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防汛
境内洪汛主要来自黄河溃堤入涡。每逢其时,亳州均成泽国。历代均以修筑堤防,疏浚泄洪河道为主要防汛抗洪手段。清代虽屡筑涡河堤防,但仅应一时之需,多数时间里处于有汛无防的状态。清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黄水泛滥,涡河破堤,冲塌民房10万余间。民国时期,在南部低洼易涝地区修筑了双沟油河堤防圈、古城堤防圈及部分易泛河道堤防,对防汛抗洪起了一定的作用。建国后,1950年全县大水成灾面积达125.58万亩。为根治外涝,境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河网化建设,疏浚了主干河道,增强了泄洪蓄洪能力。1951年,将出水不畅的西淝河水截引入涡,降低了淝河水系集水量。在历时10年的河网化建设中,至1959年,共疏浚大河8条170.16公里,开挖新河6条、81公里,大沟24条、239.99公里,其中小沟渠1018条、1222公里,地头小沟6676条、334.8公里。全县排泄系统基本形成。1963年,亳县遭受特大水灾,农田成灾面积191.96万亩,水利设施多数被毁。1972年,防汛上工最高人数为20.7万人,完成防汛岁修工程土方1.1万立方米。70年代,全境水利设施日趋配套完善,对河流实施有效的监测控制,河岸堤防得到经常性加固,始终保持了泄洪河道的畅通。境内水灾隐患大幅度减少。1977年,夏防岁修完成土方30.5万立方米。1979年,防汛抗旱上工最高人数20万人。全县排水河道增加到28条、699.5公里,均实现了三级控制。另有排水大沟20条、257.3公里。一般洪峰均能安全蓄泄。1982年,针对建国以来实施的截引入涡工程,使涡河集水量增大,而涡河河道又淤塞严重而形成的隐患,由国家拨出105万元防汛经费,修筑了涡河堤防,防洪标准在10年一遇以上。1985年,全县堤防总长42.95公里,保护耕地100万亩,保护人口54.6万人。全县共有需防洪面积188万亩,现有防洪面积125万亩。堤防累计绿化长度42.95公里。全县蓄水工程容量为0.82亿立方米,其中塘坝库容0.03亿立方米,沟河库容0.79亿立方米。全年防洪上工最高人数为0.7万人。
(二)抗旱
亳州旱灾频繁,素有“十年九旱”之说。民国36年以前的37年中,境内共发生大旱7次,小旱9次。是时,抗灾能力低微,抗旱均系分散自发进行。建国后,通过兴修水利工程,抗灾能力增强。1951年,全县秋旱发生面积3.6万亩,当年抗旱灌溉1.2万亩。此后开展河网化工程建设和打塘挖并,扩大了蓄水库容和灌溉水源,至1959年,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4.5万亩。当年境内百日无雨,受旱面积达200多万亩,全县全民上阵,灌溉水稻16万亩,125万亩其他作物也均浇水2~3遍,粮食总产比上年增多1成。60年代以来,随着全县涵闸及配套设施的兴建,对水道排蓄能力实施控制,蓄水库容增大。1968年全县水利工程总蓄水量达到2200万立方米,其中用于灌溉的蓄水量为1200万立方米,保证了抗旱所需水源。1972年,全县发生旱灾,抗旱出工最高人数20.7万人,灌溉农田14.1万亩;并建成旱涝保收田36万亩。1976年,全县农田发生旱灾296943亩,当年抗旱上工最高人数26万人。1979年后,抗旱分户或联户进行。1984年,全县发生旱灾11525亩,全县抗旱出工最高人数达25万人,夺得了当年农业的丰收。1986年,全市受旱灾面积高达575449亩,全民上阵,动用一切人力和机电设备,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效益,有力地抗御了旱灾,粮豆总产仍达到97655.4万斤。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