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石器
共150余件,其中考古价值较高的有:
大型石斧1960年,从城西孟桥村征集入馆。根据报告情况和实地考察,系傅庄遗址出土。斧为青石,体长25厘米、上宽7厘米,刃宽10.5厘米。中厚5.3厘米。上剖面呈椭圆形,整体呈梯形。斧身有打制痕迹,刃钝,磨制光滑。为新石器时代遗物。
石镰1961年于丁固寺老牙店涡河南岸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体呈半月形,钻有两孔。青石微带黄筋,质细而坚,磨制精细,刃锋利,有使用痕迹。残存长9.5厘米,宽3.6厘米。属新石器时代遗物。
白石锛1974年于牛屎孤堆出土,为商代遗物。通长10厘米,刃残存宽8厘米、顶宽6.2厘米、肩宽7.5厘米、肩上长3.8厘米,顶微外弧,正中向下0.7厘米处有一钻孔,孔径1厘米,直钻。石质细而坚,下部似抛光,光亮如镜。股部弧形,向上呈钝角。制作精致。
大石铲系涡河大寺闸出土。石墨青色,有黑点斑纹,石质坚细。形似梯形,刃弧、外侈,锋利,似未用过,顶端微鼓,磨制光亮如镜,棱角分明,制作精细。上部中心钻一大圆孔,为双面钻。体长18.3厘米、上宽12.1厘米、下宽14厘米、边厚0.3厘米,腹厚0.9厘米。孔外径2.2厘米。内径1.7厘米,经鉴定为先商遗物。
白石猪1973年8月于童园一号东汉墓出土。体长11厘米,残高3厘米,四足微残。尾横钻一穿孔,嘴横钻二穿孔,双眼、鼻孔均为不透钻孔。磨制光滑,长身,矮腿,短嘴上噘,大鼻,双耳后伏,肩高,腰凹,翘尾盘似蜗牛,作奔跑状。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雕刻石灯1973年8月于董园一号东汉墓出土。系青石,装如高足豆。通高30.5厘米、上有灯盘,盘径13.2厘米。下有灯座,座径15厘米。中间有:圆形支柱,周雕3条蜥蜴,足抱石柱向上爬行,头顶灯盘,尾支灯座,若欲喝灯油状。构思巧妙,造型美观,姿态生动,刀笔粗健,对研究汉代石雕艺术和灯的形制有重要价值。
(二)玉器
共110件,其中价值较高者有:
玉刀1982年4月于城西傅庄遗址出土,共2件。一刀长5.5厘米,宽4.1厘米,背厚0.3厘米。宽腹,短柄,柄长1.1厘米,宽2.9厘米;柄部横排钻两孔。玉淡青色微带白筋,质细而坚,磨制光滑。另一刀长5.8厘米、宽4.9厘米、背厚0.3厘米。刃内弧,背平微鼓,呈半月形。刀柄尾部窄,倒看呈梯形。柄长1.9厘米、内宽3.1厘米、尾宽2.5厘米。两件玉刀从特征分析,属新石器大汶口文化类型。
玉镯松绿色,质细而坚,磨制光滑。内圆,外微呈长方形,外直径分别为6.6~7厘米;内圆径5.5厘米。四周钻6小孔。孔分3组,每组2孔。每孔相距不等,分别为0.5厘米、0.7厘米、1.7厘米。孔为两面钻,始大,终小。始孔直径0.3厘米,终孔直径0.1厘米。出土玉镯,钻孔者不多见。经鉴定,属大汶口文化类型。
玉猪1973年夏于董园一号东汉墓出土。玉质晶莹,青灰色略带浅褐斑,细而坚,磨制光亮如镜。猪长身,短嘴,大鼻,两小耳后伏,卧式。刀法洗练,概括力强,寥寥数刀,栩栩如生。玉猪为馆藏一级文物。
银缕玉衣1973年8月董园一号东汉墓出土,在安徽省为首次发现。复原后,体长1.88米。整体用2460多个大小不等、形状不同(长方形、梯形、棱形、多边形、三角形和半月形等)、色彩各异的玉片编缀而成。一般一片四角钻4孔,有的6孔,有的孔更多些,按玉片放置位置确定孔数。银缕系白银拉制而成,其编缀分交叉式、并连式和夸连式等。全衣分头部、上衣、裤筒、手胯和鞋5大部分以及脸盖、头罩、上衣前片、上衣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胯、左中裤筒、左右鞋等12个小部分。沿边镶以红布边,最后用线缝合。玉衣为馆藏二级文物。
