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组织机构
早期党组织民国16年4月,中共豫东区执行委员会派遣中国共产党党员蒋一峰(化名蒋冠卿、蒋清洁)来亳县开展农民运动,当地始有共产党活动。
民国17年2月9日,中国共产党亳县特分委成立,属中共皖北特委,书记蒋听松,委员有蒋听松、张友清(学敏、学静)、寇子严、王世英、张励吾(兼秘书长)等5人。随后,在皖北特委领导下,组织地方武装,配合阜阳“四、九”起义暴动。“四、九”暴动失败后,特分委被破坏,张励吾被捕遇难,张友清、寇子严、王世英等人转移。
民国23年4月,中共涡蒙亳县委成立,属中共寿县中心县委,书记戴天强。不久,戴天强被捕叛变,涡蒙亳县委被破坏。民国28年1月,中共亳县委在张集秘密成立,属中共豫皖边工委领导;3月,改属豫皖边区省委领导。书记朱克平,委员任泊生、王振鸿。4月,县委撤销。同年2月,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和豫、皖边区省委派遣共产党员高峰(又名高文彬、高凌云、高啸平)来亳领导抗日救亡运动。他通过新四军驻亳县联络站任泊生介绍,结识了抗日动员委员会指导员傅焕之,进入亳县抗日总动员委员会和抗日工作团,利用其公开身份秘密筹建中共亳县委。当年4月,亳县第二次沦陷后,豫、皖边区省委又派汪笑生(汪振华)、丁静之来亳协助高峰工作。5月,在国民党县政府驻地古城集,秘密建立了中共亳县委,属豫皖边省委领导,书记为高峰,组织部长丁静之,宣传部长汪笑生。亳县委建立后,公开与秘密相结合,建立组织,发展党的力量。这期间,吸收了向光、郭鑫、孙明哲、耿演武、刘一樵、薛怀仲等20多人入党,成立了亳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亳县抗日工作团支部委员会。由刘鑫(刘宾凡,女)任党支部书记。民国29年2月,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为顾全抗日大局,中共亳县委由古城转移到涡北观堂、泥店、刘集、蒋集等地;4月,成立了涡北办事处和涡北抗日独立大队;10月,涡北办事处改称亳北抗日民主政府,高峰改任县长,李任之任县委书记。翌年2月,书记为王华、副书记刘德民。当时中共亳县委辖观堂、刘集两个区委,党员发展到80多人。民国30年5月,日、伪、国民党军队进攻抗日根据地,亳北抗日民主政府和县委被迫撤往淮北津浦路以东,奉命留下的一批党员转入地下活动。同年冬,在张集建立了中共亳县工作委员会,属淮北区党委路西地委;12月,改属宿东地委领导。书记孙明哲,委员李云峰、鲁博华等。
边区党组织民国33年11月,新四军第四师收复淮北津浦路西失地,建立中共永(城)商(丘)亳(县)县委,属中共淮北苏皖边区第二地委,书记由四师三十二团政委李毅兼任。不久,李调离,副书记丁希凌继任书记,委员有张景华、殷效舜。民国34年2月,永商亳县改为雪商亳县,丁希凌任书记,委员有殷效舜、冯登紫、徐爱民、张景华。民国35年4月,张子夫任书记。民国36年1月,丁希凌任书记,副书记为殷效舜。民国37年3月,刘冀峰任副书记,委员有耿演武、刘宝亮。雪商亳县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城工部、农会,辖8个区,其中亳二区(驻董六庄、雷庄等地)、亳商三区(驻观堂、苑庄等地)一部分在亳县境内。民国38年2月,雪商亳县委撤销。
民国33年8月,新四军四师回师津浦路西,11月于亳县、涡阳、永城三县交界处建永涡(后改雪涡)县,属淮北区二地委。县委书记为党若平,主要成员有张孑夫、丁明道、赵仲三、李德新、胡克明、武建周、赵奎杰等人。初辖11个区,经开辟辖曹市、青町、龙山、丹城、雪枫、义门、吴桥、黄口、马桥、新桥、裴桥、书案、观堂、沙土14个区;其中观堂、沙土2区在亳县境内。民国38年2月,雪涡县委撤销。
民国35年7月,为打通华中八分区与冀鲁豫六分区联系的通道,使之联成一片,华中八分区进军商(丘)亳(县)鹿(邑)柘(城)地区;9月,成立了商(丘)亳(县)工委,书记胥照五,副书记姜延斌。10月中旬,成立了中共商亳鹿柘工委,书记为孙清淮,委员有胥照五、杨瑞湖、王伟、陆一涵。同年11月,又改为中共商亳鹿柘县委,书记毛更苏,副书记李玉亭,属华中八地委。民国36年3月后,书记为赵一鸣;11月,书记为田兰田。民国37年7月,书记为孙清淮,内设组织部、城工部、民运部、农会,先后建立了10个区委。其中张集、魏岗、安溜3个区委在亳县境内。民国38年2月,商亳鹿柘县委撤销。
民国35年11月,华中八分区随军撤到睢县、杞县、太康等地。在西撤途中,建立了中共鹿亳太工委和中共鹿亳太县委,工委书记为段佩明,县委书记为鲁雨道。工委和县委仅存在20余天,即撤到平岗整编。翌年元月,豫皖苏区党委决定重建中共鹿亳太县委,隶属二地委;书记为张有奇,委员有徐子佩、孙敬祖、王化棠、王星朗;辖白马、英武、双沟、宁平、古城、洪山、李兴等7个区委。同年5月,原属太和、鹿邑两县领地大部归还原县,遂改为中共亳县县委,书记为张有奇,副书记为葛保琳。委员先后有张有奇、冯登紫、孙敬祖、王化棠、李如沉、武斌、郎勤襄、郑英保、杨寒、何宗纯、葛保琳等。组织部长先后为郑英保、杨寒,民运部长为郎勤襄。民国38年2月,该县委撤销。
