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历史悠久,起源很早。如《书·禹贡》、《山海经》、鲁之《春秋》、晋之《乘》、楚之《木寿木兀》,应是最早的方志。《周礼》中的职方、土训、诵训的职掌,也是后世方志所载的内容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封建统治阶级需要了解郡国的情况,于是要求地方舆地详情上报,这就为方志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汉魏六朝时期,私修史志有较大的发展。到了隋唐,方志由私撰变成官修。五代十国50多年的动乱,国家典籍几乎沦亡殆尽。北宋政权建立后,规定“凡土地所产、风俗所尚,具古今兴废之因,州县之籍,遇闰岁造图以进。”宋代方志,一是数量众多,二是体例到内容更为完备。元代属少数民族统治,但方志传统并未中断,所修《大元大一统志》、《昌国州图志》、《长安志图》等都是著名方志。明代修志成就很大,有770多种。清代,是修志最盛之世,以康熙、乾隆二朝最富。如乾隆时的戴震、章学诚,嘉庆时的孙星衍、洪亮吉以及李兆洛等人,对编修方志多有建树,创立了方志学。民国时期,纂修方志时断时续,一般多在20年代初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多次倡导编修地方志,号召我们发扬传统,通过修志,系统地记载地方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为本地方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重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已的道路”。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利辛县志》本着贯穿古今、详今略古的原则,搜集了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大量资料,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研究,去芜存菁,去伪存真,实事求是地记载了本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历年来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基本上达到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得当、体现时代风貌的要求。使之前有所稽,后有所鉴,发挥“资政、教化、存史”的作用。
岁月嬗变,历史沦桑。利辛县建县20多年,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毕竟利辛的基础还很薄弱,我们依然处在贫困的行列。只争朝夕,奋力“爬坡”,把贫困写进历史,让富有代替未来,是利辛人民的愿望。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审时度势,制定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杠杆,以党的建设为支点,以法制建设为基础和强工、壮农、活商、兴教、富县、富乡、富村、富民的“四八”兴县战略,以期早日实现利辛在阜阳中部的崛起。昔日脱贫功在不舍,今日兴县志益弥坚。我们决心凭政通人和之势,借团结拼搏之力,举艰苦创业之风,带领全县人民励精图治,再创辉煌。
利辛县人民政府县长程凤军
1995年8月1日
上一篇:序一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