玉刚卯1972年8月于凤凰台一号东汉墓出土。又称玉双印,为白玉所制,系汉代流行佩饰,用于驱鬼防疫。一副为两件,呈长方形四面体,高2.25厘米,中间有穿孔,可佩戴。每件4面,每面1×0.96厘米,有刻辞两行,除第1件第1面第1行是6字外,其余每行4字,为篆书。第1件文曰:“正月刚卯既决,灵量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命祝融,以教夔龙,疫蠖刚瘴,莫我敢当。”第2件文曰:“疾日严卯,帝命餐化,慎尔固伏,化兹灵曼。既正既直,既舰既方,庶疫刚瘁,莫我敢当。”玉刚卯为馆藏一级文物。
出土玉刚卯墓之主人名丁崇,为曹操长夫人丁氏家族成员。《后汉书》志三十“舆服”下记:“佩双印,列侯以白玉。”由此可知,丁崇位列公侯,地位显赫。亳州出土玉刚卯,在我国考古发掘工作中尚属首见。
玉炉1932年收购,为清末传世文物。通高13.8厘米。炉身高6.7厘米,口径6.3厘米。炉呈扁圆体,子母口,平阔肩,斜腹,凸底。足为二蹄形,上端浮雕虎首纹。肩附1对透雕象首形大耳,向外平伸,耳各有一衔环。炉腹外壁洋雕虎首纹饰。盖为宝盒状,平顶,高7.1厘米。顶中央立体透雕一狮钮,作坐式回首状,甚生动。玉为淡青色,光亮晶莹,雕工精细,造型别致,美观大方。
(三)陶器
共1500余件,价值较高者有:
镂孔黑陶豆1982年4月于傅庄遗址出土。壁薄胎细,侈口,平唇,腹上直下斜,细柄,高座,座呈喇叭状。通高15.8厘米,口径25.8厘米,底径14.8厘米,唇厚0.9厘米,柄径6.7厘米。经鉴定,属新石器大坟口文化类型。
双耳背水壶1982年4月于傅庄遗址出土。制作稍粗糙。口微侈,直颈,丰肩,腹上鼓下敛,腹部微扁,平底。肩上有对称桥形双耳,两耳之间稍下附一钝三角状绳当。背高30厘米,口径12厘米,腹径20.5~21厘米,底径11~11.5厘米。经鉴定,为大汉口文化遗物。
陶盉1972年于城北关柴家沟战国墓出土。直口,平唇,大腹,肩腹间有对称两环形立耳,两耳间分别为嘴和把手。嘴为兽首形,上仰;把手为曲回上仰兽首,形成一环形把手。三蹄形高足,外撇。盖面隆起,上附3个兽首状钮。该孟胎质为红陶,造形美观,属战国时期遗物。
彩绘陶方壶1976年5月于城西郊西观稼台西汉土坑墓出土。口微侈,方唇,直颈,平底外侈,盖呈盏顶状。肩两侧饰铺首衔环(环缺)。彩有白、淡黄、粉蓝3色。每组彩绘均3色间用。口沿边画粉蓝色波浪纹,上颈绘连续三角形图案,粉蓝底,淡黄线,上下一白线;腹部四面绘卷云纹,粉蓝底,白线条,但脱落较甚。高45厘米,腹径25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16厘米。
仪仗俑1973年9月于二号隋墓出土。共27件,均直立。高29.5~30厘米。俑皆长衣,大领,双鞋头外露。面部稍长,似瘦而丰,仪表端庄,似笑非笑,双目似睁而闭,双手前拱。均有插物小孔(插物不存),孔向上多正,少数右斜,仅有一人露手,而插物孔向左倾斜。除1人左视外,余均正视。
骑马俑1973年3月于一号隋墓出土。通高39厘米。出土时马蹄略残,鞍鞯齐全,长尾下垂,体阔健壮,昂首站立,甚为神骏。马上武士左臂已损,但仍英俊飒爽。现已复原。
骆驼俑1973年3月于一号隋墓出土。高20厘米,身上满载丝绸卷和粮食,形象生动逼真。骆驼俑在本地属首次发现,《新唐书·地理志》载:“亳州:谯郡,望,本谯州,贞观八年更名,土贡绢。”《宋书·食货志》记载:“梓州有绫绮,亳州绪纱,大名府织给彀”。亳州古时为重要丝绸产地之一,骆驼俑的发现,对研究亳州丝绸生产的历史有重要意义,也为“丝绸之路”提供了实物资料。
