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亳州习俗,与中原各地相近。因古代属陈,所以传统习俗尚巫、信鬼神,充满封建迷信色彩。建国后,提倡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旧习俗有的被摒弃,有的得以改进,民风为之大振。但80年代以后,封建习俗又在一些落后偏僻地区死灰复燃,形成顽强的习惯势力,渐次波及到城关一带,对社会新风造成越来越大的冲击。
(一)服饰
清末至民国初期,男性成人多穿右开襟长袍,内衬对开襟短褂,农民爱用大带束腰。下身穿大腰深裆无口袋直筒裤,用黑带或蓝带扎裤腿。富者穿绸缎长袍,多为蓝色或紫色,不束腰,外罩黑色八团礼服呢马褂或皮马褂,外出时手携单袍。女性穿右开襟半衣,又叫“布衫子”,衬衣和外衣同式;下身穿和男式同样筒裤,用长带扎裤腿。布料,贫者多用印花布,或条或方格土布;富者穿绩罗缎绢。个别女士穿旗袍,也有青年妇女穿百裥裙的。30年代至40年代,中装、西装、青年装相继进入城市,但穿者不多。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官员,统一穿灰色军服。
建国初期,流行列宁服、中山装、军便服、学生服,青年男女多穿蓝色。曾有一首歌说:“广播响,电灯亮,电灯底下找对象。不要彩礼不要钱,只要一身学生蓝。”60年代,男女多穿灰色、蓝色,款式多为中山装,女青年穿对襟花小褂,穿裙子者渐多;冬季男女均穿棉裤、棉袄。“文化大革命”初期,男女青年多穿黄绿色军装,腰间扎一皮带,城乡风行一时。70年代初,青年中流行短瘦小裤腿,拉链衫,的确良衣料穿者渐多;后期流行筒子裤、喇叭裤,裤长盖脚面鞋跟。80年代,夏季男孩多穿彩色背心,短袖彩色小褂,西式裤头;女孩穿彩色连衣裙。冬季内穿毛线衣,外穿薄棉袄或皮夹克,下穿毛线裤,外罩单裤。青年,夏季男性穿各种颜色的喇叭裤、西装裤、牛仔裤、运动裤、花衬衣,以香港产品为时髦;女青年有的和男青年相同,有的穿连衣裙,或五颜六色款式新颖的花褂。冬季男女均内穿毛线衣、裤,外穿单褂、裤,外罩呢子大衣,穿棉裤者极少。以滑雪袄为时髦。春秋穿羊毛衫,外穿衬衣,男青年穿西装者已普遍。城市青年服装变化迅速,趋向于自由活泼,舒适大方,款式奇特。近年,少数男青年穿红着绿,大有女性化的趋势。农村青年服装逐渐向城市青年靠拢,但变化迟缓,质量逊色。城市中老年自60年代以来,几乎全是中山装、军便服、西式筒裤。农村多数老年人服装几乎和民国初期相同,唯长袍马褂绝迹,衣料多为机织布,穿土布者尚有。
婚期服装,清末民初,拜堂时新郎着靴帽蓝衫,头戴金花,十字披红;新娘多穿红衣,着红裙,蒙头红。30~40年代,新郎拜堂时头戴礼帽或帽垫,身穿蓝衫;新娘如前。50年代以后,新郎穿蓝色中山装,新娘穿蓝褂或花褂。80年代,新郎穿西装;新娘夏季穿连衣裙,冬季穿缎绢薄棉袄,外罩呢子大衣。
丧期服装,自清末至建国前夕,丧者儿子戴肉包白帽,穿孝袍,腰束麻带;侄子、子戴筒帽,其他人戴菱角帽;女儿戴7尺长的白土布,侄女、孙女戴3尺长的白土布,其他人戴1尺长白土布。建国后50至70年代,丧期不穿孝服不戴孝帽,一律配戴黑袖章。80年代,城乡均有穿孝者,旧俗有所复活。
