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城池
亳州城位于市境中北部,跨涡河两岸,在历史上向为县、郡、州治所,亦曾短期建都,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皖西北的一座军事重镇,一向有中州门户、徐兖咽喉之称。但旷野地势平坦无险,历代守御者皆筑城垣以为屏障。春秋时期,陈国在境内建焦城,是为现州城的前身。周景王三十七年(前528年),楚平王为加强楚北方的防卫,又在焦城的基础上修建谯城。三国魏,定谯城为“陪都”。唐代,亳州为十“望”州之一,当时亳州城商业繁荣,城垣高筑,盛极一时。北宋祥符四年(1011),真宗赵恒谒太清宫莅亳城,赐城西门名“朝真”,门楼曰“奉元”;北门名“均禧”,门楼曰“均庆”。北宋末,金军于开封附近掘开黄河大堤,亳州尽力泽国,城垣多被冲毁。元蒙哥八年(1258),汝南王张柔率军戍亳,重筑亳城。元末,刘福通拥立韩林儿起义,定亳州城为都。明宣德十年(1435),将原土城改建为砖城,并加修女墙,疏浚城壕。城垣高二丈五尺,基宽九尺,马道宽五尺,周长九里三十步。外有护城河,内有城壕,深各一丈,有桥通之。因城形如卧牛,故名“卧牛城”。弘治十一年(1498),增设城楼、角楼各4个,城铺楼54个。4个城楼直线对称,下有拱券门和扭头门,东城楼名“望仙”,西城楼名“朝真”,南城楼名“武胜”,北城楼名“吉庆”。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繁荣,城区逐渐形成城里、北关和河北3个部分。雍正十二年(1735),对城垣加以整修,遂改东城楼为“起凤”,西城楼为“来紫”,南城楼为“太和”,北城楼为“望华”。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城垣,又改东城楼为“长垣”,西城楼为“观稼”,南城楼为“资庆”,北城楼为“云津”。后来又于嘉庆十八年(1813)和道光二年(1822),对城垣重修两次。咸丰七年(1857),自州城东北至西北隅建护城砖圩一道,圩高一丈七尺,长一千零八十丈。圩墙共设8个门,当地人称“栅栏门”。同治六年(1868),于河北城区建一土圩,名曰“德聚圩”,东起董家街,西至分司街,北起火神庙,南至涡河岸边,周长一千零八十丈。光绪二十年(1894),改修为砖圩。至建国前,城垣、砖圩尚基本完整。城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50年代初,城垣、砖圩逐渐被当地居民自行拆毁。1956年,平整北面城垣建和平路,其后其他垣、圩亦相继铲平作他用。
1986年,亳州市被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后,计划于原址重建城北门与城楼。
光绪二十年(1894)亳州城池图

(二)街道
据光绪二十年《亳州志》记载,乾隆五年(1740),全城共有街巷107条。乾隆三十九年(1774),共有街巷112条,其中城里50条,北关34条,河北19条,东关外3条,南关外4条,西关外2条。光绪二十年(1894),共有街巷146条,其中城里56条,北关57条,河北19条,东关外5条,南关外5条,西关外4条。城里为官府、士绅聚居区。北关为商业区,商铺林立,10多个省和地方的商业会馆分布其中。北关街巷多以行业命名,如铁果巷、爬子巷、竹器巷、帽铺街、白布大街、纸坊街、打铜巷、羊市、牛市、花子街、干鱼市等。河北多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当时的街道除东门、西门、南门、北门4条大街和其他几条主要街道为石条路面外,其他均系土路,且多弯曲、狭窄,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尖沙遍地。
建国后,对老城区采取保护措施,明、清时期的建筑,如花戏楼、华祖庵、地下道等古迹名胜,国家和省、地、县(市)多次拨款修复,有条件的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并于北门口建华佗塑像,于和平西路建药材街。于南京巷、白布大街、爬子巷等处划特别保护区,明令这些地方的街房屋不准随意拆除、改建,如必须维修,亦要“修旧如旧”,保持建筑物原貌。
