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吕蒙
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期汝南富陂(今阜南县吕家岗)人,东吴名将。
吕蒙幼年丧父,随母投靠邓当,生活于军营之中,练得一身武艺。少年随邓当征战,因作战勇猛,受孙策看重。邓当死后,吕蒙代邓职,拜别部司马,成为东吴年轻的将领,屡立战功。
建安十二年(207),吕蒙随孙权出征夏口(今武汉市境内),吕蒙为前部先锋,大败刘表部将黄祖,攻占夏口,被擢升为横野中郎将。是年赤壁之战,吕蒙率吴军袭焚乌林曹营,截击曹操,逼曹败走华容道。
吕蒙幼年因家贫未能就学,因此曾被人看不起,被称之为“阿蒙”。吕蒙在戎马征战中发奋勤读,持之以恒,后竟通三史,精三略,以知识渊博闻名。鲁肃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孙权称赞吕蒙“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有国士之量。
长期的读书与征战使吕蒙智勇双全。建安二十年(215),孙权率军围攻合肥,久攻不下,形成吴军与曹军隔江对峙。吕蒙思及曹军善陆战,吴军善水战,江北无险可守,建议孙权在江北濡须(今无为县境)修筑坞堡,以防曹军突袭。孙权采纳了吕蒙的建议,在以后魏吴交战中,吴军以坞堡据险而守,每每使曹军受挫而还,东吴无虞。
建安二十二年(217),吕蒙率吴军镇守汉上。时刘备大将关羽守荆州。荆州乃东吴西向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为使东吴战略得逞,吕蒙定计谋取荆州。他诈称自己身患重病,让无甚名气的陆逊代己之职,并让陆逊对关羽大加赞扬。关羽果然上当,以为陆逊年轻无谋,不足为虑,遂率军攻魏,荆州空虚,吕蒙得知调虎离山之计成功,便趁机率水军逆江而进。他令各船水手穿白衣扮作商人,船内尽伏精兵。由于关羽重兵离去,留下的守军放松戒备,公安、南郡等地被吴军逐一偷袭占领而关羽不知。最后,吴军一举袭占荆州,关羽败走麦城,与其子关平被吴军擒杀。白衣渡江夺取荆州,使吕蒙声威显极。孙权封吕蒙为南郡太守,并封孱陵侯。封爵未下,吕蒙疾发而卒,时年42岁。
吕蒙传载于《三国志》。
焦千之
焦千之,生卒年不详;字伯强,汝阴椒陂(今阜南县焦陂镇)人,北宋官员。
焦千之自幼勤奋好学,为人厚道,乐于助贫。年轻时成为地方上博学多才、品德高尚的知名人物。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欧阳修知颍州,焦千之投其门下,受到欧阳修赏识。
吕公著为颍州通判,聘焦千之为家庭塾师,教其诸子。焦千之“为人严教方正”,吕诸子长进很快,后吕公著进京任御史中丞,盛情邀焦千之随之同往。欧阳修写《送焦于之秀才》一诗相赠,诗云:“焦生独立士,势利不可恐。谁言一身穷,自待九鼎重。有能揭之行,可”谓仁者勇,吕侯相家子,德义胜华宠。”
焦千之虽德才兼备,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黑暗却使他屡试不第。直到英宗治平年间,由于欧阳修、赵概的关照,焦千之才得以出任浙江乐清县令。
神宗熙宁三年(1070),吕公著知颍州,极力推荐焦千之。焦于之被授予秘书省校理,迁殿中丞,知无锡州。焦千之官居高位,仍一身素洁,勤于政事,尽心尽力为地方办了不少有益的事,受到民众称颂。
焦千之老年归里,两袖清风,竟无居所,幸得学生吕希纯资助,才在颍州城南建房定居。所建居所,人称“焦馆”,焦千之终老于此。
明正德《颍州志》载有焦千之传。
张鹤鸣
张鹤鸣(1551—1635),字元平,号达野,颍州(今阜南县柴集区天棚集)人,明朝官员。
张鹤鸣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士,授山东历城知县,不久即擢为南京兵部主事,又调陕西右参政,晋升右金都御史,可谓官运亨通。张鹤鸣在朝为官,效忠明王朝。他在巡抚贵州时,镇压苗民起义,因功于天启元年(1621)官居兵部尚书。其政治野心随官职升高而膨胀,积极参与朝中勾心斗角的权力之争。当时,辽东巡抚王化贞与守将熊廷弼矛盾尖锐,张鹤鸣听从王化贞,使王、熊矛盾更加激化,导致东北边防大乱。天启二年(1622),王化贞于大敌当前弃城逃跑,张鹤鸣反诬熊廷弼罪责,杀熊廷弼并传首九边。此后,他做贼心虚,假病告归。四年后,张鹤鸣又与奸臣魏忠贤勾结,出任南京工部尚书,以权谋利。次年,恩宗即位,魏忠贤败露自缢身亡,张鹤鸣受劾被罢官,归颍后于颍州西湖大置房产田园,过着富翁生活。崇这祯八年(1635),李自成率农民义军攻颍州,张鹤鸣组织地主武装,负隅顽抗。义军攻进颍州,张鹤鸣与其胞弟张鹤腾同被义军处决,双双成为明王朝的殉葬者。
《明史》载有张鹤鸣传。
张鹤腾
张鹤腾(1555—1635),字无翰,号凤达,张鹤鸣之胞弟,明朝官员。
张鹤腾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考中进士,授山东潞城县令,旋调任榆次县令。其时,潞城、榆次两县均发生饥荒,张鹤腾救济灾民,煮粥散发,投药治疗病者,施棺予死者,收弃婴于县衙两庑。令老妇抚养,颇受当地民众称颂。张鹤腾后升任刑部主事,又调任户部广西典事。他清查大仓银库,革除积弊,岁得万金,全数上缴。因绩被提升为郎中,督饷延绥。后张鹤腾以目疾告归,寓居颍州。崇祯八年(1635),李自成农民义军攻颍州,张鹤腾反抗义军,后被义军擒而杀之。
张大赓
张大赓(1600—1674),字杨甫,别号实水,颍州(今阜南县柴集区天棚集)人,清代画家。
张大赓乃张鹤鸣第三子,但与张鹤鸣的人生道路完全不同。张鹤鸣热衷于官场政治,而张大度则热心于工诗绘画。从青年起,张大赓便出游各地,登泰山,走秦陇,跨长江,游湘水,南抵滇黔,饱览祖国壮丽山河,为绘画积累了大量素材。他的画内容很广,花鸟松石,鱼虫竹泉,无不涉猎,其中尤以山水称著,其山水画又以苍健出名。张大赓除擅长绘画之外,还工于诗文,著有诗集一卷。
刘体仁
刘体仁(1624—1684),字公勇,号蒲庵,颍州薛集刘寨(今阜南县城关镇)人,清代诗人。
刘体仁少时聪颖,“就傅经史,一览成诵”。他11岁时,其父刘廷传在颍州抵抗李自成农民义军,城破被俘,为义军所杀。刘体仁效父忠明,青年时曾“往来兵间,为诸大帅策画”,抗清保明。但他虽有效父之心,却无回天之力,明王朝终于被清王朝灭而代之,刘体仁为此痛心不已。
清顺治十二年(1655),刘体仁考中进士,授刑部主事,违心地做了清朝的官。上任伊始,他不顾同事反对,毅然平反冤案,开释蒙冤者,出乎意料地官升刑部员外郎。不久,碰上豫省一桩冤案,刘体仁拒绝抚军贿赂,仗侠执义,使冤者得免于难。在封建社会里,“任侠尚义”的刘体仁官运注定难久,他不久便被调任吏部郎中,总共为官不过3年便辞官归里了。