至于帽、鞋,清末民初,男性一般头戴黑色或褐色卷沿毡帽,或六块瓦帽垫;脚登“云头”或“双脸”鞋,筒式布袜。夏季戴草帽、竹编斗笠、苇编或高粱蓖编帽壳。女性头戴纱中(亦叫包头)或勒子;脚穿尖口乡绣花鞋,中老年穿黑色、蓝色尖口鞋。30~40年代,皮鞋、礼帽、火车头帽进入城市,但戴者不多。建国后,流行军便帽、方口鞋、劳保鞋。70年代,穿皮鞋、凉鞋者渐多,尼龙袜、睛纶袜普及于城乡。80年代,凉鞋普及城乡,男性多数人戴军便帽、栽绒火车头帽,也有一些人常年不戴帽;女性农村顶方中、城市戴线帽;城内青年穿过膝袜、高跟鞋、皮鞋已很普遍。
据1985年1至3季度对50户城市居民抽样调查,衣着开支1季度2.52元,占生活开支的7.5%;2季度3.16元,占生活开支的11%;3季度2.52元,占生活开支的8.8%。衣着开支占生活开支平均为9.1%。
(二)饮食
清末、民国时期,城市居民,除商人之外,习惯每日两餐;农闲时农村亦习惯两餐,至今仍有这种习惯。农村重视早餐和午餐,轻晚餐;市民重午餐和晚餐,轻早餐。家常饭有馍、面条、稀饭。市民早餐多食油条、稀饭,农民晚餐多吃馍、喝稀饭。但城乡多数早餐喜甜,午餐喜咸,晚餐喜淡。城市富商和富户(地主),常年主食小麦面(当地称好面);这一阶层的佣人或多或少吃些粗粮。农民和市民,常年以杂粮为主食,年关和收麦季节均吃麦面。俗说:“正月初一吃好面,过了初五就换饭。”遇到歉年,农民多以糠菜为食。建国后,市民和其他非农业户口吃粮由国家定量供应,以细粮为主食。80年代之前,定量中多为细粮配给一定的粗粮,其后,全部供应细粮。农民以粗粮为主食,曾一度出现“红芋饭、红芋馍,离了红芋不能活”的局面。80年代,正常年份多数农民常年吃小麦。
副食分荤素两类。荤即鸡、鱼、肉、蛋;素即蔬菜、豆制品、植物油等。家常烹制,煎炒炸燉味喜咸辣。人们爱吃荆芥、芫荽。逢年过节,招待客人,注重菜肴丰盛,昧美。每年夏秋,许多家庭有晒干菜、腌咸菜的习惯,咸菜有酱豆、腊菜、萝卜干等。
婚嫁殡葬,城里有用“十菜席”待客的习惯。建国初,每桌7人,现在每桌8人。80年代,农村用的“十菜席”是,先上4小碟:两荤两素凉拌,用以下酒;后上10大碗,以元宝肉、八宝饭、虎头鸡、家常鱼为主菜,其余各菜可根据情况灵活拼制。城市所用“十菜席”,先上6中盘:两荤两素两甜;再上10大碗,以虎皮肉、四喜丸子、家常鱼、八宝饭等为主菜,质量好于农村,且较少用肥肉。十菜席常随季节调剂,夏季多热汤,春秋多温拌。汉民席夏季不用羊肉。
1985年1~3季度调查统计,城市居民每人每月购买食物(包括烟、酒、水果等)方面的开支:1季度19.87元,2季度17.62元,3季度19.64元,占平均构成生活总开支的67.1%。
(三)居住
当地喜欢聚居,繁衍成庄。多呈矩形宅基,建住室多坐北朝南,俗称“堂屋”。堂屋一般为3间,一明两暗,两窗对开。开间1丈(约3.33米),一般进深(跨度)4至5米。少数“明三暗五”带走廊,跨度7米。以堂屋为主房,两侧窗前建旁房,其开间、跨度、高度,均小于堂屋。城镇居民住室,多面向街道,比农民讲究。
建国前,城内富商和富户以及农村富户,多住里生外熟的瓦房,少数住2~3层楼房,多数市民和农民住土墙草房(当地俗称“土里威”),少数人家住7~13层砖基、砖镶门楣,封山封檐瓦压脊的“海青房”。50年代年以后,城市居民兴建住室,多系砖木结构。进入80年代,城内兴建住房,瓦房居多,私人所建楼房一般分两层,公建的宿舍多为2~4层。农村所建住房,多数是砖木结构的瓦房或海青房,建草房者已少见。