胡人俑1973年3月一号隋墓出土。高32厘米。身着短衣、长裤,头带甲胄,足穿高靴。该俑的出土,对研究胡、汉关系的历史很有意义。
(四)汉砖
共400余块,其中价值较高的有:
三角形空心砖1965年于城北门西侧(旧城隍内)出土20余块,属汉代遗物。砖高3.7厘米,边宽在43.2~43.5厘米之间,壁厚约3厘米,唇厚者4.5厘米,3面均饰绳纹。出土时,砖已零乱,仅有一段放置较规整,竖立,排列成弧形,内平,外呈锯齿状,可能为装饰之物。三角形空心砖的发现亦属罕见。
元宝坑东汉墓74号字砖1977年于元宝坑一号东汉墓出上。大楔形,残存长19厘米,上宽16厘米,下宽12厘米,厚7.5厘米。砖上刻辞仅存坚书1行,疑为“有倭人以时盟不(否)”。为东汉流行书体。《后汉书·东夷列传》云:“倭在韩(朝鲜)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其大倭王居邪(那)马台国。”东汉灵帝时,正直倭国大乱,这块字砖是否反映了当时结盟的事实,为历史学家提供了研究资例。
元宝坑一号东汉墓39号字砖1977年出上,字砖长30.9厘米,宽15厘米,厚6厘米。竖书刻辞两行:“为将奈何吾真愁怀”,反映了作砖人的辛酸和不满情绪。字为大草,字体简练,结构新颖,挥洒自如,笔力逆劲,气势跌宕,有草圣张芝狂草之韵味,实力东汉稀有的大草真迹。
(五)瓷器
共400余件,其中价值较高的有:
六耳瓷罐1972年8月于凤凰台一号东汉墓出土。直口微侈,大腹,圈足底。高28.3厘米,口径14.5厘米,腹径30厘米。4耳置于左右腹上,每两耳在一起,上横下竖。肩上环饰玄纹和波浪纹。腹部布满细网纹。瓷釉青色(肩有淡黄),胎白微灰,火候较高,胎质细坚。该罐为东汉稀有之大件青瓷器物,曾于1973年在北京故宫展出。
三彩炉1973年征集。敞口,圆唇,鼓腹,呈扁圆体。三蹄形外撇足。腹下部阴刻3周线纹,上施半釉,下露白胎,胎细质坚。通高11.7厘米,口径12厘米,腹径18厘米,完全具备了唐三彩的特点。本地出土唐三彩数量很少,三彩炉的出现,为研究唐三彩提供了补充资料。
青釉四系罐1973年9月于涡北二号隋墓出土。侈口、圆唇、丰肩、斜腹、平底。高32.1厘米,口径14.5厘米,底径13.5厘米,肩径30.5厘米。颈和肩部各饰一周玄纹,肩上置4竖耳。两道玄纹均彩绘粉蓝色。罐体施青釉,下部略露白胎。粉蓝彩绘及青釉均有下流现象,火候较高,胎质坚细。
白釉诗文坛1976年于城西十八里集征集入馆。直口微敛,圆唇,圈足,颈部有4扁耳,耳下画3道黑色环纹,耳间均绘草叶纹图案。上部全白色,下部施21.3厘米高的深黄褐色釉。坛高55厘米,口径13.5厘米,腹径31.7厘米,底径12.2厘米。腹部手书七言诗一首:“人有惺惺不肯存,惺惺都是祸支(之)门。劝君莫使惺惺尽,使尽惺惺折子孙。”竖书,挥洒自如,亳无矫态。坛为宋代遗物,系馆藏二级文物。
钧窑大碗1964年春于城东北大杨河工地征集,系宋代墓出土,为馆藏一级文物。此碗蓝青色,芝麻釉边缘,水裂纹,略带密点兔丝子纹。直口深腹,圆足。高9厘米,口径22厘米。
