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49~1980年,没有地名管理专门机构,其工作由各级政府负责。1954年,城关区人民政府对城关的街道进行了一次更名,废除了大部分传统街名,而代之以有政治含义的及按驻本街机关单位性质命名的街名。以后又以行政街名代替自然街,造成一街多名或多街一名的现象。“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破“四旧”、立“四新”,给许多街道和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改变名称,造成了地名管理的严重混乱。1980年12月20日,成立县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内设办公室,并于1981年11月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第一次地名普查,于第二年3月结束。普查时以1∶50000的航测地形图(1977年版)为基础,普查了全县境内地名5451个。经过更名、命名和标准化处理,确定实有地名5422个,其中公社以下行政区划名称86个,自然镇名称45个,大队名称681个,居委会名称20个,自然村名称4084个,街道名称141个,具有地名意义的机关名称10个,企事业单位名称133个,自然地理实体名称121个,人工建筑物名称50个,国营林场名称1个,区片、地片名称9个,名胜古迹名称41个。这些地名有的以地形地物得名,有的沿袭历史故名,有的以聚落姓氏命名,有的按社会分工定名,特征显著,名实相符,基本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
根据地名普查成果资料,地名办公室集中地名概况120篇,录辑了全县大队以上行政单位驻地、自然村、自然镇、自然地理实体、街道、人工建筑、名胜古迹等地名4366条,绘制了1∶150000的亳县行政区划图,编成《亳县地名录》(1984年12月内部出版发行),成为当地有史以来第一部地名工具书。地名办公室建立以来,还帮助上海辞书出版社纠正了该社出版的《辞海》中关于陈传(希夷)籍贯的错误,为编纂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安徽卷》提供有关亳州市的地名辞条58条,受理转报乡以上地名命名更名5起,报经市政府批准命名更名22起,并于1985年建立了地名档案室,将地名普查的成果资料作为专业档案长期保存。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