同时,政府抓了对旧城区的改造和新城区的扩建工作。1956年初,平整了北部城垣,修建了和平路,并在其两侧建起了工交大楼、糖业烟酒专卖公司营业大楼、和平饭店(皖北饭店)、亳州旅社、和平剧场(亳州剧场)、红星电影院等单位和设施。至1958年,改造街道109条,其中修建砂礓路面街道51条,砖渣路面17条,占全部街道总长度的67%左右。1959年,又改建街道约6000米。1966年3月,在老城垣的基础上辟了环城路。1968年6月,白布大街、人民北街、爬子巷,改铺水泥方砖路。1972年6月,亳州东路改铺油渣路面。其他街道亦相继铺油渣路面。1975年,拓宽新华路。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商业繁荣,街道沿主要公路干线向外呈辐射状发展;近年城区有向东南部发展的趋势。1981年,拓宽人民东、西路。1984年,把原东关路拓宽50米,分快、慢车道和人行道,有安全栏相隔,改为谯陵路,全长1400米。谯陵路两侧除原来建的汽车站、药材公司、印刷厂、马车社以外,又新建楼房23座,有第二百货大楼、公路管理站、谯陵电影院和数家店铺等,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使该区成为新的商业中心。1986年7月,又把人民东路等32条主要街道两旁的土路铺成水泥方砖或砖铺路面。
截至1986年底,城内街巷135条,干道密度为3.3公里/平方公里,城区面积达9平方公里。
亳州市街巷统计表(1986)



附:
会馆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前全市共有工商行帮会馆和公所20余处。这些建筑大多建于清朝,最早的山陕会馆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会馆馆址多系庙宇,其建筑多规模宏大,巍峨雄伟。大者建有殿堂、戏搂,小的亦有几十间房屋。这些会馆为全国10多个省的皮、毛、糖、纸、药材等行业商人所建。亳州药商集资兴建的“药业会馆”,馆内除住庙僧人外,还从药材交易中抽取厘金,置有房产5处(会馆、铁果巷北头路西、里仁街中间两侧、爬子巷西首路南、三皇庙),总计有房200多间。至今,亳州大部分会馆遗址尚存,而旧貌却全非了。
亳州市会馆一览表

华佗塑像矗立在北门口广场中央,为华佗行医全身造型。塑像神态庄严、刚毅,方巾银髯,长袖宽腋,右腿前迈,左臂后撤,脚踏船形鞋,腰系药葫芦,有强烈的动态感。像高3米,采用钢筋支架,优质水泥成形,表面花岗石效果。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计,阜阳地区民间美术研究室制作。塑像外围为八角二层褐色水磨石台阶围成的花坛。内植小叶黄杨。底座镶嵌黑色大理石像铭,上书金字阴文“华佗”,下书“亳州市少年儿童捐建”及“1986年6用1日竣工”。全部工程耗资14700元。
彩色喷泉位于谯陵路广场中心,采用程序光控技术,以巧妙的喷水造型与五颜六色的光束相揉合。喷泉整体呈圆形,占地706.5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喷水池,直径28米,边缘镶马赛克。下层为平台及草坪,直径45米,边缘贴瓷砖。上、下两层之间,砌以四级水磨石台阶。喷水部分共有各种喷嘴152个,红、黄、蓝、绿、紫五色彩灯92盏。喷水高度达16米。有“锐意进取”、“五谷丰登”、“青春旋律”、“自强不息”4种喷水造型组合。形象逼真。该项工程由深圳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深圳园林设计营造公司施工。1986年10月动工,造价人民币27.1万元加2万美元。
(三)照明
民国11年~14年,亳县虽有电厂,但设备陈旧,电力不足,不能供街道照明使用。
1958年8月,在涡河北岸建电厂,电力不但能保证各家工厂使用,而且还能满足市民和街道照明。到1960年,已有30条街道安装路灯139盏。“文化大革命”初期,路灯遭到严重破坏,每到夜晚整个城市一片漆黑。1970年后,街道照明逐步恢复,但灯型单一,照明度差。1973年,木质线杆换为水泥杆。1975年5月和平东路的白炽灯改换为高压水银灯。1977年新华路安装高压水银灯9盏。1979年7月,在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前局街、清真前街安装路灯6盏。1980年、1981年人民北路、白布大街也先后换上高压水银灯。1985年12月,谯陵路两侧安装五权玉兰直灯72套,每套相距40米。平时每套开放一杈,供街道照明,每逢喜庆节日,全部开放,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到1985年底城内23条街道装有路灯173盏。光源由白炽灯发展到汞灯、钠灯。灯型由平行罩发展到琵琶灯、球型灯、组合式玉兰灯等。路灯控制有专人负责,定时照明,定时熄灯。
(四)排水