刘体仁为官3年,“身践华要,名重一时”,“高蹈收荣,长往而不悔”。他感到自豪和怀念的是在为官期间,“与海内诸名贤为文酒会”,论文赋诗。“诸名贤”者是指王士帧、汪琬、顾炎武、黄黎洲等文人侠士。辞官归里后,刘体仁过了一段隐居田园生活。此后便踏上了出游之路,从秦淮到黄河,从苏门山到华山,或咏诗于名胜庙堂,或作画于山水泉林,创作丰盛,诗画并茂,“凡一笔出,四方人竞传诵之”。刘体仁除诗画外,还精于鉴别,长于鼓瑟,多才多艺。
康熙二十三年(1684)刘体仁整60岁。是年他游至钟离,突患急症,不治而亡。其遗著有《七颂堂诗集》10卷。《七颂堂文集》2卷,《识小录》1卷。刘体仁传载于《清史稿·文苑传》和《安徽通志稿·人物传》。
李士林
李土林,生年无考,卒于1855年,字文峰,阜阳县方集(今属阜南县)人,清末捻军将领,后降清。
李土林少孤贫,性刚强,见义勇为,屡遭劣绅殴辱,15岁离乡学艺,结识雉河集张乐行(后为捻军领袖)。25岁李士林归里,以看家护院为名,组织青年乡民学武,为捻军起义作准备,在四方村里甚得拥护。
咸丰元年(1851),洪河、淮河流域水旱连灾,饥荒严重,而地主劣绅囤粮,拒绝借济灾民,百姓生活陷于绝境。李士林率众对地主劣绅展开扒粮斗争,救济灾民。地主劣坤勾结官府,实行镇压。李土林于咸丰三年(1853)三月在方集大巷口筑坛拜将,举旗起义,号为捻军白旗大将军。是年四月,李士林率义军与清军交战马岗集,义军首战告捷,队伍迅速发展至万人。
咸丰四年(1854)五月,李士林率义军与清军会战滑集,激战数日,清军援兵至,义军退至方集。七月十四日,李士林率部东进在公立桥与官府团练数千人激战,大败团练,斩团练千总以下大小官员百余人。接着,李士林义军又在七旗仓迎战朱杏、朱鹤经等部团练,斩朱杏、朱鹤经等团练头目70余人,大获全胜。连战皆捷,李士林义军声威大振,兵至3万,在柳沟、王化、地城一带休整后,即由乌龙集(今河南省淮滨县城)渡淮西进。占息县,克罗山,李士林义军一路势如破竹。十一月,义军进入湖北,人生地疏,补给困难,清军重兵围截,李士林数战失利,遂率部降于清湖广总督杨沛。降清后,在湖北广济被太平大国英王陈玉成部围歼,李士林负伤被俘。咸丰五年(1855)六月,李士林因伤口崩发卒于太平军营。
周作雨
周作雨(1846—1888),阜阳县柳沟集(今属阜南县)南周小庄人,清朝官员。
周作雨于清咸丰十年(1860)中武举,同治二年(1863)始任清宫廷侍卫,长达15年。光绪六年(1880)周作雨出任广东军门提督。光绪十四年(1888),周作雨病卒于任所。其遗体由夫人丁氏归葬于故里。1972年,其孙周振芳等将周作雨遗骸葬于小周庄西南河滨。
朱炎昭
朱炎昭(1835—1921),字鸿升,号飞仙,阜阳县朱寨(今属阜南县)人,著名塾师、画家。
朱炎昭出身农家,7岁入私塾,9岁丧父,备尝艰苦,勤奋好学。清咸丰三年(1853)18岁的朱炎昭携母逃难,母亲死于途中,朱炎昭栖身于颍州西湖环翠亭,后流寓太和县,在赵庙当塾师。不久,朱炎昭北上鹿邑,仍当塾师。同治三年(1864),30岁的朱炎昭赴淮阳应童子试,因受当地势力排挤而落榜。其后被鹿邑名儒王祖桐之父收为弟子,下届复考,中秀才。同治六年(1867),朱炎昭又中举人。
光绪二十年(1894),朱炎昭出任郑州学政,在职10余年,极其厌恶“堕落宦海苦奔波”,“大吏谒来折腰多”的幕僚生活,潜心于吟诗绘画书法。其诗豪放,反映出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其画多以石、梅为题材,表达作者不屈不挠的志向;其书法棉里藏针,独具风格。朱炎昭的诗、画、书法一时名扬郑州,颇受时人钟爱。
朱炎昭辞学政而南游杭州,后北去京津以画为生。每一画出,显贵豪门乃至日本客商争相求购。曾为日本人画石,并题诗,诗中有“日国多情偏购画,飞仙石渡海天深”句。朱炎昭的诗、书、画,世称“三奇”。
朱炎昭虽多才多艺,但在黑暗的旧社会,只落得才艺难展,壮志难酬。他晚年生活凄凉,寓居太和旧县集,伤心地悲叹“回首青春梦一场”。以后返归故乡,应聘为中村岗义学教师。朱炎昭85岁回到朱寨老家,翌年病逝于家中。其遗著有《蔬香阁诗草》。
倪嗣冲
倪嗣冲(1868—1924),原名倪毓枫,字丹忱,阜阳县柴集(今属阜南县)倪新寨人,凶残多变的军阀。
倪嗣冲之父倪淑,以举人任四川开县县令,曾为袁世凯家庭塾师。倪嗣冲自幼随父在四川读书。20岁中秀才,光绪二十五年(1899)投靠袁世凯,因献计镇压山东义和团,被袁世凯任命为山东陵县县令,由此发迹。
光绪二十七年(1901),倪嗣冲跟从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残酷镇压义和团,晋为道员,授黑龙江民政使。光绪三十四年(1908),袁世凯遭弹劾下野,倪嗣冲亦因贪污罪被革职查办。
辛亥革命时,袁世凯出任湖广总督,复用倪嗣冲为行营翼长,迁河南布政使,并帮办河南军务。时革命党人张汇滔淮上军光复阜阳。倪嗣冲受袁世凯指派,于宣统三年冬(1911年12月15日)率部攻破阜阳,大肆屠杀民军,把300多名被俘的淮上军全部枪杀,又把阜阳城内居民集中起来,令其逐个报数,凡听出不是阜阳口音者,一律作“乱党”杀害。被阜阳人切齿称之为“倪屠户”的倪嗣冲镇压淮上军后,于次年2月7日自称“颍州都督”。
民国2年(1913),倪嗣冲率部由阜阳南犯,先后攻占凤台、寿州、六安、正阳、合肥、桐城、安庆,被袁世凯任命为安徽都督,后改为安徽巡按使,狂热地拥戴袁世凯复辟称帝,大肆搜捕革命党人。袁世凯称帝,随即遭各地讨袁发难,蔡锷首先发兵北伐。倪嗣冲派安武军30余营进驻湖南岳州,与讨袁军对抗。民国5年(1916)3月,倪嗣冲又亲赴湖南指挥,4月被袁世凯命为湖北将军兼“讨伐军”总司令官。6月6日袁世凯死,15日倪嗣冲率部退回安徽。同年7月6日,黎元洪任命倪嗣冲为安徽省长。
袁世凯死后,倪嗣冲转而投靠张勋,支持张勋复辟,被溥仪任命为安徽巡抚。张勋败后,倪嗣冲摇身一变,又投靠段祺瑞(时任国务总理),被冯国璋(时为代理大总统)特命为安徽督军兼长江巡阅使。民国9年(1920),在军阀混战中,皖系战败,倪嗣冲被革职,寓居天津,患了癫狂病。民国13年夏,倪嗣冲病死,葬于天津佟家楼。
王治国
王治国(1866—1925),字利用,阜阳县赵集(今属阜南县)会龙乡西王寨人,系军阀幕僚。
王治国少时家贫,居其岳父家习文练武。光绪十四年(1888),在颍州考中武秀才。光绪十六年(1890),在南京考中武举人,翌年,又赴京会试中武进士,被选为宫中侍卫官。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王治国护驾逃难西安。同年回京,在袁世凯新军练兵处任统领。后练兵处改为三镇,王治国任三镇统领。