民国36年2月,中共豫皖苏边区三地委派武建周带武工队到亳县大杨、立德一带活动,成立了涡南大杨区委和区政府,区委书记武建周;3月,成立了涡南工委和办事处,武建周任工委书记兼办事处主任。同年8月底,中共涡南工委改为中共涡亳县委,书记姚子涟,副书记高阳,委员武建周、余小仙,属稼皖苏三地委;10月,涡亳县委改属六地委领导。涡亳县委书记姚子健,副书记王怀仲,委员有余小仙、武建周、唐立全、杨明海,组织部长由王怀仲兼任。下辖立德、师店、大杨、新德、城父、临湖、花沟7个区委。这期间,涡亳县委的主要工作是打击国民党地方武装、恶霸,为部队征集粮饷,输送兵员,支援前线。民国38年2月,涡亳县委撤销。
民国37年8月,成立亳州市委(属豫皖苏二地委),市委书记王见新;设组织部、宣传部、民运部,下辖城厢、北关、涡北3个区。民国38年2月撤销。
中共亳县(亳州市)委员会民国37年初,亳县全境解放。民国38年2月,中共雪商亳县委、商亳鹿柘县委、鹿亳太(亳)县委、涡亳县委以及亳州市委奉命同时撤销,重新成立中共亳县县委。书记为张有奇,副书记葛保琳、刘道成,组织部长杨寒,宣传部副部长史雅修;下辖城关、十河、双沟、古城、十九里、大杨、沙土、颜集、张集、城西等10个区委。到1955年11月中共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县委书记先后为张有奇、赵赞东、韩吉祥、赵建华、刘庆文,副书记先后为葛保琳、王抗、赵建华(第二书记)、周茂新。
1949年10月,中共亳县委下设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训练班。1950年7月,增设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政策研究组(11月并入秘书室)。1951年10月,设立农村工作委员会;11月,训练班改为县委党员教育训练班。1952年3月,设立统一战线工作部,撤农委没农工部。从1955年到1966年,组织部、宣传部、农工部、统战部4部未改建制。1956年1月,纪律检查委员会改为中共亳县监察委员会;7月,设立政法工作部。次年3月,设财贸部;4月,撤销政法工作部;7月,设置工业交通工作部;8月,撤秘书室设县委办公室。1958年7月,建立直属党委,党员教育训练班改为县委党校;同时,设置调查研究室。1959年8月,重建政法工作部。1960年5月,工业交通工作部分为工业工作部和交通工作部;次年6月,又合并为工业交通工作部。1961年3月,设县委信访办公室。1962年11月,设县委政法领导小组。1964年7月,设县委工交政治部;11月,设县委财贸政治部。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1967年1月27日,县委、县人委被造反派夺权;3月,成立了亳县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后更名为亳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1968年8月19日,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下设政治工作、生产指挥、人民保卫,办事4大组,行使人委职权,1969年2月23日,成立了亳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行使县委职权;11月,成立了20个人民公社党委,后又增到22个公社(场、镇)党委。1971年6月,亳县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了中共亳县第四届委员会,同时撤销了中共亳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县委恢复后,亳县党的基层组织相继恢复或建立。1972年5月,县革委会的4大组设立了党的核心小组。1973年4月,增设水上人民公社党委;8月,恢复县直机关党委、公安局党组。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亳县党的组织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县委领导机构的自身建设不断得到加强。1978年1月,恢复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此后,又继续恢复和增设纪律检查委员会、农工部、政法领导小组、老干部局、党校、党史办公室、信访室、政策研究室等工作机构。1980年9月撤销亳县革命委员会。1986年3月,亳县改为亳州市(县级),随后亳县县委改为亳州市委,其下属机构亦随之更名;年底,全市共有15个区(场、镇、办事处)党委、66个乡(镇)党委、3个市直党委,市直53个党支部,1429个基层党支部,共有党员29049人。
建国后历届亳县(亳州市)委主要负责人更迭表

(二)代表大会
第一次代表大会1955年11月26日至12月3日召开。选出代表246人,其中干部代表168人,农民代表76人,解放军代表1人,先进人物代表1人。大会听取了刘庆文传达省三次党代表会议精神和省委书记曾希圣关于保证实现合作化问题的报告;通过了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决议和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共亳县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8名。在一届一次会议上选出常委11名,正副书记3名。
