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西淝河
新中国成立前,黄河多次泛滥,南侵夺淮,西淝河深受其害,河床淤积,堤坝溃决,年久失修,雨量稍大,即平满外溢。形成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沿淝人民,长期为水患所苦。1950年7月,淮河流域再度发生大面积洪涝灾害,西淝河被灾尤重。中共中央十分关心淮河流域水患,毛泽东主席作出“根治淮河”的指示,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治淮会议。1950年11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西淝河作为治淮工程之一,纳入治理。1951年为减轻西淝河下游排水负担,于淝河集(亦称淝河口)地方将西淝河上游来水堵断,引水入涡,并对淝河口以下河段分期疏浚治理。1951年西淝河治理工程(包括港河)疏浚土方2619万立方米,1953年、1956年继续治理,疏浚土方726万立方米(包括港河)。1965年建县后,对西淝河本干分为4段再行疏浚,总长达70.96公里,疏浚土方1130.42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010.05万元。除涝标准,阚疃南闸以下三年一遇,刘营子以上五年一遇,除涝面积116万亩,防洪标准二十年一遇。
利凤县界至阚疃南闸河段1968年冬,县革命委员会成立西淝河疏浚工程指挥部,于春水任指挥。对阚疃南闸至汤店子(利凤、利颍交界处)河段14公里,进行治理。因准备工作不完善,仓促上阵,加之开工晚,雨雪天多,拦水坝溃决,被迫停工。1969年冬,总结上年经验教训,提前做好准备,至12月底顺利完成疏浚任务。两次施工共完成土方210.4万立方米。工程标准:河底宽64米,比降1/20000,河底高程16.62—17.31米(海拔高度,下同),边坡1∶2。除涝标准三年一遇。国家投资110万元。
茨淮新河至阜蒙河河段1976年茨淮新河从吕台子(刘营子)将西淝河截断。是年冬,县革命委员会成立茨淮新河处理工程会战指挥部,疏浚茨淮新河北岸刘营子至阜蒙河段13.6公里,由展沟、胡集、王人、望疃、江集、西潘楼、孙集7个区施工,上工8.4万人,11月25日开工,一个半月完成施工任务,挖河结合筑堤,疏浚土方167.5万立米。工程标准:河底宽115米,河底高程19.98—20.4米,比降1/32400,边坡1∶3;两堤中心距255米。除涝标准五年一遇,防洪标准二十年一遇。国家投资268.8万元。
阜蒙河至朱集闸河段1980年11月20日至1981年1月18日,对阜蒙河至朱闸一段25.96公里进行治理,开始上工3万人,后增加到8万人,挖河结合筑堤,完成土方465.2万立方米。工程标准:河宽82—75—61米,河底高程20.4—21.7米,边坡1∶2.5,比降1/20000,两堤中心距225—180米。除涝标准五年一遇,防洪标准二十年一遇,国家投资510万元。
朱集闸至刘小湾河段1984年冬,阜阳地区茨淮新河指挥部决定疏浚朱集闸至亳县罗集一段51.89公里,由亳县、涡阳、太和、利辛4县施工。利辛县工段自朱集闸至管台子5.2公里,计划土方66.2万立方米,由孙集、西潘楼、城郊、阚疃4区施工,上工3.3万人,管台子至刘小湾12.2公里,计划土方199万立方米,由太和县施工。11月8日,地区指挥部在朱集闸召开4县施工揭幕会议,11月9日凌晨,骤降暴雨,河水猛涨,水流湍急,被迫先行挖土塘筑堤,而后挖河填塘。11月20日,管台子截流坝合垄,开始河底施工,上工人数增加到5.2万人,12月10日竣工,实际完成土方88.32万立方米。工程标准:河底宽56米,河底高程朱集闸至管台子22.35—22.69米,管台子至刘小湾23.53米,比降1/14800,边坡1∶2,挖河结合筑堤,两堤中心距180米。除涝标准五年一遇,防洪标准二十年一遇,利辛县工段国家投资121.25万元。
西淝河断面设计成果表

主要支流治理老母猪港:1956年春按老三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老母猪港口至太和白玉港30公里,疏浚标准偏低。1984年冬按五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县境内老母猪港口至周潭口,长17.76公里,由王市、王人、张村3个区施工,上工5.25万人,完成土方131.27万立方米。工程标准:河底的宽度分别为80米、50米、40米、27米、26米、19米;河底比降1/20000—1/10000;河底高程22.28—24.44米;边坡1∶2;河滩地宽20—10米。国家投资96.95万元。