民国时期至建国初,白布大街、帽铺街、干鱼市、纯化街、老砖街、洪济桥、爬子巷、里仁街等主要街道为石条铺路,路面行人,路下是深1.5米、宽0.7米的阴沟,沟口通向涡河和几个坑塘,阴雨天排水,迅速便利。到1958年前后,阴沟年久失修,部分淤塞,排水能力锐减,成为蚊虫孽生场所。后涡河闸动工,石条遂被拆除建闸,改铺砂礓路面,没有排水设施,一遇雨天,污水、雨水横流。1972年,亳州东路开始敷设渣油路面,同时兴建排水设施。是年6月,首先在路北侧修涵洞,长890米,宽、深各1米,西起北门口,东至东关护城河。1973年,又在其南侧修排水道,宽、深各0.8米,顶为水泥盖板,西起北门口,东至新华书店。1976年,又于新华书店至人民广场修建下水道500米。此后,市内主要街道都配合修路,逐步兴建了排水设施,并把居民院内的阴沟加以维修,与街上的主道接通,解决了群众排放污水和雨水的困难。1983年,疏通了柴家沟,并在广场东端、东环城坑。丁家坑、柴家沟建排水站4座,初步形成了系统的排水网络。
(五)供水
建国前及60年代,城区居民饮用水多靠水井。据1960年统计,全城共有水井83眼,平均每700人使用一眼。这些水井数量少,分布不合理。提水靠滑车、箍转等原始工具,满足不了生活的需要。北关大部分居民则靠汲取涡河水度日。1958年,蛋厂建起了全城第一座水塔,其后,人民医院、市政府、第二中学、外贸局等机关也建造了水塔,敷设了供水管道,供本机关和家属院用水。化肥厂、电厂长年抽涡河水供生产使用。1970年后,城里开始出现个体自来水售水点。近几年,不少市民在自己院内打了小手压井,用水条件有所改善。
1982年,安徽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批准在城区建自来水厂。设计规模8500吨/日,总投资183万元。于1985年元月供水使用。共打浅井三眼,每眼日供水量1120吨,深井三眼,每眼日供水量1600吨。设备有3台3JD80水泵,3台6JD56水泵,3台11千瓦电机,3台22千瓦电机。其供水范围北至白布大街北头,南至夏侯巷西头,共173户。1985年底,共安装主管道8050米,其中水泥管3000米,铸铁管5000余米。用户支管总长1102米,用户612户,全年售水量3万吨,收水费7800元。到1986年12月,又扩大供水主管道16112米,增加用户857户。共有用户1469户。
(六)绿化
建国前,城市绿化没有统一计划。市民为了纳凉,多在房前屋后栽上一株两株树木,谁种谁管,多属私有。民国33年,在市郊荒地造“国父纪念林”20亩,植桐、柳、椿、榆1200株;在城内东、西、南门三大街5华里路段上植桐、柳、刺槐等树672株,县内各学校栽植杨、榆、槐、桐等树693株。因无人管理,成活率不高。
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前10余年间,城内有计划地绿化了27条街道和部分河堤废沟地,共植树41000株。在汤陵公园和蚕场各辟一个苗圃,总面积66600平方米,植树约1万余株。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树木无人管理,任人随意砍伐破坏,全市唯一的汤陵公园被阜阳地区汽车四队占用。
1972年春,城建部门开始在和平东路两侧植法国梧桐200棵,并抽出6名职工,专门管理。同年,环城西路、环城南路沿路植双行泡桐8000余棵,生长良好。
1978年以后,群众性植树活动开展活跃。市政府提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美化城市的要求,大部分房前屋后,院内院外的空地上都种上了树木、花卉,临街居民不少家开设了门庭花园。市人民政府大院、人民医院、化肥厂、棕尾厂、外贸局、农业局、供电局、一中等机关单位已在向园林化发展。市绿化先进单位供电局,年年开展绿化、美化环境的活动。全局共有各类花木80多种,1000余棵。绿化面积达900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在30%以上。常青树、竹林、草坪、花圃温室、花房、阳棚、林荫棚、山石、喷水池、鱼池等设施俱全。
1983年10月,在城南郊三角地带建一面积2.7亩的花园,育有雪松、龙柏、剑麻、月季、黄杨等10余种树木花草,成为市内绿化的一个小型苗圃。
1984年6月,又在新华路、永康路两侧沿路建混合单行立体林带,外设铸铁花饰护栏,内植松、柏、黄杨、法国梧桐等。新开发的樵陵路植龙柏395株,撒金柏267株,黄杨12900株,石楠球137株,红叶李200株,加上优美的玉兰灯,使道路环境幽雅,绿树成荫。
1986年12月20日,阜阳汽车四队正式决定归还长期占用的汤陵公园。园内现有珍贵树木4814棵,各种花卉2080棵。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