第二次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至16日召开。选出代表255人。大会听取了关于全民动员、全党动手、为早日实现农业发展纲要而奋斗的报告;关于必须坚决贯彻党的组织工作路线的报告;关于克服右倾保守思想、支持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报告;通过了中共亳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由于正处于反右斗争期间,这次会议没有选举第二届县委。1958年9月27日至30日,中共亳县第二届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亳县第二届委员会,选出县委委员26名,候补委员5名,常委9名,设立了县委书记处,选举了书记处书记5名。
第三次代表大会1960年2月10日至12日召开。选出代表488人。大会听取了关于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后任务的报告;关于总结经验、继续跃进,为完成和超额完成1960年农业生产计划而奋斗的报告;关于中共亳县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来的监察工作和今后意见的报告;选出县委委员31人,候补委员7人。在三届一次会议上,选出常委15人,选赵建华为县委第一书记,周茂新、肖国玺、秦茂林、陈九经、宋克强为书记处书记。大会通过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的决议;关于1960年度高速发展工业生产的决议;关于发展交通邮电事业的决议;关于1960年发展农业生产的决议;关于水利工作的决议;关于加强人民武装建设的决议;关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决议;关于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决议;关于人民来信、档案、保密工作的决议等。
第四次代表大会1971年6月20日至26日召开。选出代表669人,有干部代表、工人代表、农民代表、解放军代表。其中男578人、女91人,少数民族代表16人、汉族代表653人。大会听取和审议了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向大会所作的关于高举“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为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奋斗的报告和其他15位同志的发言。通过了关于加强革命化建设的决议,关于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决议。大会选出县委委员38人,候补委员3人。在四届一次会议上选出县委常委11人。县委第一书记卫福善,书记陈茂山、副书记于寿潜、郑瑞林、聂宗颜。
第五次代表大会1984年8月12日至14日召开。选出代表398人。其中干部代表217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代表59人,先进人物代表23人,工人代表13人,农民代表73人,解放军代表2人,少数民族代表11人;男328人,女70人。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上届县委所作的在改革开放中开辟振兴亳县经济的道路的工作报告;关于纪律检查工作的报告等。大会选出县委委员33人,候补委员6人。在五届一次会议上选出县委常委10人。魏建功为县委书记,李昆峰为第一副书记,王怀忠、李洪斌为副书记。
亳州市党员基本情况统计表(1949~1986)

(三)党员状况
建国前,亳县的多数党员是职业革命者和农民,知识分子甚少。1949年,全县共有党员730人(女17人),初中文化以下者725人,且年龄偏高。建国初期,党员的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改善甚微。至1966年,在14420名党员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仅23人。“文化大革命”期间,“突击入党”、“运动入党”,党员素质严重下降。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发展党员时,注意了党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结构,发展了一批年富力强的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员入党,党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四)党务工作