阜涡河:1973年冬至1974年春,按五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南段七姓营至老母猪港13公里,由王人、巩店两公社施工,上工0.6万人,完成土方54.7万立方米。工程标准:上口宽26米,底宽8米,深5米。背沟:1965年冬至1966年春,按三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高庄至新张集8.9公里,完成土方17.48万立方米。1984年冬按五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梁庄至西淝河12.94公里,由展沟、胡集两区施工,上工2.7万人,完成土方60万立方米。工程标准:河底宽5米;河底比降1/10000—1/5000;河底高程21.5—20.08米;边坡1∶2;河滩地宽10—5米。国家投资7万元。苏沟:1956年冬至1957年春,按三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苏沟口至阜阳县杨桥45.99公里。县境内自苏沟口至乌江15.7公里,设计流量105立方米/秒;河底比降1/2200—1/12000;河底高程19.56—20.70—21.80米;设计水位23.36—24.50—25.60米;河底宽25米;边坡1∶2;两岸堆土高24.00—25.50—26.60米。西柳沟:1973年冬至1974年春,按三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利涡县界至西淝河7.5公里,完成土方15万立方米;1976年冬至1977年春,由柳西、张村两公社疏浚高楼至西淝河6公里,完成土方63.3万立方米,国家补助排水费。工程标准:上口宽34米,底宽10米,深6米,边坡1∶2。除涝标准十年一遇。乾溪沟:1951年冬至1952年春,按三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张寨至西淝河19公里。1974年冬至1975年春,由柳西公社按五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利涡县界至西淝河10公里,完成土方28万立方米,国家补助排水费。工程标准:上口宽32米,底宽12米,深度4—6米,边坡1∶2。罗沟:1951年冬至1952年春,按三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王楼至西淝河19公里。1977年春由孙集公社按五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田桥至西淝河5.76公里,完成土方55.4万立方米,国家补助排水费。工程标准:上口宽34米,底宽10米,深6米,边坡1∶2。安营沟:1965年冬至1966年春,按三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西淝河至利涡县界17.5公里,由阎集、张村、江集三区施工,完成土方16.5万立方米;1973年冬至1974年春,按五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西淝河至利张公路1.5公里,由孙集区施工,完成土方11万立方米,工程标准:上口宽29米,下口宽6米,深6米;1974年冬至1975年春,由纪王场公社疏浚东安营沟3.3公里、西安营沟2.5公里、南段管桥至孙集公社边界2.5公里,共完成土方40万立方米;1975年按五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孙集公社边界至利张公路17.5公里,由孙集公社施工,上工1.15万人,完成土方61万立方米,国家补助排水费。工程标准:上口宽25米,下口宽5米,深5米。1984年冬,由孙集公社疏浚安营沟本干(高寺至利张公路)10.94公里,完成土方35万立方米,国家补助排水费1.5万元。工程标准:上口宽18—20米,下口宽8—10米。比降1/20000,河底高程22.43—24.35米。
(二)茨淮新河
1971年5月,安徽省水利部门提出开挖茨淮新河方案。茨淮新河为颍河的分洪道,设计分洪流量20000立方米/秒,在上游周口洪水来量3000立方米/秒的情况下颍河阜阳以下的防洪标准可以提高到五十年一遇,同时减轻淮河干流正阳关至怀远之间的防洪负担。它接纳黑茨河与西淝河的来水,使这两河的除涝标准提高到五年一遇、防洪标准二十年一遇,排涝流量合计为1400立方米/秒。茨淮新河可以改善安徽、河南两省约1500万亩平原坡水区的排水条件。这一方案征得阜阳地区和有关县的一致同意后,阜阳地区水利局遂抽调技术人员,组成外业和内业两套班子进行勘测设计。同年9月,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各县施工会议,部署施工任务;中旬,成立利辛县茨淮新河指挥所,黄焕民任指挥,耿殿禄任政治委员。自1971年冬开始施工,至1978年春竣工,分3个阶段、6个工期,累计上工人数17.91万人次,施工土方1863.71万立方米。