辛亥革命后,王冶国应邀任倪嗣冲武卫右军统领。民国2年(1914)6月,武卫右军改称安武军,分左、中、右三路,王治国任左路军统领。因为不满倪嗣冲残暴而离职归田,不久又被倪嗣冲接往开封闲居,仍享受高级幕僚待遇。
民国5年(1916),王治国奉国务总理段祺瑞派遣,赴法国学军事。曾在参加法国总统阅兵大典时,王治国以武功和军事才能受到法国总统赏识,亲授予七星宝刀一柄。
民国11年(1922),王治国应老部下吴佩孚邀请,任直系军阀吴佩孚高级幕僚。民国14年(1925),王治国病死于开封,其遗体被送回故乡安葬。
张耀先
张耀先(1901—1931),原名张进荣,号省三,阜阳县赵集(今属阜南县)冷寺张小庄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张耀先民国12年(1923)毕业于上海南洋中学,后考入杭州产业学院,学习两年。民国14年秋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阜南县最早的中共党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张耀先在张发奎部先后任排长、连长。民国16年,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张耀先到安庆做秘密工作,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后经中共党组织营救出狱。翌年,张耀先回到阜阳,参加阜阳“四·九”革命暴动。“四·九”暴动失败后,张耀先于次年6月回到阜阳县南乡(今阜南县境),以吕寨师资养成所训导主任身份作掩护,宣传革命,发展党组织,开展群众运动。他发展党员近百人,建立了中共阜阳南乡区委会,还建立了共青团组织,同时组织穷人会、学生会、妇女会、儿童团等群众团体,开办农民夜校。
民国19年(1930),中共阜阳中心县委召开党代会,张耀先被选为中心县委委员。民国20年,因遭国民党当局通缉,张耀先辗转到河南获嘉县。同年秋,党组织调张耀先去红四方面军任团政委。是年底,张耀先在黄安战役中牺牲,年仅30岁。
周洪猷
周洪猷(1907—1932),字宣甫,阜阳县赵集(今属阜南县)周油坊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周洪猷少年时入私塾,继而入冷寺高级小学就读,后考入外地中学,在铰期间接触了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民国18年(1929),周洪猷返回阜阳县南乡(今阜南县境),以张塘小学校长身份作掩护,开展秘密革命活动。民国19年(1930)秋,在今阜南县东骆寨出席中共阜阳中心县委召开的党员代表会议,周洪猷被任命为中共阜阳南乡区委宣传委员(入党时间不详)。其后,周洪猷发动群众,开展农民革命运动,积极准备在老窑湖一带举行革命暴动,因泄密暴动未果,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周洪猷因受国民党反动当局通缉转去河南省新蔡县,不久又转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红四方面军任职,后无音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阜南县人民政府追认周洪猷为革命烈士。
丁待聘
丁待聘(1898—1932),原名丁保珍,又名丁允章,阜阳县赵集(今属阜南县)河寨丁小湾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丁待聘自幼读书,后任郜庙小学教员。民国19年(1930),丁待聘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党支部书记,投身于农民革命运动。民国20年春,因受国民党反动当局通缉,经组织安排进入鄂豫皖苏区。以后下落不明,建国后被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冷纯修
冷纯修(?—1932),字全善,阜阳县双碑乡(今属阜南县)东冷寺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冷纯修在民国19年(1930)前为冷寺小学校长,受张耀先影响,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参加革命活动。民国19年,冷纯修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党支部书记。民国20年,因党组织遭受破坏,冷纯修转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参加了红四方面军。民国21年,国民党当局重兵“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在红四方面军转移途中,与国民党政府军队遭遇,冷纯修在激战中不幸牺牲。建国后被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杨席清
杨席清(1907—1938),字靖华,阜阳县黄岗镇(今属阜南县)东杨寨人,爱国志士。
杨席清出生于豪门富户,自幼在家就读,习文学武,少年杨席清胸怀报国大志,资助朋友,很讲义气。民国19年(1930),23岁的杨席清离家出走,先后结识了冯玉祥、李济深等爱国人士。民国23年(1934),杨席清协助李济深组建福建省政府,事泄被蒋介石当局捕押在当涂监狱。同年,在李济深谋划下越狱。
民国26年(1937)“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发动侵华战争。是年底,杨席清与刘士雄奉冯玉祥之命,在颍上县南照集组建第三十四抗日游击纵队。纵队下设3个支队,共达2000多人,杨席清为司令,刘士雄为副司令。民国27年春,杨席清率部突袭黄岗,夺得国民党政府某军存放的大批枪支弹药,武装纵队,以为抗日。
民国27年(1938)8月12日,日伪军重兵西犯,沿淮河水陆并进,企图攻占阜阳,进而西进河南。杨席清闻讯后,率部在汪赵集一带埋伏,准备守土抗敌。13日上午,日伪军来犯,杨部遂与日伪军展开激战。经两个多小时战斗,击毁日伪军汽艇数艘,打死打伤日伪军百余人,杨部亦付出很大代价。击退日伪军后,杨席清率部撤往汪赵集湖地。14日上午,得到增援的日伪军追至湖地,杨部奋力抵抗,双方又激战数时,日伪军复受重创,杨部伤亡亦惨重。日伪军退走,杨席清率残部于当夜撤至任字沟,突遭国民党顽固派杨佑阜常备队偷袭,杨部伤亡殆尽,杨席清仅带八九人突围,到四十铺李世尧家,遭到李世尧与其叔父李少伯(国民党联保主任)暗算,杨席清遇难,时31岁。