党员教育从党组织建立始,党员教育就列为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民国38年3月,县委设立训练班,由组织部负责,配合宣传部,农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建国后,为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于1951年改训练班为党员教育训练班。1958年,党训班改为党校,组织学习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学习党纲、党章、党员守则和有关文件。“文化大革命”期间,党校改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1978年恢复党校建制。1984年,宣传部设党员教育科,与党校、组织部、纪律检查委员会、农工部(农委)配合,对党员进行教育。
党员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各个时期党的不同中心任务确定的,宗旨是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和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列主义水平和政策水平。1951年,围绕“镇反”工作,对党员进行党纪教育,刹住了乱捕和强迫命令歪风。1953和1955年,利用三级干部会议对党员训练11次,使62%的党员受到党纪党风教育。1953年和1958年,采取各种形式,对全县党员普遍进行一次教育。1960年,进行了党风教育。以后,结合“三反”、“五反”对党员进行了党纪、党风教育和理想教育。
纪律检查1950年7月,中共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简称纪委),纪委书记先后由葛保琳、赵赞东、韩吉祥、王抗、周茂新担任。1956年1月,改为中共亳县监察委员会,书记先后为周茂新(兼)、黄勇。1959年7月,改为中共亳县委监察委员会。到1965年8月,书记为黄勇,此后书记空缺,由副书记任炳南主持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共亳县委监察委员会瘫痪。中共亳县委恢复后,先后设组织处理小组和纪律监察小组。1979年6月,中共亳县委第四届十二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重新恢复党的纪律检查机构。1984年2月,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升格为中共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1986年,更名为中共亳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亳县委纪委成立之初,就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开展审慎、严肃的纪律检查工作。在1952年的“三反”、“五反”中,查处丧失阶级立场、贪污、蜕化变质、违法乱纪的党员26人。1953年开展的“新三反”(反官僚主义、反命令主义、反违法乱纪)运动中,查处了某乡党员私立公堂等违法乱纪案件1起,在全县引起震动,严肃了党纪党风。1955年到1961年,受左倾思潮影响,犯了打击面过宽的错误。在“反右”和“大跃进”运动中,查处结案800件,触及党员干部1701人。1960年到1961年,全县共设监察小组315个,针对整风整社、粮食征购、秋收秋种、农副产品收购等工作,查结各种违纪案件344件,对涉及的657名党员分别给予了党纪处分。1961年,进行了甄别平反工作,对“反右”及“新三反”等运动中批判、处理的4302名党员进行复查,甄别4292人,占99.7%。1962年,监察委员会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党的监察机关的决定》精神,全力以赴投入了复查甄别工作,设立了甄别办公室。当年,对238名党员纠正了处分决定。1963年,围绕“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的新“五反”运动,对138名违纪党员进行了处分或批判。次年,结合“四清”运动,查结案件328件,查退贪污款171472元,粮食393571斤,布票26557尺。“文化大革命”期间,监察工作瘫痪。1979年7月,恢复了纪律检查委员会。纪委办公后第一件事是查结了“文化大革命”10年积存的人民来信693件,复查案件340件,对历史遗留的冤假错案进行纠正。至1986年,复查案件444件,改变原处分的173件,给41名党员恢复了党籍。1982年,纪委贯彻中央《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成立专案组94个,与公、检、法配合,查处各类经济案件251件。1983年以来,纪委配合宣传部,抓了党纪党风教育,对影响改革开放、阻碍社会进步的各种不正之风进行了查处和纠正;对一些国营企业、事业单位乱涨价和用公款招待等案件也进行了查处和纠正。