脱胎五彩人物白瓷碗50年代征集。系当地居民传世之物。口呈八棱形,深腹,圈足,底部楷书“乾隆年制”4字。碗内底在直径4厘米圆周内以蓝线条绘一龙首、夔尾、虎足、鱼脊、鳍盘曲式畸形动物。周围饰连续水草图案,以萍藻衬底。碗外壁绘一周工笔五彩人物画,画中题:“图中农家乐,桃柳庆芳春”句。图中画黑、黄牛各1头,一童子坐于黄牛背上口吹横笛;随跟一中年男子右肩扛一锄头,左手挂一盛满鲜花的花篮;后又有一老者,肩扛木犁,仰首与中年对语。看似祖孙3人,忙于春耕。再后有一片青石,石后一株垂柳,浓荫蔽日;一童子坐石靠柳,双手捧笙在吹。桃花盛开,芳草遍地,一派春天气息。碗高6.7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4.7厘米,重65克。碗的制作极为精致,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磐,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六)铜器
共120余件,有较高价值的有:
镏金钢笔帽1963年于城父集西北佛君庙战国墓出土。残存长5厘米,口残径0.6厘米。镏金铜笔帽的发现,对研究我国毛笔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铭文铜洗1974年城关市民捐献,原出土于城西南城隍内。侈口、平唇、直腹、平底,三乳形短足,腹部饰5道玄纹。高9.8厘米,口径37.5厘米,底径25.1厘米。底下靠边隶书“宜公王子孙”5字铭文。与铭文相对一方饰鸟形(似凤)花纹图案,因腐锈而不清。从其他出土遗物证明,属西汉遗物。
大型铜弩机1973年8月于董园一号东汉墓出上。腐锈不严重,启动较为灵活。郭全长14厘米。郭面后部长10.3厘米,宽3.8厘米;前部长3.6厘米,宽2.2厘米。有3道槽,一主二副。度长6厘米,呈弧形。后穿钉长6.4厘米,有半圆形乳钉头帽,前穿钉残半。悬刀遗失。望山长10.8厘米,宽2.6~1.8厘米,厚0.8厘米。
子母印1975年7月于城南马园村西曹氏宗族墓出土,系馆藏二级文物。铜质,为3套印。最小的一印未发现,现仅有2印。母印文为“曹宪印信”,“曹宪”2字为篆书。字体清晰,笔力遒劲。母印长、宽各2.2厘米,通高3.5厘米;子印为1.3厘米见方,高2.15厘米。印为狮钮。母狮作奔跑回首状,仰首张口呼啸,前腿直立,后腿一伸一曲,不仅表现了兽中之王的威武之姿,且体现了母狮爱护幼狮之态。子狮稳卧,仰首似作声,一呼一应。
(七)铁器
共90多件,有较高价值的有:
六耳铁锅1964年春于城东北大杨河工地宋代墓群区出土。为范铸,深腹,腹上部附6个对称板状耳。高34.5厘米,口径55厘米,壁厚2厘米。平唇外侈,边薄。唇宽3.3厘米。耳宽不等,分别为7.5厘米、8.3厘米。边长4.7厘米。颈部较腹微收,耳至口沿5.8厘米,饰3周玄纹,6耳相距稍不相等。经鉴定为金代遗物。
明代铁炮1981年7月3日收购,出土于西门城墙下,系馆藏二级文物。长78厘米,口径11.3厘米。重35公斤。炮身铸“崇祯九年造亳州城上炮一位重七十斤”16字铭文。崇祯八年(1635),李自成克亳州。翌年克商邱,有再次南下攻亳之势。此炮对研究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提供了物证。
捻军铁炮1975年春于五马区杨庙村出土,圆柱形,9节,上细下粗,上下各镶对称两铁环。炮身长2米,上径34.5厘米,下径38厘米,炮口径13厘米。下部30厘米处有一供燃放之用的小眼。所铸铭文腐锈不清。据杨庙村老人讲,本村有一捻军头领杨兴太,与僧王(曾格林沁)作战,打败了僧王,缴获大小铁炮数门,便在村圩濠四角各执一门,以御清兵。此炮是从该村西北角圩濠内出土的,对研究捻军斗争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八)牙、骨器
共150多件,有较高价值的有:
骨笄1982年4月于傅庄遗址出土。通长12.15厘米。上端饰圆柱形首,上平,首直径0.6厘米,笄杆径0.4厘米。笄杆微弯曲,磨制光滑,制作精致。为新石器大汶口文化遗物。