建国前,堂屋后墙正中挂字画,下放条几、方桌和椅子,室内放置箱柜、床铺等。一般人家仅有桌凳,衣服挂在墙上或绳上。贫苦人家用麦秸或豆秸打成“地铺”。建国后至70年代,城内居民逐渐购置大立柜、五斗橱、缝纫机、收音机,部分农户购半导体收音机、缝纫机等。80年代,市民室内增加电视机、电扇、电冰箱、收录机、沙发、写字台、书橱等。农户室内桌椅、箱柜逐渐齐全,并增加了大立柜、五斗橱,少部分农民配置电扇、电视机、录音机、沙发等。
据1985年统计,城市居民中,私人住房628011平方米,公用住房31122平方米,其中集体宿舍18955平方米;成套往房(拥有卧室、客厅、餐厅、浴室、厨房、厕所、阳台等设备的住室)198套,13167平方米。
(四)行路
当地人行路注重礼貌,遇见迎面来人,总是主动靠下首(右侧),把上首(左侧)让给对方,所以千百年养成了靠右走的习惯。明清时期,州学的生员(秀才)和国子监的生员(贡生)以及举人等,走路喜操“八字步”,甚至遇到紧急情况,也不失态,故当地人素有“文人失机不乱步”的谐语。
旧时人们外出多步行,远途出行或携带行李较重时,可雇佣“卖路人”,用木制独轮人推车(俗称“小土牛”),将乘客和行李一车推送。近者数里,远者可达数百里。富人外出多骑马或乘坐马轿车。城乡富户都有自己的车,每遇逢集或传统庙会,总有许多马轿车载人赶集、赴会。城内富家女眷出行、医生出诊,多乘轿。清末到民国14年间,姜桂题曾有过一辆小汽车。这一时期黄包车开始出现。至建国前夕,远行多乘马车、船只,自行车已成为城镇富者的代步工具。建国初期,干部赴阜阳、县城开会,一般都徒步往返。50年代后期,远行多乘汽车,城乡来往多以汽车、自行车、脚踏三轮车代步。70年代以后,自行车空前普及、当地多喜骑上海产“永久牌”、“凤凰牌”和天津产“飞鸽牌”自行车,1985年统计,全县城乡拥有自行车17万辆。目前城乡间通行机动三轮车和小四轮(俗称“嘣嘣嘣”),汽车客运四通八达,远途步行者已罕见。
附:家族
亳州人向有同族聚居的习惯。涡河、武家河、赵王河、洺河、油河、西淝河等河流沿岸村庄较密,居民多为一村一姓,多姓杂居者较少。村庄大的多叫某老家、某营子、某寨、某楼、某庄。建国前,比较大的家族建有祠堂,仅城内即有蒋家祠堂(现市粮食局油厂)、李家祠堂(东门里路北)、姜家祠堂(现市卫生局)、马家祠堂(华祖庙路北)、刘家祠堂(西门口路北)等。家族子孙起名,一般须按宗谱中规定的辈份排,如李姓现代字派是“中心承家传,绍先景运隆”;蒋姓字派是“尚文庆昭祥,承家传业久”;薛姓现代字派是“怀仰荣宗象,恒钦焕汝光”等;如不按照字派起名,就要受到同族人的责备;若颠倒字派,即为“乱宗”,要受到严厉斥贵。同家族中有重大事情,多在祠堂商讨,由德高望众有权威的族长出面处理,如不服可训斥、打骂。若某人有越轨行为,在祠堂可斥责、杖责;如屡教不改,可以送政府关押;寡妇不守节,族人可以将其活埋。一个家族中的族长多为本族中有地位、有钱财、为人正派、乐于助人,而且辈数较长的人担任。他常常“以族代政”,处理家族中的重大纠纷〕建国前,本地人家族观念强,同族人比较亲密。也常有两个家族争斗,形成世仇的。建国后,打破了家族中的一些陈规旧俗,人们赤诚相待,和睦相处,很少发生家族间的纷争。但近年来,有的地方陈旧风俗有所复活。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