整党整风民国37年春,边区县、市委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整党工作。主要内容是“三整三查”。即:整思想、整组织、整纪律,查思想、查立场、查作风。通过这次整党,查出了混入革命队伍的奸细和坏分子3人,纯洁了组织。1952年12月至1953年春,亳县委开展了建国后第一次大规模整党工作,历时6个月,分3期进行:1952年12月15日至1953元月9日进行典型试验集训。参加学习的有138人,其中党员55人,通过学习吸收党员83人。1953年3月,第一期农村整党工作队整训了魏岗、颜集、余集、张集、城北、城关6个区的35个支部,受训党员355人。第二期4月1日开始至月底结束,集训了大寺、十九里、十河、观堂、城父5个区的49个支部,受训党员19人。第三期5月初开始,月底结束,集训了油河、双沟、古城、立德4个区,受训党员236人;接收32名新党员。1963年3月上旬,亳县进行了重点整党,重点整顿的有15个支部355名党员,对党员思想问题进行摸底排队,7月下旬结束。1965年冬,结合“四清”运动进行了农村整党,组织了3479人的社教工作队。至次年春,对全县552个大队7176个小队开展了“四清”。这次运动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大搞阶级斗争,使一大批基层干部受到打击和伤害。1984年11月,遵照中央和省、地委的部署,开展了整党工作。这次整党自上而下地分4批进行,参加的党组织共1518个(其中党委88个、党组9个、总支37个、支部1384个),党员28559名,其中正式党员27309名,预备党员1250名。在这次整党中进行了组织处理和党员登记。
整风运动始于1950年9月21日。这次整风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首先在县委进行,吸收科局一级干部参加提意见,再在区级干部会上进行检讨。然后逐级进行。当年11月底结束,参加的县级干部5人、区级干部99人、乡级干部1170人。整风的内容主要是揭发批判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及部分干部的功臣享乐思想。1957年夏至次年春,开展了第二次整风运动。这次整风以“大鸣大放”、“反右斗争”为发端,全县共参加干部3000多人。整风结果,不少干部被划为右派分子。1960年4月,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整风运动;5月10日至12日,召开农村生产队以上干部会议,到会1749人。会议首先作开展三反整风的动员报告,接着小组会和个别谈话,全面展开坦白交待和揭发检举。
审干1955年5月7日,由县委主要负责人组成5人审干委员会,下设审干办公室。其人员开始有15人,后又抽调培训了一批审干工作人员,负责对所属单位干部审查。
审干采取先党内后党外、先领导干部后一般干部的方法,通过查档案;结合检举,摸底排队,确定受审查的干部。1958年,受“左”的思想影响,扩大了打击面。经过4年审查,对有政治历史问题的911人作出审查结论,其中93人受到处分,有2名因在革命战争时期杀害党员干群多人而被判处极刑。
三中全会以后,冤、假、错案基本上都得到了解决。1986年,市审干办公室除对历史遗留的冤、假、错案继续审查外,还开展了对“文化大革命”期间靠“打、砸、抢”发家的“三种人”的清理审查工作。
落实政策1978年8月,成立了中共亳县委落实政策办公室,与审干办公室合署办公。1979年,与审干办公室分开,人员也由5人扩大到18人。由1名副县长任主任,下设秘书、检查、来访接待3个组,同时分设审干室、纪检组、计委、公安局、法院、右派摘帽办公室等6个直属复查组。县直各部、委、办、局(行、社),各大公社分别成立了落实政策办公室或复查组。这期间,全县共有办案人员455人。1982年9月,成立了中共亳县委落实政策领导小组。1984年4月,中共亳县委陆续成立了落实统战政策领导小组、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领导小组、落实私房政策领导小组、县政府落实政策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981年6月至7月,统战部配合有关单位,对45名非党高、中级知识分子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当年提拔为科、局级干部18人,接收入党14人。1982年,知识分子中晋升正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3人、工程师1人、农艺师1人、四级以上中学教师17人、完中业务校长1人。35人入了党。选拔使用党外干部67名,其中进政协、人大班子的5人,部、办级干部3人,科、局级干部28人,公司经理29人,副区长2人。1983年,市拨款10万元为医务人员建了住房。是年,全县有高、中级知识分子99人。1984年4月,县委成立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办公室,对全县知识分子的工作、使用、学习、生活等的安排情况、存在问题和处理结果调查摸底;同时,对有关单位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作,提出了意见和要求。1983年11月,县委各有关部、委、办、局(院、校、公司)分别成立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办公室,全面展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作。工作高潮阶段,全县(市)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任务的30个主管局以上的单位,共抽调专办人员170人。