刘玉瑛
刘玉瑛(1905—1946),阜南县城郊区民安乡刘家洼人,著名画家。
刘玉瑛幼读私塾,民国18年(1929)入阜阳安徽省立三中就学。从私塾到中学,刘玉瑛一直专心于学习绘画。民国21年,刘玉瑛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专攻国画。由于刘玉瑛虚心好学,得到名师谢公展、潘天寿指导,他的画技进步很快。谢公展曾在刘玉瑛所画《柳燕碧桃》上题赞:“玉瑛弟之画,师古人不羁宗法,章法新颖,独树一帜。”刘玉瑛在上海美专期间,曾在无锡、南京、蚌埠等地举办画展,其画名大著。
民国23年(1934),刘玉瑛在上海美专结业,先后在河南槐店中学、安徽省第五女中、立煌师范任美术教师。民国27年(1938),日军扩大侵华战争,大批沦陷区难民涌至阜阳城。刘玉瑛怀着爱国热忱,奔走呼号,邀请地方画师,举办义务画展,售画之款,全部用于救济流亡难民。
刘玉瑛爱乡心切。民国29年(1940)秋,他和耿作则、王寅宾等人在王化集创办安徽省私立淮颍中学。为筹建校资金,刘玉瑛带病作画,售银千余元,全部奉献。学校建成,刘玉玻任教导主任,带病教课,呕心沥血,诲人不倦,深受学生敬重。
民国35年(1946)春,刘玉瑛应邀参加南京全国画展,随后又举办了个人画展,著名画家齐白石特地从刘玉瑛画展上挑选5幅国画,送欧美国际画展。徐悲鸿曾邀刘玉瑛在济南共同举办画展。其时,蒋介石国民党正在加紧准备发动内战,在国内实行独裁专制,搞得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刘玉瑛对此深恶痛绝,以画抗议,他在此期间画的鸟从不点睛,以示“闭目自洁,不看人间肮脏事”。是年秋,因患肺结核病治疗无效,刘玉瑛中年辞世。
刘铭经
刘铭经(1873—1947),字永鑫,阜南县三塔集刘寨入,著名的教育工作者。
刘铭经幼时随父(私塾先生)就读,以后考中秀才,又考入南京两江高等师范学堂。在校期间,因带领同学抗议校礼堂倒塌砸伤学生,被校方开除,转入龙门师范,于该校毕业。
刘铭经走上社会,即从事教育工作。辛亥革命后,刘铭经创办阜阳第三师范,并参与创办阜阳省立第六中学,亲任六中校长。他在六中率先实行民国新学制,培养了大批青年人才,其中李端甫、刘宠光、宋日昌等不少人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共产党员,为阜阳地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国14年(1925),刘铭经应聘入西北军,为甘肃督办刘玉芬幕僚。翌年,受命署理甘州镇守使,厉行禁鸦片、减税收,注重调解各民族矛盾,使之和睦相处。民国19年刘铭经因病辞职,去天津寓居养病。民国23年,刘铭经返阜阳。次年,他应聘任丽泽中学名誉校长。
民国28年(1939),刘铭经定居于三塔集西刘寨,虽年高多病,但他热心教育事业不减当年。他捐地100亩,创办顺昌职业中学。该中学于民国31年招生开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民国36年(1947),刘铭经病逝,临终嘱将其遗体葬于顺昌职业中学校园,以示其至死不离开学校教育。
唐惠亭
唐惠亭(1891—1947),字开畅,阜南县唐家湾人,教育工作者。
唐惠亭出身农家,幼时读私塾,16岁考入阜阳县立师范学校。其时,唐惠亭全靠父亲卖菜供应上学,生活克俭,读书勤奋,成绩优异。至今,阜南县群众流传着“菜挑子挑出唐老惠”的佳话,用以勉励青年人艰苦勤学。
唐惠亭师范毕业后,任阜阳城贡院小学校长。民国14年(1925),调任阜阳县薛集小学校长。在薛集小学,唐惠亭修整学校设施,请名师,制教具,访家长,增新课,在教材教法上颇多建树,开创当地新型学校之新风,名扬四乡。远近数十里慕名入学者年年迅增,薛集小学由仅有100名学生的初级小学发展成有300多名学生的完全小学。
民国28年(1939),唐惠亭奉调去阜阳师范附属小学任校长。民国31年调至阜阳大观小学任校长。民国34年又调任清颖女子中学庶务主任。民国36年(1947)8月,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唐惠亭因劳成疾,不幸逝世,享年56岁。
陈继宇
陈继宇,生年不详,卒于1948年,四川省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陈继宇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连政治指导员,民国37年(1948)初解放军解放阜南时留地方工作,任柴集区区队指导员,后调任中共赵集区区委书记。是年6月,国民党军“清剿”部队由临泉突袭赵集,陈继宇即布置区委干部分散隐蔽到群众家里,他自己亦藏于一家饭店内。由于该店老板娘出卖,敌人发现了陈继宇。陈继宇迅即离开饭店,与追赶的敌人交火,边打边撤,身负重伤,壮烈牺牲于赵集西北角。翌日,中共阜南县委、县政府为陈继字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会后将陈继宇遗体安葬于赵集东墓地。建国后,阜南县建有陈继字烈士陵园。
孔庆和
孔庆和(?—1948),山东曲阜人,革命烈士。
孔庆和原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排长,民国37年(1948)随军南下,留在阜南县工作,先后任赵集区副乡长、乡长、乡政治指导员。同年11月,黄维兵团路过阜南,孔庆和率乡中队阻击敌人,在田集不幸被俘。敌人严刑拷打,孔庆和坚贞不屈,被敌人杀害。敌军离去后,当地政府和群众将孔庆和遗体安葬在杨大寨南墓地。建国后,当地政府为孔庆和烈士建立墓碑,以示永远悼念。
张克元
张克元(?—1948),山东省人,革命烈士。
张克元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干部,民国37年(1948)随军南下,留在阜南县做地方工作,任柴集区财粮员。同年11月,黄维兵团路过阜南县,柴集区干部奉命撤离。张克元身背银元和贵重公物最后撤离,在转移途中被敌军发现。张克元一边阻击追敌,一边设法把公款公物隐蔽起来,为了维护国家资财,张克元身中数弹,英勇献身。
张克元遗体安葬于柴集西墓地。建国后,当地政府为张克元烈士立碑纪念。
张文达