象牙尺1977年2月于元宝坑一号东汉墓出土。残存长2.3厘米,宽1.55厘米,厚0.65厘米。沿两面边刻一绿色横线。每寸刻一竖线,与横线交叉处刻二圆星;每个寸无竖线,只刻一圆星于中间。横线到边缘处刻分线,但只刻一边。全尺相当于今0.705市尺。尺四面均有雕花,奇数寸格内刻小鹿状奔兽,偶数寸烙内刻凤凰状飞禽,夹兔尾和鱼鳞装饰。半尺处还刻连在一起的4个豆箕纹,寸格处刻3个豆箕纹,形成整齐的图案。雕花上均涂以朱红,雕刻精致,线条细如丝缕,动物造型生动美观。
牙雕龙首饰1973年8月于董园一号东汉墓出土。龙首高3.7厘米,长、宽各4厘米,状似圆而实方。底部有一插孔,出土时铁钉尚存(已腐锈)。龙的鼻孔和口均钻圆孔,鼻口相通。龙首顶部中央镶一颗大号宝石,孔径为0.5厘米。龙首后部弧形排列中号宝石7颗,正中又镶一中号宝石,镶孔0.3厘米。首前镶2中号、6小号宝石。龙首共镶红绿宝石17颗。绝大部分不存。此龙首可能是镶在拐杖上的。
(九)碑碣
共30余件,有较高价值的有:
汉残碑1974年3月于二号东汉墓出土。残长37厘米,宽25厘米,厚7厘米。仅存36字,分6行,隶书,字体苍劲雄浑。
赵孟頫《北陇耕云》石刻石刻原件系州人梁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夏,从定远方熙(耐庵)家借观,后请人双钩,镌石。石刻分两块,各长100厘米,宽42厘米。刻文共30行、121字,完整无损。原镶于城内咸平寺禅堂廊下,1977年移到市博物馆珍藏。字为行草,丰美圆润,俊秀飘逸,骨力内藏。其拓件1983年安徽人民出版社曾刊用。
《重修汤陵碑记》石碑原立于汤王墓前。刻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亳州知州郑交泰文,梁书。高3.65米,宽0.81米,赑屃座失。“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断为两截,后收藏于博物馆内。
《贝叶经跋》石刻梁书。长128厘米,宽49.5厘米,为一横长方石。刻于乾隆五十年(1785)。原镶于城内咸平寺禅堂廊下,1977年移藏于博物馆内。字为行书,书体近李北海之《云麾碑》,可惜有的字已残损。
姜桂题墓志铭为两块青石刻成,各长75厘米,宽75.5厘米,篆额曰,“昭武上将军勋一位姜公墓志铭。”由当时的民国总统徐世昌撰文并书丹。1966年秋,红卫兵掘墓出土,后从红卫兵手中抢救出来,存入博物馆内。
(十)其他
约400件,主要的有:
鸵鸟蛋化石1958年征集,出土于城西杨庙乡。长17厘米,直径15厘米。出土时,由于农民无意发现,损破一小洞。经鉴定为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遗物,距今约10~30万年。
古代玻璃珠于城西郊柴家沟十六号春秋末期墓出土。共10粒,体积大小基本一致,呈圆方形,高度和直径均为0.8厘米。中间穿孔较粗,孔径0.35厘米。珠体淡青色,铸造时留有明显的汽泡眼。穿孔上下口外肩部分布4个白色圆块,中间黄色点,点周加一黄色圆块,白黄相同,近似蜻蜓的眼睛。颜色典雅,造型古朴精巧,反映出春秋时期高超的铸造水平。经国家建材科学院EDX分析结果,为铅钡玻璃。其化学成份:二氧化硅47.15%,三氧化二铝11.1%,氧化钙1.2%,氧化钾1.3%,氧化钠3.36%,氧化铅22.46%,氧化钡12.12%,三氧化二铁1.05%。
上一篇:第四节 古建筑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