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行政机构
清代,亳州建有学署,是封建社会里地方教育的领导机关。学署分学正和训导两署,当时的学署官员除遇考期或学界中的重大事情外,平时无事可做,形同虚设。民国7年,县成立劝学所,设劝学员和会计若干人,管理地方教育业务、人事调配和教育经费等。以后,随着学校的逐渐增多,县又成立了教育局。民国16年,教育局改为教育委员会。民国27年,亳县城沦陷后,教育委员会随县政府迁往古城集,并改教育委员会为教育科。民国37年2月,亳州解放后,市人民政府设立文教科。1956年6月,改为教育科;1957年3月,与文化科合并,建立文教局。1978年2月,与文化科分开,改为教育局。1986年6月,改设教育委员会,下设人事、计财、审计、监察、老干部、初教、中教等7个科和教研室、招生办公室、成人教育办公室、职业教育办公室、勤工俭学管理站、电化教育馆、教育电视台等机构。教委各机构分别管理各级各类教育工作。区一级教育管理机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有教育组,后改为教育办公室,一般由分管教育的副区长任主任,设专职干部5~6人。乡一级设教育辅导组,由分管教育的副乡长任组长,设专职干部1人,负责对本乡小学进行行政和业务辅导。
(二)经费管理
民国前,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田和民间捐赠。民国时期,教育经费来源于田赋、捐税等项目的附加,其次是靠学产租息(田租、房租)、学费、地方自筹和私人捐款等,而县立中学的经费由省补助一部分。
建国后,教育经费由县财政拨给,乡村小学的经费主要由地方自筹,政府给予补贴。1949年,教育经费为7800元。1959年,增至1483700元。在这10年中,教育经费总额为7307620元。以后,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经费逐年增加。至1967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教育经费增加到1644984元。1967~1978年,教育经费仍呈上升趋势。1979年至1986年,虽然教育经费逐年增长,但由于人员经费增加幅度较大,实际支出的事业经费反而呈下降趋势。1979年,公办教职工人员经费241.9万元,至1984年增至465.3万元。由于公用经费严重不足,改善办学条件困难较大,有的农村小学除人头费外,再没有其他拨款。为了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近年来采取勤工俭学、集资办学、征收教育费附加等一系列增加预算外收入的方法,经费稍有弥补。1978年,亳州市教育系统有校办工厂9个,校办农场12个,勤工俭学纯收入2.4万元。后勤工俭学活动一度停止,不久又逐渐恢复。集资办学始于1981年。1982年,全年群众集资174万元。1985年,集资369万元。1985年开始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农村按人均收入的1%征收。所征收的教育事业费附加,区提25%,乡提60%。区、乡两级掌握的款项中,54%用于校舍修建和购置课桌凳,约40%用于民办教师补助工资,其余用于教师福利。城市由税务部门按三税的1%统一征收,其中约85%由市财政拨给市教委用于改善城市学校办学条件和民师工资。城乡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其余部分(约15%),由市财政统一安排。
1986年,市财政拨教育经费10454233元,用于中等专业学校经费436076元,职业学校180768元,中学3478489元、小学3641960元,幼儿教育经费6636元,业余教育21100元,教师进修及干部培训99866元,民办教师补助费1197158元,特殊教育经费73581元,高等教育经费8912元,广播教育经费185888元,用于其他教育经费964099元。
(三)校舍维修、建设
辛亥革命前,县(州)学、书院的房舍比较考究,多为砖瓦结构,比较宽敞。辛亥革命后,战火连年不断,学舍常年失修,断垣残壁,破烂不堪。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建国初期。
1955~1958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区中学和集镇完小大都盖起了砖瓦结构的校舍,并立起围墙,境内的校舍大为改观。1959至1962年,部分小学停办,原有校舍得不到维修,房屋破旧不堪。“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校舍遭到破坏,后来采用生产队集资和国家补助的办法,新建一批校舍,但多为土瓦结构和草房。尽管如此,校舍仍不敷用,多数村学仍用民房和队屋。由于教育经费的增长赶不上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每年除教职员工的工资外,能够用于校舍维修和添置的费用了了无几,使不少校舍常年失修。据调查,1980年,全县中小学共有危房面积达109081平方米,约占总面积的1/4,而当年下拨的维修费每个区只有三五千元。是年,校舍倒塌300多间。是年,原来比较像样的小学基本上都办成了戴帽中学,不少小学是借用民房、烟炕上课。85%的小学无课桌板凳,全是老师带领学生自制的泥台、泥座;有的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饭桌、面板等。城关镇所属学校条件虽然较好,但也有90%的学校实行“二部制”,教室教具短缺50%,多数教室的门窗均有不同程度的毁坏,1980年,中央下达了84号文件,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三结合”建校工作,层层抓起,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1981~1982年,全县群众集资174.37万元,国家补助37.365万元,新建校舍2491间。1983年,群众集资300.97万元,国家补助82.2万元,新建校舍5480间。1984年,群众集资422.17万元,国家补助90.465万元,新建校舍6031间。1985年,群众集资369万元,国家补助45.5万元,新建校舍3510间。古城区在1983年以前,中小学校舍多为草房、危房。自1983年以来,共集资173.4万元,全区109所小学校舍焕然一新。大杨区河西园小学原来全校5个年级、8个教学班,近400名学生挤在18间破烂不堪的教室里,只好借用当地食品站留下的7间猪圈,稍加修理作为教室。1983年,乡政府支持了14000元,群众个人集资3000元,村办窑厂拿出40000元,经过1年多的艰苦努力,盖起了一座教学楼和两幢平房。原来十河区溜集乡全乡13所小学和1所中学的137间校舍,除24间为土墙瓦顶外,其余的全是七漏八淌的茅草屋。1983年,乡党委加强了对“三结合”建校工作的领导,仅用了60天的时间,就使全乡的中小学全部盖起砖瓦结构的校舍189间,又围围墙2520米。这一年中,全县中学校舍共5847间,其中砖瓦结构的5169间,占88%;小学校舍共15361间,其中砖瓦结构8940间,占58%。
上一篇:第八节 教 师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