张文达(1921—1949),江苏省泗阳县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张文达原在泗阳县任八集乡小学校长。民国32年(1943)辞去校长职务,奔赴抗日民主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7年(1948)春,张文达随干部大队从鲁中南下,是年8月调到阜南县于集区,先后任副区长、区长。同年10月,张文达任支前民工中队长,带领民工将一批支前物资运到淮海战役前线,并转送解放军伤员40余人。完成支前任务后,张文达调任阜南县公桥区委书记。
民国38年(1949)春,阜南县沿淮(河)洪(河)地区发生红学会道门反革命暴乱,公桥区是其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张文达根据县委指示,作出战斗部署,亲自带领几名区队战士,占领天主教堂制高点阻击敌人,掩护区政府人员转移。4月1日上午10时,会匪头目丁焕然、郑步臣率会匪队伍猛扑公桥,张文达在教堂房顶居高临下,迎头痛击犯匪。因匪众我寡,张文达带领战士边打边撤,至公桥集北桥头时,张文达和几名战士均壮烈牺牲。
崔宫氏
崔宫氏(1896—1949),霍邱县塘下村人,革命烈士。
崔宫氏出身穷苦农家,自幼随父母讨饭为生,20岁与阜南县人崔金普结婚,仍然四处乞讨流浪。民国35年(1946),崔宫氏随丈夫回阜阳县南乡崔吴庄(今阜南县城郊区民安乡)定居。
民国36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路过阜阳县南乡,建立中共阜南县临时县委,留下一位童连长及数名战士,建立地方武装。崔宫氏为之侦察敌情,传递情报,并在双碑一带动员青壮年参军。曾以乞讨为掩护,随童连长到凤台侦察,曾立功受奖。
民国37年(1948)秋,阜南县民主政府建立,崔宫氏任苗集区郑庙乡董庄行政村村长。她以高昂的革命热情走村串户,发动群众,全身心投入反匪反霸、交公粮、做军鞋、组织担架队,支援淮海战役。因工作出色,经常受到县、区、乡表扬。
民国38年(1949)农历三月初三,阜南县发生反动会门暴乱。会匪头目张宝珍派40多名会匪,将崔宫氏及其儿子、儿媳、女儿抓去张兰寨严刑拷问,逼迫崔宫氏交出童连长让其隐藏的枪支弹药。崔宫氏受尽酷刑,宁死不招。次日黎明前,张宝珍将崔宫氏枪杀于寨外稻场上。崔宫氏儿女被救出后,把深埋在家里灶下的枪支弹药交还给民主政府。暴乱平息后,民主政府追认崔宫氏为革命烈士。
张宝珍
张宝珍(1894—1949),又名张玉玺,俗称张老宝,阜南县龙王庙人,惯匪,反动红学会暴乱头目。
张宝珍18岁辍学,先后任圩长、联保主任、国民党阜阳县第三区指导员;30岁参加红学会,40岁为红学会典传师,以封建迷信思想蒙蔽群众,煽动会众作乱。
民国38年(1949)春,张宝珍串通匪霸丁焕然等,与国民党乡保队相互勾结,建立“武学联庄会”,张宝珍为总指挥,提出“打八路,抢公粮,渡灾荒”的口号,煽动群众。一时间群众被蒙蔽者甚多,会众发展到数千人,号称万人。经过阴谋策划,张宝珍于农历三月初三(公历3月31日)发动了反革命暴乱。从3月31日至4月2日,在张宝珍指挥下,会匪先后袭击了代寨、公桥、于集、洪集4区乡政府,杀害革命干部,抢掠仓库财物,气焰极为嚣张。反革命暴乱殃及方集以东、老观以西40公里,双碑以南、洪河以北20公里,方集、于集、苗集、薛集等区乡政府亦遭严重破坏。4月3日,中共阜阳县委书记何焕文、军分区独立团团长宋振宇率部队前来平暴,被围于张兰寨。张宝珍把受蒙蔽、胁迫的群众逼到前面,让会匪骨干跟在群众后面,向寨子近逼。平暴部队为防止误伤群众,最大限度地控制火力范围。双方相持一昼夜。次日上午,增援的军区12团骑兵连赶到,与坚守寨内的部队内外夹击,张宝珍会匪遂土崩瓦解。张宝珍之子当场被击毙,张宝珍被击伤潜逃。当年冬,张宝珍被逮捕归案,依法处决。
倪道烺
倪道烺(1879—1951),字炳文,阜南县柴集区倪家寨人,倪嗣冲的侄子,汉奸。
倪道烺自幼随倪嗣冲生活、读书,成人后成为倪嗣冲的贴身侍官,对倪嗣冲忠心耿耿,跟倪嗣冲干尽了反动罪恶勾当。
民国2年(1913),倪道烺被倪嗣冲先后任命为芦盐运销总局督办、凤阳关监督、烈山煤矿总经理,滥设关卡,重税盘剥,中饱私囊。
民国7年后,倪道烺受倪嗣冲指使,与倪嗣冲之子倪道杰组织“安徽公益维持会”,自任会长,实际把持安徽督军公署大权,成为皖系军阀在安徽的实力人物。因倪道烺贪污教育经费,导致民国10年6月2日安徽省学生集会抗议,倪道烺勾结马联甲,指令军警残酷镇压学生,打死打伤学生数十人,制造了安庆“六·二”惨案。惨案发生后,倪道烺遭到全省文化教育界人士的愤怒声讨,潜逃天津避居。
民国13年(1924)秋,倪道烺攀附于临时执政段祺瑞门下,出任安徽军事善后特派员,与段祺瑞任命的安徽省长王揖唐争权夺利。倪道烺串通安武军旧部,以“皖事改革促进会”和“安徽青年自治会”的名义,通电历数王揖唐罪状,将王揖唐挤出安徽。民国14年,倪道烺又操纵军官,联名通电拥其为“皖军总司令”,企图拒新任省长吴炳湘到任。事败后,倪道烺被段祺瑞任命为长芦盐运使,寓居于天津。
民国27年(1938)7月,倪道烺被伪汪精卫南京维新政府委任为伪安徽省维新政府省长。倪道烺从此死心踏地干起了汉奸卖国贼的勾当。他上任伊始,就把存于蚌埠仓库的大批粮食等物资奉献给日本侵略军。其后,倪道烺发动“献机”活动,强令搜刮民财,购飞机捐献给日军。倪道烺还丧心病狂地在蚌埠建立“慰安所”,强迫中国妇女为日军充当“慰安妇”。民国28年(1939),倪道烺在蚌埠血腥镇压抗日民众,一夜间抓捕600余人,统统作为“共党分子”、“反日分子”交给日本宪兵队,致使70多人被杀害。
民国34年(1945)8月,日本投降。9月,罪恶累累的汉奸倪道烺被捕入狱,被判处无期徒刑。1951年5月,蚌埠市军管会将倪道烺从上海押回蚌埠召开公审大会,处决了这个臭名昭著的汉奸。
吕和笙
吕和笙(1886-1957),字大镛,阜南县赵集区会龙乡吕小圩人,进步人士,教师。
吕和笙17岁考中阜阳县学庠生。辛亥革命后,吕和笙与阜阳县进步人士吕荫南等赞助国民革命,极力反对倪嗣冲镇压革命党人。曾被阜阳各界推选为代表,与倪嗣冲的县议员谈判,被捕入狱,后经阜阳各界人士营救,幸免于难。
民国17年(1928年),在阜阳“四·九”革命暴动前后,吕和笙同情革命,以担任阜阳人民自卫团团总的身份,掩护和营救了不少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后因营救周传业(吕和笙的女婿,共产党员)、周传鼎(共产党员)无效,毅然辞去团总之职,还乡归里。
抗日战争期间,吕和笙任临泉民强中学国文教师,常在课堂揭露日本侵略军罪行,教育学生抗日救国,并多次保释被国民党顽固派捕去的爱国人士。解放战争时期,吕和笙为中国共产党在阜阳的组织和解放军部队提供过不少方便,始终是共产党人的朋友。
