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造纸
据《唐国史补》载:早在唐代,亳州已有茧纸、绢纸生产。迄至明清,以生产树皮纸为主。初以楮树皮为原料,后改用桑皮,因名桑皮纸。其用黄丹染色者,名黄丹纸;纸质柔韧,用途较广。作坊多集中在城关及安溜集一带。民国时期,民间仅有绢纸、草纸零星生产,以麦秸为原料,生产作坊多分布在亳城北郊。所产粗质草纸仅供卷制鞭炮之用。贴墙纸(火纸),广泛用于包装或焚化。
建国初,仅乡间有零星生产。1955年,全县造纸业总产值仅为1600元。1957年,中国人民银行亳州支行投资创办了一个小型造纸厂,沿袭土法生产草纸。后转为半机械化生产,生产出灰色光连纸,日产150斤,当年创产值1500元。1960年,亳县宗教界创办了宗教纸厂,主产贴墙纸。全县造纸工业总产值上升到21.12万元。1961年5月,银行造纸厂关团。1963年,宗教纸厂停办。亳县造纸业又呈下降状态。1963年的总产值仅为1.74万元。1969年,亳县蛋厂附设纸厂投产,主要利用麦秸生产白色光连纸,不久因原料不足而停产。同年,亳县炮社、永鸿杂货店、牙刷厂合并组建了亳县造纸厂,以生产包装纸为主。1970年10月,县造纸厂成功试产出制纹卫生纸,填补了阜阳地区工业产品中的一项空白。该纸纸质柔软,吸水性强,畅销阜阳地区各县及河南省邻近各县。1972年,产量即达1.2万吨。1977年,全县共生产机制纸168吨,实现产值76万元,80年代初,市场纸张紧缺,境内又新建了新华造纸厂、东风造纸厂、黄板纸厂、谯陵包装厂、二轻纸品厂、柳湖纸箱厂等。产品以书写纸、包装纸、黄板纸等为主,也兼产绪纹卫生纸等。其中以县造纸厂规模较大,拥有187型造纸机1台。1092型造纸机2台,3立方和7立方米伏特式打浆机各1台。1985年,各厂共生产各类用纸2032吨。实现产值243万元。其中亳州镇造纸厂产量为1251吨。同期,乡间土纸生产再度恢复,但产量低微。1986年,造纸行业共有9个企业,全年产量2.2万吨,创产值263万元。
(二)印刷
木版印刷清咸丰年间,州人杨文太自山东引进印刷设备和技术,在大牛市街开办了同元堂印刷作坊,有工人20多名,主要印刷品有《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易经》、《左传》、《亳州志》等,主销当地及河南省周口、淮阳一带。宣统三年(1911),杨金生在洪济桥又开设了一家印刷作坊。民国时期,较大的印刷作坊有一品斋、景盛园、文元斋等。以印刷门神、灶神等贴画为主,兼印少量的《三字经》、《百家姓》及四书五经等。木版多在河南省周口刻制,每块工本约需要20块银元。此后,木版印刷逐渐为石版印刷所取代,至建国前夕,基本淘汰。
石版印刷民国元年,外地人来亳营业,将石印技术引入亳州。民国11年以后,石印业发展迅速,先后有14家石印馆开业。各馆备有手摇石印机1~5部不等,以南阳石或德国石为版,经过成样、磨石、烙石、上墨、修版、上胶等工序制成印版。印幅为4开纸。1部手摇石印机日产800印,印制品种有广告、布告、表册、单据、信纸、信封、作业簿本等。民国19年,福华石印馆还曾承印《夏邑县志》。建国初,仅承印少量的布告、广告、试卷等。至60年代初趋于绝迹。
铅印30年代末,新华石印店购置圆盘机1部和少量铅字,开始承接铅印业务。民国32年,张岚峰投资1500元,自济南购回了3号圆盘机和切纸机各1部,打样机2部,在亳县宜成烟厂院内开办了一家小型印刷厂,主要为烟厂印制包装盒和名片。民国36年,刘邓大军经亳州挺进大别山,设备及技师随大军南下。1954年,县内部分国药界商人和部分印刷个体户在爬子巷创办了私营新新印刷厂。该厂有圆盘机3部、四开平台印刷机和切纸机各1部,木柴引擎1部;有职工28人,年产值3万元。次年部分印刷业和刻字业个体户联合组成了亳县建设印刷刻字合作社,以印刷为主,兼搞刻字,产值仅次于新新印刷厂。1957年,新新印刷厂实行公私合营。次年,与印刷刻字合作社合并,有职工71人。主要设备为圆盘机5部、四开平台印刷机2部、双开印刷机和切纸机各1部,并把脚踏印刷机改装为柴油机带动。1958年10月,转为国营亳县报社印刷厂,以承印各单位帐页、表册。单据、包装袋、作业本、日历及会议文件为主。1963年,产量达到4260万印。1969年,人民印刷厂开业,属小型街道工业,主要从事订货加工。“文化大革命”以来,亳县印刷厂先后印制的书籍有《毛泽东著作选读》、《亳州故事传说》、《亳县文史资料》、《亳县党史资料》、《毛主席诗词》及中小学课本等。1975年,总产量为5588万印。1979年,总产值实现62.88万元。1980年后,一些单位及区乡也相继建立了小型印刷厂,1983年,亳县印刷厂拥有工人125人,年创产值8万元,铅字印刷4240万印张。1985年,全县共有亳县印刷厂、城里印刷厂(即人民印刷厂)、税务印刷厂、古城印刷厂、二轻局刻字印刷厂等5个厂家。年总产值100。8万元。同年,全县主要印刷设备拥有量分别为制版照像机1台,拷版、烘版、晒版机3台,铸字机2台,凸版印刷机6台,平版印刷机34台,凹版印刷机3台,价值65.6万元。1986年,教育印刷厂成立,主要印制文教用品。全市印刷工业企业增为9个,生产总值上升到178万元。
彩色胶印及复印1985年,县印刷厂购买全自动“零八”胶印机,每小时可印制彩色成品6000张,同时还增置了卧式平台印刷机和立式自动801印刷机及烫金机各2台,能自制各种铜、锌版。当年即对外开展业务,承印各式商标标签、包装纸品及各式文籍封面等。同年,县委机要科率先配备了复印机。此后,县政府、科委、税务局、统计局等单位也均购买了复印设备。这些设备除供本单位使用外,还对外开展有偿服务,多用于简便公私函件。
上一篇:第八节 卷烟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