第一工段(怀远段)分两期施工。第一期1971年冬至1972年春,上工5.3万人,完成土方518.3万立方米;第二期1972年冬,上工3.51万人,完成土方224.62万立方米。
第二工段(阚疃段)分三期施工。第一期1973年冬至1974年春,上工1.37万人,完成土方113.17万立方米;第二期1974年冬至1975年春,上工1.85万人,完成土方217.6万立方米;第三期1975年冬至1976年春,上工2.05万人,完成土方216.02万立方米。
第三工段(马胡桥段)一期完工。1977年冬至1978年春,上工3.83万人,完成土方574万立方米。
施工组织施工宽达百米以上河道,县内尚属首次,缺乏经验。第一期施工,即组织力量到海河、扬州等大型工程施工工地参观、学习,并邀请海河施工有经验的领导干部、劳动模范,到茨淮新河工地传经送宝,指导施工技术。全县参加施工的民工,按军队建制,以公社为民兵营、大队为民兵连、生产队为民兵排。工地设粮、煤、商供应站,施工营成立卫生所,配备医护人员5—7人,设观察病床3—5张。指挥所成立工地医院,配备医护人员30余人,设病床30张,有化验设施和较完备的外科器械。施工第一阶段,采取按工日供应粮、煤,有些施工连队虚报冒领,“干不干,二斤半”,形成吃“大锅饭”,既浪费粮、煤,又影响工程进度。从第二工期开始,改为按工程进度发放粮、煤,实行“多劳多得,节约归已”的办法,同时推广海河灶、扬州灶、大食堂、大蒸笼,不但有效地节约粮、煤,降低民工生活费用,竣工时,民工粮、煤都有节余,分给个人自带回家。施工质量,除第一期工程因经验不足,堆土不够平整外,其余五期工程能按设计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历次验收评比,一直为阜阳地区前列。
茨淮新河利辛段河道标准

(三)芡河
1954年治淮工程,将芡河从望疃孙沟湾以上截为4段,分别由涡阳县境内石雁、白膏沟和县内北凤沟、孙沟湾引入涡河,孙沟湾以下经汪大桥流入蒙城县境。由于河南省引黄入涡淤灌,涡河河床抬高,孙沟湾引芡入涡下泻不畅,正常年份降雨量为50—70毫米,沿芡洼地即受淹,雨量稍大,则一片汪洋。当地群众反映:“挖了孙沟湾,芡河年年淹,一年三次水,一次五六天”。1970年将芡河与阜蒙河沟通,由孙沟湾、阜蒙河同时引芡入涡,因下游未治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茨淮新河开挖后,县境内水系发生变化,为改善芡河排水条件,1984年11月6日至12月初,由江集、望疃区施工,疏浚阜蒙河至三孔桥芡河本干13.9公里,上工1.9万人,最多时3.3万人,完成土方47.83万立方米。工程标准:三孔桥至张寨河底宽10米,张寨至阜蒙河河底宽11米,河底高程25.41—22.54米,在蒋湾、西凤沟口各有一处跌水,比降1/10000,边坡1∶2,滩地宽10米,设计除涝标准为三年一遇。国家投资25万元。
北凤沟引芡入涡工程之一。1954年春,按三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崔小集至涡阳县境西阳集25.89公里,其中县境内崔小集至柳沟3公里,柳沟至康桥6.3公里,康桥至王小庄4.8公里,共长14.1公里。
孙沟湾引芡入涡工程之一。1954年春,按三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孙沟湾沟口至芡河郑营子37.65公里。
(四)阜蒙河
1958年,中共安徽省委提出“河网化,水稻化,变淮北为江南”的口号。阜蒙河(阜阳至蒙城,接通颍河与涡河)是淮北大河网规划的10条新河之一。由于当时浮夸风和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河网化工程于1960年起停止,阜蒙河未能按设计要求施工,遂成半拉子河道。建县初,因县内排水出路少,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多次向上级有关领导部门提出规划报告,建议疏浚拓宽阜蒙河道,以提高泄洪排涝和引水灌溉能力。1970年起,分三期治理县境内河段43.1公里,完成土方576.2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08.5万元。