1950年1月,吕和笙被选为人民代表,出席了阜南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被选为阜南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吕和笙任阜南师范学校语文教师,后因年高而离职。晚年在家,以诗文、书法自娱,1957年病逝,享年71岁。
方端臣
方端臣(1894—1959),阜南县方集人,俗称“方老端”,爱国武师。
方端臣自幼好武,13岁拜山西花沟山罗宾甫为师,学得一身武功,尤以五音八卦掌和三击掌最精。在当时武林中自成一家,其弟子有马汉卿、陈丰厚等,人称方派,在黄淮平原及长江中下游甚有名气。
民国13年(1924),方端臣为无锡盐务局保镖。一次,路过扬州大明寺,见两个日本武夫当众炫耀武功,其中一人将一面碑石连击三掌,那石碑断为两截。日本武夫面对中国观众,极为狂妄嚣张,大有目空一切之态。方端臣见状,激起民族自尊心和为国争光之勇。他走向前去,连击三掌,将另一更宽更厚的石碑断为两截。周围观众掌声雷动,日本武夫目瞪口呆,不得不鼓掌示服。又有一次,方端臣路过上海黄埔滩小校场,见一英国武士把“千斤盘”推转一周后口出狂言:“东亚病夫,哪个敢与我较量!”一连几个中国武师上前推盘,皆不足一周。英国武士更加得意忘形。方老端胸中顿腾爱国烈火,发功运气,把铁盘推转一周多。在场观众扬眉吐气,英国武士恼羞成怒,竟指使随从一拥而上,大打出手。方端臣奋起还击,随从连连倒地,英国武士亦受重伤。事后,方端臣遭到国民党政府通缉,被迫离开上海。
建国后,方端臣参加了方集业余剧团,曾在阜南县文艺会演上表演“铁板桥”,享誉全县。1959年,方端臣因病辞世。
吕醒寰
吕醒寰(1896—1960),字大铎,吕和笙之胞弟,进步人士,教育工作者。
吕醒寰幼时在家从父读书,中学毕业后入燕京大学,继之留学美国,获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时,吕醒寰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北京学生运动。从美国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三十三军驻阜阳办事处秘书长,同情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曾参与营救周传业、周传鼎的活动。面对国民党当局的腐败、暴政,吕醒寰弃政从教,建国前历任东北交通大学教务长、沈阳东北大学教授、安徽省立第三、第六中学校长、安徽省立第五女子中学校长、阜阳县立中学校长、上海市私立安徽中学校长、安徽省立立煌师范校长、安徽省九县联立农业职业中学校长、国民党安徽省教育厅主任秘书、国民政府教育部战教委员。建国后任浙江大学医学院主任。
吕醒寰认为“教育可以兴国”。他一生热爱教育事业,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可谓“桃李遍天下”。吕醒寰热爱祖国,主张民主、进步,反对国民党蒋介石独裁专制。他的留美同学陈果夫曾请他从政,被他拒绝。1960年,吕醒寰因病辞世。
吕子厚
吕子厚(1897—1963),原名吕世培,阜南县赵集区何寨乡吕老寨人,医师。
吕子厚于民国6年(1917)考入南京金陵大学。该大学系教会所办,校长是美国人,歧视非教徒学生,强行奴化教育。吕子厚与进步学生掀起反奴化教育的学潮,赶走校长,集会立誓罢神学课。吕子厚于翌年转入南京国文东南大学就读,民国13年(1924)毕业。
建国前,吕子厚先后在亳县、阜阳、宿县、蚌埠、立煌、风台等师范学校任化学、生物教师兼校医。民国38年(1949)元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凤台联中教师、凤台卫生院医师、阜阳卫生学校教师、阜阳妇产医院医师、阜阳地区医院医师,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医师或医学教育工作。
吕子厚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技术和理论,反对“医学全盘西化”的主张。他精读历代中医著作,收集民间验方,从西医理论和生物化学的角度加以研究,用之于临床治疗。他在治疗和教学中积累了“药用博物学”、“医学化学”等大量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整理撰写出《药性辨析》书稿。可惜因受政治运动冲击,书稿未能出版成书。1963年,吕子厚病逝于阜阳城。
孙超群
孙超群(1906—1967),阜南县白果乡人,参加过红军长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
孙超群出身贫农家庭,幼时读过3年私塾,迫于家穷,不得不辍学务农。民国15年(1926)冬,孙超群因不能如数交租,遭地主毒打,离家出走从军,编入粤系军阀部队当兵。民国18年(1929)9月,在福建上杭参加了红军,在红四军三纵队七支队十九大队当战士。
民国19年(1930),孙超群调任红二十六军军部通讯排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红军独立第二师十四团政委兼任中共永丰县委书记。民国21年,调任红军独立第四师师长,同年10月又调任红二十二军六十四师师长,不久入瑞金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民国22年5月,孙超群任瑞金教导团团长。红军长征中,孙超群任二十二师师长。
抗日战争期间,孙超群在贺龙为师长的八路军一二师先后任警卫团副团长、团长,后相继任山西决死队第四纵队副司令员、晋绥军区六分区司令员。他率部参加“百团大战”,在晋西北地区反“扫荡”中创造了向敌人“挤地盘”的经验,受到军区表扬。从民国29年(1940)至民国34年,孙超群率部与日伪军交战20余次,毙伤日伪军2000余人,俘敌1900余人。同时,开辟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组建游击队、武工队5000余人,建立8个团的地方抗日武装,为军队扩充编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孙超群历任雁门军区副司令、晋绥边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员、第四军和第七军副军长。
