。1984年6月,省教育厅、省体委、团省委授予“安徽省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和“安徽省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称号。体育教师赵锡安,1981年被评为全国少年业余体校先进教练员。
利辛县第二中学1970年秋创办,借阎集小学9间校舍,初称阎集中学。1971年在城关镇环城北路建校,1972年2月迁入新校址,改称城北中学,1980年定名利辛县第二中学。有教室、实验室81间、宿舍93间,校园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有高中4个班,初中15个班,在校学生1256人,教职工65人。1977-1985年初、高中毕业生考入中等专业(技工)学校和大学的200余人。1982年以来,学校在开展文明礼貌活动、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人民、自制物理实验仪器等方面,多次受到上级嘉奖、表彰。
附:解放前4所私立中学
安徽省私立淮上中学1940年创办,原校址在太和县苗集,初称“阜阳县私立中学苗集分校”,1941年改称安徽省私立淮上中学,校长王杰民,教务主任徐思波。设高中、初中6个班,学生300余人,聘请有大专学历的教师30余人,有校产千余亩,校舍百余间。1946年学校由苗集迁至今王人区邓寨,仍设初、高中6个班。1948年停办。就读学生,在安徽省担任科局级以上领导干部200余人,担任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的有300余人,在外省工作的不详。
江苏省私立彭城中学抗日战争时期徐州沦陷后,彭城中学原班人马于1944年迁到刘家集,校长梁尚德。开设初一4班,初二1班,学生200余人。1945年又招生初一2班,高一2班,学生增加到400余人,多为沦陷区和阜、蒙、涡一带青少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迁回原籍。
安徽省阜阳县私立王市淝英初级中学1944年由邵新民在九三小学的基础上创办,校址在今王市小学。为办校,多方捐地8顷,作为办学资金。1947年停办。
安徽省私立养正初级中学1943年秋创办,校址在今马店区永兴集。名誉校长吕盘铭,教导主任李承斋,主持校务。只收一届初中,因地方派系斗争而停办。
1984年县属中学一览表

区、乡中学(51所)名录
张村区(6所)柳西初中柳东初中三里湾初中汝集初中庙东初中四庙初中
王人区(7所)王人初中高寨初中邵庙初中王店初中巩店初中胜利初中刘寨初中
江集区(4所)旧城初中盛黄初中郑小集初中纪伦寨初中
王市区(5所)王市初中孙庙初中高堂初中东城初中康楼初中
展沟区(4所)陶集初中新张集初中苏湾初中中华初中
胡集区(9所)高集初中板集初中贾桥初中叶园初中院寺初中刘楼初中李集初中胡集初中杜湖初中
孙集区(2所)刘营初中路集初中
西潘楼区(2所)老张集初中刘集初中
阚疃区(8所)阚疃联中崔园初中八里初中谷圩初中程集初中赵桥初中杨营初中康寨初中
望疃区(4所)中疃初中蒋疃初中芦沟初中丹凤初中
区、乡小学附设初中班名录
马店区(11所)王营小学双龙小学马店小学双沟小学心悟小学沈营小学四里小学朱王小学房庄小学吕集小学永兴小学展沟区(2所)王园小学水月小学
胡集区(7所)高大小学常庄小学炉店小学高杨小学杜湖小学杨湾小学常营小学
西潘楼区(5所)郭寨小学马寨小学桥西小学魏桥小学陆大营小学
城郊区(3所)春店小学佛镇小学王五小学
望疃区(3所)高皇小学周集小学望疃小学
1977—1985年报考中专、大专人数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