车辙沟口至利蒙县界河段1970年上级拨给治理经费20万元。同年11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阜蒙河工程指挥部,拟于是年冬和翌年春完成自车辙沟口至利蒙县界23.6公里的疏浚整修任务。是时贯彻“谁受益,谁负担”的治水政策,沿河公社积极要求施工,其余公社有的消极抵触,有的坚决反对上工。11月下旬,沿河的利辛、中疃、望疃3个公社开始施工,承担全部工程的40%,而且每个劳动量比其他公社少补助0.1元,至12月底,出色地完成工程任务。1971年春节后,将下余的60%施工任务分配给非沿河的17个公社,胡集、展沟、纪王场3个公社认为“与己无益”,拒绝上工,其余14个公社于2月中旬开工,由于阴雨天气较多,有的公社干部消极应付,工作督导不力,施工不按设计要求,不经验收就草率收兵,致使本段河底宽窄不一,高低不平,王寨北有50米长未有动工。1971年11月,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将胡集、展沟、纪王场3个公社的工程安排给中疃、望疃两个公社完成,减去其在茨淮新河怀远段的工程任务,并把该项任务分摊给胡集、展沟、纪王场3个公社。同年12月底,中疃、望疃公社竣工。本段工程共施工土方174万立方米,国家投资31.5万元。靠近县城一段1公里长,河底宽25米。
车辙沟口至双龙集河段1976年11月25日起,阚疃、城郊、马店、王市4个区开始施工车辙沟口至双龙集河段16.61公里,疏浚、筑堤、修路、修坡同时进行,1977年1月10日竣工,完成土方388万立方米。河道工程标准:自车辙沟口向西3公里,河底宽25米,河底高程22米;3公里以西至西淝河,河底宽22米,河底高程21米。河道边坡1∶2,滩地宽10米,靠近西淝河两岸500米内,每百米加宽3米,呈喇叭口状的渐变段。车辙沟口西边、阜蒙河北岸有船坞一处,长400米,宽100米。南岸筑堤结合修公路,自利阚河口向西5公里内,岸堤顶宽30米,路面宽15米。国家投资70万元。施工中为追求顺直美观的外表,有的河段形成挖新河填老河的不合理现象(有的新老河仅相距80米),以致造成刚建好不久的钢筋混凝土交通桥废弃2座。
双龙集至利阜县界河段1984年11月9日至12月6日,由马店区施工疏浚双龙集至利阜县界2.89公里,上工1万人,完成土方14.25万立方米。工程标准:河底宽10—12米,边坡1∶2,河底高程22.9—23米,比降1/10000,两岸各留10米宽滩地,挖河结合筑堤。堤高2.5—3米,堤顶宽5米,同时完成植树造林工程。除涝标准五年一遇。国家投资7万元。
支流黑土沟治理阜蒙河主要支流黑土沟,西起王人集东南,流经永兴集,至陈桥庄南入阜蒙河,长17.5公里。1973年冬至1974年春,按五年一遇除涝标准,由永兴公社施工疏浚土鱼西至马店公社界8.1公里,计划土方40万立方米(未全部完成)。工程标准:上口宽27米,下口宽7米,深5米,边坡1∶2。1975年冬至1976年春,由王人公社施工疏浚阜涡路至土鱼西6.5公里,完成土方22万立方米。工程标准:上口宽20米,下口宽5米,深5米,边坡1∶1.5,国家补助排水经费。
(五)利阚新河
1976年全县完成茨淮新河阚疃工段施工任务后,决定开挖利阚新河,北起县城东部与阜蒙河相通,南抵阚疃入茨淮新河,长15.81公里,按五年一遇除涝标准施工,排涝流量167立方米/秒,可使303.3平方公里的来水减少迂回,捷径流入茨淮新河,免除阚疃、望疃、城郊、城关、西潘楼等区(镇)的部分洪涝灾害;其次可利用茨淮新河阚疃枢纽工程和翻水站,进行电力抽水灌溉和排涝,使靠近河、沟两岸的20万亩耕地遇涝能排,遇旱能灌,同时可发展小型航运和渔业。1976年2月下旬,以茨淮新河指挥所为基础,成立利阚新河工程指挥部,孙永熙任指挥,全县出工5万人,原计划2月底开工,3月底竣工。按计划开工后,城郊公社男女老少齐上阵,用牛、马、驴、骡拉板车运土,苦战七天七夜,首战告捷。指挥部立即召开四级干部现场会议,介绍城郊公社施工经验,会后,工地民工猛增到10万人,克服阴雨天多、排水量大、春寒、人员拥挤等困难,比原计划提前10天完成任务。声势之大,速度之快,实属空前。在掌握工程质量和验收工作中,对堤坝、公路、滩地施工标准要求很严,而对河道的主体工程重视不够,形成滩地平滑如镜,堤坝、路面平整光洁,而河坡普遍挺肚,河底不平;尤其水下部分,墩埂林立,个别河段高低相差0.8米,宽窄相差2米。这种只图表面,忽视主体的不良倾向,波及到以后的施工工程,虽经多次扭转,未能彻底克服。工程设计标准:河底宽,界沟以上15米,界沟与黄沟之间17米。黄沟以下至白洋沟20米;边坡1∶2,比降1/15000—1/13200。挖河结合筑堤修路,右岸堤顶高程29.5米,堤顶宽30米,公路路面宽15米;左岸以堆弃土为主要目的。堤顶高程30.5米,堤顶宽10—18米不等。背水坡为自然坡,两岸各留10米平台,其余堤坡均为1∶3。挖压土地3510亩,每亩补偿40元,施工土方270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20万元。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