通过全面摸底,截至1986年11月,全市共有知识分子6684人,其中党员2090人,具有大学、大专学历的1276人,中专学历的36捌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2人,工程师和相当于工程师职称的266人,助理工程师和相当助理工程师职称的414人,相当于技术员职称的804人。这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重点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到1986年11月底基本完成,共调查处理各种遗留问题233件,其中全错全平的80件,部分错部分平的14件,维持原结论的139件;平反后收回安排工作的19人,收回按离退休处理的17人,按正常死亡对待、发给埋葬费和遗属抚恤贸的9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的知识分子照顾子女招工的2人。清退“文化大革命”中被查抄财物42件,补偿款5349元,补偿5名知识分子在“文革”中被查抄的书、画损失费2300元,补发9名知识分子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停、减发的工资计7849.84元。
反右错案平反:1978年到1982年11月,亳县完成了对涉及右派问题的5种人员的改正、安置工作。一是对错划右派分子的甄别平反,收回安置工作,计233人;二是1963年已甄别平反,改变了右派性质,但未恢复工作、现收回安排工作的计62人;三是因“右派思想”及其他问题而失去工作收回安置的130人;四是被打成反社会主义分子的,改正安置62人;五是受株连人员45人。以上5种人共532名。其中安排工作440人,已死亡87人(其中按规定给予抚恤的有81人)。反右错案平反工作至1982年底基本结束。之后,主要抓遗留问题的处理。到1983年底,全县共复查556人,其中错划右派的295人,因右派言论受到批判而失去工作的8人,受右派株连失去工作的50人。这些人员除原在职的28人,已死亡的89人外,均作了妥善安置。另外,还为因受株连而失去户口的356人重新安置城镇户口。
平反冤、假、错案:1978年8月,开始进行平反冤、假、错案工作,重点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县直各主管局(院、行、社)和大公社干部的冤、假、错案和重大案件。该项工作分5个方面,分别由5个有关单位集中复查审理。干部中的政治历史案件,包括“文化大革命”中非正常死亡和阜阳学习班中的案件,由审干办公室负责;干部中违法乱纪案件,由组织部纪检组(后改由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工人中的案件,由计委负责;判刑案件,由法院负责;拘留逮捕未判刑和劳动教养案件,由公安局负责。5种案件的落实平反一般由县委常委研究审批,各主管局和公社可复查和审批本级处理权限以内案件。到1979年4月,全县共受理各种案件2748件,其中“文化大革命”中的1426件;“文化大革命”前的1322件。已复查结案1156件,其中“文化大革命”中的796件,“文化大革命”前的360件。14件“文化大革命”中非正常死亡干部案件全部查结,并按有关规定给死者家属进行了抚恤;给11名在“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迫害致死的干部开了追悼会。阜阳学习班的22件案件也全部复查结案,作了纠正。这年5月,全面开展对国家干部、全民所有制工人,集体所有制工人、农村和城镇基层干部、人民公社社员、城镇居民中的冤、假、错案的复查、平反、纠正工作,重点复查和平反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反右、“四清”运动等时期的案件。对“文化大革命”中和反右时期的案件,不管有无申诉,一律进行复查。到1982年8月,完成了复查处理各种案件任务的94%以上。在复查处理过程中,接到申诉4507件,结案4255件。其中“文化大革命”中的3025件,结案3024件;反右派案(包括受株连)534件,结案534件;反右倾案件33件,结案33件;“四情”运动案件53件,结案53件;其他历史案件862件,结案611件。1983年7月,落实政策的重点逐步转向平反“文化大革命”前、历史上搞错的大案、要案和被定为敌我矛盾、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案件。这一工作至1985年12月基本结束,共复查处理各类案件4492件。因冤、假、错案失去工作收回安排的640人,收回作离退休处理的38人;作退职处理的26人。“文化大革命”中被错停、减发工资的行政事业单位中12人,补发工资25670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点落实打击经济犯案和打击刊下犯案,共9件,其中全错全平的5件,部分错部分平的1件,维持原结论3件。另外因冤、假、错案株连家属子女恢复城镇户口的52户161人;因冤、假、错案造成夫妻两地分居重新团聚的3户;按本人要求,清退其人事档案的47人;清理出不应存入档案和多余的各类材料383份,按规定分别予以销毁或退还本人。