1952年,孙超群任防空高射炮兵学校校长、华北防空军事司令员。1955年被中共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同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60年干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毕业,任工程兵副司令员兼工程兵学院院长。孙超群长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忘我地工作,积劳成疾,于1967年5月病逝。
聂鹤亭
聂鹤亭(1905—1971),阜南县会龙乡彭庄人,参加过红军长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
聂鹤亭7岁读私塾,12岁辍学,14岁入省立阜阳第三师范附属高等小学,16岁考入安庆皖江师范专科体育系。民国12年(1923),因参加反对曹锟贿选的活动,聂鹤亭受当局通缉,遂去河南省鹿邑县中学任体育教员。
民国15年(1926),聂鹤亭从军,在武昌叶挺独立团任排长,随军北伐,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聂鹤亭参加了南昌起义,其后又参加了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第四师参谋。
民国17年(1928)春,聂鹤亭受党派遣,回皖西北开展革命工作。同年12月,建立中共阜阳临时县委。次年,去中央苏区任红四军军部参谋,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役。红军长征时,聂鹤亭任一军团一师参谋长,历经湘江突围、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等一系列重大战役,随红军取得了长征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聂鹤亭历任军委总参谋部一局局长、总参谋部部长、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高级参谋、晋察冀军区参谋长,曾参加抗击日伪军的“百团大战”。民国34年(1945),聂鹤亭被选为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出席党的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聂鹤亭先后任松江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辽北军区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参加了解放哈尔滨、围困长春、攻克锦州、攻占沈阳等战役,又参加了攻克天津之战役。
建国后,聂鹤亭历任装甲兵副司令员、工程兵副司令员,参与建成解放军坦克军事学校。1955年,被中共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同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文化大革命”中,聂鹤亭将军横遭林彪、“四人帮”诬陷迫害,于1971年3月含愤病逝。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军委已为聂鹤亭平反昭雪。
郑廷友
郑廷友(1902—1973),阜南县地城区李集乡人,参加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
郑廷友出身于贫农家庭,8岁丧父母,讨饭为生。15岁为地主扛活,挨打受骂,苦不堪言。
民国18年(1929),郑廷友投奔工农红军,在红四方面军十二师三十四团二营四连当战士,后任班长。民国20年(1931)郑廷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第四军十二师七十五团先后任副排长、排长、副连长。民国23年(1934)参加红军长征,长征途中调任中共中央军委警卫连连长。西安事变后,郑廷友在延安八路军后勤部任管理员,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炮兵营管理员。民国27年(1938),任炮兵团管理处主任。翌年,调九纵队一团五连任连长。同年9月,在山西马家山战役中,郑廷友腰、腿负重伤,被送去太行山疗养。民国31年(1942),任一二九师后方招待所主任。民国36年,郑廷友随刘邓大军挺进中原,途中再次负伤,转去华北荣校疗养。
1950年元月,郑廷友由华东军区退伍还乡,参加地方工作。他先后任中共李集乡党支部书记、阜南县敬老院院长。1973年,革命一生的郑廷友因病逝世,终年71岁。
徐炳荣
徐炳荣(1916—1978),临泉县杨桥区人,文艺工作者。
徐炳荣出身贫穷农家,12岁入庙为和尚,后还俗,入戏班学戏艺,辗转于豫皖边区。徐炳荣天资聪颖,又能虚心苦学苦练,戏剧表演技艺不断长进。他唱的“沙河调”浑厚高亢,极受观众欢迎,“徐红脸”之名称著于皖西北、豫东南10多个县。《寇准背靴》(饰寇准)、《孙安动本》(饰孙安)、《火焚纪信》(饰纪信)是徐炳荣的拿手好戏,在各地演出,座无虚席。徐炳荣曾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会演,获三等奖。
1952年,徐炳荣创建阜南县前进梆剧团并任团长。徐炳荣曾当选为阜南县第四届、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张炳恒
张炳恒(1925—1980),阜南县方集区王庄乡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
张炳恒出身贫农,从小务农。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后赴朝作战。他是优秀的无后座力炮射手,在上甘岭战役中,张炳恒以肩膀代替炮架,与步兵紧密配合,不断机敏地变换炮位,采用近距离射击,连续打击敌人阵地,炮筒发红而射击不停。他一门炮共歼敌105名,摧毁敌火力点31个,击毁敌观察所1个、敌弹药库1座、敌轻重机枪38挺、高射机枪12挺、无后座力炮5门、战防枪1挺,毁伤敌坦克7辆,立下殊功。志愿军司令部为张炳恒记特等功,予以表彰。
张炳恒于1953年随军回国,1960年入信阳步兵学校学习,同年12月毕业。1964年由军队转业到阜南县水利局工作。1971年任胡楼公社党委书记,将自己的转业费和多年积蓄的4000元捐献给椿东、椿西生产队发展生产。1979年调任阜南县供电局方集变电所所长。1980年5月12日,张炳恒不幸触电身亡。直到去世之前,张炳恒从没向人(包括其妻子儿女)提起过他在抗美援朝期间立功之事。