信访1950年成立中共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受理来信来访工作。1961年9月,中共亳县委成立了信访办公室,专门接受群众的来信来访。
“文化大革命”期间,信访办公室停止办公。
1979年,亳县委恢复了信访办公室复查了10年积压的693封人民来信。
亳州市历年人民来信情况统计表(1951~1986)

政策研究1950年7月,中共亳县委成立了政策研究组,同年11月并入县委秘书室。1959年1月分出单独办公。1959年8月18日,更名为中共亳县委调查研究室,县委副书记肖国玺兼主任。1962年,因人员调出,机构不复存在。1978年2月,县委恢复了政策研究工作,成立了中共亳县委农村政策研究室;1981年10月并入农工部。1984年7月分出,重设县委政策研究室。1986年6月1日,亳县委政策研究室改为亳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政策研究室的主要工作是围绕县、市委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根据上级的有关政策,深入基层、联系实际、开展调查研究。1960年,到减店、古城、店集等地查灾情,了解秋收秋种、粮食分配和公社生产管理等情况,并组织群众生产自救。1977年,政策研究室除开展正常的午季预分、年终分配等项工作的调查研究外,又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抓了3件事:一是协助县委认真贯彻省委关于农村工作的6条暂行规定。二是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积极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贯彻落实中央(80)75号文件,进一步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是在1984年7月,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搞了一些专题调查,建立了信息员队伍,为上级政策研究部门,报送了20多条信息,有的被省委办公厅、地委办公室主办的刊物选用。政策研究室还出了20多期《亳县情况》,搞了一些专题调查,如:阳台经济、庭院经济、减轻农民负担、产业结构的调查等。并为县委起草了一些重要的报告。1986年6月,配合市委办公室秘书组和市农经委,搞了关于烟叶收购中存在问题的调查,关于党政分工情况的调查,张集乡企业基金协会的调查等,并向省委办公厅信息处和地委政策研究室发了20多条较为重要的信息。
统一战线40年代中期,为配合武装斗争,部分边区县建立了敌工部、情报站,开展对敌军的侦察和统一战线工作。民国33年冬,雪商亳县政府建立了城市工作部,展开对日、伪军的统战、策反等工作,与驻亳境内的伪四方面军独立团团长王继贤进行秘密对话,通过他购买枪枝、子弹和药品。在启发、教育和影响下,王继贤认清了形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民国35年1月率部4000多人起义。
驻商亳鹿柘县境内探花楼的国民党苏鲁豫皖挺进十一纵队陈纯一部,其一营营长李新民及副营长杜学德因内部矛盾,处境困难。商亳鹿柘县委获悉此情报后,即派员去李部做李新民及杜学德的工作,经反复陈述利害关系及说服教育,促使李、杜率部于民国36年7月起义。这个月,商亳鹿柘县县长孙清淮写信,派亳西北地下情报员孔庆荣跟商丘国民党第三纵队(原张岚峰部)第一分队长陈扶民接洽,动员其投诚起义。此举虽未成功,但陈扶民受共产党政策的感召,把该部当时配合国民党部队清剿商亳鹿柘县委的军事行动情报透露给孔庆荣,让转告孙清淮,使革命武装避免了损失。是年冬,孙清淮获得任国民党地方武装队长的张怀军家居亳境,人也较开明,愿意接近共产党的情报,遂写信给张,争取他起义或代购弹药。张见信后当场送水连珠子弹50粒,后又按商定办法,送给商亳鹿柘县大队子弹两箱。
民国36年初,雪涡县委统战部长武建周开辟亳东南地区,他获悉亳县国民党五区区长张锡珍与古城集地方武装赵德立之间有矛盾,就派区武装队的吴运生做赵德立的工作,争取其保持中立,使涡南武工队和鹿亳太县大队顺利攻克张锡珍驻地八里牛村,生擒了张锡珍和国民党副区长隋栋才。
民国37年初,中共亳县委即开展统战工作,招抚流亡人员,组织生产自救,广泛接触工商业者和知识分子。亳州市建立后,副市长张剑华亲自召开各个阶层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市政府施政要点,动员工商业者开业、生产,实行劳资两利,调动了工商业者的积极性,并建立了工商联合会。在一系列的统战政策指导下,各行各业踊跃迅速地恢复营业,因长期兵烫而奄奄一息的亳州城市经济迅速复苏。淮海战役期间,国民党黄维兵团(十二兵团)八十五军一一师师长廖运周(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率部在战场起义。在开往后方休整路过亳境时,亳州市政府发动市民在城东郊列队欢迎,设午宴招待了团以上干部;并由市政府向每位干部赠送1本《新民主主义论》,受到起义人员的欢迎。