沈恩久
沈恩久(1933—1982),阜南县曹集桂庙人,优秀共产党员,人民的好干部、革命烈士。
沈恩久自幼家贫,8岁丧父,靠叔父沈义久抚养成人,建国前捕鱼务农为生。民国37年(1948),他积极参加反匪反霸斗争,先后任民兵分队长、中队长。1952年6月参加工作,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任桂庙乡副乡长,1959年因抵制浮夸,据实报产而屈遭批判,并受错误的党内警告处分,1962年得以纠正。1968年,沈恩久任桂庙公社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遭造反派批斗,但他仍指挥抗洪抢险,心系群众疾苦和生产自救。1973年,沈恩久任宁台大队党支部书记,与群众苦干两年,使该大队粮食生产由亩产150公斤提高到250公斤。1976年,沈恩久任郜台卫生院临时负责人,整顿一年,使这个“老大难”单位变成为全县卫生系统先进单位。
1982年7月中旬,阜南县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县委、县政府动员全县人民抗洪抢险。沈恩久不顾身患重病,坚持请求去最险的堤段,并保证“人在堤在”。7月18日,沈恩久带领群众进入大堤险段,顶风雨,踏泥水,修堤坝,排险情。其时,沈恩久的母亲病危,女儿前来告急。沈恩久说:“防汛这么紧,我不能离开。母子情,人都有。可这堤内有许多母亲,面临生命财产危险,我咋能这样离去呢?”7月24日凌晨3时半,他发现堤内侧突然出现大漏洞,喷出的水柱高达2米多。沈恩久大吼一一声:“快去堤外找洞口!”即带头跳入水中,查摸洞口,组织人堵塞。正在这时,沈恩久连连跌倒,昏了过去。众人将他扶上堤,在昏迷中,沈恩久仍断断续续问:“洞堵上没有!”并叫人速向上级报告。当他听说洞堵住了,颤巍巍地说:“好,好!”终因心身交瘁,以身殉职,年仅49岁。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沈恩久“优秀共产党员、人民的好干部”光荣称号,并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号召全省人民向沈恩久学习。
武利民
武利民(1964—1985),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武利民出生于干部家庭,家住阜南县卫生学校。1983年高中毕业,同年10月应征入伍,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5291部队二炮连五班战士、副班长。
武利民在部队两年多的国防施工中,吃苦耐劳,表现突出,多次受到连、团嘉奖。1985年4月,武利民因父病重回家探望,接到部队召他归队的电报,立即告别家人,提前返回。当时,由于越南侵略军不断侵扰我国边境,部队正开展备战动员。武利民连续向部队递交请战书、决心书、入党申请书。他在决心书里表示:“洪淮儿女多奇志,愿将碧血写青史!”又在入党申请书里写道:“愿在血与火、生与死的保卫祖国的战斗中,接受党和人民的考验!”
1985年6月14日,武利民随部队进入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前线阵地。战斗中他英勇顽强,协同战友连续打退敌军反扑,仅他一人就打死打伤8名敌人。16日晚,武利民坚守在阵地上监视敌情,发现敌军正偷偷逼近阵地,企图突袭。武利民沉着冷静,一面急速报告班长,一面鼓励战友做好战斗准备,直待敌军进犯于前沿阵地数米处,武利民与战友突然开火,掷出手榴弹,随之与敌军展开近距离撕杀。敌军败退了,武利民在冲杀中不幸中弹牺牲,以身殉国。战后,武利民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三等功。
张金良
张金良(1963—1985),阜南县三塔区大桥乡胡寨村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张金良出身于农民家庭,1982年11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1师(乙)1团3连先后任战士、副班长。张金良入伍后,随所在部队参加国防施工,被评为“硬骨头战士”,两次受嘉奖。
1985年3月,张金良随部队奉调赴滇,进入云南边防前线。张金良班受命坚守三面临敌的老鹰嘴阵地,抱定“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9月25日凌晨,越南侵略军以1个排的兵力侵犯老鹰嘴,张金良协助班长指挥全班战士,接连打退敌军3次进攻。张金良3处负伤,坚决不下火线,在火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预备党员。10月15日,张金良随所在连队奉命坚守八里河东山35号阵地3号哨位。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张金良在阵地上值班监视敌情,不幸中弹,以身殉国。战后,部队追认张金良为革命烈士,追记二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
1986年1月15日,中共阜南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张金良家乡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号召全县人民向烈士学习。
张钊
张钊(1964—1985),阜南县黄岗区张寨乡大圩村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张钊初中毕业后,于1982年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5291部队1连8班战士。1984年,张钊加入中国共产党,提任班长。1985年5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张钊所在部队坚守老山阵地。张钊率领全班战士打退敌军50余次进攻,打死打伤32名,该班被评为“好八班”,张钊被团党委授予“火线模范党员”称号。同年12月17日,张钊在坚守阵地时遭敌军炮火轰炸,不幸牺牲。部队批准张钊为革命烈士,追记二等功。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