建国后,中共亳县委于1952年3月,设立统战部,委任兼职部长1人。“文化大革命”期间,统战部停止工作,改为群工小组,后又改为统战小组,设正副组长各1人。1978年,恢复统战部,设部长1人、副部长2人、干事1人。1979年,中共亳县委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党对统战工作领导的通知》,各部、委、办、局、区、乡陆续配上了专职或兼职统战干部。统战部自建立以来,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领导工商业联合会:统战部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主要是领导工商业联合会,使其健全了组织,调整了同业公会。继之,在工商界贯彻了“利用、限制、改造、赎买”等政策。与此同时,对资方人员的工作进行了适当安排,改善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至1958年,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此期间,充分发挥了工商业联合会的作用,使之成为沟通党和工商界联系的桥梁,为国家税收和繁荣社会主义经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商业联合会工作停止。1985年下半年,统战部着手恢复工商业联合会,成立了亳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当年10月8日,召开工商界联合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亳县工商业第七届委员会。工商联恢复后,即协助政府落实工商业政策。又开办了3期300多人的会计培训班和两期中药材技术培训班,为工商业输送了人才。为促进城乡物资交流,还成立了经济信息咨询服务部。
对党外人士适当安排:对党外人士根据文化程度、技术专长、思想状况、社会影响以及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其他有关情况,作了适当的安排。从建国以来至1956年,党外人士被选为省人民代表1人,省政协委员3人,县人民代表24人,县政协委员21人,并对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党外人士给予适当补助,同时,对全县旧知识分子除老、弱、病、残和管制人员外,根据年龄、文化程度和技术专长,适当安排他们的上作,并领导他们学习政治,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结果这些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456人,被选为县、区、乡(镇)人民代表的人数占总代表数的50%左右。
落实宗教政策:1979年,对全县宗教界进行调查,落实政策,重点解决退还占用寺院房产问题。佛教寺庙白衣律院(白衣庵)原有房子113间被占用,除一部分被拆除,尚有104间,已与有关部门商定,限期归还;咸平寺641间房,已落实50间;伊斯兰教北京寺原有房47间,已落实36间;南京寺22间房全部落实;清真寺56间房已落实46间;西关寺13间房、女清真寺州司房已全部落实;基督教福音堂(包括北关和城里)有房250间,全部落实;天主教堂有房72间,已落实70间。此外,经民族宗教事务科批准开放活动的宗教寺庙、教堂有白衣律院、北关清真寺、城里清真寺、涡北福音堂以及双沟、五马、张店、十九里、赵桥等集镇的教堂。1982年下半年,城内教堂举行开堂仪式时,县委、统战部、政协的负责人前往参加。
落实工商业者政策:1979年对工商者进行调查,原来拿定息的12个合营单位,尚有百货、棉布、酱菜、医药、电影院、电厂、印刷厂等7个单位,落实领取定息的69人。是年共领人民币2354元,落实被占用房子的两户计18间,从1980年开始,对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和其他劳动者中被划为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361人进行调查处理,改正332人,其中被占用的4户8间房子,均已退还。
落实起义投诚人员政策:据1985年调查,全县有原国民党军、警、宪起义人员150人,投诚人员9人。由于“左”的思潮干扰,这些人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视为专政对象。调查后均根据“爱国一家、既往不咎、一视同仁、量才录用、适当安置”的政策,给他们发放了《起义投减人员证明书》,并在工作、生活上给予适当照顾。
落实台、侨属政策:1982年,县委成立了对台湾工作领导小组。经调查,在解放战争期间亳县与台人员计65人,留大陆家属67户(城关34户,农村33户),计383人(男190人,女193人);华侨、港澳同胞96户293人,侨眷101户406人。通过落实政策,台属中与台湾通信通汇的49户,占台属户的73%。“文化大革命”期间,台属受株连失去工作的4人,恢复了工作并给予困难补助;有4户被挤占的房子也己退还。5名台属被安排在集体单位就业;4名台属被选为人大代表,6人任县政协委员(一名常委)。有的台属,到香港、深圳和亲人会面达6次之多。侨眷、台属投资10万元,成立了亳县侨惠公司。每逢重大节日,政府均召开侨眷、台属座谈会、茶话会、招待会,加强联系。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